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节
作者:票票小僧      更新:2023-04-30 03:22      字数:4106
  这时候的电视台没有上辈子的多,以京都电视台为主。京都电视台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全国大部分观众都喜欢看京都电视台。长原生产大队没有电报站也没有电话站,叶蓁只能给楚怀写信,让自家的运输队把信带给楚怀。与其同时, 叶蓁还给几个儿子一人写一封信, 让他们找当地的报社投放广告。她在半个月后收到沈东、沈西、沈北、沈风、沈山的回信,沈南应该是在进行新项目的研究,一时半会出不来 , 因而没有寄信回来。几个儿子都在信上说广告已经投出,六月初可以在报纸上看到投放效果。六月初,叶蓁收到长原当地的报纸——长原日报,长原日报是两张、四页、八面,广告被刊登在第二页第三面,占据整个页面。‘高薪招聘’四个大字占据大半个广告页面,看起来非常显眼。四个大字下面是简单的说明,比如说要招什么样的能工巧匠,一个月的工资有多少,要在哪里报名,以及报名后怎么工作都有说明。京都,某不知名胡同巷。王家祖上几代都是雕刻师傅,传到王有康这代只剩下他和王有贵俩人学了点雕刻方面的皮毛。这天,王有康如往常一样买下一份京都日报,京都日报的第一面多是政治类文章,第二面多是经济类文章。王有康对政治、经济类的文章不感兴趣。他直接翻开第二页,打开第三面。只见第三面上用加粗加红的字体写着‘高薪招聘’四个大字,他小时候上过几年学,结合四个字大概推断出‘高薪招聘’就是招人的意思。他继续往下看,看到四个大字下面的小字。长原生产大队招能工巧匠,木雕师、玉雕师、毛毡师、画家、木工等等都要,一个月给八十块钱。报名地点为京都长木销售分部,报名时间为六月一号到六月十号,六月十一日当天京都长木销售分部将运送报名的能工巧匠前往长原生产大队参加面试。王有康心跳加速,心想,他们王家的机会来了!王有康拿着报纸去找王有贵,兄弟二人关起门来密聊。王有康和王有贵都觉得这次招聘是王家的机会,俩人聊过后决定去京都长木销售分部报名,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媳妇和孩子。原以为媳妇和孩子会支持自己的决定,然而媳妇和孩子不仅不支持,还觉得他们兄弟俩人疯了。王有康儿子是这样说的:“天还没黑呢做什么美梦?我在制鞋厂一个月的工资才四十来块钱,长原那边怎么可能一个月给八十块钱?”王有贵儿子接话:“可不是,人家干部的工资也才一百多块钱。你们凭什么和干部比?就凭你们会两手手工活?”王有贵媳妇直接吐槽:“咱们王家祖上虽然出过雕刻大师,但那只是祖上的辉煌,和你们兄弟两个可是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加起来一百多岁的人了,安分点,别给儿子、闺女惹事。”王有康媳妇连连点头:“家里不缺你们吃的,不缺你们喝的,安生点吧。”王有康和王有贵气坏了,但两个老头敌不过媳妇和孩子,只能憋着生闷气。本来这事就要过去了,有一天晚上,当王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时,电视结束后插入一段广告。只见画面一闪,‘高薪招聘’四个字忽然出现占据整个屏幕。随后,家喻户晓的女演员李晓红出现在屏幕上,她笑盈盈说:“长原生产大队最近急需能工巧匠……”大意是长原要招能工巧匠,工资高待遇好,一个月有八十块钱工资,若是手艺好还能拿到十到二十块钱的奖金。