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
作者:蔺巫林      更新:2023-04-29 08:11      字数:2914
  嘉南被她的样子吓了一跳,“发生什么了?”黄橙橙没说话,躲进厕所洗澡。尽管有水声掩饰,嘉南还是听见了压抑不住的哭声。楼上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消停了。后半夜又下起了雨,风刮过窗框,不断发出窸窣碎响。等到天色微明,雨停了,天又放晴了。嘉南醒来时,坞瞿小城仍在沉睡。外边寂静,飘荡着白朦朦的晨雾。旁边的单人床上,黄橙橙用被子蒙着头,靠墙蜷缩着。嘉南轻手轻脚洗漱完出门,在路边找了家包子铺买豆浆,再磨蹭了一会儿,回到民宿。老板在一楼待客的小区域放置了桌椅和沙发,墙上钉着书柜和几幅坞瞿的风景图。嘉南随意拿了本书打发时间,等着八点半集合。她面朝着东边而坐,抬头可以看见东面几层楼的房间和走廊。八点十五左右,她看见黄橙橙走出了四楼的房间。几乎同时,五楼的三人间也有了动静,门被从里打开,嘉南终于知道三人间里住的是谁了。孙汝敏和另外两个女孩关上房门,下楼。两拨人在楼梯间相遇了,孙汝敏冲黄橙橙笑了一下,异常无辜。昨晚的冲突似乎黄橙橙一个人的错觉。“嘉南。”李思从外面进来,问她:“你在看什么呢?这么认真。”嘉南摇头表示没什么。孙汝敏和黄橙橙前后走下楼梯,后者脸色苍白。李思与黄橙橙是老乡,初中就是同学,她管黄橙橙叫橙子。李思看了看黄橙橙说:“橙子,你是不是生病了?脸色好差。”这话被带队老师听见,立刻走近关心询问黄橙橙:“是不是昨晚没睡好啊?”孙汝敏站在墙前,对着面前的玻璃镜戴流苏耳环,闻声回过头去,看着黄橙橙,对她轻轻笑着。黄橙橙触到她的眼神,快速地移开了。“可能水土不服,昨天晚上拉肚子了。”黄橙橙对老师说。老师拍拍她:“我带了药箱,藿香正气水,板蓝根,还有别的,待会儿你跟我去拿。”第19章 (修)“是要去看星星?”……坞瞿保留有两处比较完整的宋代古建筑群, 上午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去参观,中午大家一起前往寺庙吃斋饭。大部分人头一次见全素宴,多少感觉新奇。纷纷拿手机拍照, 发空间,发朋友圈,发给父母朋友。嘉南也尝试着拍了。角度依旧不太好找, 摄影水平不可能立即提高。不过她吸取昨天的教训, 添加滤镜时格外注意, 选择了不太会出错的小清风风格。她发给陈纵, “中午吃斋。”陈纵多半在忙,老半天过去, 没有回复。饭后老师在群里宣布先自由活动, 过两小时再集合, 统一乘车去民俗博物馆。嘉南在寺庙中闲逛。文殊殿香火不断,檀烟缭绕,她也学着别人的样子虔诚拜了拜。好像有很多祈愿,但又说不出口。跨过门槛, 嘉南发现隔壁的柜台上有各种平安符、佛珠、手串售卖。她看中了一串红绳手链,最简单的编织款式, 中间缀着颗小小的红莲朱砂,男女皆可戴。上面标注的价格偏贵。嘉南在柜台前站了许久, 穿僧衣正在习字的小师父搁下毛笔, 询问她是不是要帮忙。“这个是开过光的吗?”嘉南问他。小师父满脸福相, 像尊小弥勒佛, 点头说:“可以辟邪转运呢。”嘉南掏钱买下了。再往后走,是段地势不平的斜坡。中间有木廊和亭台相连,银杏树和吊兰随处可见。嘉南走累了, 听见潺潺水声,顺着声音找过去,发现了一处泉眼。被劈开的半边竹筒将水引入石缸之中,旁边挂着一枚长柄小竹罐,供香客饮水。嘉南刚要接水喝,旁边的林中传出了李思的声音,李思在问:“她们为什么欺负你?”接着响起了黄橙橙的抽泣,“我不知道……昨晚她们太吵了,我上去敲门想让她们小点声,她们就把我拽了进去,用水浇我……”“她平常看上去那么好说话……之前还借过我的课堂笔记和作业,为什么突然这样对我……我只是让她们小声一点……”黄橙橙爆发的哭声中带着太多疑惑,孙汝敏的变脸打破她平静的学习生活。