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第99章 水泥 就算是个大人物好了,……
作者:衣青箬      更新:2023-07-24 12:03      字数:10878
  天气逐渐热起来了。

  明月霜十分庆幸,在她的一力推动之下,红巾军的服饰已经越来越远离宽袍大袖且一裹好几层的古代服装,变得更利落,也更清凉。

  不过她觉得,其实就算自己不介入,这种服装趋势早晚也会出现的。

  毕竟就算在她的那个世界,在世界大战开始之前,无论东西方的男女服饰其实都还是颇为繁琐的,后来战争来临,一方面是物资紧缺,另一方面是男性都上了战场,女性被迫走出家门工作,因为需要效率,累赘繁复的服装自然就朝着消耗的布料更少、穿着起来也更干练简洁的方向发展了。

  明月霜的存在,只是跳过了发展的过程,直达结果。

  所以她现在可以穿着单衣单裤,坐在窗户完全敞开的办公室里批阅文书。

  即使如此,午后这段时间也还是会觉得热。

  这座皇宫倒是有储存冰块的地方,她们冬天也采了不少,但要供应一城之人,还是有些捉襟见肘,而明月霜也不想在这种地方使用特权,索性叫人将冰块拿去做些便宜的冰饮,放在市面上出售,叫普通人也能享受一番。

  正好,如今各种瓜果蔬菜也陆续上市了,冰镇的茶饮、果汁和奶制品非常受欢迎。因为定价很低,如今的洛京城也没有那种揭不开锅的情况,很多人都愿意买上一碗,一家人分享。

  虽然一个人分不到几口,但是在夏日里能体验到那种凉丝丝的感觉,还是有种格外安逸的感觉。

  对洛京城的普通百姓而言,这个夏天总算不再像之前那样难熬了。

  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大家都能吃饱饭,天上总算开始按照节气下雨,地里终于能种上庄稼……之类的民生大事上,更体现在这样似乎并不重要,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之中。

  人一高兴,连看路边的野花野草都觉得更有精神,只觉得日子都更有盼头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红巾军推出的报纸,才会在百姓之间引起如此热烈的反响。

  要知道,这里曾经是天子脚下,就连普通百姓,对着坊间传说的朝堂风云也能点评几句,本来就很热衷于议论这些国家大事。只不过以前,因言获罪的事隔三差五就有,点评贵人们难免提心吊胆,也没人敢敞开了说。

  而今红巾军可是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印在报纸上,诚邀天下人来共同议论的!

  虽说普通百姓大都写不出什么像样的文章,但对于这种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她们也自有见地,亟待发表呢!

  正好自从红巾军来了之后,就将她们的扫盲课也带了来,如今洛京城里人人都识得几个字,对这种事就更有热情了。哪怕并非人人都有闲钱去买几文钱一份的报纸,也不妨碍大伙儿听个热闹。

  酒楼茶馆反应最快,首先就定了几十分报纸,放在店里供客人们翻阅——成本不高,却能让那些闲客们坐在一起有个话题可说,也能招揽更多的客人。

  后来这一招被别人学去,但凡是开店的,不管做什么生意,都会在店里备上几份,倒是让报纸的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销量。

  魏锦和颜葳蕤在得道明月霜的提醒之后,也意识到,如果只是叫那些文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难免显得曲高和寡,脱离普通人的生活——一项政策究竟好不好,那只有生活在红巾军治下的普通人感受才最真切。

  于是两人一合计,索性不再每天枯坐在编辑部里看文章,而是主动走到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去听那些普通人的闲谈,若是有值得一书的地方,便记在随身的小本子上,等拿回去再整理成文章。

  别说,这个办法还真不错,报上的文章思路开阔了许多,内容也更丰富详实,引发的讨论越来越多,这热度自然也就迟迟降不下去了。

  明月霜此刻在看的,就是新一期的稿件。

  虽然这件事外面闹得沸沸扬扬,关注度很高,但是说到底,办报纸也不过是红巾军在洛州推行的诸多政策之中的一项。所以明月霜不可能从头到尾都关注,只能在大方向上把把关,其他的都放权给她们自己去办。

