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店(长篇出版...)
作者:桃花露      更新:2023-04-28 11:32      字数:8886
  这几篇美食散文, 是林妍年后从省城回来着手准备的短篇,有电脑打字快,利用零散时间就写出来投出去。散文就是形散神不散, 写作比较自由, 但是字里行间又能给人一种独特的体会。尤其是写日常美食的散文,与其说写散文, 不如说写烟火人生, 心境转换,人生际遇等等。她写了一篇月子美食,这纯粹是她前世的经验和积累, 写了一些产妇坐月子的情况以及感受, 纠正乡下那种坐月子拼命吃鸡蛋、喝红糖小米粥的老观点, 要尽量营养全面均衡。过去是物资匮乏没得吃,如今乡下生活也好得很, 不必如此。同时她也肯定老一辈的一些观点,比如月子期间要注意不能受风, 房间可以通风但是不能有穿堂风, 不能直吹,否则产妇免疫力底下很容易生病而且不易恢复等等。她还写了一篇婴儿美食, 不能因为小婴儿尚小就剥夺人家享受食物的权利。有些老人家总是习惯搅碎了喂养, 先不说很多老人家都不刷牙, 龋齿严重、口臭,而且每个人的口腔里都有丰富的细菌,还可能有传染性很强的幽门螺旋杆菌等等,这对小婴儿是极不人道的!她列举了小婴儿可以添加的辅食等等, 蔬菜水果蛋黄肉糜统统都有。她也写了一篇老人美食,怎么把食物做得软烂又美味, 怎么让牙齿残缺的老年人享受到美食,体味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等等。几乎每一篇文章里,她都会传达那种保持心情愉悦、身体健康,幸福指数就会加倍。这几篇文章有的发表在省报,有的发表在销量很大受众面很广的杂志,价格也相当不错写完这个以后,她甚至收到一个专门做菜谱的文化单位的邀约,希望她能写一本这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菜谱。语气说是菜谱,不如说谈谈人生。因为林妍没有用林未来那个笔名,而是用了夏女士的称呼,所以编辑都觉得作者应该是一个四五十岁有着良好的文化修养、很高的教育水平,幸福又丰富的人生阅历的一位中年女性。林妍拒绝了。她写这些东西,只能是零碎时间或者灵感一现,偶尔有感觉的时候写。这种写作方式注定不会高产,偶尔写一篇还行,要想写本书那不知道几年呢。毕竟她的人生阅历有限,她也不是那种能够成为心灵导师的人,专门写此类文章自然不行。她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写各种她能想象的言情故事,她是一个言情作家,不是情感作家,她擅长那种“如有雷同纯属虚构”的类型,而不是从生活里拔高出来的生活感悟。所以哪怕给钱多,她也拒绝了。林妍每次拿到稿费,都会把钱分配一下,扣掉一部分生活费、资料费,剩下的她就存起来当购房基金。她想争取来年就去杭城买个二手房,这样等她过去读大学就有地方住,再过几年拆迁或者卖掉买个大点的。过了几天她收到杭城谌编辑的电话,跟她商量白月光那本书的长篇出版问题。《你好,白月光》原名《藏在心底的白月光》,一直在杭城的《青春》杂志连载,完结一共20万字。《青春》的杂志编辑说这篇小说在连载期间反响很好,不少读者都写信发表感想,还想和作者交流,如果不是林妍明确表示不让编辑透露自己的消息,她是想公开林妍的通信方式,让她和读者书信交流的。这本书连载到三分之二的时候,责任编辑就和主编申请集结成册出一本长篇合集,主编在出版会议上专门讨论过,觉得这本书有出版价值,便拍板决定。上个月林妍就把结局发给了杂志编辑。