李晓红说的和报纸上写的差不多,不过是把报纸上的内容口语化了而已。王有康和王有贵顿时激动起来,王有康猛地拍一下桌子:“看到没有!我就说报纸上写的是真的!”王有贵之前没有底气,现在底气十足,气哼哼说:“连电视都登了,长原招能工巧匠的事肯定是真的。”王有康冷眼看几个儿子:“老领导曾经说过咱们现在是新社会,新社会人人平等。干部一个月有一百多块钱工资,咱们老百姓一个月也能有一百多块钱工资,咱们老百姓和干部是一样的。”王有贵翘起二郎腿,高声说:“我们两个老家伙有手有脚还能再干十几二十年,可不是闲在家里吃干饭的无能之辈。”他这是在反驳自家媳妇和儿子们之前吐槽自己的话。王有康媳妇和王有贵媳妇不吭声了,电视上都播了的事,肯定是真事。王有康和王有贵的儿子们更不敢说话,当初说自家亲爹说的有多大声,这会就有多害怕。他们低下头不敢反驳自家亲爹,更不敢和自家亲爹对视。王有康站起身:“有贵啊,咱们是时候给咱们王家正名了。”王有贵跟着站起身:“大哥说的是,我听您的,您说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兄弟二人雄赳赳气昂昂离开客厅,第二天天还没亮就起床洗漱,天刚亮便迫不及待出门去京都长原销售分部报名。王有康今年五十二岁,王有贵今年五十岁,长原生产大队招聘十六岁到到六十岁的能工巧匠,俩人的年纪还在达标的范围内。报完名,俩人得知车队将在六月十一日凌晨出发,所有人要在六月十日晚上到京都长木销售分部集合。王有康和王有贵赶紧回家收拾东西,主要是要找出祖上传下来的手札,手札是王家几代人对雕刻的分析和总结。到了六月十日傍晚,兄弟俩人拎着行李前往京都长木销售分部。王家人想去送他们,被兄弟俩赶回去。车队在六月十一日凌晨出发,一共有二十辆车,一辆车能容纳三十来人,从京都前往长木的能工巧匠一共有六百多人。这六百多人仅仅是京都的能工巧匠,华夏有近三十个省,每个省都有近一千个能工巧匠前往长原生产大队。各个省出发的日期都定在六月十一日凌晨,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各个省虽然在同一个时间,但到达长原生产大队的时间却不一样。从京都出发的车队在半个月后到达长原生产大队的,而广城那边的车队则在二十天后到达长原生产大队。叶蓁不想分批考核,她给先到的能工巧匠安排入住,等最后一批能工巧匠到达后才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佛像雕刻,材料有各种玉石、各种木材、橡胶类材料、羊绒制品,以及各种老旧的烟嘴、手串、鼻烟壶、扇子等等。考核地点定在婆娑寺,考核时间为两天。所有能工巧匠爬上婆娑寺,在登记表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后开始领取自己需要的材料。王有康和王有贵只学到祖上雕刻手艺的皮毛,雕刻不来玉石之类的珍贵材料。兄弟二人围着材料摊位打转,一会拿起鼻烟壶,一会拿起烟嘴,一会拿手串,急得出了一脑门的汗。王有康偷偷掏出手札,快速翻开手札:“二弟,咱们拿俩鼻烟壶吧。”王有贵凑过去看:“鼻烟壶怎么雕刻佛像?”王有康指向手札:“这里有雕刻鼻烟壶的详细步骤,咱们照着这里的来弄。”王有贵思考一会:“听您的。”兄弟二人一人拿一个鼻烟壶,躲着人群在一棵树底下停下,掏出祖上传下来的雕刻工具,按照书上的雕刻步骤一点点雕刻。