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49章 花开两朵 这不得摸清他的行……
作者:衣青箬      更新:2023-05-30 16:30      字数:11533
  秋月白是个比朱淑真更忧郁的姑娘。

  若说朱淑真的忧郁是文艺青年的通病,那秋月白就像是半张素纸、一片落叶,有一种身不由己的零落感。

  这是明月霜最不会应付的一种人,好像吹一口气都怕把人给吹化了,只好敬而远之。所以,与已经跟邵九娘一起投入工作之中的王贞仪不同,秋月白始终抱着她的琵琶,游离在所有人之外。

  但是这一刻,明月霜在她身上看到了一种属于所有卡牌人物的共性:不自弃。无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她们仍有挣扎着向上的期待,所以才会被游戏选中。

  对上秋月白的目光,明月霜便很难把已经到嘴边的拒绝说出口。

  何况平心而论,她也的确很需要有这么一个人,而秋月白毫无疑问会做得比窦娥更好。

  良久,明月霜深吸一口气,应道,“好。”

  又对窦娥说,“让阿青多看着她些。注意安全,你们都是,外面总是不比家里。”想了想,又说,“不用那么着急,左右也不是立刻就能定下的事。你先歇几日,把身体养过来了再走。”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明月霜便也不再迟疑,很快就收敛起情绪,对众人道,“这两三个月的时间,我们得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每个人都点头,从上官婉儿开始,纷纷出言表态,定下两三个月之后能够达成的目标。

  明月霜没有发表意见,安静地听完了,才说,“只是这样还不够。”

  不是她们做的不够,而是……光是这样,可不足以说动游戏等她们这三个月。

  “主公可是已经有了打算?”问话的是穆桂英。

  明月霜点头,“我想趁这段时间,将北山的俚人解决了。”

  北山的俚人,她们目前只接触过阿笠部,但是在深山之中,还藏着无数的部族,正在窥探被她们占据的那片地盘。明月霜本来就有意等缓过手来之后就去处理这件事,现在不得不提前了。

  既然副本1-3的开启无可避免,那她索性尝试一下修改它的内容,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先过一个本,把这艰难的一战推到1-4。

  用这样的方式,来争取宝贵的发展时间。

  “这倒是个办法。”穆桂英若有所思,“那些山民野蛮彪悍,是天生的战士,若是能收服一部分,也能壮大咱们的实力。”

  “不错,而且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不惊动东西川的情况下扩大地盘,把一切安排得更从容。”上官婉儿也点头赞同。

  有一句话她没说,但想必在座众人都心里有数:这样一来,即使对上乔珩之后真的不敌,她们也可以暂时战略转移,躲进深山里,而不用死守方县,把手中的实力白白消耗掉。

  就连高五娘也说,“正好我也进山看看,还能不能找到什么好东西。”

  所有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方才沉闷的气氛也一扫而空。明月霜见状,微微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希望游戏真的足够灵活,可以自动调整副本内容。

  ——虽然即使不行,明月霜也已经打定主意,就算每天一篇小作文,也一定要磨到游戏答应为止。

  也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了她的决心,当明月霜表情郑重地点开副本详情页面时,竟然真的在左边的页面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头像,是非常典型的山民打扮!

  这个发现让她忍不住用力地握了一下拳,兴奋得在心里喊了一声“耶”。

  不愧是游戏!

  明月霜决定,回头就写一篇小作文,把这个灵活的触发机制狠狠夸奖一番。

  争取下次还有!

  戳了一下山民头像,确定里面的详细信息就是自己之前看过的,明月霜提着的心总算是落下了大半。她看着后面还没亮起来的头像,原本想用情报点兑换,犹豫了一下,还是暂时停下了手。

  先试试能不能从别处得到更多的消息,情报点还是要用在刀刃上。

  毕竟,这并不是结束,而只是开始。等解决了山民,后面还有更大的麻烦在等着呢。

  ……

  明月霜再次启程前往巴城。

  这个时候,再回想起林珑对宋之睿动手这件事,明月霜也不得不夸一句有先见之明。

  若非她解决了宋之睿,拿捏住了整个巴城,明月霜现在想要得到巴城的全力支持,恐怕还需要费一番功夫。

  因为这个,到了巴城,议事的时候,明月霜就让人将林珑也请了过来。

  林珑对此又惊又喜。

  以前她虽然也经常上山,进出方县诸人的地盘无碍,但是在大事上,除了适逢其会的那一两次之外,一向都是明月霜这边商量完了,才通知她。现在可以参与内部会议,自然意味着她身份上的不同。

