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这个村子不一般
作者:乔一水      更新:2023-04-29 02:28      字数:2058
  于是,村长决定不走了。

  去了县城也是讨饭,伸手要饭的日子不好过,不如在这里住几天,多采点野菜多捞点鱼,五天后回村,就可以等到救济粮了。

  而叶风这边没人质疑他为啥告诉野菜的地点。

  都目光热切的看着叶风。

  没有叶老大,他们就和那些人一样,被族长领着逃荒要饭去。

  被人瞧不起被人骂,连狗都不如。

  灾民的日子,太难熬了。

  可要护好了叶老大,让他一直和他们住在一起。

  这是他们此时心底里最朴素的想法。

  时间过得很快,再有一个时辰,就能到兴隆镇,但叶风却让车队停下来。

  思来想去,不能在白天进镇子。

  这年头为了一口吃的,不但卖儿卖女,还可以杀人。

  这么多的袋子,一看装的就是粮食,又有谁能做到无动于衷呢

  停下来之后开始绑火把。

  车夫就发现这伙人太厉害,在他们眼里就没有不能用的。

  绑完火把捡干柴。

  一捆干柴用藤条绑好,横放在背篓上,当真称得上满载而归。

  夜色很快降临,四周一片漆黑。

  点上火把开始赶路。

  到了兴隆镇路口,本来该空无一人,但是那里却有人影在晃动。

  叶洛茵伸手一指,“咦,那不是二叔他们吗”

  此时的叶海都要绝望了。

  原先说最迟五天就回,如今,已经过了十天,却还不见人影,别说大家伙了,大伯和爹娘都慌神了。

  没有吃的不是最难熬,挨饿本就正常,可是没了大哥,就感觉没了精气神没了主心骨。

  更别说还有族里的人。

  然后就看到了远处有火光在移动。

  叶海就朝前跑。

  看到了排着队的骡子车,车上那么多的袋子啊,装的是啥,叶海心扑通扑通跳,都不敢去想。

  叶海也来不及去想,带人迎上去。

  叶风对弟弟使了个眼色,赶紧回村去。

  等到了叶家村,大家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叶家村的大门已经安装完毕,因为没有搭桥,所以也没挖深沟。

  骡车赶进去之后,车夫发现,这个村子,它有点不一样。

  别说他们没啥想法,就是有想法,也不敢动歪心思。

  就从没见过声音一致这么团结的村子。

  不知道全村的人是否都在这里,反正火把照耀下,男女老少一大群。

  都在围着领头的叶老大问长问短,有的还拉着他哭。

  哭的伤心的,不止叶老大的亲娘,还有其他人。

  等最后一辆骡车进来之后,就上来四个人,将大门给关好。

  黑暗中可以看出来,这里似乎在建房子,等大门一关,这里就安全的好像堡垒。

  并没有乱哄哄,相反即便是夜色沉沉,也有条不紊。

  很快,六车的粮食袋子都卸下来,黑暗中都不知道给扛去了哪里。

  但他们喝到了热水,吃到了一个馒头。

  有人还给抱来一大堆青草喂骡子。

  他们知道这馒头是这几人的干粮,一路上都没舍得吃。

  也是后来才知道,县令大人身边跟着那个俊俏的小伙子,竟然是叶老大的儿子。

  这就更不能有别的想法了,据说那叶护卫,真的是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天气比较干爽,躺在干草垛上,虽然是陌生的地方,这几个车夫竟然放心的睡着了。

  叶洛茵光明正大的挽着奶奶的胳膊,拿着一布袋的大馒头去了山洞。

  半路上,叶洛茵拉着奶奶没让走,硬是让她吃了一个馒头,跟吴氏说,她的二孙子,如今已经成了县令大人的护卫。

  这次他们不但将东西都卖了,县令夫人还预定了不少,走的时候还给他们赏赐。

  老太太是光着脚的。估计是因为着急,草鞋都没顾得上穿。

  叶洛茵从储物袋里拿出一双布鞋,非逼着吴氏给换上。

  吴氏死活不换,说脚丫子都是泥都没洗,还有裂口和老茧,不年不节的,哪能穿新鞋,那不是造孽吗

  还问叶洛茵,谁给买的鞋。

  这鞋是怎么来的呢是买了一大堆碎布,叶洛茵让掌柜给搭的。

  叶洛茵知道老太太穿多大码。

  不用试,都知道合适。

  叶洛茵听吴氏问,眼睛都不眨的就说,“奶奶,这是你大儿子孝敬你的,我娘她都没给买,就只专门给你买的,千层底敞口面穿上可舒服了。”

  吴氏愣了一下,瘪瘪嘴,又哭了。

  叶洛茵怪不好受的。

  就从前那个叶老大,浑身上下没有一个闪光点,可老太太就偏放不下。

  要么说世上只有妈妈好呢。

  等第二天叶洛茵起来,就看到山洞里放着十多个麻袋。

  人人脸上带着笑意,刘氏看到叶洛茵,亲热的说,“冬丫可辛苦了,咋不再睡会呢”

  吴氏说,“昨晚回来一直睡到现在,睡的那叫一个香啊。”

  叶洛茵嘿嘿笑。

  就看奶奶和族长奶奶坐在山洞前,身下是大席子,大家都盘腿,就奶奶故意伸着腿。

  刘氏一眼眼的瞪她,可吴氏得意洋洋,刘氏说,“你昨晚该不会穿鞋睡的吧。”

  吴氏哈哈大笑。

  孙翠芝将昨天叶风他们带回来的布匹糕点盐巴和大油都拿出来摆在大席子上。

  让这俩老太太在那分。

  她则是带人开始剁野菜,剁碎之后放在大盆里,又倒上杂米糠,这米糠可不是现在的粗米糠,磨的很细,更别说这里还有大米粉。

  加上水,和了几大盆,然后开始蒸窝窝头。

  孙氏就和闺女说,县令夫人不愧是大族出身,做事就是周全,赏的都是实用的。

  这边窝窝头已经开锅,几个妇女准备做野菜汤,里面飘油花的那种。

  小孩子在附近捡柴火,大点的在山下干活,杜老头带一群人继续竹编。

  叶洛茵转了一圈,好奇剩下那些粮食放哪去了。

  叶洛茵下了山。

  车夫早就走了。

  听说用米糠抵的车费。

  叶洛茵没问,她好奇的溜溜达达四处寻摸。

  然后也很震惊,饿的都直打晃,还能干那么多活。

  房子都起了大半,祠堂竟然已经盖完了。

  叶洛茵的目光落在盖了一半的祠堂上。

  最大的可能就是这里。

  果然没猜错。

  这里竟然被挖出了一个地下储藏室。

  这是本来就规划好的。

  就在叶家祖先牌位的后面。

  粮食都被藏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