  原本还有些担忧,但办法果然都是人想出来的,她根本没提,她们自己就把记者、民众采访、通讯稿之类的东西都弄出来了。

  既然表现出众,明月霜也不吝称赞,提笔圈了几篇文章出来,写了几句鼓励的话。

  该说不说,每次用红笔批阅文件的时候,她总觉得自己好像在改卷子,非常不习惯,但婉儿她们说墨色分开更醒目,明月霜也无可无不可地接受了。

  不过,这一批被送来的稿件之中,最出彩的,却还不是那些采访稿、通讯稿,而是一篇针对上次那篇认为颜繁案反应出明月霜更希望民众分家析产,并且认为这种做法是在向宗族宣战的文章。

  李长思那篇文章写得汪洋恣肆,用笔十分老辣,用词煽动性也很强,叫人一看就忍不住心生不安。

  这篇反驳的文章却不一样,写得非常冷静。

  它没有反驳李长思的观点,或者去纠结这样做对不对,官府与宗族之间的关系又如何,而是直接摆事实讲道理,罗列出了历朝历代的朝廷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觉得不管是民间还是朝廷,对于分家这件事,应该都是不太赞同的,觉得四世乃至五世同堂是福气,是家族繁盛、子孙出息的证明,也是治下孝悌友爱,处处和睦的证明。

  但是看完这篇文章就会发现,其实不管是哪一朝,官府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其实都与大家想的不一样。

  虽然偶尔也有一两个朝代,会表彰这种“累世同居”的家族,但是之所以如此,却并不是因为所谓的孝行,而是因为当时的法令规定,按照人口划分户等,人口多,则为上户,需要缴纳的赋税和徭役自然更重。官府为了多收钱,才褒奖这种不分家的行为。

  有意思的是,官府禁止分家,民间反而分家析籍成风。

  而在大多数时候,朝廷是鼓励、甚至会强令析籍的,原因其实跟红巾军差不多,就是为了避免形成一个过于庞大的家族,直接控制地方,让官府的政令难以畅行。

  在文章的最后,笔者用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笔调总结,不管是谁当政,不管是哪一个朝廷管事,朝廷的目的其实都是差不多的,不独是红巾军会这样做,所以也没必要写那种文章危言耸听。

  更不用把这件事跟忠孝之类的风俗教化联系在一起。

  普通百姓只是想获得安定的生活而已,聚族而居,无非是世道不安,想要保障自身利益。然而红巾军治下处处安定,连个小偷小摸都少见,更不会有仗势欺人这种事,每个人都可以在此地安居乐业,自然无需依赖宗族,只要遵纪守法就够了。

  恰恰相反,红巾军之所以上下一心,政令通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所有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到如今这个地步,正是因为中间没有宗族掣肘的缘故。

  大黎灭国才不到半年呢,大家都是从那个时候过来的,孰是孰非,孰优孰劣,一望即知。

  明月霜看得啧啧称赞,给这篇文章画了好多圈。

  看魏锦的工作报告,这竟然还是一篇民间投稿的文章,就更难得了。

  不过,明月霜从来也不小看古代人,更不会觉得他们都迷信落后、因循守旧,要知道,当初王安石变法,可是连“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种口号都喊出来了。

  她们的思想也可能会“新”到一个让现代人都瞠目结舌的地步。

  要不后世的论坛上,怎么总有那种“xxx一定是穿越者”的讨论帖呢?

  所以红巾军的理念再新,明月霜都不认为原住民们会无法理解、无法接受。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总是不变的,好与不好,她们会自己去看,去感受,去评价。

  何况太阳底下无新事,红巾军的理念也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很多其实都能在旧有的框架之中找到印证的地方,只要有人愿意钻研,自然就能为它找到来源去向。

  嗯……这样的人才,必须要让魏锦她们想办法招揽过来,放在民间写写文章多浪费。

  ……

  刚把所有的文章看完,李国言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主公,今日份的冰送来了,要她们做点什么?”

  虽然大部分的冰都拿去市售了,但每天还是会往明月霜这里送一小盆的,没道理普通人都能吃到的冰饮,她却反而吃不到吧?