不过长篇编辑和短篇责任编辑不是一人,现在改成谌编辑,他之前一直负责男性武侠、悬疑、类出版,这是第一次带女性言情小说。他对这本小说并不了解,连载期也没看过,只听责任编辑说成绩不错,读者反馈也是越来越好,所以才要出长篇的。他主要是和林妍谈稿费问题。之前连载期间稿费是千字二十五,现在要另外出版长篇,稿费还要商量过的。现在稿费有三种方式,一是基本稿费加印数稿酬,二是版税,三是买断稿费。谌编辑的意思想再给她追加一笔稿费,买断这本书,林妍拒绝了。她向对方提出可以按照版税来付,之前付给她的基本稿费可以在版税中扣除。编辑表示要商量一下,等主编开会确认过再给她回复,约定好通电话的日期。转眼到了约定的日子,林妍吃过午饭就在书桌前看书等电话。夏日天长,中午刚吃过饭就一阵阵犯困打盹。她索性扔下书上炕躺一会儿,结果刚睡了没十分钟就被电话铃吵醒。她忙起来接电话,正是青春杂志的编辑。林妍:“谌编辑你好。”谌编辑笑道:“让你久等。我上午和主编开了一个会,我们打算采用基本稿费加印数稿费的办法,你觉得如何?”林妍:“谌编辑,既然是长篇小说出版,要不我们就按照同行办法,咱们走版税如何?”谌编辑一怔,“你这么自信?加印才对作者有利,如果不加印那你不如第一种方式拿的钱多。”林妍笑道:“谌编辑,我有信心的,这本书的成绩不会差。所以第一版最好多印些,等加印可就是我多拿钱咯。”谌编辑觉得她过于盲目自信,这是小年轻作者的通病,不知道天高地厚,不过他的涵养让他没露出来。林妍当然自信,她并不是一腔热情就开始写作,而是有那么多阅读积累和前世的市场流行打底呢。她既然要写,就知道市场肯定会喜欢这种风格,杂志社肯集合出版就证明这一点。如果读者反响不好,那连载完就拉倒,他们不会想出版长篇的。林妍就问版税问题。谌编辑:“我们谈到了6%。”林妍:“谌编辑,我觉得应该8%,咱们这不算第一次出版,虽然不算重印的税率,但事实就是重印,对吧?”别忘了连载期间的杂志印数可没算钱给她,只算了基本稿费呢。当然杂志内容很多,也不只是她的文章,不算也合理。但是现在出版长篇,就证明她的书有畅销潜力,所以杂志社才想做这本书。谌编辑笑了笑,“林作家,年纪不大,经验很丰富嘛。”林妍:“要吃这行饭嘛,总得多了解一下。”最后谌编辑同意8%的版税率,第一次印刷6000册,定价会在12元,减掉林妍之前拿到的基本稿费,她目前只能拿到760元。林妍看重的是加印,到时候版税率会在10%,不过谌编辑觉得应该不会加印,他觉得这种女性青春小说,应该没有武侠小说那么能打,出版一次就拉倒。当时主编说的是这个小姑娘文笔老道,故事新颖,人物鲜明生动,很能抓住女读者的心,甚至很多男读者也写信表示喜欢这个文章。他让谌编辑和林妍沟通,尽快和她约第二本长篇。谌编辑却觉得还是先观望一下,免得到时候让杂志社亏损,主要他对这种小女生的幻想不太感冒,杂志连载期口碑不错,不代表出版长篇也会好。杂志的受众和长篇小说的受众还是有区别的。当然主编的意思还是要传达到,他不说约稿,而是问她下一个长篇的打算,小姑娘的文笔还是不错的,继续给杂志连载也挺好。林妍原本以为他会跟自己谈白月光第二部的问题,她在这本书里留了伏笔,还刻画了另外一对cp,打算第二部写他们顺便把第一对的最终结局交代出来,没想到谌编辑不问这个反而问自己其他长篇。别的长篇林妍不想跟他合作,她有专业运作人徐珍珍。那本咫尺天涯徐珍珍已经给人看过前两万字,正在和几个出版社接洽,要找一个最合适的出版社。她把第一本就谈到8个点的版税率,第一次就印刷8000册,第二次加印就要一万册,10个点的版税率,如果第一部销量满意的话,到时候第二部的版税起/点就是10%。