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节
作者:四字说文      更新:2023-04-30 08:20      字数:3417
  掌柜苦着脸道:“两位都是茶楼的客人……要是有什么误会,也请莫要在茶楼里这般……都吓到别的客人了。”“哎唷,”店小二瞪圆眼睛看着霍皖衣,着急忙慌道,“掌柜,这雅间里坐着的是霍头名啊!”“霍头名?那个霍头名?!”掌柜被惊得破了音。赶来看热闹的客人们也齐齐将目光投来。先前动手的人眉头紧皱,目光从左到右扫过,挣开掌柜的双手,大步走来道:“老子不知道什么霍头名!这件事反正也和你们没关系,谁也别来打扰老子!”说完就伸手来抓那位道士。谁知他的手还没碰到人,就先被梁尺涧紧紧拽住了手腕。他一惊,用力挣脱,却觉得手臂酸麻,使不出半点儿力气,反倒被这文文弱弱的小白脸越拽越紧。此人脸色大变:“……你、你你你松手!”梁尺涧下意识松开手道:“抱歉,失礼了。”莫说此人,就连梁尺涧自己都不明白,自己这双只会写词作画的手,是何时有了这等力气。他挡了这次,那人的底气泄去许多,勉强道:“……既然你们要为他出头,那、那就算了!”话音落下,竟像是落荒而逃一般离开。闹起事的人走了一个,便没了热闹,更何况这位霍头名显然不想与谁结识一番,众人都悻悻离去,只有掌柜多问了几句话,不出片刻,小二带着店中最好的茶水来赔罪,好话说了又说,见霍皖衣没有为此动怒,才松了口气离开。如今雅间里只剩下他们三人,霍皖衣不曾开口,那位玄衣墨发的道士轻轻抬头,额发散开,露出一张清冷似雪的脸。此时此景,本该是有人出口道谢,可这道士的目光不偏不倚落在梁尺涧的身上,看了许久也未发一言。被这样一双眼眸看着,梁尺涧怔了怔:“……道长认识我?”哪知道士说:“从前不认识,此刻开始便是认识了。”梁尺涧道:“……敢问道长此话是何深意?”“贫道玉生,乃太极观第三十二代弟子,”这位道号玉生的道士微笑,他转过头,终于看向坐在一侧的霍皖衣,“霍公子,您认识贫道的师弟,她道号玉阳,俗名丹洛。”霍皖衣颇有些讶然:“你就是太极观的下一任观主?”玉生摇首道:“是与不是,皆看人生命理。”梁尺涧忽而问道:“玉生道长名号应十分响亮,怎么还会被人……?”他语意未尽,该问的却也都问出口来。玉生淡漠的眼睛凝望而至。“贫道只是在街边看见他作恶,所以跟上来告诫他,莫要多行不义必自毙。谁知他恼羞成怒直接动手,贫道不察,才会惊扰了二位。”顿了顿,还不等梁尺涧说话,玉生又道:“然而就算今日没有此事,我也还是会与梁公子遇见,因为我与梁公子有缘。”作者有话说:他来了,他来了!他——我不说他是什么人。来猜一猜。玉生道长是什么:a.好人b.坏人c.亦正亦邪d.疯批第67章 殿试“杨大人在想什么?”熟悉的声音自身后响起,杨大人回过头看去,见到同僚一身官服,手里捧着卷宗站在廊柱前,正一脸担忧地看着自己。“是孟大人啊,”杨大人掸了掸衣袖,不太自在道,“也没什么……只是殿试快至,家父又在旧事重提,说我做官太早,反而丢了能三元及第的机会。”三元及第何曾这般容易?杨大人解释许久,反倒被指责“不求上进”说了一通。明堂殿本就事务繁忙,头顶又压着个性子古怪的谢相,是以杨大人难得忙里偷闲逃了出来,一个人静静呆在廊前。孟大人听罢,眉眼带笑道:“杨大人也别太将这种事情放在心上,伯父越如此说,越是因为相信杨大人的风姿仪度不输他人,或许话语不甚悦耳,心却是为杨大人所想的。”“再者说……”他转移话锋,低语轻轻,“你我都还年轻,前景大好,若是伯父再三提及,惹了杨大人不快,孟某的宅邸纵然不甚宽敞,亦能让杨大人住得安心。”一番交谈之后,二人辞别,孟大人捧着卷宗一路疾行,穿廊而过,踏入了明鹭殿中。殿内明光熠熠,两侧侍立着宫婢内侍,绕过两扇巨大的山水屏风,孟大人见到了坐在桌前的谢相。他双手递出卷宗,就势俯身:“请相爷过目。”那只手便隔着案桌探来,随便取了一本奏折:“余下的放在这里便罢。”孟大人应声说是,将卷宗放在桌上,恭恭敬敬往后退去。正要离开时,谢紫殷忽而询问:“孟大人在明堂殿多久了?”