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作者:群华溪      更新:2023-04-29 17:31      字数:5362
  肖倩倩关上车门,看萧鑫从副驾驶出来了,这才按下车钥匙的上锁键, 顺便回答下属们的好奇问题。“去去, 想什么美事呢,还奖励……”“厂里要是直接奖励一辆车给我们, 一早不就给了么。我这是自家拿钱买的。”“我们厂这车至少要卖十万诶,部长你家里居然能凑出这么多钱来!”有关系好的就开玩笑,“我家刚好一儿一女,回头让他们都多去部长家逛逛, 搞不好就被部长家看中了, 当上有钱人家的女婿或者媳妇咯。”其他人也哈哈笑起来。肖倩倩白他们一眼, “你们可别打我家那些小调皮蛋的主意, 尤其是我闺女,不然啊,萧鑫大半夜都能抡着砖头去找你们干架。”这话说的有趣,既回绝了搞不好真有这种想法的人,又把不爱说话的萧鑫扯出来,免得他们继续就这个话题说下去。“我这回算是啃老了。我跟萧鑫两人哪里拿得出来这么多钱,还是用我爸的奖金,买了这么一辆车。我家离这边远些,有个车子,以后上下班、或者带家里人去哪,都方便一点,也不怕下雨天了。”肖倩倩没说爸爸的奖金具体有多少钱,更没说买完车,家里还剩多少,在场的人都是她下属,基本上也不会追问这种敏.感问题。“行了,新办公室收拾好没?没事别围在这了,赶紧上班干活去。”于是,这一伙看热闹的人,就被肖倩倩给打发走了。见周围没了外人,她才无奈地跟萧鑫抱怨,“这年头开车上班,确实是高调了些。”萧鑫笑了笑,“可总得有人开这个先河。以后他们见的多了,慢慢就能习惯的。刚刚我们开车过来,不也注意了一下路况么,要是没这个车,以后碰到雨雪天气,我们俩可没法骑自行车,只能打伞慢慢步行过来上班了,搞不好还把衣服鞋子都弄湿。”刚开始说买车,也就是一时兴起。现在真的买了,才发现家里有个车子,着实是便利许多。别看他们俩开车过来上班,只要十分钟左右,可若是骑自行车,那得花半小时呢,碰到不好的天气,是真的麻烦。其他人基本都带着家里人搬到宿舍住了,倒不会愁这种事。说起来,买这辆车时,厂里只收了他们俩五万整,这是独一无二的内部价了,除了他们,其他人——就连厂长如果要买,也顶多在十万的基础上,给减免一万左右。这种福利价格,肖倩倩本来想狠狠心,一口气买两辆,让爸爸也能开车上班。不过爸爸说这样太打眼了,而且家里离他上班的地方很近,实在没必要专门给他买车——另外,他也没驾照。刚刚许多人围上来的时候,肖倩倩并没有说买车花了多少,就随他们误会是十万吧,免得厂里有人说闲话。因为没想到会有人开车上班,所以研发部这个新大院,并没有准备车位。肖倩倩是把车靠停在一个边角的,旁边就是属于研发部那个大公车。确定车子放这不会碍事,她跟萧鑫也往办公楼那边走去。“得亏我们这边不会有许多卡车、叉车进进出出,车子可以临时这么放。等以后,还是专门画个停车位出来比较合适。”肖倩倩感慨着说:“现在除了我们俩,其他人都不用车,也不好专门为我们这一辆车准备车位。”萧鑫愣了一下,“但是,我们研发部搬到这边来,以后每周六,都会有其他厂区的人坐车过来上课,也得给他们准备地方停车吧?”“诶?也对哦。”肖倩倩这才反应过来,除了他们研发部的那辆大车,另外,汽车厂总厂、玩具厂、发动机厂、玻璃厂,都还有一辆呢。他们每周六会派一部分人,到这边来听课、交流学习,必然是要集体乘车来的,到时候,车位就有用了。“等会我跟负责后勤的说一声,叫他安排一下,在那旮沓用油漆画一排车位出来。”“让他多划几个吧。反正这地方空着也是空着,准备多一些车位,搞不好能用上。”萧鑫提议道。“行。”这都是小事。研发部搬来这边之前,就先招了个后勤组长。他们搬过来之后,放好东西就能直接办公,就是因为这个后勤组长,提前安排人打扫过卫生,把一切准备妥当了。这边还招了四个清洁工——两人负责除了宿舍楼之外的建筑内卫生、两人负责大院里的卫生;然后管理资料室、实验材料库的分别有两个,他们要轮白夜班,确保这些东西不出问题;至于看门、院内巡查的人分别是四个,同样要轮白夜班,每班两个人。这些都没啥技术含量,找的人也是优先老员工推荐的、或者是员工家属。他们都归后勤组长管,肖倩倩作为研发部部长,不会抽出多少心思去看后勤,其他部员有什么意见,也是跟萧鑫这个副部长提。新地盘有一整个办公楼,都只属于他们研发部,办公室的数量是够够的。肖倩倩第一天就安排大家进行各种考试,除了先挑出一组人,让他们负责继续车用玻璃的研究之外,还把其他人也按照技术专长,临时分了小组,安排到不同的办公室去。