有徐珍珍帮忙把关,林妍这边就非常省心,不用自己和出版社打交道,更不用担心出版社瞒报印数之类的。瞒报印数是不少出版社会做的事情,作者根本预防不到,但是徐珍珍了解这行业,她可以有效预防这个问题。所以哪怕青春杂志社给她的价格差不多,她也不会把别的故事放在这里。她也没把话说死,而是笑道:“谌编辑,不如先看看这本书的销售情况吧。”她看看他们的宣传力度和营销力度,也让杂志社看看她的书是不是真的受读者欢迎。谌编辑对专门针对女性读者的长篇小说也持观望态度,所以他答应林妍的说法,先不签约新作品,先看看白月光的销售情况。林妍觉得这个谌编辑对女性作品有些偏见,连载期间已经证明了作品的成功,可他居然以为只是运气好才出长篇的。那就等到时候让销量说话吧。6月中旬开始南方雨量骤然增多,各地纷纷出现灾情,等7月初的时候,当地也接连下了两天大暴雨。校园排水不畅,积水没过脚踝,校外街道上也到处都是积水。林妍他们租房那里地势较高,雨水没有倒灌进房屋,而是慢慢地流到外面沟渠中去。不过西边地势较低的人家就麻烦,雨水不但排不出去,还倒灌进院子、屋里,只能一点点地手动排水。前世林妍对这场大雨就印象非常深刻,暑假林父林母都去卖席,她和林斐在家里。林水根新官上任,把西边村道挖了水渠,导致大暴雨的时候不但排不出去,反而倒流回村。林奶家地势低,雨水倒灌进屋子里,他们只能用撮子、水瓢等往外舀水,还得去注意林妍家西院墙不要被雨水泡倒。农田地势高的还好,地势低的全都被水淹没泡在里面,尤其是棉花,一泡全烂掉,几乎没有什么收成。前世整个汛期她都提心吊胆,看新闻又担心外面的灾情,为抗灾救援的战士和灾情地区的百姓们揪心。今世她有记忆提前做了准备,家里没种棉花,夏天农活儿就轻快,房子在汛期前也检修过,村里水渠也都没有挖,村道没有被破坏,村里也不会积水严重。县里的铺子在之前装修的时候林妍就跟韩慕阳说过注意排水问题,而且两个铺子地势都不错,所以并不会积水。县城本身地势就高,外面有一圈大河渠通往远处的水库,所以排水系统良好,不会有长期积水的问题。不过还是有铺子被大水倒灌,里面囤的米面粮油等都被泡坏,还有工厂的仓库积水严重,泡坏了不少原材料,其中就有毛巾厂和纺织厂。礼品店的生意自然也会受一定程度的影响,毕竟下雨天来买礼品的散客就少,而且为了提防商品受潮,有些不易保存的高档礼品韩慕阳在第一场大雨的时候就跟省城说暂停送货,等天气好一些再说。不过店铺的大宗订单一点都没有减少,反而比去年和上半年增加不少。邻县不少人和单位都来预订大宗订单,甚至青市都有单位过来下单,因为他们礼品店的价格比省城那边便宜。所以铺子的营业额比起上半年是不降反升的。张文博工作很卖力,哪怕是大雨期间都不闲着,也跑出去拉业务,最近在谈一个加盟店。6月底期末考试结束,学校放了暑假。林媛打电话回来说今年暑假留在杭城打工不回家,学费生活费什么的等快开学的时候让家里给她汇过去就行,到时候再电话联系。林父则把林母和林斐也接过来,让他们在铺子里帮忙。虽然是林妍的家属,却也按照店里的规定来,林母和林斐拿临时店员的工钱,一天八块钱,做一天给一天的钱。林斐原本还不想来,怕耽误他看电视呢,毕竟爹娘不在家,他一个人守着电视随便看,什么水浒传、济公传、新少林寺等一堆好电视等着他看呢。不过听沈艳玲说给钱,那他立刻来了兴趣。他长得又高又帅,往柜台前一站,大闺女小媳妇女学生的都爱往他跟前凑。他对谈恋爱没兴趣,但是对赚她们的钱还是有兴趣的。林母年纪大,记性也差一些,不太记得住那些礼品的各种介绍,所以她就负责后勤,收拾卫生、买菜洗菜做饭等。放假后,韩慕阳和三宝天天去店里,三宝在店里帮忙也是一天拿八块钱的临时工工资。