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作者:妙利      更新:2023-04-30 01:39      字数:7517
  “听说两位有孕的采女便是冬祭时大封后宫才晋位的两个选侍?”皇后显然对这个话题更跟兴趣,略坐直了些问道:“陛下可有意再给她们晋位?她们生下孩子给谁养?”“这哪里是臣妾能说明白的。”虞枝心笑着摇摇头:“臣妾只知陛下挺高兴, 赏了她们不少值钱的玩应儿。不过两人出身太低,德容言功也是寻常, 立时再晋位的可能性不大。”她娓娓道来,说一句便看皇后点一点头。“两位采女若是能平安生下皇嗣,以诞育之功倒是要晋位的。然她们的位份就算连升三级也不够格自己养孩子,想来还是会送到皇后您这儿来吧。”孔皇后并不意外这个答复,只是不甚欢喜的皱了眉嘟囔道:“可本宫有了这两个小祖宗都够烦了,又要管着宫务还要给别人带孩子……”“娘娘慎言!”芳龄姑姑连忙打断,板着脸劝道:“什么别人的孩子, 娘娘是皇后,是所有皇子的嫡母, 嫔妃所出的孩子也是您的孩子。”孔皇后尚未反映, 虞枝心先笑了。轻拍了拍椅子扶手道:“嬷嬷何必这么紧张?皇后娘娘不把本宫当外人, 与本宫说两句真心话罢了。不说娘娘,难道本宫就想给别人带娃么?若非陛下硬塞进来,娘娘又实在忙不开, 本宫早过上轻松日子了。”她说着说着倒与皇后吐起苦水来,一时说大皇子身子不太好须得小心照料, 一时说二公主太调皮又胆大包天,四五个姑姑丫环都看不住她。还有二皇子身边皆是沈家的忠仆,她若不管嫌她不上心,管的多了又当她别有目的,简直把她气个够呛。末了才感慨道:“都说宫里有的是使唤的人,带个孩子不是多简单——怕是不少附上的大爷老爷们在家也是这么想的,只当嫡母是那么好做的么!虽然不用亲自动手穿衣喂食,但拉拉杂杂多少事儿得操心,生病了委屈了哭了闹了还得担着责任。若是自己生养的就罢了,偏是和自己半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的臭娃儿,凭什么要人真心诚意的给这些小东西当老妈子啊!”“表姐说的太对了!”孔皇后找到有人撑腰,用力横了芳龄姑姑一眼连连附和道:“本宫自己亲生的在眼前都照顾不过来,哪有那么多精力管别人生的?”她略顿了一顿,摆出不屑却分明藏着几分色厉内荏,勉强做出理直气壮的模样继续道:“再者说,嫡庶有别是世间的道理,就算抱养了其他嫔妃的孩子,与本宫所生的皇子总不能一样儿待遇吧?偏有些人明明饱读诗书看重礼仪,到了后宅的事儿上就要黑白不分的挑刺儿,本宫要是不能一视同仁还不知要如何攻讦本宫,可要本宫当真一视同仁——本宫可怎么对得起自己亲生的儿子?”“确是太难了。”虞枝心才知道她纠结的点在哪,不过这事儿她管不着,也懒得给她瞎出主意。索性当做没听懂一般转移话题“宽慰”道:“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到那两个孩子降世,您的龙凤胎都将将满周岁了,刚出生的奶娃儿要与年长的哥哥姐姐比什么?再说臣妾看那两个小采女傻乎乎的还不知道能不能守得住自己的肚子呢。娘娘只管放宽了心管好当下,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罢了罢了,表姐说的在理,本宫也懒得想那么多。”皇后没得到好的解决办法便立刻歇了精神,恹恹的摆了摆手道:“本宫也乏了,今儿就到这吧,有什么不对的本宫再让人宣表姐来问话。”虞枝心丝毫不在意她瞬间变得冷淡的态度,依旧恭敬的行了礼退出殿门。直到出了坤和宫,脸上才浮起一丝冷笑:孔皇后果然是顺遂了几日就飘了,还能对皇嗣挑三拣四,却不知要不是孔太傅死的及时,她恐怕早就一尸三命死在三个月前,根本见不到今日的太阳。不过也好,以她这般不甚清醒的脑子正好戳在前面当个挡箭牌,再有什么麻烦也不至于直接落在自己头上。