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作者:四字说文      更新:2023-04-30 08:21      字数:3429
  ——汤垠几人先一步蹲守在他周围,这群人还没来得及出手。实则现在还想要在他这里报仇雪恨的人,都占了个“敌明我暗”的好处。然而比起这些似有若无,可能暗藏危险的警告,霍皖衣心里却更在乎另外的事情。——谢紫殷的心疾。陶明逐已经同他确认了谢紫殷患的即是心疾,不过究竟因何而起,唯有谢紫殷自己知晓。但若是要他直截了当地发问,怕是会被谢紫殷轻易挡回,当作从未听过。上次见面时,他托莫枳多调查心疾之症,得了闲暇,他也窝坐在明堂殿的一角查阅医书。梁尺涧对他学无止境的精神十分钦佩,笑语晏晏:“霍兄实在是令梁某惊喜。”霍皖衣问惊喜在何处。梁尺涧道:“明堂殿内事务繁忙,霍兄却还能抽出时间学习医书典籍,梁某自叹弗如啊!”倒有些感叹。闻言,霍皖衣笑道:“若是梁兄想学,我这里还有几本医书,趁此时候,不如你我留在这里多多学习,难保不会习得个一技之长。”“免了,”梁尺涧摇首,“我若是学医,还不知要被表叔公怎样磋磨。说来……霍兄,这段时日朝堂可不太平,你是否向谢相大人打探过?”“并无。”霍皖衣道。自从知晓凶手真正的目标是自己之后,霍皖衣便没有多看顾这桩案子。虽说听到些许弹劾罗志序的风声,但霍皖衣自觉与此人关系平平,甚至可说尚有积怨,更不会为此多费心神,自然也没有去询问过谢紫殷的看法。反观梁尺涧,嘴上说不爱在波谲云诡的朝堂为官,实则还是心有牵挂,生怕这桩案子牵扯到新帝,让这个圣明之君失了民心。“想要得到民心何其之难,可若说失去,那便是眨眼之间。”梁尺涧叹息着道。霍皖衣道:“这桩疑案可大可小,只是流言伤人,世人也几多愚昧罢了。梁兄……我有一言,不知该不该说。”他这般说,梁尺涧岂有拒绝的道理:“霍兄但讲无妨。”霍皖衣看他片刻,意味深长地笑道:“既然是这桩案子流传的是‘’冤魂索命‘,那依我所见,案子只要一日不破,那百姓担忧的,反而多是鬼魅魍魉。”说至此处时他们目光相对,梁尺涧忽而眨了眨眼,问道:“听霍兄的这个意思……难道是想说,魍魉诡事,该由太极观出面解决?”霍皖衣道:“梁兄睿智,一点即透。”“……”梁尺涧沉默了一会儿,又道,“霍兄,你是觉得太极观的玉生道长言说是我的有缘人,所以此事我可以主动求助,让玉生道长破除流言?”“难道梁兄不觉得这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方法?”“也不是不好,只是我与玉生道长的关系,实在不能说是熟悉。”霍皖衣道:“玉生道长时时都说梁兄是他的有缘人,既然有缘,那梁兄所想,他未必不知。说不定他一直在等候梁兄求助,也未可知。”梁尺涧垂着眼沉吟许久,苦笑道:“霍兄就别说笑话了。”霍皖衣却摇头,认真道:“霍某可没有玩笑。上次见到玉生道长时,霍某已经询问过他十分愿意破除流言,只可惜我不是玉生道长的有缘人,并不能请动他……太极观的继任观主,岂是我这等泛泛之辈可以左右,梁兄,你若是有心,不如也自己去试试。”他字字句句说罢,梁尺涧一时无言。旁人饮酒,不是作乐,就是为了解忧。谢紫殷以前饮酒,只是图酒气氤氲时的几分浅醉,如今他病症加重,便再不饮酒。他改为饮茶,也只因淡茶、清茶,绝不饮浓茶。有闲情逸致时,他亦会亲自挑拣茶叶,当作打发时间,陶冶身心。霍皖衣从宫内回到相府时,他正窝在宽大的座椅里,无所事事般挑拣新进的茶叶。他见霍皖衣回来,手中动作一顿,淡淡道:“你似乎不该回这里。”霍皖衣在他身旁坐下,伸手和他一起挑拣茶叶,轻声说:“本来应该回我的那座府邸。但是相爷的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差,我自然也就没了心情,不想再回去。”谢紫殷眉梢眼角都带着慵懒意味,闻言道:“霍大人说话这么好听,本相甚是受用。只可惜府中屋舍太少,怕是不能留霍大人在府中过夜。”论睁眼说瞎话,谢紫殷说第二,怕是无人敢认第一。霍皖衣险些被他的胡说八道气笑:“相爷不必为我忧心,霍某自有去处,就算是在这廊上睡下一夜,霍某也领受得。”“领受什么不好,偏偏领受这些东西。”谢紫殷掸开一绺茶叶,语调懒慢轻轻,“别人都盼着要好处,你倒好,没有好处连坏处也要。”霍皖衣忽而道:“谢紫殷。”