  明月霜放下笔,托着下巴想了想,说,“昨天不是说有新鲜的桃子吗?做个水果刨冰吧。”

  “好。”李国言笑着点头,“我去找阿青姑娘。”

  明月霜连忙叫住她,又说,“多做点,给大伙儿分一分吧。”

  阿青就在外面的廊下——这样的天气,屋外其实比屋内更凉爽,因为有风。不过不知道是不是习武的缘故,阿青并不像其他人那么怕热,她只是喜欢待在更开阔一些的地方,有时候甚至会爬到屋顶上去。

  李国言一走过来,她就猜到了对方的来意,视线落在对方端着的冰盆上,问道,“今天做什么?”

  “主公说,把昨天送来的鲜桃切了,做水果刨冰。”李国言说。

  阿青了然点头,伸手接过冰盆,放在面前,然后——抄起剑唰唰唰将一盆冰块都剁成了冰屑。这是她最近的工作内容之一,因为这样弄出来的冰屑比所有处理方式都更细更绵密,也更适合用来做明月霜要求的各种冰饮。

  为此她甚至还专门换了一把剑,毕竟平常用的那一把是见过血的,用来做这个不合适,现在只有出门的时候才会佩戴。

  没多久,明月霜就吃到了今日份的水果刨冰。上官婉儿,孟丽君和窦娥等同样在这里办公的人,听到消息,就都凑了过来,一人分了一份。

  明月霜看到跟其他人挤在一起的窦娥,忽然笑道,“说起来,当初咱们在山寨里的时候,还曾经畅想过,等旱情过去了,夏天就去外面卖冷饮,赚点钱补贴家用呢。”

  一句话,说得窦娥和上官婉儿也感慨起来。

  那时候哪里能想得到,她们的势力会膨胀得那么快,第二年夏天,红巾军已经将东川打下来了。

  而窦娥的技能,更是早就已经被刷新,她本人也走上了一条之前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咱们现在不也是在卖冰饮吗?”阿青说。

  于是众人便都笑了。

  是啊,一切都在变好,而且还会越来越好,现在她们不用亲自上街去卖冰饮,却还是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这样的享受。

  短暂的休息时间结束,众人正要散去,就有女兵来报信,说是城郊那边的工厂送来了新的消息。明月霜拆开一看,顿时又惊又喜,“水泥烧出来了!”

  当初闪电袭击达利松三城的时候,因为用了孟姜女的技能,在城墙上开了洞,明月霜当时就想过,要尽快将水泥弄出来,用在这种地方更合适。不过后来孟姜女的技能升级,可以直接改变墙壁的质地,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再加上这一年始终那么忙,一直没腾出功夫来做这件事。

  但眼看西州和洛州的战事都相继平息,也该到搞基建的时候了,水泥这个现代基建的大杀器自然不能漏下,所以今年,秦良玉刚刚稳定住洛州的局势,高五娘等人就从西州过来了,寻找矿脉,修建工厂,试制水泥。

  如今总算是有成果了!

  众人都从明月霜口中听说过水泥的神奇和便利,见明月霜要去工厂那边考察,便也都想去看看。

  明月霜原本是想轻车简行的,但是这么多人,注定不可能了。这浩荡的车队一出门,立刻就能吸引住所有人的视线。不过现在她们摊子越铺越大,每个人都越来越忙,这种一起行动的机会也不多,明月霜还是点头答应了。

  车队是从宫中出来的,又是这么大的阵势,很快就有人猜测是不是明月霜出行,于是纷纷涌过来围观。

  幸而阿青早有准备,已经吩咐了亲卫队沿路戒备,倒是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不过群众们这么热情,明月霜觉得自己也不好太过冷漠,便掀起了车帘,向道路两侧的百姓点头致意。

  没错,她只是觉得身为领导也要接地气,绝对不是因为马车里太闷热了!