因为三宝和林父做饭比林母和沈艳玲等人都好吃,所以大家一致推选让他俩做。不过林父要忙着和鲁岳农理货运货,所以做饭的次数不多,多半是三宝负责。林妍现在不很管店里的事儿,主要留在镇上出租房写自己的稿子,继白月光、咫尺天涯之后她要开始自己的第三个长篇。仙剑奇侠传98柔情版就要上市,到时候会带动一批喜欢仙侠的玩家,林妍计划要写一本仙侠小说,集冒险、成长、爱情、正邪之战于一体,故事情节曲折,感情缠绵悱恻真挚动人,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定位。7月中旬的一天,林妍也到店里帮忙,恰好接到张文博的电话。“小林老板,椒县我一个客户想在那边开一家咱们的分店!”张文博语气虽然平和,却难掩激动之情。这可是他拉到的第一个合伙人,按照林妍和韩慕阳的说法,以后这个店里的销售额他都可以提成的。当然他也要负责这个店的审核工作,保证账目的真实性。林妍:“恭喜张经理。”张文博现在是他们铺子的业务经理,张文博自封的,为着出去跑业务好看,韩慕阳默许的。反正就是一个头衔,如果张文博乐意,自己叫张总也没关系。听林妍叫他张经理,张文博哈哈大笑,“林老板,不敢不敢。”林妍正色道:“张经理不要客气,你就是经理,非常有能力的经理。加盟的合同这里有,你有时间可以过来拿。”加盟合同是陆东升那边找专业人生商量拟定的,他们这边自然也可以用,只是情况不同条件会有所变动。比如加盟费可以低一些,这边四万就可以加盟,负责帮加盟者寻找合适的开店地段、统一装潢风格、统一培训店员、统一送货,但是账目也要统一管理,利润统一分配。加盟费其实就是装潢、培训以及进货的费用,而加盟店的利润要上缴一定比例。如果利润低的,就上缴少一些,那些利润很高的就需要上缴多一些。加盟店给总店上缴利润,总店也会负责他们的销售情况,不但不会让他们亏损,哪怕营业额下降都会去帮助分析原因。这就是一种分店形式的加盟店。林妍挂了电话去和韩慕阳说一下,他们得提前准备加盟合同,等张文博带人来签约。张文博第二天就带着一个浓眉大眼斯斯文文的青年过来,青年二十八岁,姓章,名国平。他爹在村里常年开小卖部的,后来他就去县里亲戚家租房子开小卖部,结果因为竞争者多打不过人家,小卖部也半死不活的,饿不着却也赚不到多少钱,顶多糊口讨生活。他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还是想做点赚钱的生意。张文博去年到他店里推销产品的时候两人熟悉起来,经过这多半年的深思熟虑,他决定借钱入伙开高档礼品店。张文博对他说跟着韩老板做生意肯定能赚,别看人家年纪不大,但是爸爸在首都做生意,舅舅在省城做大生意,姑姑还是县城的公安,哪一样都能不简单呢。章国平一咬牙,就把家里所有积蓄拿出来,又跟亲朋借贷两万多块,决心跟着韩慕阳这边做。他跟着张文博到了县里铺子,发现从外面看就是普通的房子,可进来一瞅,嚯,可真不一样。里面不但灯火通明,而且装潢雅致,哪怕墙上挂的字画都透着不容置疑的高档。这会儿店里人不多,零星几个人在选购商品。他看了两眼,就和张文博去后面找韩慕阳和林妍。林妍把加盟合同给章国平看一下,有疑问就问,现场讨论。章国平难掩激动之情,“不用看,张经理已经跟我介绍得很详细,我非常了解,也下定决心跟着你们干。”说着他就要伸手拿笔签字。韩慕阳微微蹙眉,纤长白皙的手指摁住了桌上的合同,淡淡道:“章老板,你现在太激动,还是冷静一下再说。”合同都不认真看就跟着他干,说好听是信任他,说不好听就是对自己不负责。难不成以后想让自己对他负责?章国平还沉浸在韩慕阳俊美的容颜冲击中没回神呢,又被他强大的气场给弄得有点不知所措。