第129节
作者:四字说文      更新:2023-04-30 08:23      字数:2898
  ……那是在许多年前。不过那也不再重要。他懒懒坐在椅中,指尖在案桌上轻点,闻听着下座的人字字句句,好似全心全意地答谢,神色却不显半分动容。林作雪洋洋洒洒说了许久,恨不能将这位相爷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前后三千两百年,独一无二、绝无仅有,举世无双,人见人爱,谁见都为之心折。拍马屁,林大人一向厉害。谢紫殷倒不在乎这些话是好话还是坏话,难听亦或好听。他换了个姿势,拄着下巴,饶有兴致地看着林作雪好似十分激动的模样。“哦?”终于,他轻声开口,语调慵懒:“这么说,林尚书很是感激本相帮你杀人?”“……这。”林作雪听到这两个字心里就发抖,连背好的词句都忘了个干净。“下、下官……自然,自然感激,谢相大人……您……呃……”“行了,”谢紫殷道,“夸不出口就不用夸了。本相难道指望着你的好话过活?”林作雪讪笑道:“是……相爷指点的是。真是让下官醍醐灌顶,让下官知情晓意,让下官——”意犹未尽之时对上谢紫殷的眼神,林作雪立时噤声。谢紫殷道:“林尚书既然这么感激本相,那不如就用行动来报答本相的恩情。”林作雪张口欲说个’好‘,可一想起眼前这位谢相大人的诸多手段,心头下意识抖颤了两下。“但凭相爷吩咐。”林作雪硬着头皮道。谢紫殷的目光轻飘飘落于他脸上,好似在打量。片刻后,谢紫殷往后倚着椅背,语声轻,疏懒至极:“本相有个政敌。”“……啊?”林作雪瞪大眼睛。政敌?林尚书大吃一惊,惶然道:“世上怎么会有人敢和相爷作对!相爷才高八斗、文采斐然,相爷谦谦君子,待人和善,相爷——”“林尚书。”“……下官在,但凭相爷吩咐,相爷说什么是什么。”林作雪像被火燎到一般跳将而起,深深施礼道。谢紫殷道:“本相的这位政敌,姓霍,双名皖衣,如今在刑部任职。林尚书,你听过这个名字罢?”“听、听过,”林作雪满面震惊,根本无法遮掩,“那不是霍三元吗?”谢紫殷俊美的脸上浮现出几分笑意。他含笑道:“不错,他即是本相的政敌——林尚书,你明白本相的意思了吗?”林作雪倒吸一口凉气。倒是明白,却不是很敢,林尚书在心底苦笑。可应对谢紫殷远比应对什么霍三元困难。林尚书飞快在心底计较了一番,他依旧躬身,谦卑道:“下官明白,必不负相爷所托。”作者有话说:林尚书:相爷说什么是什么,你要我打哪儿我就打哪儿。谢相:你打打霍皖衣。林尚书:?????第117章 有求林作雪的动作极为迅速。他本着“奉命行事”,不得罪谢相大人的心思,头一回在奏折上做了文章,狠狠参了一本近日炙手可热的霍三元,霍皖衣。这桩怪事莫说霍皖衣自己不解其意,旁人也是摸不着头脑。为此,赵绝还特意寻到林作雪询问其中是否有什么误会。林尚书想破头才想出来几个理由,好说歹说将赵绝送走,转头又迎来了吏部尚书。林尚书心里苦啊。可又能如何形容自己心中的这份苦。反观霍皖衣,他得知礼部尚书林作雪忽而参了他一本,弹劾他几桩罪责之时,确然也十分讶异。只不过他左思右想,也不知自己是何时、何地,因为怎样的事情得罪了林尚书,干脆就先将此事搁置。他现下最想做的事情,便是为展父翻案。至于林尚书是否对他有所误会、怨气,那也是押后再谈。前两日他收到坪洲来信,信由谣娘执笔,字迹娟秀,所说的话语也十足温柔。而霍皖衣迟迟没有回信。他不知说什么,也不太想说。在这盛京,繁华是真的繁华,人亦孤独。越是看得多,越失去得多。这个道理他和展抒怀都应该懂得。