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作者:蜜粽      更新:2023-04-29 08:49      字数:5070
  她变化突然,万芳和田苗苗没反应过来就被推倒在地了。“什么人啊这是!”田苗苗很生气,“我算是知道她为啥被打了。好心救她,她还推人!”万芳没错过那人嘴里的恶毒咒骂,觉着此人的变化多半与宋依云有关。但宋依云虽然跟人走得不太近,性格却很好,做事温柔耐心有条理。就是姜月这么咋咋呼呼的一个人在宋依云跟前都可听话了。“她多半对依云有意见,下学期见到依云,得让她小心一点这个女人。”“嗯,早知道该问一下她名字。”***被救的女人正是沈琳。走在路上的沈琳茫然无措的看着熙熙攘攘的世界,突然没了方向。两年前她还意气风发,志得意满,觉得她是上天的宠儿,能获得重生这等天大机遇。但不过两年,兜兜转转她的命运又回到了起点,甚至是更差。前世她找回城的路子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个男人身上。回城后继续跟了这个男人两年,原是以为男人会娶她,可他只是玩玩。过了两年玩腻了跟她分了手,她被父母逼着去相亲,再找了个父母嘴里的老实人。安安分分过了两年舒心日子。可是老实人也不老实,在外面有了人,说她是不生蛋的母鸡,就这么理直气壮的把她撵出了家门。这一世意外攀上了文知青的路子,但没走通。文知青没考上,不反思自己,迁怒到她身上。没了抱大腿的希望,沈琳为争一口气,再次找到了这个男人,回城后又想报复他,把他干的事情举报到公安那里,让男人丢了工作还蹲了几个月的局子。本以为躲到省城会没事,结果还是被男人找到了。路过一家人的窗户,看着窗户上的她顶着红彤彤的巴掌印,头发杂乱无章,整个人沧桑颓废,一时升腾起无尽的绝望。她还能去哪里?她的未来又在哪里?眼泪不受控制地淌满脸颊……***宋依云放假回村后休整了两天,在李志军的带领下去了公社办公楼,找到了杨秘书。王书记跟杨秘书提过这件事,事情办得很顺利,宋依云坐上了和杨秘书同一个办公室的办公桌。下午有个会议,杨秘书忙着帮书记整理会议资料,让宋依云先看看文件,熟悉一下工作流程。等书记开完会,再带她去认认门。杨秘书给的一堆文件比较杂乱,但大多都跟村小有关。宋依云猜测多半是王书记的意思,等会儿应该会问她对这项工作的想法。于是宋依云针对性的在文件堆里找村小的有关文件。一个上午都在看文件中度过,越看宋依云的眉头皱得越紧。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太好。整整一个学期,可以说是毫无进展。底下村子报过来的材料,几乎都是诉苦。讲什么呢?讲他们有多难。粮食生产有指标,上工人数少了影响粮食产量,粮食产量少了就会影响村子人的日常生活。还说他们有多不容易,粮食不够吃,日子勒紧了裤腰带过活。读书是有钱人的奢侈,庄家户哪有闲钱读书。那些诉苦的话绕来绕去绕到了年底分粮食的指标上。这是根本没把这项工作放心上啊,让交的工作进展情况报告硬生生写成了哭穷报告!这样的报告看得人头大。工作一个比一个做的差,哭起穷来一个比一个厉害。这年头建了村小的村子都是大村,论起日子难过程度,哪有小村子艰难?在翻阅了建设村小的几个村子的基本情况后,宋依云才动笔开始撰写报告。下午在食堂简单解决完晚饭后,又继续赶工。下午王书记开会回来,杨秘书来喊宋依云去谈话。宋依云应声后带上了勉强完工的粗浅报告。办公室里王书记正在看文件,头上还戴着草帽,看来上午的会议是去的村子里。见到宋依云的王书记还挺惊讶:“年少有为啊。”王书记简单问了下宋依云在学校里的表现及期末成绩后,露出赞许的眼光,又问早上在办公室做了些什么,哪里有不了解的尽管问杨秘书问他。宋依云表示适应的还不错,大家都挺好。又把报告拿出来递给王书记,简单汇报了下自己的整理情况。具体的措施她心里有些计划但还没写,打算口头汇报,更方便沟通。现在能干事的人多,但眼里有活,主动干事的人就不多。王书记对宋依云的满意更上一层楼。展开报告看了几遍,着重看了几个数据点后,头疼不已。这就是基层工作的难做。上面不给具体办法,下面就很难做出成绩,互相推诿,进程缓慢。“要是这项工作交给你,你准备怎么做?”“村里人不愿意送孩子读书,更不愿意送女孩子读书。