嘉南放下取水的长柄小竹罐,走开了。—下午参观民俗博物馆,还有场讲座要听,老馆长激情澎湃地向大家介绍了坞瞿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嘉南边听边做笔记,散场时再看膝盖上的本子,连串的鬼画符,自己也看不懂。老师布置了新任务。大家需要分组收集资料和图片,完成一份关于坞瞿的宣传小册子。主题自定,可以讲坞瞿的自然风光,也可以分享当地的民俗习惯。4到5人为一组。大部分人有自己的朋友可抱团。嘉南不出意外地落单了,她如有预感,望向前方的黄橙橙。黄橙橙正打算寻求李思的帮助,然而李思被拖去了别的队伍。黄橙橙像只掉队的孤雁,茫然地寻求同伴。现场只剩一组没有满员。孙汝敏与她的两个朋友,再加上嘉南和黄橙橙,正正好,组成五人小组。老师说:“剩下没有组队的同学就自动分为一组了,期待你们的作品。回校再交上来,到时候一起展示评选……有丰厚的奖品等着大家喔……”—下午的太阳晒得人发懒。草地上聚集了许多人,四五个围拢成团,商量着宣传小册怎么弄。嘉南所在的组如一盘散沙。黄橙橙肉眼可见的坐立难安,孙汝敏和另外两人嬉笑打闹。她们头上罩着新买来的薄纱,用来遮挡并不灼人的春日太阳。嘉南眼前的光线忽然变暗,薄纱落在她头上。孙汝敏握着白纱另一头,将脸凑得无比近,她笑道:“嘉南,你这样好像新嫁娘。”嘉南愣一秒,身体不由往后仰,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日光被纱过滤后,仿佛变成一缕缕的轻烟,她脸上缓缓流动。她从薄纱里钻出来,头发被微微弄乱了,把话题拉回正轨:“我们先选组长吧。”黄橙橙表示赞成,“我们投票吗?”“可以啊。”孙汝敏看了她一眼,说:“我选黄橙橙。”另外两人也都跟着把票投给了黄橙橙。黄橙橙心里有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懊悔感,她觉得自己压根不该出声,现在只好提心吊胆上任,“小册子上可以分模块,自然风光、古建筑群。特色美食……”她的发言立即遭到反驳:“老套路了,别的组都这么想。”“我知道坞瞿这边有个天文馆,你们要不要去看?”孙汝敏说,“没听谁提它,估计别的组也不知道。”她说她跟家人三年前来过坞瞿,去过那里。天文馆确实是个比较好的切入点。嘉南用手机上网搜了搜“坞瞿”“天文馆”等关键词,只有一两篇时间久远的新闻报道弹出来。位置在坞瞿的小弥山。更加详细清楚的地址却找不到,导航也没用。孙汝敏说她带路。她们五人先是坐了乌篷船,在小弥山渡口上岸。嘉南乘机向船夫打听天文馆,船夫操着一口本地方言,两手不断比划,听得人云里雾里。嘉南只好放弃跟他交流。孙汝敏宣称自己记得路,嘉南对此持怀疑态度,半信半疑着。从渡口后的栈道进入山中,她们起先能碰到别的游客或本地人,越往上走,渐渐只剩鸟鸣,衬得山林幽静。繁盛的树木遮天蔽日,削弱了日光。山中温度比外面要低,泛着潮意的湿冷无孔不入,像要渗入人心里。“累死了。”孙汝敏的同伴抱怨。“待会儿下山我们坐缆车。”孙汝敏说。“有缆车吗?”女生张望,“我怎么什么也没看见?”“有。”孙汝敏说,“不在这个方道,到时候带你们走过去。”每一步都是抬脚,上台阶,像在登天梯,遥遥没有尽头。嘉南掏出手机,默默拍下岔路口的路标,记下她们所走的方向。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她在上山之前,发短信告知了班长她们一行五人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