……慧贵妃可谓是一语成谶,才想着皇后可以当个挡箭牌,不想几日过后便有一记惊雷落在宫中:原来一直在皇嗣为先帝祈福的皇太后终于做完全部修行,已经在半个月前启程回宫,如今都走到京郊了!这可真是一桩大新闻。且不说皇寺那边到底怎么判断皇太后的祈福法事,做完后为何没通知宫中,便是一切都按着规矩走完流程,也该是陛下派遣使者上山区迎太后,哪有让太后自个儿就颠颠儿回来的?知道的只当皇太后自有主见忙着赶回来,不知道的还说不得怎么编排陛下不孝呢。而更让陛下忧心的是此事居然到今日才有信儿传来——皇太后的仪仗颇大,绝不可能悄无声息的走出这么远,除非皇太后故意隐瞒不报简装易行又将往来传信的人手全部拦下,直到到了皇城附近已经再无可能变故才放松了管制让人通知宫中。于情于理,皇太后是陛下嫡母,如今人都到了家门前,陛下更不可能再打发她老人家回去,唯有主动去接她回宫才是些许弥补。可无论是陛下还是朝堂,甚至后宫诸位妃嫔都没人希望皇太后回来。毕竟皇太后在先帝朝如何一手遮天、陛下亲政前如何强势揽权可是让许多人心有余悸。是以难得的,四相和孔祭酒并陛居然能放下成见团结起来,抱团儿商量起如何应付。“老臣以为皇太后来势汹汹,陛下可千万要防着她插手朝政。”沈相率先发言,直白点出皇太后此次恐怕来者不善。因他们都知道皇太后可不是什么好对付的慈善人,当初先帝才死陛下刚刚继位,皇太后以太后垂帘听政之权在朝堂上呼风唤雨,是孔太傅与四相合力才勉强将她赶出朝堂送入佛寺。这多少年来皇太后不止一次谋求回宫,好在孔氏与四相虽然意见不合却出奇统一的对皇太后严防死守才没让她得逞。而朝中和后宫都经历了一遍又一遍的清洗,只求将她曾经的势力和亲信肃清。原本所有人都觉得皇太后已经再无翻盘的可能,又因孔太傅去世才放松了警惕,却没料到她还有如此影响力,居然找到机会逃出皇寺,还顺顺当当的抵达京郊。“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先安顿好皇太后。”沈相到底周全些,不如皇帝和孔祭酒那般急躁,理顺条理一项一项的安排起来。“宫中如今是皇后在管着?陛下此时便可通知皇后将延寿宫清扫出来,该给的家具摆件都捡能用的用上,且不必管皇太后的喜好品味之类。”皇帝轻轻点头:“朕已经让人吩咐皇后去了,慧贵妃也在协理着。”“慧贵妃既是陛下亲信,老臣斗胆僭越,还请慧贵妃先不必管延寿宫的布置,而是先将人手调度起来。”沈相意有所指道:“虽然皇太后必有她的心腹,往后延寿宫里怎么用人怎么做事儿不必陛下和皇后约束了她,但身为子女该尽的孝道总是得尽的。皇太后多少年没回宫,她用过的老人死的死散的散,万一一时短缺了人手,倒成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不是了。”说的冠冕堂皇,其实不就是趁着皇太后还没回来先死命往里面掺沙子么?就算皇太后能挑出一个两个十之八丨九,但只要有一两个人手在关键位置上定住了,以后要打听消息或算计些什么就简单的多。皇帝连忙应下:“太师说的极是,朕这就让人给慧贵妃传信。”“如此宫中安排妥当,陛下不如亲自去迎一迎皇太后?”一直没说话的孔祭酒不甘示弱的提醒道:“陛下对皇太后孝顺有加,也是天下人的表率不是?”“启禀公爷,陛下一早得到消息就让奴才去准备仪仗迎接皇太后,只是这会儿才将人手车马安排齐整,因此耽搁了一会儿。”正从外头进来的小崔公公不卑不亢的替陛下答过孔祭酒的话,才对陛下躬身一请:“陛下,御撵已经得了,您是这就启程么?”陛下站起来环视左右问道:“诸位大人可与朕同去?”沈相想了一瞬便低头拱手,与一众重臣齐声应道:“臣等遵旨,与陛下一同迎皇太后回宫。”第130章 .过江龙 · ?皇太后孙氏年轻时是个标致的美人, 哪怕是如今已过了花甲之年,也仍旧是个精致美丽的老妇人。