原因总得来说有两个。一个是眼前利益吸引,二个是重男轻女思想影响。村小的老师普遍是村里本地人,最高就读了个初中,这点学历比起知青完全不够看。老师水平有限,教的学生要想成绩好就比较困难。大多数读完村小,连初中都考得艰难,更别说高中大学了。画饼,就要画的又圆又大还接地气,让人觉得自己能够得着,有机会够得着。知青是来帮助村子发展的,他们从小没有侍弄过庄稼,再继续几十年也不会比村里的老手厉害。物尽其用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此外,我查了一下计生办提供的户籍情况统计表,建有村小的大村子一般是一两千户人家,每个村子差不多会有五六十户满足只有一个孩子且是女孩的情况。而这部分孩子我们完全可以做工作争取过来。”让知青当老师,知青肯定愿意。比起在田里劳作,当老师轻松的不是一星半点。但是要把村小原有的本地教师都撤了,村子里绝对有怨言。王书记提的这一点宋依云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若是公平竞争,老师也用考试方式选拔呢?”技不如人,还好意思说什么?就算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人,学生的家长也不愿意看在同村的面子上,就让水平不够的人来教自己花钱送孩子念的书吧。王书记眼前一亮,觉得是个可行办法。城里厂子招生可以考试,村小的老师为什么就不考试,直接让村长定?第21章 第一个世界古早出轨军婚文里的女配王书记没有立刻给出答复,说要考虑考虑再定。宋依云也不着急。村小入学的男女比例指标是省领导下的批示,目前一点进展也没有,急得可不是她,是王书记他们。果然,第二天上班时就被杨秘书通知,村小入学工作交给她了。老师改革一事王书记要给上面打报告,暂时不急。让她按照她提出的“先争取家里只有一个小孩且是女孩”想法,去给这些家庭做思想工作。“村小工作最核心的问题还是与妇女同志有关。在这类工作上妇联同志比较有经验,我已经跟王书记请示过,妇联同志会配合你工作。”杨秘书说得委婉,实际上就是他并不看好宋依云,帮她找帮手。人生地不熟的去村子里游说人花钱送闺女上学,想想都是天方夜谭。上半年的教育工作已经完成,要完成指标任务就必须赶在假期,敲定下半年会入学的名单。不然年底交上去的报告,就跟昨天宋依云撰写的报告数据差别不大。杨秘书昨晚接到王书记的指示后,就联系了公社的妇联同志。等会儿妇联同志就会来带宋依云下乡开展工作。宋依云赶紧谢过杨秘书的好意,进办公室把水壶和草帽带上,刚站到门口,骑着自行车的妇联同志就来了。妇联同志一共来了三人,都是老熟人。宋依云虽然去省城上大学,但答应的事情都没有拉下。不间断的给妇联提供稿件。有自己的,有身边同学的,在很大程度上支持妇联的工作。所以在听到此项工作由宋依云负责,妇联那边也纷纷表示支持,一大早就来了。“别看我们办公室人少,村里都设有妇女主任,属于我们的人手。到村里了喊上她们,基本情况绝对了解的比纸上的多。”江梅支着脚停住车,爽朗笑道。两人寒暄了两句,宋依云骑上自行车,四人赶往离公社最近的大村子。原以为事情会很顺利,没想到第一家就离谱至极。红石村离公社近,靠近主干大道,交通便利,整体比较富足。为了给工作开个好彩头,四人选了满足条件的四十三家里最有钱的一家。汪家没分家,大儿子在镇上运输队工作,二儿子虽然只是在家上工,但会木匠手艺。村里结婚打大件都找他,也是个有能耐的。他们要找的是汪家二儿子汪贵福。汪贵福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有本事又不差钱,按理来说让唯一的女儿去上学不是什么难事。“丫头片子上什么学。”汪贵福砸吧砸吧的抽着烟草,一脸不屑。带路的红石村妇女主任了解情况,哼了一声:“有钱不给自己丫头,指望侄子养老,呵。人家有爹有妈的,凭什么给你个叔伯养老。”“丫头就靠谱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顶个屁用。我们又没分家,我侄子就是我儿子。我的钱我想给谁给谁!”汪贵福说完就开始撵人,嚷嚷着别耽误他上工,不然少的工分要他们拿钱补。一脸无赖的样子把妇联同志气的不轻。红石村妇女主任很尴尬:“同志别理那个混球,他家就是个傻的。