俩人有近二十年的时间没碰雕刻工具,两只手不停使唤,一个用力就把整个鼻烟壶给敲碎了。兄弟二人面面相觑,脸色不正常的绯红起来。叶蓁经过时刚好看到他们敲碎鼻烟壶,挑起右边的眉头,笑盈盈走过去。王有康和王有贵知道叶蓁是主考人,看到叶蓁时吓得一骨碌坐到地上。叶蓁帮他们捡起工具,一脸和善说:“场上的材料不值钱,两位大师尽管放心大胆地进行雕刻,千万不要害怕敲坏材料。”这话如同一颗定心丸,王家兄弟同时呼出一口气,表示自己会尽心尽力完成雕刻考核。叶蓁笑着离开,担心自己留下会影响王家兄弟的发挥。中午时分,叶蓁下山运饭食上山。钱小花拉住叶蓁:“老二家的,那些个能工巧匠真能在那些石头、木头上雕刻佛像?”叶蓁拉钱小花坐下:“有些能,有些不能。”她在现场看了一个早上,大概可以判断出哪些人有真本事,哪些人是滥竽充数。钱小花拍叶蓁一巴掌:“我看好些人笨手笨脚的,万一他们把材料弄坏怎么办?那些材料虽然不值几个钱,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几个钱也是钱,他们要是把材料弄坏了,你不心疼啊?”叶蓁还真不心疼。“妈,你不能光看到他们把材料弄坏,看不到他们把不值钱的材料雕刻成价值千金的精美作品。”钱小花翻白眼:“我看到有两个五十来岁的老头子,哼,他们一个早上的功夫就弄坏二十来个鼻烟壶。就他们那笨手笨脚的样子,你觉得他们能把鼻烟壶雕刻成精美作品?”五十来岁的老头子,雕刻的是鼻烟壶,根据这两个特征,叶蓁猜到钱小花说的是王家兄弟。叶蓁下山前特意去看过王家兄弟,她从王家兄弟后面经过时看到他们面前堆积着厚厚一层玻璃碎片,估摸敲碎了近三十个鼻烟壶。叶蓁不敢说他们能,不过王家兄弟看起来是个会变通的,说不定能创造意外惊喜。叶蓁拿出扇子给钱小花扇风,转移话题:“妈,今天中午吃什么?今天太热了,我想吃凉面。”钱小花连翻几个大白眼:“没有凉面,今天中午吃羊肉汤泡饼。时间不早了,不和你说了,忙你的去吧。”钱小花拍开叶蓁的手,站起身去喊工作人员把饭食抬上婆娑寺。沈川、沈霖渊、沈霖呈跟在叶蓁的屁股后面爬上山,三个小家伙喜欢凑热闹,更喜欢和一万多人一起吃饭。叶蓁拿出他们的饭盒,给他们一人盛一饭盒的羊肉汤,再给他们一人拿一个烤饼。思静和思道一人端一盆菜走过来,思静端的是三思豆腐,是方丈的拿手菜,这道菜先用冷水冰冻豆腐,接着煮开豆腐,然后再用冷冻过的蔬菜汁冰冻豆腐,吃起来冰凉冰凉的,非常好吃。思道端的是蔬菜丸子,沈霖渊和沈霖呈极其爱吃这道蔬菜丸子。叶蓁递给思静三个烤饼:“思明去哪了?这两天怎么不见他?”思静盘腿坐下:“师弟被师傅罚面壁一个星期,今天是第二天。”怪不得这两天都没有遇到思明,原来是犯错被罚了。叶蓁不再说话,拿起公筷给几个孩子夹菜。沈川无肉不欢,很是嫌弃地盯着碗里的蔬菜丸子看,眼睛要是能喷火,他一定会用眼睛喷出一把火来把蔬菜丸子烧了。叶蓁伸手去揉沈川的后脑勺:“不能挑食哦,不然会长不高。”沈川撅起嘴巴,叶蓁哄他:“妈妈没骗你,妈妈以前特别挑食,所以妈妈现在长不高。你看,妈妈只有这么高,连思静都比妈妈高呢。”思静低声说:“沈川弟弟,肉食固然好吃,蔬菜则别有一番滋味。”沈川听不懂,鼓起嘴巴夹起蔬菜丸子,一脸痛苦地把蔬菜丸子送进嘴里。沈霖渊凑过去咬住筷子头:“小叔叔不吃可以给我吃,我爱吃。”沈川抬眼偷瞄叶蓁,见叶蓁的注意力不在自己身上,快速把碗里的蔬菜丸子全部夹到沈霖渊的碗里。沈霖呈凑过去:“小猪猪,我也要,我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