只可惜她惯常强势且严厉,又或是在皇寺中被清规戒律折磨, 除了眉梢眼角多出岁月的痕迹, 还有鼻翼两边深深的法令纹更让人望而生畏。赵熠自十岁入宫被孙氏抚养,直到十六岁大婚亲政前孙太后被孔太傅与四相联手逼入皇寺,其中几年在这位老人面前一直活的战战兢兢,对她更多出几分莫名的恐惧。孙太后眼见陛下率领重臣来迎,嘴角微微扬起一点儿笑意。她当然知道无论朝中还是皇帝都并不希望自己回来插上一脚, 但她要是这么容易选择放弃,她也根本活不到今日了。后宫也好, 前朝也好,人也好,权利也好,能在这世间活下来,靠的不就是一个“争”字么。至于陛下和朝臣是否心甘情愿——孙太后看得开,她并不需他们心甘情愿,只要他们被逼的不得不情愿时识时务就好。便如今日, 这些人心里还不知在怎么咒骂呢,可至少面上装的像, 恭恭敬敬的把她迎回宫, 她也就不会多为难什么。太后娘娘的仪仗浩浩汤汤走过朱雀街进了皇城门, 换了车上了轿继续前行,一直到延寿宫门口才停下。巍峨宫殿宫红墙朱瓦。也算皇后和贵妃的动作快,这不过一个来时辰里已经将里里外外都清扫整洁, 该有的家具摆件被褥帷幔都应制配好了崭新干净的时兴款式。选的下人皆是容貌中规中矩,唯有姿势仪态上看得出是聪明利落之辈, 整整齐齐站成三列,与娘娘小主们一同候着皇太后的到来。孙太后的目光在孔皇后和慧贵妃身上略微停留,并未与她们多言便由陛下搀扶着进了屋里。孔皇后没料到皇太后完全不将她放在眼里,一时有些怔住,被贵妃在后面扯了扯衣袖才调整好表情继续站着等待里头的指令。等了约小半个时辰,一名年长的嬷嬷板着脸出来道:“皇太后车马劳顿,今儿先歇下了。各位娘娘若是给太后请安请明儿早些,务必不可失了礼数。”她说罢便转身进去,竟是连个礼也不给皇后和各位主子行,可见有多嚣张多傲气。虞枝心稍稍垂头只当看不见前边皇后气的手都在颤抖,心中却道皇太后这来势汹汹的上来就是一个下马威尼,还不知道往后要怎么折腾呢。众位小主见两位正主儿且不敢吱声,更是面面相觑不知该留下还是该走。还是小崔公公出来宣了陛下口谕,让各位主儿今儿先回,等明儿个早些来给太后请安。……皇后虽气性儿大,主见不见得有多强,气呼呼的走到坤和宫与长禧宫的岔路口,到底是想起来明儿要如何应付那老太太还没点子底气,索性一把扯住准备往另一边去的慧贵妃,将人强拉回了坤和宫去“商量大事”。虞枝心便无奈:“皇太后占了长辈的名义,又是为先帝和陛下的江山祈福许多年,咱们做晚辈的难道还能与她对着干么。她让早些去,咱们便早些去,她让日日去,咱们便日日去就是。”“都说表姐脾气大,怎么这会儿倒是个怂劲儿!”皇后对这解决方案十分不满,忍不住瞪她一眼道:“要是这老太太借机兴风作浪起来,倒霉的可不止是我一个!”虞枝心无所谓的喝了口热茶,放下茶盏才慢悠悠的解释道:“非是臣妾对她怂了,而是没必要拿咱们自个儿与她碰。皇太后是长辈,咱们当晚辈的孝顺她是应该的。可要是这长辈当的太过苛刻,甚至完全不顾晚辈的安危体面和儿孙子嗣,你说前朝那些大臣又会作何感想?”“你是说——?”孔顺姝眨眨眼,她又不傻,先前只是被皇太后的态度气着了,及虞枝心一提点,她倒是瞬间想明白了。皇太后折腾后妃,可后妃里还有两个怀着身孕的小主呢。她和皇贵妃仪仗整齐,无非是日日要早起些。可对唐采女纪采女而言,这寒天腊地的摸黑趁夜赶去延寿宫请早安,说不定就是个要命的差使!“那要是皇太后免了她们俩请安,偏就不放过咱们呢?”孔皇后转念一想,觉得光等着两位采女闹起来还是不够,非要拉着虞枝心问到底:“表姐是不是还有什么没说的?可不许瞒着本宫!”“我的娘娘!我有什么瞒着你的,不过是我也不知皇太后到底是怎么个章程,才以不变应万变罢了。”虞枝心哭笑不得的解释道:“皇太后要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烧过了就消停了,咱们就当给她个面子。往后她在延寿宫里养老,咱们过咱们的日子,也是井水不犯河水。”