  和在西州的时候不一样,明月霜到这边之后,几乎没怎么出过门,所以洛京的百姓,也是头一回看见她。

  虽然大家都听过传言,知道红巾军的主人非常年轻,而且外貌完美如同天人,但真正看到,还是难免惊叹。

  要说明月霜这具游戏建模的身体,确实很完美,除了不用担心生病、长胖之类的问题之外,精力也十分充沛,即使她不怎么运动,也不用担心腹肌和人鱼线会消失。

  而且每到夏天,周围的人多少都会晒黑一些,她却怎么晒都还是那个样子,太阳下一照,简直白得发光。

  每一个看到她的人,都不由生出一种难以自控的激动,尤其是明月霜目光所及的地方,甚至有人兴奋得落下了眼泪,弄得明月霜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幸好红巾军不兴跪拜礼,不然她只会更尴尬。

  正在这时,身边的阿青忽然伸手握住剑柄,身体微微前倾,似乎随时都能直接蹦起来,脸上也露出了警惕的神色。

  明月霜一愣,很快反应过来,连忙在脑海中打开游戏地图,果然就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几个小黑点。

  通常来说,只有将领级别的敌人才会是黑点,不过,不管级别高低、权力大小,黑点都是没有分别的。所以明月霜一时也无法分辨,这是某个势力的重要人物乔装混进了红巾军的地盘,还是只是派来的探子。

  她收起地图,转头朝那个方向看了一眼。

  马车很高,所以虽然明月霜是坐着,下面的人都是站着,但彼此之间仍然有一些高度差。从明月霜的角度居高临下地看去,视野非常清楚。

  就像上课的时候老师站在讲台上可以看到下面每个学生的小动作一样,她也可以看到很多细节。

  所以,明月霜几乎是第一眼就注意到了那个周围的人隐隐护在当众的年轻男子。

  他大约二十多岁,虽然穿着红巾军这里流行的服饰,但是身材高大挺拔,再加上周围有那么多人护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最重要的是,他的长相跟身边的普通人也不大一样,五官更立体一些,高鼻深目,轮廓分明。

  几乎不用思考,明月霜就已经猜到他是从哪里来的了。

  凉州。

  纵观整个天下,也只有那里生活着的少数民族,才会有这种异域特色。

  不过打死明月霜也想不到,赵元睿竟然会亲自跑过来。所以当阿青侧头询问她的时候,考虑到外面都是普通人,一旦打起来很有可能会伤及无辜,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摇头道,“算了。”

  红巾军如今并不是战时,也没有断掉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和各种交流,城中有不少商队和外来人口,要抓人,总得有个理由。对方没有作奸犯科,总不能用“你在街上看我”这种借口抓人吧?

  阿青也不是非要下去抓人,点点头,却依旧保持着戒备,没有放松。

  倒是人群中的赵元睿,先是观察的视线被阿青发现,之后明月霜也跟着往这边看过来,让他有一种很不妙的感觉,所以马车一过去,他便当机立断,吩咐身边的人,“走!”

  他们不仅离开了看热闹的人群,还趁着如今洛京城的人注意力都放在明月霜身上,迅速收拾行李,从另一座城门离开了洛京城。

  凉州军训练有素,赵元睿一个“走”字,所有人都听令行事,没有发出任何疑问。直到出了城门,见赵元睿松了一口气,护卫在他身侧的石芝才开口问,“节帅为何如此匆忙?”

  “刚才,明月霜身边的那个女护卫发现我了。”赵元睿说,“看她的样子,应该就是那个叫阿青的女人,据说用剑很厉害。似乎是被她提醒,明月霜也看到了我。”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转念想到他们已经离开洛京城,这才又放松下来。

  “她似乎想下来抓我们,被明月霜拦住了,想必是怕牵连旁边的百姓。”赵元睿说,“若是再不走,我怕她们很快就会找过来。”

  虽然一切似乎都只是他的猜测,但是赵元睿还是不愿意冒险去赌对方视而不见的可能。

  能跟着他来这里的都是心腹,十分信服他的判断,也不觉得被发现了就跑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这可是在红巾军的地盘上,就他们这几个人,留下来给别人当菜吗?