  何况明月霜还十分坦然地将顾承骏的打算,她们这边的应对,都尽数告知了她。

  这种被信任的感觉,这种“我也可以参与到这些事情之中来”的感觉,同样是林珑从未体验过的,也是她无论如何不能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哪怕这段时间她掌控了整个巴城也一样。

  林珑再次确认,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得知明月霜想要知道山民的消息,她便主动揽下了在巴城打听的重任,“陈炯到巴城也不过数年,就在山上经营出了偌大的阵仗,想来也不是他一人之功。巴城之中,有好几家是从前为他做事的,一定知道不少消息。”

  林珑也不怕他们不肯说。

  陈炯的死忠,都已经在之前的变乱之中被干掉了,剩下的这些,都是实力一般,野心也没有那么大的,这段时间一直夹着尾巴做人。若是有机会“戴罪立功”,重新回到巴城的权力核心,他们肯定不会拒绝。

  “那就劳烦你了。”明月霜也松了一口气。

  除了巴城的原住民,其他的消息,就只能从阿笠部的俘虏嘴里掏出来了。

  而这件事,居然也没让明月霜费什么力气,因为朱淑真留在山上,除了管理盐山、矿山和作坊之外,最主要就是为了防备深山里的俚人,这段时间一直在做这件事,只不过之前明月霜不需要,她也就没有将消息报上来。

  所以明月霜惊讶地发现,两边的情报这么一汇总,居然也把山里的俚人给摸清了七八成。

  北山的这一支俚人,大概分成五个部族,分别是阿笠部,阿青部,阿白部,阿蓬部和阿衣部。他们彼此通婚、交易,也彼此征伐、杀人,部族与部族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而混乱,很难理清。

  不过总体来说,阿笠部和阿衣部交好,阿青部和阿白部交好,剩下一个阿蓬部跟谁关系都差。

  在所有的部落之中,阿笠部是最有钱的,因为他们的位置靠近山外,能与山下交易,而且他们还有一口盐井,但其实他们的地盘最小,人口也最少,所以才需要跟阿衣部交好,借助对方的力量。

  阿衣部被阿青部和阿白部夹在中间,养着最多的战士,消耗巨大,所以只能离不开阿笠部的支持。

  阿青部和阿白部,据说是一支部族分裂而成,时移世易,分裂的原因已经没人追究,为了生存,他们自然地联合在了一起。

  至于阿蓬部,那是在山民之中也要被骂一句“野人”“蛮子”的存在。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在大山最深处,习俗也最为野蛮,总是不愿意老实交易,看到好东西只想抢回去,风评非常差。

  余下其实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部族,但都只能依附于这几个大的部族,成为他们手底下的一个寨子,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知道了这些,也就能弄明白,为什么阿笠部被明月霜拿下之后,山里的俚人们至今都还没有采取行动了。

  不是他们不想动,只是阿衣部被阿青部和阿白部牵制着,反而形成了一个岌岌可危的平衡,谁都不敢先去打破,反而让局势一直僵持到了现在。

  所以他们除了派几个机敏的族人到阿笠部的地盘边界探查一下消息,别的都还没来得及做。

  若非如此,朱淑真也不可能稳坐钓鱼台了。

  不止是明月霜,其他人听到这么详尽的消息,都不由得对朱淑真刮目相看。

  朱淑真表示,这都不算什么。她离婚之后,随父母居住在乡下的庄园里,闲着没事就出门逛逛,关注一下民生之事。打听消息,不过是其中一步罢了。若不是很难取得俚人的信任,她甚至都想亲自去他们的寨子里走走。

  “你悠着点吧。”明月霜忍不住说。

  朱淑真笑了起来,“主公不必担心,想必很快那些寨子就会变成咱们的领地,我去了也不会有什么危险。”

  这倒是,山寨打下来,总要有人管理,若她对此有兴趣,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既然俚人内部本来就有矛盾,那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而化之了,这也是朝廷对待边民一贯以来的政策:拉一拨打一拨。

  至于要拉谁,明月霜几乎没怎么犹豫,就做出了选择,“就阿衣部吧。”

  众人闻言,也都是会心一笑。

  会选择阿衣部,理由简单到根本不需要去问——这是几个部族之中,唯一一个首领是女人的。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山上的生活环境有关。

  虽然这些山民们已经学会了种地,但山里不比外面,土地少,出产也少,要靠种植养活所有的族人,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他们还会狩猎山中的野兽,几乎每一个山民都是最好的猎人。

  但打猎这种事,既要看技术,也要看运气,不可能每一天都有收获,所以采集也同样是个非常重要、每个山民都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明月霜发现,山上的部落基本上都还处在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状态之中。

