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
作者:云九朵      更新:2023-04-29 01:39      字数:2775
  沈君月今年买了不少的炮仗,有大有小,还有两挂鞭炮。淡定的放了七八个炮仗之后,又将鞭炮给点燃了。那动作行云流水,一点都不像个女孩子。秦贞两只爪子一直捂着耳朵,炮仗每响一次,他都吓得哆嗦一下。围观了全程的素姨娘和双儿,一言难尽地回厨房包饺子去了。第二日,王福礼和杨喜来找秦贞一同去山上拜文昌神君时,刚好碰到他们家起床又在放炮仗。秦贞穿着一身特别喜庆的衣裳,缩着脖子捂着耳朵,站得远远的等沈君月把炮仗放完。看到两人站在门口,秦贞顺着墙根挪了过去。王福礼道:“弟妹这炮仗放得可真好呀!”胆大心细的女人可真不多。秦贞点头,“可不是,一手一个,干净利索。”杨喜干笑两声。估计打方师兄时,也是反手两个嘴巴子,干净利索毫不拖泥带水。文庙在镇子周边的一个小山上。每年王福礼他们这些读书人都会去拜拜,庙虽小香火还不错。基本上都是东关镇周边的村民。当然也会有县城和别的镇子过来的读书人。因为他们这个庙是真的挺灵。据说上百年前,赵家的老祖宗就是拜的这个庙,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中了进士,后来官居三品,是本地近百年来最出名的一个,也正因为此赵家的子孙每年都会来上香。尤其是考试之前,不管路有多远,都会赶回来上柱香。赵家说的就是赵琳他们家。他们家是本地的大户,出过好几位进士的。赵公子和江安又都是这辈里的佼佼者,两人现在都是举人的身份。就他们认识的人当中不管是许中义,还是佟先生都有来拜的习惯。久而久之,他们这个庙的名声就更大了。所以,大家也有抢头香的习俗。王福礼边给秦贞科普,边催促道:“快些,快些,拜晚了就不灵了!”秦贞被他说得都有点紧张了,收拾了一下,提着素姨娘给他准备的供品急急忙忙跟两人一路小跑着往镇子外走。到路上还真遇到了不少人私塾的同窗。大家都是打小在本地长大的,一看方向哪有不明白的理。对视一眼视连招呼都来不及打,便加快步子往山上跑。秦贞块头大,又提着东西,跑了没几百米就有点吃不消了,更何况还是山上。喘着粗气苦哈哈道:“师兄,你们先走吧,我不着急。”反正已经抢不到头香了。王福礼和杨喜两人看了看他,再瞧瞧山顶的小庙,依稀能看见路上许多晃动的人影,笑道:“算了,还是慢慢走吧,其实咱们也不急。”说着,杨喜把秦贞手里的食盒给提了起来,待秦贞恢复得差不多了,三人才再次上路。这次没走多远,就见柳成俊和柳三两人从另一道上走了过来。柳三向来话不多,也跟秦贞他们不熟,就没上来打着呼,倒是柳成俊笑哈哈地与三人说了几句,拉着柳三与他们一道同行。自打上次因为借书那事,柳成俊就再也没去过秦贞家里跟他们一起读书。四人小分队,变成三人。饶是上课还坐在一起,平时也有聊天,可秦贞总感觉与他亲近不起来。尤其是,柳成俊刚来甲班时,还时不时与他说几句柳三这个人心眼小,心思沉,结果,现在两人倒是打得火热。也亏得秦贞没跟他一道逼逼,不然现在两人玩得好了。他感觉好尴尬。柳成俊道:“你们最近都在忙什么?”王福礼道:“没什么好忙的,不过就是走亲访友。”再顺便相个亲什么的。这年头其实也是可以相亲的,只不过理由五花八门。就像他说是跟着姐姐、姐夫去拜访亲戚,其实都是家里人与亲戚通过气了,到时候偶遇个小姑娘什么的。反正大家都知道怎么一回事,所以他多看几眼倒也没人怪罪。他估计这几天会更忙,过年有各种宴请之类的。想到此,王福礼叹息一声,“我更乐意在家复习功课,毕竟马上要下场了。”杨喜抽抽嘴角,“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他是几人中年纪最大的,十五岁就成亲了,还是成亲那天才知道媳妇长什么样的。哪有他这样的机会挑三捡四的。秦贞认同地点点头,“我也是成亲那日才跟我家娘子第一次见面的。”关键是那脸刷得白惨惨的,还没看清长相,把他还差点吓尿了,人生就结婚一次,他这可够记忆深刻的。这话说的,柳成俊和柳三两人都没法接了。尤其是柳三。今年都二十一了,可因为家境不好,母亲找了几次媒婆,人家都不乐意,基本都一句话,嫂子别着急,今年中了秀才,还怕没有好姑娘不成?柳三是家境不好。柳成俊是想等中了秀才再考虑。于是,三人这么一聊天,柳成俊就更插不上话了。秦贞停下话头时,一扭头好么柳三两人已经超过他们一大截了。杨喜碰了一下王福礼,“都怪你,话这么多现在大家都超过咱们了。”王福礼神秘兮兮道:“放心吧,我已经在心里给咱们三个人都拜过了!”三人就是长了翅膀也抢不到头香,所以,就更没什么要紧了,王福礼道:“不如咱们边走边背书吧,反正闲着也闲着。”秦贞也觉得这个主意好,三人一对眼一拍即合。跟个小学生似的,一人报了个书名,异口同声的开始背。背了差不多两三篇文章,秦贞刚喊了个书名,耳边响起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一辆马车在旁边停了下来。许中义掀开帘子笑道:“上车。”王福礼双眼一亮,三人齐刷刷地喊了一声许师兄,而后排排队上了车。秦贞敲了敲发酸的腿,笑道:“许师兄今日来的可有点晚。”许中义道:“不防事,我以前也没抢过头香。”此话一出,三人立马伸长了脖子,“真的?”“真的。”许中义虽然也是东关镇的人,不过家里离镇子还是蛮远的,小时候上学时,总是背着包要走很远的路,好不容易放假了,早上自然不太想起太早。对走远路也有些心理抗拒,再加上家里离得远,所以就没想过要抢头香。不过每年来拜拜倒是真的。而且每次考试前,也会来上香。听他说完,大家就放心了。秦贞道:“许师兄今日能答疑吗?”许中义好笑道:“你若是见不着我,难道还憋着不成?”秦贞傻笑道:“那我就借着拜年之际,去找佟先生解答。”再不行,就自己翻书了,办法总是有的。秦贞有个问题疑问题小本子,从头到尾记录的都是他读书时遇到的不懂的题。每道题都预留半页的空隙,以便记录下来答案,待空闲时还能坐下来翻一翻,让自己记得更牢靠些。秦贞把小本子拿出来,许中义就知道,这货是有备而来。许中义扫了一眼题目道:“我先挑个简单的在路上讲讲,一会咱们拜完了文昌神君,回头找个地方好好给你们答题。”第42章 60-62烤鱼+金汤+栗子秦贞三人搭许中义的顺风车这么一上路,倒是比私塾的其余师兄们速度快了不少,虽没抢到头香,但也挤进了前二十。上完香,王福礼建议去他家。杨喜道:“还不如去我家呢,你们家人那么多。”王福礼一想也是,他们家确实人口众多,大年初一一大家子人都来拜年。来来往往吵吵嚷嚷一天就过去了。秦贞道:“那还是去我家吧,我家人少。”他家比杨喜家要好一些,起码有单独的书房,虽然现在他起居也占了书房,不过白天倒是收拾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