  李长思也说,“我们在这里待的时间不短,也该走了。”

  虽然有点可惜报纸上的争论还未告一段落,但是离开了洛京,在别处也能买到报纸,顶多是迟一点,而且之后写出来的反驳文章也不能刊登出去罢了。

  这么想着,李长思又回头看了一眼被他们抛在后面的那座雄城。

  赵元睿见状,便安慰道,“先生可是舍不得那报纸?等回到银城,先生不妨也自己办一张。”

  毕竟是一州之主,对他来说,这种问题很好解决。别人的东西很好,那就抢回来,若是抢不到,自己仿制一个也好。

  李长思本来没有往这个方向想过,闻言眼睛一亮,“不错,咱们也可以自己办报!”

  在洛京待了那么长时间,他对这份报纸的了解更加清晰深刻,当然也猜到了红巾军想要利用它达成的野心。凉州若想跟红巾军竞争,当然也不能落后。

  虽然这样做多少有点拾人牙慧之嫌,不过凉州跟中原其他地方不一样,因为多是异族,战事又频繁,所以中原的那些礼义廉耻之类,不是那么盛行,反倒是强者为尊的思想更受推崇。

  在那里,学习强者的优点不丢人。

  ……

  阿青的确交代了亲卫队去找赵元睿等人,可惜不久之后就有人来报,说找到了他们住的地方,但已经人去楼空了。

  “动作倒是很快。”明月霜若有所思地道。

  她本来猜想,对方应该是其他势力派来的间谍,但跑得这么快,难不成还真有什么重要人物?

  不过很快她就将这个问题抛下了,“既然走了,那就算了,不必再管。”

  就算是个大人物好了,抓住之后又能如何?莫说现在红巾军没有跟其他势力开战,就是开战了,也顶多能问出一点情报而已,用处不大。

  就比如当初刘巍跑到方县去,明月霜抓住了他,最后不也还是好好把人放走了?

  别说抓住的是刘巍,就算是乔珩,也不可能用他来威胁整个西川放下武器投降。她要是真这么做,估计第二天就会有人扶持乔珩的儿子上位,然后接着跟红巾军打。

  虽然封建王朝号称是“家天下”,但发展到今天,早就已经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了,不是死一个首脑就万事大吉的。

  想靠斩首行动去解决一个势力,几乎不可能。

  打天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还是得一步一步来啊……

  惆怅了一会儿,眼看工厂就在前面,明月霜也就将此事抛诸脑后,不再去想了。

  有这功夫,不如想想水泥烧出来之后,该怎么用。

  还没进工厂,一行人就先被到处飞扬的粉尘呛了一下。还是出来迎接的女兵及时送上了口罩,才略好一些。

  就是明月霜也不得不承认,现代工业虽然伟大,但是对环境的破坏却是无可避免的。尤其是这种基础工业,再怎么优化改良,也还是会有影响,更何况她们这个各方面都不达标的初级土工厂?

  又往前走了一阵,才看到了灰头土脸的王贞仪、孟姜女、高五娘和邵九娘。

  是的,这一次,因为要在这边搭建起基础工业,所以她们也都跟着明月霜过来了。也是多亏了有这几人加入,高五娘这个只精通商业,根本不懂任何技术的人,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将水泥弄出来。

  此时众人脸上也都带着笑意,见到明月霜,便立刻邀请她去看她们刚刚浇筑出来的成品。

  她们尝试了很多配方和比例,弄出来的水泥竟然不止一种,各有优缺点,都浇筑成了水泥板或者水泥墙面,一边给明月霜介绍,一边不无自豪地夸赞起这东西的好处来。

  明月霜看了一圈,觉得成品已经比较接近她见过的水泥了,也十分高兴。

  不过这种东西,总要产量上来了,能够广泛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并且便宜到普通人都能买得起,才有意义。

  所以也不是东西做出来了就万事大吉,后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呢。

  而面对明月霜的这个要求,几人在拍着胸脯应下之后,又不免面露难色,“其实现在最难的,是煅烧方面的技术很难突破,如此,产量自然提不上来。”