“若是她非要一手遮天谁也不饶,我便盼着两位采女让她下不来台。哪怕她是皇太后呢,因要给她请安而害了皇嗣也是说不过去的。届时无论咱们还是再加上陛下想法子将她困在延寿宫里少闹腾,就算消息传到前朝也不会说咱们这些晚辈的不是。”虞枝心看皇后听的连连点头,才将今日重点抛出来,郑重其事道:“可要她真有心区别对待——或是饶了两位采女,或是做的更过分些,在咱们俩之间捧一个踩一个,这才是娘娘需要警惕的啊!”她不无忧虑道:“我倒是还好,就怕她盯上了你手中宫权,想法子给你找不痛快把你害病了再来个代掌宫务什么的。你如今养着孩子呢,哪能把这么重要的权柄旁落了去?”孔皇后何尝想不到这一茬,着实是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才找贵妃进来商量。谁知贵妃也是一副没辙的模样,不免让她更加忧虑起来。虞枝心犹豫了一会儿才道:“还是得看你敢不敢硬气,再有就是孙太后在前朝有没有后手。若是前朝没人为她撑腰,你就算不搭理她又如何?怕就怕她在宫外还有同盟,还是比姑父大人官位更高的人,到时她只管拿姑父的差使当做威胁,您才是真没法儿了。”“……所以便如你说的,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了?”孔顺姝焦躁的扣着手里的帕子,虽皇太后今日才回宫,她对皇太后的厌烦已经到了极致。好不容易儿女双全大权在握,才过了几日好日子!这老太太好死不死的闲着吃斋茹素不行么,非要回宫给她找晦气!虞枝心听着她心中怨怼着实无语,孔顺姝就是这一路走的太顺了才会有如此天真的想法。不过她也没什么忠言逆耳劝她沉稳上进的想法,将后宫的水搅浑了对她才有好处而无坏处,只要两人斗起来不把火烧到她身上,她便可以稳坐钓鱼台的吃瓜看热闹。……慧贵妃想的倒好,谁知前脚才回长禧宫,后脚便是延寿宫的嬷嬷驾到,只说皇太后尚未见过陛下的儿女,明儿请安时别忘了将二公主和两位皇子一并带去。“皇太后是皇子公主的亲祖母,便是您不来说,臣妾也会带着他们一块儿去给老祖宗磕头的。”慧贵妃答应的十分爽快,并亲自奉了茶给嬷嬷,见嬷嬷脸色暖了几分才小心打听道:“臣妾听说陛下幼时入宫,就是由太后娘娘教导成如今谦谦君子谨慎守礼的模样,不知太后可对孩子有些兴趣,是否有意再多养几个小的?”顾嬷嬷一抬眉头,看向慧贵妃的表情便有几分探究。她身为皇太后心腹,自然知道皇太后的打算就是这个:皇太后在朝中的亲信早被孔太傅与四相联手驱逐,她若是想再回到权利中心,唯有控制主陛下——或是控制住下一任陛下,以垂帘听政之名再临朝堂。她自知此事并不容易实现,无论皇后还是这位贵妃都不算好相与,没想到贵妃这口气听来——竟是非但不反对,还很有几分意动?顾嬷嬷是个老成持重的,既是拿不定主意,索性一个字都不说,以免了多说多错反倒让贵妃探听出什么来。虞枝心也不勉强,陪着老嬷嬷喝完一盏茶将人送出门,才在白桃面前哼出一声。“老虔婆想得倒美,还以为今日的陛下是当年的陛下么。”虞枝心本对这位上一届宫斗最终得胜者十分忌惮,今日从嬷嬷处“听”到她的打算才觉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位太后娘娘也不过是当年占了运气好,论算计只怕也就和先皇后差不离。名正言顺之下又有前朝的支持自然可以碾压,可如今什么都没有也来做美梦?“我既然挑了话头,想来太后会让人打听长禧宫的情况。让咱们的人把消息透过去,本宫就没怎么愿意管过这几个孩子,皮丫头皮小子们都皮成什么样了。”她嘴角含笑,这一半儿是她为了小孩子们身体健壮刻意放纵,另有一半儿是她故意营造出来欺骗陛下的假象。既然老太太想把孩子拢到手上,就让她觉得贵妃是真心愿意把烫手的山芋丢过去,届时要纠结的可就不是她这贵妃了。养了二皇子就意味着和沈相结盟,无论两边勾心斗角谁为谁做嫁衣裳,孔家一系和陛下都不会同意的。