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节
作者:四字说文      更新:2023-04-30 08:22      字数:2982
  他低下头,附在青珠儿耳边低声笑道:“等梁尺涧死了,你想要什么,本王都可以满足你。”青珠儿双眸发亮:“那我要王爷陪我……”“嘘——愿望说出来便是妄想了。”高瑜道。青珠儿道:“王爷不是说我想要什么都可以满足?!”高瑜也不发火,只摩挲着他的肩膀,慢条斯理道:“但本王认为不可以给的,自然就不会给你。”“那……”“青珠儿莫要着急,”高瑜含笑,“事情还未做完,等下一回寻到机会,让梁尺涧体内的隐毒发作,取了他的性命,我们再说也不迟。”面对心上人,青珠儿自然没有什么不愿意的。他一心痴恋高瑜,能得此人几次笑脸,就已心满意足。更何况此时此刻,是高瑜主动揽他入怀,还许了个诺言。——他曾经得到过一个人的承诺。但那并非他所需要的,轻易即可舍去。青珠儿心中欢喜,垂着眼帘,静静窝在高瑜怀中。然而他享受了不过片晌。高瑜道:“这件事你可要藏好尾巴,莫要被玉生发现了。他卜卦算过,梁尺涧是唯一能让他羽化飞仙的人。若是他得知我们暗地里要毒杀梁尺涧,怕是你我都要吃上大亏。”“王爷,你可是王爷呀,他只是个普普通通的道士——”青珠儿娇声安慰道。屋外廊上,一位侍女低垂着脑袋,眸底闪过一道亮光。作者有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已经作死了的某位炮灰张大人如是说。王爷:你在内涵我?青珠儿:你在内涵我们?张大人:我是在嘲讽你们!(呜呜我还以为我更新了_(:3」∠)_)第101章 奇意曲声动,鸣筝曲,珠帘下书画成堆,笔墨生香。玉生枕靠在桌前,阖眼闭眸,手执拂尘,一身白衣似雪。“我们已有多少时日未见?”“一月,或是两月。”发问的人轻轻笑了。“这已经是很久。”是啊。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见面。相识于微末,玉生曾为他们之间卜过一卦,但究根结底,得了个怎样的结果,玉生却笑而不答,只说——卜卦询问天意,只能算到旁人,算不出自己。他还记得玉生当时的神情。比之薄情,更似冷漠。仿佛一切与之有关的事物都已被遗忘。恍如超脱尘世。“没想到你还会记得要来见我。”他道,煮好的茶倒进杯中,传来阵阵清香。玉生梳理着拂尘穗子,慢声道:“阮宣清啊阮宣清,我不来见你,还会见什么人。”这句话语的语调微妙。阮宣清却无动容,只道:“玉生道长日理万机,能来见我,也是阮某的福分。”玉生轻笑一声:“阮大楼主,说违心话的样子可不像你。”“阮某说的话是真是假,玉生道长总归比我更明白,那究竟是否是违心话,又有何区别?”他应得巧妙,玉生睁开眼看向他:“你啊你,和你做朋友,真是我这辈子最不知好坏的决定。”“玉生道长的朋友遍布天下,阮某岂能担得上一个’最‘字。”“好,”玉生干脆坐起身,伸手取过他手中的茶杯,淡淡道,“你与那位莫公子,如今是如何?”“你过问他的事情,是因为我,还是因为高瑜?”“那当然是因为你。”玉生眉眼含笑。阮宣清道:“只是因为我?”玉生道:“除此之外别无理由。阮宣清,我们相识时日太久,我究竟是怎样的人,难道你还不懂?”“我自然懂,正是因为太懂你,才无法确信你说的话是真是假。”“你懂我就该知道我从不说谎。”他深深看了玉生一眼,重新提起茶壶倒茶:“那就当你是为了我罢。我与莫公子之间,偶有书信往来,仅此而已。”玉生道:“这份仅此而已,阮宣清,你同我说实话,他能不能为高瑜所用?”这个问题令阮宣清一时沉默。他未答,玉生也不急着追问,讨要一个结果,仅是捧着茶杯酌饮,时而看向堆叠的书画,以目光细细描摹其中笔触,在静谧无声中等待。