  红巾军名下的冶铁厂,其实也是一样的问题。

  原本她们有三个难点,采矿难,粉碎难,冶炼难。但是在有了孟姜女之后,前两个问题已经好很多了,最后这个难关,确实一时半会儿过不去的。

  现在放到水泥生产上,也依旧是个大问题。

  “我来想想办法吧。”明月霜沉吟了片刻,才说,“这个问题也确实必须要解决了。”

  明月霜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当然是——抽卡。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她手里的桃花笺已经比较充裕了,如今红巾军治下百废待兴,这个投入是无论如何都省不下来的。明月霜真正需要纠结的,反而是应该抽谁的问题。

  自从上次抽到西施之后,她也算是吸取了一点经验,尽管有卡池,但最好还是自己能有具体的想法,指定某个人选,这样成功的概率比较高。

  但明月霜的知识储备之中,确实一下子想不到有谁可能会是这方面的技能。

  这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想出来的,所以她在备忘录里记了一笔之后,就暂且放下,继续视察了。

  水泥厂里除了卡牌人物,当然还有很多的工人,管理则是由女兵们负责。而听了王贞仪等人的介绍,明月霜才知道,像这种大家都没有经验,从无到有钻研一项新技术的工作,其实工人们也出力甚多,甚至很多关键的点,都是她们想到的。

  “听说主公要来,她们也都高兴得很呢。”最后,高五娘说,“主公要不要去见一见?”

  “那就见见吧。”明月霜说。

  虽然她能猜到,应该是工人们拜托了几人,她们才会开这个口,但这也不是什么难以满足的要求,没必要拒绝。

  工厂里大家都灰头土脸的,自然也说不上什么形象。不过明月霜发现,所有人似乎都仔细地打理过自己,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干净整洁。

  其实这些人都是在本地招的,加入红巾军的时间不长,对明月霜这个首领的了解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在看向她的时候,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毫无保留的明亮光芒。

  如果没有这种对红巾军的归属感,她们不会这么用心,这么尽力。

  明月霜觉得,自己也该为她们做点什么。她想了想,除了再次强调生产安全之外,又决定设立一个奖励金制度,向有突出贡献的工人颁发荣誉和奖金。

  “就先在这里试点吧。”明月霜说,“若是没问题,就推广到其他的工厂。”

  这当然又是一件振奋人心的好事,所有人都很高兴。

  之后,就是讨论这些水泥要怎么用。

  这种好东西,当然是大家都想要的,但经过很长时间的激烈商讨之后,最终还是决定,先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之类的标语,可以说是已经刻在明月霜的dna里了。尽管这项投入一定很大,而且旷日持久,但是基建带来的好处,她也非常清楚,实在无法拒绝。

  交通便利了,不管是出兵打仗还是货物运输、消息传递,都能从中受益。

  当然,如果为此掏空国库,甚至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那显然也不可取,还是需要稍微克制一下的。奇观误国的道理,明月霜已经从历史之中看到太多了。

  好在如今的红巾军地盘不算太大,在几座主要的大城市之间修几条主干道,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

  好不容易研究才出了成果,这样的大喜事,自然是要庆贺一番的。

  明月霜叫人去城中采买了鸡鸭鱼肉和瓜果蔬菜,便操办了起来。工厂里的人太多,要做的份量也十分惊人,好在所有人都来帮忙了,所有工人加上她们带来的女兵,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明月霜等人也找了一件事来做:包饺子。

  其实明月霜是个南方人,但在网络的世界里熏陶久了,竟也觉得包饺子是逢年过节有喜事时必须要吃的东西了,虽然她既不会擀皮,也不会调馅儿,更不会包饺子。

  不过没关系,女兵们还特意将宋五嫂接过来了,这些都不是问题。

  除了明月霜之外,很多卡牌人物其实也没有动手做过饭,所以她也不怕自己包的饺子太丑会被人嫌弃——她起码跟着美食视频学了六七种饺子的包法,只是缺少一点实操而已。

  宋五嫂负责擀皮,一个人能供上她们七八个人,并且时不时还要走开去看一下其他的菜……

  这种费时间的活儿,就适合一边聊天一边做。大家也没什么主题,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漫无目的,每个人都很轻松。

  中途不知怎么说到了名字,上官婉儿说,“如今洛州好多人也都想改名字呢,还都是用主公从前写的那些字,我看已经不够用了,还得想写新的来。”

  李国言也提出了一个自己的意见,“跟着主公,姓明的人也太多了。”

  “唔……”明月霜说,“那先把《百家姓》抄出来,让她们选。至于寓意好的字,就往四书五经里去寻吧。如今不是都有扫盲班吗,若自己取不出好的,就让老师们代劳一下。”

  不能总指望她啊喂!