若是她连皇后那对龙凤胎都想捏在手里,就更要热闹起来了。虞枝心颇为意兴的喝着茶,决定今儿要早睡早起,赶明儿看看老太太到底要唱哪一出!第131章 .摸鱼儿 · ?虞枝心自个儿不在乎皇太后会不会抢了几个孩子去抚养, 却忘了皇后可是把龙凤胎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及次日赶了个大早去延寿宫请安,见皇后傲然的空手而来,就知道今儿怕是得有一场大戏要闹。皇太后本意是给后宫嫔妃一个下马威, 前一日让嬷嬷喊了众位清早, 却生生拖到卯时三刻才悠悠起身。如虞枝心这般早有准备的还好,自己并几个孩子身上厚厚的棉衣大氅兔毛手捂子一件不拉,怀里还抱着个暖炉,除了站的有些累也算熬得住。至于几位小主就遭了殃,或是位份不够没有那么多皮毛和厚衣裳, 或是不知在哪儿打探了什么消息故意打扮的朴素清减讨皇太后的欢心,先时一路走来还不觉得, 等在冷风中吹了一个多时辰,已是冻的脸都白了。纪采女仗着有孕在身小声嘀咕了两句,无外乎是就算太后没醒,宫人也该开一处偏殿给大伙儿坐下歇歇。她话音刚落,昨儿那位面向严厉的老嬷嬷便从不知道哪个角落闪了出来,板着一张脸狠斥了纪采女一通。若非皇后开口求情,纪采女只怕还没见着皇太后的面就得先去领一回罚。有她这出头椽子的遭遇在前, 众人更是噤若寒蝉。皇太后跟前一个老嬷嬷尚且敢不给皇后面子,可见屋里那位正主更不会是什么慈善人儿。好容易挨到太后娘娘终于梳洗完毕召见诸位进去, 不少妃嫔小主手脚都冻僵了, 少不得又被嬷嬷们嘲讽几句仪态礼数, 胆小些的几乎被教训的掉下眼泪来。太后娘娘只当未见,受完众人大礼给赐了座,寒暄几句便直接说到陛下的子嗣上来。见慧贵妃听话的将三个孩子一并带到延寿宫请安, 孙太后勉强提了提嘴角,露出一个还算满意的表情。再转头看向皇后便阴沉了脸, 目光直刺在皇后脸上不悦问道:“昨儿顾嬷嬷去皇后那儿宣了哀家懿旨,怎么,皇后是对哀家有什么不满,还是哀家见不得自己的孙子孙女儿?”孔皇后难得的撑起架势,不卑不亢的行了个礼稳稳道:“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怜惜小孩儿贪睡,打算晚点儿再带他们过来给您请安。都说隔辈亲隔辈亲,您是皇儿和公主的亲祖母,只会比儿臣更心疼孩子,若是儿臣当真一早上把他们闹起来吹着冷风在外头站上一个多时辰,想来您才要与臣妾急呢。”皇太后面露不屑,孔皇后也不惧她,只笑着起来赔礼道:“儿臣以为人母之心揣度母后的想法,若是母后却不是这么想的,还请母后恕儿臣愚钝之罪,好好教导儿臣便是。”她说的谦卑恭顺,实则话里话外将皇太后架起来,只要皇太后说她不对,便坐实了皇太后不肯怜惜孩子。不过皇太后也不是傻的,根本不搭她这一茬,随手一指虞枝心就是祸水东引:“照你这么说,慧贵妃懂礼数有孝心将孩子们带过来,便是她对这几个孩子不怜惜不心疼咯?”哪怕慧贵妃前一日就给皇后上了警钟,提及皇太后极有可能在两人之间挑拨生事,皇后在这一瞬对慧贵妃仍是有些不满。好在她被虞枝心苦口婆心的劝过许多次,一则对表姐够信任,二来好歹知道什么是轻重缓急,因此并未顺着皇太后的意思将脾气撒在贵妃头上,不过笑了笑道:“贵妃敬畏母后是礼,儿臣与母后一块儿怜惜孩子是情,这于情于礼的,又哪来的对错之分呢。”“呵,都说孔家人讷于言而敏于行,没想到皇后倒有一双巧嘴。”皇太后重重哼了一声,倒是没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却也懒得和皇后争辩,索性直言道:“哀家在皇寺为先帝祈福许久,膝下实在颇为寂寞。如今既然回了宫,便打算将几位皇嗣接到延寿宫来热闹热闹,不知你们两个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