他没想到小韩老板年轻轻居然这样有气势,见到送钱的人居然也能如此冷淡,他倒是没觉得被怠慢,反而下意识认为这才是做大事的男人!自己跟定他了!也不怪他见到韩慕阳会有这样的想法,委实是韩慕阳现在越来越成熟内敛,气质越发清冷,在外人面前不苟言笑,自带强大气场。张文博整天在外面跑,隔段时间回来看到韩慕阳都要怔一下呢。张文博:“小韩老板,有什么问题?”韩慕阳:“做生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旺季有淡季,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做好心理准备,最忌讳冲动和大起大落。”张文博懂了,忙说章老板做好准备的,就是见到小韩老板太激动而已。章国平忙道:“对,我对小韩老板和小林老板慕名依旧,只是没见过,现在见着就难免激动一些。”韩慕阳问了他几个问题,诸如为什么要开店,想赚多少钱,能接受亏损多少等等。林妍在一边听着,这俨然就是后来一些很专业的心理试探问题呀,很像做理财的时候银行给做的风险评估之类的呢。章国平遇到问题还有点犹豫。韩慕阳微微挑眉,淡淡道:“章老板只需要说实话,说心里最真的话,不要怕不好意思,说谎对你没有好处。”章国平一听,虽然有些问题有点不好意思,却还是硬着头皮答了。韩慕阳在笔记本上迅速记录几条,合上笔记本,他示意章国平可以看合同。章国平这会儿不敢说不看,而是拿过去和张文博认认真真地研究,对于不明白的问题就及时提问。韩慕阳也没有不耐烦,而是和林妍在一边很耐心地等待,及时回答问题。两个小时以后,章国平表示自己已经看明白,非常慎重地考虑加盟。接下来就是签合同。章国平签完合同,笑道:“两位小老板,能和你们合个影吗?”韩慕阳:“不能,我不喜欢拍照。不过……”章国平忙看他,就听韩慕阳道:“你可以和总店拍照,营业执照什么的都在那边挂着。”林妍扑哧笑起来,就邀请章国平过去看看,有什么问题只管问。韩慕阳则和张文博聊一下椒县的地图、企业以及章国平的选店地址等问题。他对椒县有了解,张文博说什么他都能对上号。张文博也是非常投入的,店址是他帮着章国平选的,地理位置不错,地势也高不会被灌水。椒县的经济比本县还好一些,他们县城有专门的大铺子出租。韩慕阳听着不错,前景也好,以后那个分店的利润不会差。既然选定,他还是要亲自去看看,并且得带上罗爸把装修方案拿出来,让罗爸直接带人去装潢即可。他给罗爸打电话,罗爸不在家,说晚上回电话。过了一个小时罗爸就打过来,听韩慕阳说有店铺要装修,他佩服得不行不行的,“小韩老板啊,你可真牛!”韩慕阳淡淡道:“是别人加盟。”章国平听说韩慕阳第二天就去帮忙看店设计装潢方案,他感动得不行,连连道谢。傍晚时分章国平就和张文博离开。时候不早了,韩慕阳问林妍:“今天晚上还回镇上吗?”林妍:“回吧,这里也住不开。”原本加了一个张敏还好,现在林母和林斐也住过来,住房就有点紧张,所以鲁岳农去住仓库值班室。他们三个要住下,那可没地方挤。韩慕阳倒是不担心,如果想住去韩卫红家也能安排,不过他看林妍想回镇上,便拉着她和三宝回去。路上三宝还说呢:“明天早上好像有雨。”韩慕阳:“没事,明天让罗叔开车送我们。”到时候三宝留在店里,他和罗爸去椒县看铺子,拿装修方案出来。林妍笑道:“那我就留在家里陪三位老人家了哈。”韩慕阳轻嗤,“我看你是舍不得离开电脑。”自从有了电脑,林妍就越发不爱写字,连作文都在电脑上打,导致荆世宏找她让她老老实实写作文,不要打作文。林妍笑道:“我不是写字难看么,不像你练过书法。”韩慕阳:“你现在练书法也不晚。”他是发现了林妍监督他和三宝,教育他们一套套的,轮到她自己她也会偷懒、耍心眼、逃避,甚至说话不算话。