肖倩倩自己,则是跟萧鑫两人用一个办公室,旁边还有个小会议室,可以随时找人谈话、开会。坐在新的办公椅上,肖倩倩把最近要用的文件资料,都给摆好,然后发起呆来。“这感觉还挺奇怪的。”她的人生历程,从接触到那个农贸市场开始,就变得不一样了。只是,她也没想到,在拒绝慢慢升任、接手厂长位置这条路之后,还可以当一个研发部的部长,真正快乐地不断精进自己、不断研究感兴趣的东西。之前一直停留在熟悉的八一厂里,没有太大感觉。现在搬出来了,身处崭新的环境里,她才特别明确地感知到,自己的人生,已经完全不同了。萧鑫笑着问:“有什么好奇怪的?”“大概是,确定现在真的没人能坑害我们,我们以后的生活,也会一直顺顺利利的,反而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肖倩倩迟疑着答。“习惯就好——别忘了家里那几个小家伙,各个不是省油的灯呢。”一说起家里几个孩子,肖倩倩瞬间回到现实。她捂着头,“当初就不该让伯虎、仲虎他们两个,跟欢欢他们家的小虎去同一个小学,三小子凑一块,天天调皮捣蛋,老师不是找欢欢他们告状,就是找我们家告状,烦都要烦死了。”这对意外的双生子,调皮是真调皮,他们不像肖筱那么聪明地皮,就是纯粹小男孩精力旺盛,成天恨不得上山下海地闹。可双生子的父母——肖倩倩跟萧鑫是名人,他们的爷爷同样是厉害人物。小学老师都有许多亲戚,是在收音机厂、或者八一厂做事的,不敢狠狠教训这两孩子,有什么事,也只能告告状了,让肖家一大家子,都觉得头疼。“没事儿,赵然上次不还跟我们提议,以后我们两家抽出空来,给几个孩子加点手工课吗?小孩子念书坐不住,但做手工活,还是很容易入迷的。”萧鑫心里已经有了打算,“爸爸、还有我们四个,都能当他们老师,刚好我们家边上,又发展成了集市……我们可以教他们做些小玩具、甚至大一点的家具,让他们放假到集市摆摊去。”这样既能让孩子们学到东西,也能消耗掉他们过多的精力,省得他们乱调皮,给家里添麻烦。“唉,也只能这样了。”肖倩倩叹气。“伯虎、仲虎要上手工课,那筱筱呢?也跟着一起?”“让她跟着一起吧,还有安安也一块过来。有安安在,我们家筱筱端着个姐姐的身份,就不会胡闹了。”话虽这么说,可萧鑫心里还是担心,大闺女搞不好会利用上手工课的机会,更堂皇地要求拆这拆那,甚至把她弟弟们做好的东西给拆了,然后惹弟弟们哭闹……“这几个孩子,真不让人省心。”萧鑫也忍不住叹气了。他跟肖倩倩拢共有四个孩子,前头三个都是不安分的,就最小的肖乾,本性就偏安静,如今快两岁了,是家里真正乖巧的孩子。按照农贸市场里面的记录,小儿子擅长写程序,以后先是在一家大手机公司上班,然后自己出来创业,除了前期把身体熬坏了,后面都还算顺利。为了这个家里难得乖巧的孩子,肖毅带着徒弟们,做出几种高端显示屏技术之后,就把这个东西,交给徒弟们继续研究,自己转头开始琢磨着做便携电脑、手机了。肖倩倩跟萧鑫不擅长这些,他们俩反正是专注做车子相关。搬来新办公楼,肖倩倩跟萧鑫两个,先是带领大队伍,花了近一年的时间,领先世界十年,做出铅酸蓄电池。为了这个技术,八一厂再次扩张,在徐市又申批了一大块场地,建了个电池、电瓶厂。肖倩倩跟萧鑫两个人的名字,在国际上都出了名,甚至有外国人摸到徐市来,开出优厚的条件,想忽悠他们一家人出国。“我傻了才跟他们出去呢。”由于厂里有太多出口业务,肖倩倩也不好得罪人家,只能把人打发了,然后私底下吐槽一番。现在华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家安全性也有保证,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搞不好就能接近发达国家了。肖倩倩一家人,能在国内稳稳当当过日子,受许多人尊敬,何必为了点眼前的利益,跑到外国去受气?“他们就是眼馋我们手上的技术呗,先是燃油发动机,然后是电池,都做到了现在的世界领先水平,这专利背后的利益可大着呢。”萧鑫现在也能看明白热情背后的真相了,根本没把人家当回事,“真等我们被利益迷惑住,偷偷跟他们出了国,以后想做什么研究,搞不好都不能自主。哪里像现在这样,八一其他厂想要钻研什么技术,还得打报告给我们,我们同意了才成立研究队伍。”至于他们夫妻两,完全是自己想研究什么,提交个策划书,就能很快审批下来了。他们已经开好了电瓶——也就是蓄电池研究的头,接着选拔出一个十几人的队伍,让他们负责继续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自个就又回到汽车本身,打算开始搞新款车型了。