  这时,宋五嫂擀着皮,忽然说,“我也想请主公取个名。”

  这个请求有些突然,但明月霜不怎么吃惊。作为生活类的卡牌人物,宋五嫂在卡牌人物之中的存在感着实不高。毕竟相较于其他人,她这份工作,可以称得上是不起眼了,但是人都有向上走的心,身处这样的环境里,她当然也想进步。

  明月霜手里的动作停了下来,她现在还做不到一心二用,郑重地想了一会儿才说,“你以做鱼闻名,不如就叫得鱼。”

  得鱼忘筌,最初是指悟道的时候,领悟了精深微妙的道理,便可以忘记用以表达它的言语,后来才渐渐成为了一个贬义词,比喻事成之后就忘了根本。

  在明月霜看来,打天下的时候,宋五嫂发挥的地方确实很少,但等天下平定之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那是绝对离不开美食之道的。

  事实上,就是现在,她所制作的各种美食也已经开始传到民间,产生一些影响力了。只不过在大势之中,不起眼而已。但是对于那些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来说,她们会觉得,生活比以前更轻松、更精彩,也更有滋味了。

  这岂不也是一种悟道吗?

  “好,那从今日起,我就是宋得鱼了。”

  “说到这个。”明月霜看向高五娘,邵九娘,以及另一边的公孙大娘,“也该介绍一下你们的名字才是。”

  以这三人的出身,当然都有自己的名字,不过对外习惯了以排行来称呼,便不怎么提起。不过如今在红巾军,这种名字就显得有点不走心了。

  公孙大娘很干脆地道,“我的名字不必再提,不如主公也给我赐一个新的。”

  明月霜理解地点头。她是个伶人,哪怕号称盛唐剑舞第一,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过去的名字,当然也不会比大娘这个排行正式多少。

  她摸着下巴思量片刻,说,“那就取一个谨字吧,勤谨的谨。”

  众人都不由得转头来看她,抿唇忍笑。

  明月霜自己浑然不觉,问道,“你觉得怎么样?”

  公孙大娘——公孙谨,她面上倒是什么都看不出来,郑重地谢了明月霜为自己取的新名字。

  邵九娘和高五娘的名字,应该是家人取的了,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这个气氛触动,也纷纷说要改名。明月霜只觉得自己的取名困难症要爆发了,绞尽脑汁才想出来两个不错的。

  九娘是木匠,就取墨斗的墨字,邵墨。

  五娘的技能是寻矿,对红巾军的助力不可谓不大,就取寻找的寻字,高寻。

  众人听完,也点评了一番,又为几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加上了好几层文艺滤镜。

  明月霜唯一不解的是,好像每个人都很高兴,说着说着就想笑,看见别人笑,也会立刻跟着笑。

  直到一桌饺子包完,阿青默默将一张毛巾递到她面前,她才终于反应过来,之前思考的时候,好像用满是面粉的手捏过下巴……

  明月霜心平气和地抬起头,看向其他人。见事情终于暴露了,众人便不再忍耐,纷纷笑得前仰后合,开心至极。明月霜将擦脸的毛巾放在一边,站起身,双手在面粉里一按,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在每个人的脸上都蹭了一下。

  众人似乎都被这个变故惊住了,一时愣愣地看着她,没有动作。

  直到明月霜满意地笑起来,她们才终于回神,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再看看桌上的面粉,拿不准要不要报复回来。

  明月霜当然不会给她们这个机会,立刻退得远远的,一本正经地道,“好了,饭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赶紧去洗脸洗手,准备吃饭了。待会儿有人来叫你们,看到了像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