“回相爷,整两年。”他立时躬身施礼,字句清晰应答。谢紫殷又问:“杨大人呢?”“与下官一样也是两年。”“哦?”谢紫殷翻开奏折轻笑,“一直留在明堂殿,是否会觉得太不公平?”“下官不曾这样想过。”应答的声音凝重许多。谢紫殷道:“这么说来,孟大人是愿意任劳任怨——在这明堂殿做一辈子的录事官员。官居六品,便是孟大人毕生所求么?”饶是孟大人自持冷静,还是被这句莫名而出的问询惊得心颤无措。“下官……”谁知谢紫殷却不听他言语,蓦然莞尔。“怕什么,本相又不是豺狼虎豹,还能因你答错一个字便要治罪于你?”那张俊美的脸上不分喜怒亦不明神情,静了片刻,谢紫殷道:“若我是孟大人,就绝不会甘心只做一个小小的六品官。人想要得到什么,便需为此努力。孟大人以为呢?”话虽如此,落在孟大人耳中,反倒让他心神一松。“谨遵谢相大人教诲……”他恭敬应声。待孟大人离开,一直坐在旁边的官员迟疑着出声:“……相爷为什么要对孟大人说这些?”闻言,靠坐在软榻上的谢紫殷淡淡一笑,手中抚着印章道:“朝堂会越来越乱,各方势力之间的擂台会越摆越多……既然如此,我为何不能培植属于我自己的势力呢?”他一番话语情真意切,好似心中想的就是这般。殿试那日盛京依旧下了一场雨。似乎是缘分使然,霍皖衣从这熟悉的长巷穿过时,又一次望见那些花叶连枝。江山换了主人,风景依稀如昨。霍皖衣眉目秾艳,一眼看过那些风景,面上就显出几分笑意。大臣们各站两方竖排作列,皆是朝服戴冠,不怒自威。人群就站在含元殿的长阶之下,学子们停住脚步,齐齐向着君王所在的含元殿跪地叩拜。直到诸位学子站起身来,便有内侍高声宣读殿试规则,直至消息通达内外,学子们高声应是,方才各自归位。霍皖衣的位置在正对着含元殿的地方,亦是百官所能望见的最前面。他是两榜头名,不出意外,便是本朝的第一个三元及第。此般殊荣,任谁见了都眼红不已。内侍又一句高声唱喏。霍皖衣将此次殿试的题目在桌上铺展而开,垂眸观视,不由得一怔。与含元殿外紧张地奋笔疾书的考生们不同。殿内冷冷清清,绕过一侧的隔门,才可见到帝王的身影。叶征正与谢紫殷隔桌对座,落子设局。刘冠蕴亦在其中,不过却是手捧书籍,不曾分神去看那棋局走势。“你出的题也太难了些。”叶征拈子抱怨,“若是谁都答不出来那该如何是好……就算答出来了,答得好便罢,若是答得不好,朕点人做一甲,都觉得害臊。”谢紫殷执子放下,不为所动道:“陛下何必忧心,要是谁都答不上,也是他们该羞愧,而非陛下。”“你就不怕霍皖衣也答不上来?”叶征问。“臣怎么会怕呢,”谢紫殷漫不经心地封堵出死路,在叶征满口的‘这盘不算’里轻笑,“臣之所以出这些题,难道陛下不知道是臣刻意刁难他的么?”叶征干脆伸手将棋局打乱,见谢紫殷神情依旧,叶征心神放松,笑意盈盈地重新开了一局,落下第一颗棋。“朕知道,”叶征偏头看向刘冠蕴,扬声道,“刘相你说他是不是很过分?朕要他引经据典,他倒好,不知从哪里看来的‘典籍’,非要出个这样怪的题。”“深山狐见一物,以为神仙,叩首千次不得应,遂化魔作恶,涂炭生灵,百余年后,狐旧地重游,再进深山,惊又逢此物,怒而击之,反受其害,当场恶毙而亡。此物曰,苦守百年,幸尔为祸苍生,造化大功德。”谢紫殷语声缱绻,似吟诵笙曲一般,将自己此次殿试列下的题目重读了一遍。“谢相大人若是出家求道,方是前途无量。”刘冠蕴捋着胡须笑道。叶征道:“那朕可以为谢卿建一座新道观。”“谢过陛下抬爱,”谢紫殷亦是笑道,“臣满心七情六欲,对出家可没什么兴趣。便不劳陛下破费了。”叶征古里古怪地看他一眼,嘀咕道:“你让朕破费得还少么?”纵然是说得小声,此间屋中只有他们三人,声响可谓落针可闻。“那都是陛下自愿的。”“……朕开始后悔了,”叶征叹息,“刘相是个和事老,只会坐在这儿两不相帮,朕一人对你一人,那还勉强算得公平。要是等你的心肝宝贝儿入了朝,朕就是一个对两个……自古双拳难敌四手——”“咳咳。”刘冠蕴忽然轻咳出声。“……”叶征的那句‘手’字出了口,余下的话语便被他生生咬紧牙关吞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