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作者:鹊上心头      更新:2023-04-28 20:20      字数:3536
  就连之前联名上书弹劾他的台谏们,此刻也犹豫了。若是这一次再未有实证便攻歼宰执,他们的台谏怕也要做到头了。大庆殿上,此时是一片寂静。就在众人都不敢开口时,坐在御阶之上的太弟殿下,却开了口:“裴宰执,我知你一向清廉高洁,光明磊落,自不愿被人如此污蔑,今日还算得空,不如便当朝直言,把这些误会直接解开便是。”“总好过让大家继续议论得好,你说,是不是?”年轻的太弟殿下笑容自若,但眼眸中的阴霾却并未消散。裴明昉并不直面君颜,却也并不如何谦卑恭谨,他依旧淡然站在堂下,站在众臣之首。“既然太弟殿下想一窥究竟,臣自当从命,不过……”裴明昉掷地有声,“不过此事当不得以臣一家之言,实难服众,臣另请当年证人,替臣说清当年旧事。”他说到这里,看都不看吃惊抬头的太弟殿下,蓦然转身往殿外看去。殿外,是两个明媚的身影。一个满头华发,一个头发花白,两位老夫人皆是精神矍铄。明懿大长公主搀扶这身边的老王妃,一步一步往殿中行来。她每走一步,身边便有朝臣弯腰行礼,就连安坐在御阶之上的赵衸也仓促起身,遥遥向明懿大长公主行礼:“礼祖母,明懿姑母。”赵令妧红唇勾起一抹微笑,她先同身边的礼王妃低语几句,然后便来到裴明昉身边,定定站在那。太弟殿下自不敢让两位长辈站在台下,忙让内侍搬来椅子,让两位落座。待到稳稳坐下,赵令妧才开口:“既然大家都关系我明懿的家事,那咱们今日就把话说清楚。”她气势恢宏,无人可挡,眼眸中的坚定,让每个被她扫视的人心中震颤。赵令妧道:“礼王妃是当年的见证,我此番特地请来,就是为证我儿清白,此事今日言明,往后朝野内外,汴京之中,我不想再听到只言片语,不想再有人非议我家清白。”“如此,甚好?”在她背后,赵衸面色铁青,思忖良久,终未多言。——似是一夜之间,之前那些低俗难听的流言就都消弭在星夜中。次日再开张,沈怜雪面前等候的是汹涌而至的食客们。食客们有的是想念美食已久,有的是慕名而来,总之,即便是团团食肆开张那一日,都未见过如此多的食客。食肆众人卖力吆喝着,努力让大家都安静下来,开始按照自己要买的美食排队。沈怜雪站在店前,看着几乎要延续到两间铺子之外的队伍,甚至有些难以置信。她跟裴明昉的故事,真的有那么动人吗?沈怜雪正同几个老食客叙话,就听边上有老妇人道:“老板,你是女中豪杰,令人敬佩。”“面对这样境况,也能独自养育女儿,还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实在不一般啊。”“佩服佩服!”沈怜雪客气道:“您谬赞了。”另外一个老先生则言:“哪里是谬赞,若设身处地,我一定做不到你这般模样。”众人瞬间便七嘴八舌,一说起这一桩精妙绝伦的故事,恨不能同每个人都讲一遍。沈怜雪一开始还在前店,无奈寻她说话之人实在太多,她只得退到后厨。沈如意今日没到前面去,只在后面乖巧读书。待母亲回来,她便咧嘴一笑:“娘,才子佳人,破镜重圆,人人都爱听,是不是?”沈怜雪敲了一下女儿的头,无奈笑道:“大人这故事,编排得简直天衣无缝。”整个故事,其实都很简单。因为时间久远,已经过去九载,当年之事无人可知晓,便无人可以说清。裴明昉跟沈怜雪商议后的故事,简单到让人吃惊。不过就是年轻的公子高中状元之后,陪伴老王妃出京修养,在庄子中认识了厨艺精湛,天赋极佳又温柔体贴的沈怜雪,老王妃认为两人是天定良缘,便让裴明昉给赵令妧写了信,赵令妧在知晓老王妃认可沈怜雪后,便也同意了这门亲事。于是,在九年前,两个人是在皇庄正经拜堂成亲的。成亲之后,老王妃便着急回京,让沈怜雪正式入门裴氏,结果在回京的路上,他们却意外遇到了行刺。沈怜雪自此失踪,下落不明,这么多年来裴明昉不娶妻不纳妾,就是在寻找她,等待她。而沈怜雪意外受伤,后又失忆,再突然怀孕,几乎到了最悲惨的境地。但她都顽强挺了过来,在生下女儿后,她含辛茹苦养育女儿,最终领着她来到了汴京生活。她凭借自己的过人的手艺,开了个煎饼铺席,然后一切的苦难便在此时终结了。她的煎饼被百姓所喜爱,生意越来越好,而她也跟一直在寻找她的裴明昉重逢。裴宰执在得知她失忆之后,并未急着相认,反而细致体贴,悉心陪伴,在让沈怜雪母女都接受他后,他才说了实情。