不知过了多久,阮宣清道:“也许不能为王爷所用。”玉生并不意外:“那能否为你我所用?”阮宣清道:“你不是请他为太极观添上了香火三十万。这难道还不算为你所用?”玉生道:“什么都逃不过你的眼睛。”“若我连这种情报都无从得知,那我还凭什么和王爷合作呢。”玉生微笑起来:“阮大楼主确实不凡。”“恭维的话就不用多说了,虚情假意的,也没有多好听。”阮宣清放下器皿,倚靠在桌前,那双眸子静静看向玉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什么问题?”玉生换了个姿势倚着桌,指间仍拨弄着拂尘素丝,看起来漫不经心,甚至还有些惬意。“你曾说卜卦问天意,不能问自己——那你是如何卜算出梁尺涧与你有缘?”“问我这个?”玉生眼底好似凝着光,然而他神情淡漠,不见分毫情绪:“我认为他与我有缘,所以他就是我的有缘人。”阮宣清道:“仅此而已?”“仅此而已。”他生着双漠然的眼睛,从没有人能从这双眼里看出他的任何心绪。阮宣清在这个刹那心底还有另外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并没有来得及说出口。因而玉生先他一步道:“莫公子肯为我太极观添上香火三十万,可谓是一件大功德。阮宣清,你我既然为友,那你说你是否也该为我太极观添些香火?”阮宣清怔然:“三十万香火还填不饱你的肚子?”玉生轻笑道:“太极观之宏伟浩大,岂是区区三十万香火就能足够?我要做的事情太多,三十万太少,你再添三十万,那还算勉强。”“高瑜钱财无数,你怎么不让他为你添香火?”他们谈及高瑜时的态度极为轻松,世人仰望的王公贵族,在他们眼里却如空白纸页般形同虚设。阮宣清如此发问,玉生静默片晌,情真意切道:“我嫌他的钱脏。”阮宣清道:“添上香火的人善恶皆有,多的是不仁不义的伪君子,背信弃义的真小人,他们添上的香火,难道就不脏么?”“嘘——”玉生以食指抵在唇间,低声道,“我不知道,自然就不会觉得。可我知道高瑜的钱不算干净,自然就不想让他为太极观添香火。”“所以就要从我这里要走三十万香火钱?”阮宣清挑眉。玉生道:“多年好友,这一点儿小小要求,难道你还会拒绝我?”阮宣清道:“我不愿拒绝你。但是玉生,你近些时日做的事情,我虽不知道全部,却也听过几句……我问你,你会不会做坏事?”玉生眨了眨眼睛。他看着眼前的好友,手指卷起拂尘素丝,忽而笑出声来。“……阮宣清,你做过的坏事那么多,怎么还会来看顾我。你放心……我做的,一定都是好事。”霍皖衣同梁尺涧走出宫门时竟与文子卿打了个照面。寻常时候相见,彼此间气氛诡异,总让三个人都觉得不适,匆匆见过便颔首道别,从不交谈。唯独今日,文子卿好似是刻意在宫门前等人。梁尺涧目不斜视地往前走去,即将要和他错身而过时,他忽而开口:“梁兄。”……这突然而然的一声呼唤令人怔在原地。梁尺涧不敢置信地看了看他,目光茫然,视线又匆惶转向身后的霍皖衣,无声问询着。文子卿却道:“梁兄不愿应我?”“岂敢岂敢,”梁尺涧在怔愣之后反应过来,拱手微笑,“不知文兄怎么忽然……唤我?”文子卿道:“以前是文某太过执着,自视甚高、小肚鸡肠……”“咳咳咳!”梁尺涧实在不愿意听这种’自贬‘之语,慌忙用咳声打断文子卿的话语,道:“文兄有话直说便是,不用如此贬低自己。”“……这桩事情还要说到前些时日。”文子卿自被调任至大理寺中,不知受过多少欺压。头顶的官员对他不满,纵然大理寺卿对他和颜悦色,总是细心点拨,但无奈人多眼杂,流言蜚语甚多,文子卿本就心高气傲,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几番流言传播之下,他在大理寺可谓无亲无友,孑然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