“现在城里的路修的很快,做生意的人也多了,更节能的小轿车、方便小商户使用的小皮卡、以及基于suv基础上改造的大动力皮卡……这些都开始好卖,我们一两年做一款出来,怎么样?”肖倩倩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行。不过,常叔那边,销售部的人有做市场报告,厂里燃油的三轮车订单越来越高,还有客户提出需求,说想要更轻巧、占地小一些的三轮车。厂里希望我们先做这个。”“啊,三轮车啊。”肖倩倩靠在真皮办公椅上,“我们刚开始就是做三轮车的,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又回到三轮车上头了。”“行,这玩意不难,我估摸着,是一些做小生意的人,需要轻便小巧、还便宜的小三轮吧。”这三轮车看着普通,可一直到二零一八年,都还有很多人用。主要就是这玩意便宜又好用,装什么脏东西也不会心疼车子,在农贸市场那边,最是常见了。于是,半年过去,研发部这边,直接交出三款不同的三轮车设计图册,车子的大小、动力、载重、耗能等等,都有区别,适用于不同的商户或者农户,其中有一款,最适合买不起店面但又想尝试做点生意的,这么一辆小三轮,只需要四千左右。比起轿车,确实是便宜多了。新的三轮车一推向市场,居然引起了抢购,可见这几年做小生意,赚了钱的人并不少。看到这个盛况,肖倩倩一时兴起,让销售部的人再去调研一下市场,如果有比三轮车更小的机动车,价格也会便宜一些,看哪些人会购买。结果出乎人意料——如果价格能压在两千以下的话,部分普通的工人家庭,都有意愿购买。稳定收入更高的一些干部家庭,意愿更加强烈。有了这个结果,肖倩倩跟萧鑫两人分别带队,一个改进边三轮摩托——也就是俗称的侉子,这种摩托车在二战时期就出现了,肖倩倩再做这个的目的,是提升它的性能、降低它的成本,让普通人攒攒钱也能买;另外就是做普通的摩托车,一种威猛型的、一种轻巧型的,分别适合跑郊区和城区。边三轮做出来,价格被控在两千五以下,考虑到运输成本,不同地区售卖的价格有些许浮动;普通摩托,可以轻松坐三人的威猛型,要两千块,轻巧型只能坐两个人,但价格更低,只需一千四。家里不止一个人上班,每个月都能攒下百多块钱的,看到这些摩托都动了心。可惜八一厂产能有限,以及国内燃油能源的消耗,需要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流向市场的摩托,也不算多。人家想买,不止得想办法弄到专门的摩托车票,还得抢购。买到摩托的人家可有面子了,骑着摩托上下班,或者带老婆走亲访友,便利得很。小打小闹地做完这些,肖倩倩又把研发部打散重组了一次,分成好些研究团队,每个队伍,有一个组长跟副组长协同带领。现在光是正式工的研究员,都有将近两百号人了,八一厂在八三年收并了位处南市的一汽厂,那边的优秀技术员,也被肖倩倩挑挑拣拣,弄了不少到研发部门。再加上每个研究小组,除了主力成员,还有打下手的新人,所以总数量就有点多。原本跟着肖倩倩的老一批成员,被分了不少出去,带着部分新人,独立做发动机、玻璃、电池、合金、高分子材料、轮胎、汽车系统的研究。至于原属于一汽厂的许多技术员,被肖倩倩挑出最优秀的一批,“你们跟着萧鑫,再细分成三组,分别做更安全、性能更稳定的小卡车、大卡车、重卡。”现在国内不怎么缺做卡车的工厂,可他们做出来的卡车,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都不够优秀。现在有了一汽厂这批技术员的加入,刚好恢复八一厂早些年叫停的卡车业务。“剩下的,也分成三组,跟着我做私人小轿车、小皮卡、商务车。”这么一分,办公楼也基本上被安排满当了,大家各司其职,有了研究基地的范儿,门牌更是被修改成了“八一厂研究所”。徐市、威省的领导,时不时就带着一些商人、或者投资人过来访问,只是不允许他们接触核心的研究罢了。京城那边也有领导人来视察过,还让研究所上了新闻呢,可让家里几个孩子得意坏了。“我以后要做更大的车子,卖更多的钱!”十五岁的肖筱,有勇气、有野心、更有实力。她借用爸妈的东西,都能自己造出等比例缩小的汽车模型了。127 [vip]第127章八一研究所的成员, 在不断招新、培养,其中一半的人,最终被输送到率属于八一旗下的不同工厂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