故事到这里,已经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并没有那么苦大仇深,也没有那些阴谋诡计,整个故事都是温馨而甜蜜的。故事里有沈怜雪在绝境中的努力挣扎,勇敢生活,自己开创一片天地的奋斗;也有裴明昉数年如一日的等待和寻觅,只除了一点阴差阳错,除了一点不太尽如人意的错过,一切似乎都是完美的。沈如意回忆到这里,不免有些好奇:“娘,他们真的会信吗?”沈怜雪看着女儿,微微一笑:“团团,人人都喜欢听自己想要听到的故事,所以他们会信,也会坚定地把这个故事传扬出去。”“你看外面,那就是结果。”沈如意点头,终于笑了:“那就好,不过还是要多谢王妃曾奶奶,她的出面才是关键。”沈怜雪想到那位未曾谋面的老王妃,道:“等以后有机会,一定要登门拜谢。”母女两个说着话,外面突然传来一片喧闹声。今日确实是异常热闹的,见过的没见过的,常来的和新见的,皆一拥而入,把这小小的食肆挤得满当当。但这会儿的喧闹同方才有些不太相同,若是仔细听来,似又有欢呼之声。沈怜雪跟沈如意下意识便停住话头,母女两人对视一眼,沈如意便笑道:“娘,咱们去瞧瞧,说不得有好事。”沈怜雪听到好事两字,又忍不住抿唇笑起来。她们正待起身,便听前面李丽颜喊:“雪妹,团团,快来,行会的行老们都到了。”沈如意眼睛一亮,忙扯着母亲往前跑,一边跑一边说:“娘,我就说是好事吧。”每个人都是欢喜的。待到了前店,沈怜雪跟沈如意就看到在人群之中,有过一面之缘姚老板和岑行老一起捧着彩幡,笑着站在食肆门口。她们一见沈怜雪母女两个,便双手一抖,彩幡翩然展开,落地成画。那上面所写,便是妙百味三个大字。岑行老笑眯眯道:“沈老板,团团老板,恭喜你们,已经正式成为妙百味行会的一员。”“你们是这十年来,入行会最快的食肆。”随着她的话音落下,食肆内外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每个人都对着沈怜雪和沈如意说着恭喜,说着她们很好,说着她们值得。沈怜雪牵着沈如意的手,母女两个就那么站在人群中,耳畔是络绎不绝的恭喜。食肆之外,天光大亮。金乌之阳穿透云层,一丝一缕洒落在汴河之上。微风吹拂而来,河水波光粼粼,似有繁星洒落。阳光晴好,岁月安稳。转瞬又是新一天。————景祐十九年九月末,太弟侧妃霍氏诞育一对龙凤儿,母子皆安。如此喜事,令宗室异常欢喜,也令满朝文武松了口气。似乎因这喜气,已经因晋王病故昏厥多日的官家也苏醒过来,待得知此事之后,更是挣扎着见了见两个刚出满月的孩子。他没有见被立为太弟的赵衸,也没有见孩子的母亲霍侧妃,只单独见了两个孩子。也不知那一个时辰中发生了什么,总之孩子被送回来后,连眼睛都睁不开的小皇子便被立为康王,小小一团的小公主被立为永宁公主,可谓是荣宠至深。而两位小殿下的母亲,太弟侧妃霍氏,则因孕育皇嗣有功,直接被立为太弟正妃,位正一品。待到这一串加封办完,十一月,缠绵病榻多年未曾痊愈,为大宋殚精竭虑十几载的官家,安安静静离开了人世。裴明昉当时正在宫中值夜,听闻消息赶到时,官家已然殡天。因其重病难愈,水米不进,只靠汤药续命,刚过不惑之年的官家已经满头华发,骨瘦如柴。他躺在宽大的龙床,身上盖着厚重的锦被,显得孤单而寂寥。但在他消瘦的脸上,却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舒心的笑。裴明昉看着这个相识三十载的表哥,最终还是道:“官家也已解脱。”一国之重量压在身上,非常人力所能及,这个仁和宽厚的赵氏子,终究还是被那重担压垮,早早离开人世。官家既去,新君将立。所幸之前已经立赵衸为皇太弟,正司和礼部便也没那么措手不及,有条不紊安排大行皇帝的丧仪和新帝登基事宜。而此时,泸州下了入冬最大的一场暴雪。暴雪一夜之间席卷整个泸州,一片雪白天地间,是无家可归的百姓。新岁未至,灾患频发。除了泸州,陆续又有几州发生雪灾。景祐十九年的年根底下,百姓还没来得及欢度新年,便被猝不及防的灾难压垮。天灾人祸,避之不及。在这样情形之下,整个政事堂都开始筹备赈灾事宜,正司和礼部上书,请表登基大典一切从简,为百姓祈福。以赵衸以往的脾气,怕是不肯一切从简,但此刻,皇位就在一步之遥,只要登基,他就是名正言顺的大宋官家,成为九五之尊,这个念想已经缠绕他二十几载,终于,梦想即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