趁着天气正好,秋风和煦,霍皖衣为着展父的案子四处奔波,先去了趟明华殿。刘冠蕴坐于明华殿中,见到他骤然来访,神情却不惊讶。反而语声亲切道:“霍大人怎么来了?”霍皖衣躬身施礼,开门见山地回答:“回相爷,下官是有一事想请教相爷。”“有事请教?”刘冠蕴道,“不知是什么事情能让霍大人亲身跑这一趟?”霍皖衣道:“下官想调取明华殿近年来的所有官员卷宗。”刘冠蕴问:“霍大人想做什么?”霍皖衣道:“前些时日,下官在刑部整理卷宗时,发现有桩案子也许另有隐情。是以下官想多调取相关案情的卷宗,看看那是否是桩冤案。”明华殿里静得落针可闻。间或有秋风吹来,撩动发丝衣摆,将人衬得衣袂飘飘,别样风流。以这般风景去看,霍皖衣不似凡人,秾艳昳丽,天下殊绝。刘冠蕴沉默片晌道:“霍大人倒是刚直不阿。”这刹那,霍皖衣不由微笑:“刘相大人说笑了。”他与刚直不阿毫无关系。世人言他自私自利,从来如此,何曾有过刚直?刘冠蕴看来的目光依旧平和沉静,像一汪深深潭水,却不令人心寒畏惧。“……既然你是为着这种事想要调取卷宗,本相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霍皖衣又施礼道:“谢过刘相大人。”刘冠蕴温和道:“要寻求真相并非易事,霍大人有这份善心,很好。”他怔了怔。世间无数人言说他的无情无义,冷血阴狠,这段时日,他却听过几次说他心善的声音。霍皖衣道:“刘相言重了。”他无善心,少做善事,也不坦荡,既当不起刚直二字,也无可说善良。离开明华殿时候,天光极盛。碧空如洗,道旁枫红如火,秋风至,又添几分凉意。他还要去明堂殿走上一回。孟尤情早得消息,特意在明堂殿前等他前来,在前引路道:“上回见面时霍大人便说过想要调取各处卷宗,下官想着霍大人迟早会来走这一趟,果不其然,今日霍大人便来了。”霍皖衣看向他:“孟大人竟也牵挂此事?”“不敢说是牵挂,”孟尤情摇首一笑,“只是在明堂殿任职日久,难免也想为冤假错案喊喊冤罢了。”说话间,两人已行至明鹭殿前,长廊上前后无人,殿中屏风隔断,无从看出其内风景。将人送到此处,孟尤情也不久留,先辞别了霍皖衣,再对着明鹭殿躬身施礼,做全了此等礼数,孟尤情方退步离去。已至此,霍皖衣隔着屏风亦俯首道:“……下官霍皖衣,求见谢相大人。”不出片刻,有人影自屏风后行出,和霍皖衣对视一瞬,那是个面生的年轻官员,脸上带笑:“谢相大人允了,还请霍大人随下官来。”“请。”霍皖衣颔首。这年轻官员带着霍皖衣绕过屏风,却未直行而去,反倒是带着人走了另一条小廊,穿行过数十步,在一处假山林立,碧波摇曳的水塘小苑停下了脚步。循着那官员的目光看去,谢紫殷正倚着廊柱坐在池旁,与池水隔着半人高的距离,手中的饵食颗颗撒入水中,瞬息便有涟漪晃荡,晕开一圈圈水环。“就是此处了。”官员道。其实也无需这官员开口,霍皖衣自也知道,不过他亦守礼数,微笑道:“多谢大人引路。”那官员躬身道:“不敢、不敢。”便又连连告辞,退至转角处,转身离开。如今池边静谧,霍皖衣步步行去,在谢紫殷身侧停下。谢紫殷也不回头看他,只道:“你看这些游鱼,说它们可悲,却只需吃喝玩乐,说它们快乐,却又困于一隅。”他们又是一段时日没有见面。霍皖衣没有立即回答谢紫殷的话语,因而他正在看,看谢紫殷的气色是否有所变化。他为他精心准备的那些药膳,总该有所作用。他这般想,目光就在谢紫殷的脸上停留了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