唯一的一个闺女上工下河啥啥都干还被又打又骂,挣得粮食和工分全给侄子家送去也不肯对自家闺女好点。说的都是死后摔盆要指望侄子。”江梅一听,还想跟汪贵福讲讲道理,被红石村妇女主任劝了回来。“领导没用的。那就是个棒槌,根本说不通。村里念叨他们这么多年,还不是我行我素到今天?”因为汪贵福这件事,宋依云开始意识到她小看了这个时代人们思想观念的顽固,对后面的工作有些不太乐观。一行人连去几家,有收获,也有和汪贵福家一样的情况。江梅叹了口气:“宋同志真不该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这事儿啊,可不好干。”江梅做妇女工作几十年,早就麻木了。宋依云也觉得自己过于理想化,实际情况更加错综复杂。但事情既然揽下了,没有认怂的道理。红石村满足条件的四十三户里,只有十六户愿意下学期送闺女去村小,其余的二十七户中,二十户跟汪贵福是差不多的情况,比汪贵福稍微好一点的是还算疼闺女,就是传统观念作祟,一大家子没分家,自己挣钱也做不了主,因为几房里就他们家没儿子腰杆子挺不直,爹妈一发话不准花冤枉钱,就唯唯诺诺不敢说话。剩下的七户则是笑弯了腰:“就刘二娃那能耐,我送去读村小不是白给他送钱?”改革村小老师选拔方式迫在眉睫,但这不是宋依云能做主的。文件没出来之前,她也不能说村小会换老师。不过这些只是对老师有意见的家庭可以标注一下,等文件出了,章程定了,可以再来做工作。今天不是周末,忙碌了一天的宋依云晚上到家却见着了沈南生,很惊讶:“你怎么回来了?”“同事送了我两张电影票,想问你看不看。他说本来是约的相亲对象,但最后没成,丢了也是浪费,就给我了。我也觉得浪费了,就想问问你想不想看。”沈南生脸上没什么表情,好像只是单纯问问。如果耳根处没有红得发烫可能更具说服力。“嗯……看啊,为什么不看。”宋依云一本正经的“嗯”了半天,直到沈南生唇角逐渐绷直,快憋不住了,才笑着接下了电影票。电影票上标注的电影时间在周天,宋依云无奈:“你周六再回家呗。”沈南生隐秘的翘着唇角没说话。根本没人送他电影票,全是他从杨军那里听来了恋爱小技巧,迫不及待想试验一下就自己买了电影票。不过目前看来效果不错,他决定不再嫌弃杨军了,这小子还是有两下子。***一周跑下来,其他村子跟红石村的情况差不多。重男轻女这种陈旧观念,你以为它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就不存在了,人还能创造出养侄子防老的方式……周末放假前,江梅劝慰宋依云:“你就是临时帮公社干活的,事情做不成书记也没道理怪到你的身上。放宽心,本就是他们的工作,他们都不急着想办法,你急什么急。要我说,还是把工作推给书记,让他拿年底粮食指标给几个村子下死命令。我就不信他们还能不管不顾了。”“粮食指标的依据是每个村子的粮食产量,王书记想拿指标做文章都不可能,村里人都不会干的。”江梅也说不出话,只能无奈的摇头。两人别过后,宋依云回家边翻书边想办法。主意没想出来之前,沈南生回来了,穿着平整的军绿色衬衫,喊她出发。在沈南生越来越委屈的凝视下,宋依云才想起来答应了人家看电影……“你不会忘了吧?”“没、没有……我记着呢!我早就收拾好了,你怎么才来!”倒打一耙的宋依云顺利堵住了沈南生的嘴。外出放松了一圈后,再去上班时,宋依云恢复了斗志。继续投身于村小工作,跟着妇联同志跑遍了红星公社。第22章 第一个世界(完)古早出轨军婚文里的……宋依云跟着公社的妇联同志跑遍了符合条件的家庭,得到了结果并不理想。“读书的重要性普及程度还是不够。”妇联的江主任最后得出结论。他们走访了这么多户人家,能够清晰感知到大家对读书的嗤之以鼻。就是男孩子,也只是送去村小识两个字,方便去镇上找零工。“还是不能放弃其他家庭。要加大受教育重要性的普及。”“但具体要怎么普及?”江主任没有主意。她从事了几十年的妇联工作,让她去劝架做思想工作有一手,但让她想办法做宣传工作,最多就是出个小册子,发给大家看。宋依云想到了那天跟沈南生去看电影后,遇到众人谈论剧情,并对剧情深信不疑,顿时有了主意。即使是在30世纪,受影视作品影响的都大有人在,更何况是如今精神文化匮乏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