他直呼谢紫殷的名姓——这种事,倒也很有一段时日没有如此做过了。谢紫殷也不觉被他冒犯,只挑了下眉,低声道:“你想说什么?”霍皖衣问:“你是否不想治你的心疾?”“……治与不治也无区别。霍大人,你难道听不出陶神医的言外之意么?”谢紫殷的心疾,无药可医,亦是不治之症。屋中静了须臾。霍皖衣浅浅吸了口气,凝视着谢紫殷苍白的侧脸,他抿了下唇,道:“如果你真的是身患心疾,那为何会有这心疾,总该有个缘由。谢相大人,你对缘由难道一无所知么?还是说,你明知是什么缘由,却宁愿无药可救?”谢紫殷捻着茶叶,忽而转过头盯视他眉眼情绪,唇边牵出两分笑意来。谢紫殷道:“如果缘由是你,你会任我刺上九剑,丢进渭梁河里么?”作者有话说:好耶这一卷结束啦下一卷猛猛冲!霍美人:你捅过我好多次了谢相:……莫少:什么时候,我怎么不知道?小陶:……莫少,你该上车的时候不上车啊# 是无情第91章 无医弹劾罗志序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朝堂上不知为此吵过几次。这群官员弹劾他人时写下的奏折个个文采飞扬,引经据典,数百年历史可谓是信手拈来。等到早朝时,叶征问询:“谁人能接下这桩案子?”他们却也个个沉默,没有一人敢应承这桩奇案。叶征高坐在龙椅之上,帝王冕毓下,谁也看不清他的神情,只能听到他低沉冷厉的声音:“你们几次三番言说罗大人不配为顺天府尹,一桩案子时至如今也未破去,现下朕可以让你们取而代之,好好破除这桩冤魂索命的奇案。”“怎么?你们为何无人应声?”他轻轻笑着说话,却无端让人想起先帝。当年高太子登基为帝,也有许多大臣仗着自己的威望名声,刻意不听从高帝的旨意。每每高帝传下的想法,都会遭受几位大臣的竭力劝阻。朝堂上根本没有高帝的声音,只剩下诸位大臣你来我往的试探、交锋。高坐龙椅上的帝王甚至被他们抛之脑后,好似只是龙椅上的装饰。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高帝会忍气吞声的时候,高帝也是这般轻轻笑着说话。那之后,几位大臣被以不同的罪名贬谪流放、抄家,甚至还有人被满门抄斩。如今新帝也是这样说话。朝堂立时静寂无声,就连呼吸声响也不由自主地放低、放轻。唯恐大声了,就引来帝王的注意。叶征的手搭在扶手上,他居高临下,扫视台阶下低垂着脑袋,装作哑巴的诸位大臣。他冷笑道:“无话可说么?”帝王威压汹涌而至,无人胆敢应声。这个病无药可救。陶明逐不得不承认,他遍寻医书,求教长辈,最终得到的亦只是无能为力四个字。因为谢紫殷病在心里,病得太重。除却这位病患自己,没有人能做到对症下药,挽救他摇摇欲坠,几乎要走到尽头的性命。陶明逐抿着唇,刻意在霍皖衣府邸前的那条小巷里拦住了他。正是黄昏,霍皖衣才从明堂殿出宫回来,官服未脱,眼见着陶明逐神情不对,他便轻轻颔首:“直接进府说罢。”陶明逐跟着他走进府中,穿过长廊,他们在一座亭子里相对而坐。陶明逐哑声道:“谢紫殷病得太重,我的药对他没有用。”他开口最先说这一句话,不曾寒暄,或许也无从叙旧。霍皖衣静了许久。“……你认为他的心疾在我么?”霍皖衣问。陶明逐道:“我不知道他的心疾会源于什么,我只知道,作为一个医者,我对他的病症束手无策。”霍皖衣道:“如果只是心疾,也会如此严重?”“一个人如果病在身体,不说百病百愈,也总有些药物能缓解病症,不至于让人立即丢了性命。可一个人如果病在心里,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救得了他。”陶明逐的话并非无的放矢,他凝视霍皖衣的神情,一字一顿道:“他已经是药石罔效。”“药石罔效……”霍皖衣喃喃自语,忽而笑道,“那你同我说又有什么用呢?难道我就能救他。”陶明逐道:“救与不救我也不好说。我头一回入世就遇到这么棘手的病人,想来以后再行医,也不会遇到更难的问题。”他没头没尾说起自己的事情,在霍皖衣看来时,他叹了口气,放缓声音道:“我其实是想告诉你,你要做好谢紫殷随时会死的准备。”放在桌下的手指痉挛着蜷缩起来,霍皖衣的神情好似有片刻恍惚。但是在陶明逐的眼里,霍皖衣自始至终都十分淡然轻松。“我要走了。”陶明逐道。可是霍皖衣却问:“走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