比如说好的让他给补代数和几何,说好的跟着他学书法,结果坚持几天以后就开始叫苦,说什么“我真的和数学犯冲,我放弃了,反正我以后也不靠数学养活自己”、“代数太难了,我太难了!我反正也不想考京大清大,我就读个差不多的本科就行,真的没必要拼数学了”“书法怎么这么难练啊,我在田字格里明明写得好好的,怎么到作业本上立刻就原形毕露”。练几个字,她还能顿笔出尖什么的很注意,可写作业越写越快,她就开始飘。韩慕阳还记得刚认识林妍的时候,她小小年纪却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看着成熟稳重,像个大人那么老气横秋的,有时候很可爱,有时候很教务主任,可随着相处日久,半年以后他就发现林妍越来越活泼,越来越有少女的天真烂漫和小动作。曾经的教务主任,现在也会投机取巧、不想学习呢。这让他无比好奇林妍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一个人可以有这样丰富的变化,别人都是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成熟,她却是在刚认识的时候最成熟稳重,甚至脸上还带着一种看破红尘的悲凉神情,现在想来不可思议,却又非常好笑。到镇上时天已经黑透了,他们遇到几个打手电筒骑自行车瞎晃悠的年轻人,看着有点流里流气的。估计是镇上的混混们,整天不务正业,因为没有冲突他们也就没管,直接回家。三位老人家今天烙了韭菜肉的馅儿饼,还做了松蘑粉皮炖肉,鲜滑爽口,韩慕阳特别喜欢。吃完饭韩慕阳把电视搬到堂屋,开着堂屋的门吹夜风看电视。虽然家里有风扇,可老人家骨头缝疏松,容易进风骨头疼,他们都不吹风扇,喜欢摇蒲扇,吹吹自然风。韩慕阳又给罗爸打了个电话,约好明天早上来接他和三宝,他挂了电话就看林妍坐在电脑前。他屈指敲了敲桌面,“我说林妍同学,你刚吃完饭就往这里坐,是怕自己不会长肚子还是怕自己不会消化不良?”林妍自知理亏,笑道:“我就看一眼。”她立刻站起来,“饭后百步走,我得去院子里溜达溜达。”之前韩慕阳在院子里给她竖了一架小型的秋千,没事就坐上面晃悠晃悠,吹吹风,还挺舒服的。韩慕阳拿手电筒跟着她去了院子,对林妍道:“要不要出去散步?”林妍:“好呀。”她回头要喊三宝,却被韩慕阳制止了。韩慕阳:“三宝看济公呢,今天的两集他之前没看全。”林妍就和韩慕阳出去溜达。盛夏哪怕夜晚也是潮热的,知了时不时地嘶鸣两声。林妍和韩慕阳沿着路边往北去,路边有一些杨树槐树的,有小孩子和老人拿着手电筒在照知了猴儿。林妍逗韩慕阳:“你也照照,我们也抓几只回去吃,油炸或者烧着,都可香呢。”刚认识韩慕阳的时候他还吹牛要尝尝这里的土特产,结果林妍信以为真,后来二哥和康宁粘的知了,抓的知了猴儿,还有地里刨出来的豆虫蛹、蚂蚱等,林妍都和韩慕阳分享,他却吓得脸色都白了,逞能吃一个就跟吃毒药一样。想起来她就笑。韩慕阳拿手电筒照她,“你笑得不怀好意呢?”林妍用凉凉的声音虚飘飘地道:“我在琢磨怎么把你吃掉呢!”她开始模仿《聊斋》里的音乐。小时候看的那版聊斋,片头那盏晃悠悠的灯笼以及呜呜诡异的背景音乐是很多孩子的噩梦。韩慕阳:“……”他看林妍呜呜地起劲,也不好打断她,她现在怎么这么幼稚啊,要命,真是在他心头不断地撩拨他,可爱得过分了。就在这时候,照出一张惨白的脸。“啊——”林妍吓得一头扎进韩慕阳怀里。温软的身体猝不及防扑入怀里,韩慕阳一下子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