  具体的表现是,这些部落都保留了走婚的习俗。也就是说,每一个家庭,都是围绕着着女人建立起来的,女性的地位相对山外会更高一些,在家里也有话语权。

  也正是因为如此,虽然大多数时候,当家的是武力更加强大的男人,首领的位置会由舅舅传给外甥,但如果部落首领的姐妹没有生出儿子,那也会出现女性成为首领的情况。

  现在的阿衣部,就是如此。

  或许,这也是阿衣部会跟阿笠部结盟的原因之一。

  所以在阿笠部被明月霜攻下之后,阿衣部的处境相当不妙。要不是因为部族之中骁勇的战士足够多,说不定早就被阿青部和阿白部联手吞并了。

  她们更需要,也更有可能接受来自山外的援助。

  ……

  在明月霜的授意下,李雍容将在领地外围窥伺的探子全部都抓了起来,然后将阿衣部的放了回去,让他们带去一封明月霜的信。

  原本明月霜还怕阿衣部汉化的程度不够,没有人识字,那就只能带口信了,出现谬误的可能性很大。幸而情况没有那么坏,一直在跟阿笠部接触的阿衣部,显然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她们会种地,也会织布。事实上,根据林珑打听来的消息,阿衣部织染的布料,一向都是巴城乃至整个西州权贵富家竞相购买的好东西,因为她们能染出一种非常特别的蓝色,用来染色的植物只生长在山里,外面没有。

  第二天,明月霜就收到了回信。

  拆开一看,她就笑了,“阿衣部也不简单啊。”

  在上一封信里,她表达了自己的善意,说是得知阿衣部现在的情况不太好,自己愿意提供一些帮助,以后能够与阿衣部友好往来。

  而阿衣部也不含糊,直接在回信里提了要求,说是想要从冶铁作坊里采购一批兵器。

  这既是她们真实的需求,也可以看作是对明月霜的一种试探:你说你是善意的,嘴上说的可不算,得拿出实际的好处才能让人相信,你敢吗?

  明月霜……还真不敢。

  或许将来她会为阿衣部提供武器,但那一定是在自己可以压制对方的情况下。甚至应该是作坊这边改良了工艺流程之后,制作出了更加精良的装备,她才会将淘汰下来的旧东西卖出去。

  像现在这样,她自己名下的军队尚且还没有装备完全,哪里有多余的武器装备卖给阿衣部?

  明月霜提笔回信。

  武器是没有的,我们现在也很缺啊,不过,既然你们需要武装力量,那我这里有个更好的建议,不如你们花钱雇佣我的军队去帮你们打仗吧,收费绝对优惠哦!

  大概阿衣部一向是自家对外出租人手,还从来没有想过可以租借别人的军队,更没想到明月霜这个山外的人找上门来,竟然是毛遂自荐来了,所以这一次,阿衣部的回信来得很慢。

  明月霜倒是一点也不着急。

  慢有慢的好处,慢说明阿衣部在考虑,既然需要考虑,那就是已经被她的条件打动了。

  之所以没有立刻答应,无非是还有一些顾虑,多半是怕引狼入室,毕竟根据林珑找到的官方记录,这些山民在山外人手里吃的亏也着实不少。

  什么以招抚为由把人家的族长骗过来杀了,以交易为由把人家的族长骗过来杀了……甚至还不止一次。

  明月霜看完,都觉得匪夷所思。

  足见那句话是有道理的:人类唯一能够从历史之中吸取的教训是,人类根本不会从历史之中吸取任何教训。

  只要有足够打动人心的利益,下一次,山民们恐怕还是会被骗。

  但这对明月霜来说不是坏事,虽然她并不打算坑人,但她现在确实很需要获得山民们的信任,如果她们始终警惕甚至怀抱杀意,那才糟糕。

  总之,明月霜非但不着急,甚至还有闲心跟着高五娘一起,在山上转悠,想找出新的矿——其实现在的地盘,她们之前都已经转过一次了,至于更深的地方,在这个微妙的时机,自然不适合深入,但高五娘没事做,闲着就心里发慌,明月霜索性陪她出门了。

  又过了两天,阿衣部的回信姗姗来迟。

  当然没有直接答应借兵,而是提出了交易请求。相对于上一次的狮子大开口,这一回的要求就正常多了。

  她们想从明月霜这里采购一批食物。

  显然,失去了阿笠部这个盟友,阿衣部在面对另外两部联手时,是处于下风的,各方面都很紧张,物资尤其缺乏,所以才会愿意冒着风险与明月霜交易。

  “我们还有足够的粮食吗?”林珑有些急切地问。

  “本来是没有的。”明月霜笑道,“但是丽君不是已经将巴城的土地清点完毕了吗?他们今年的秋粮,还没交吧?”

  林珑一愣,继而才想起来,因为一连串的变故,这事确实被耽搁了。又因为现在的巴城职权不清,含糊之下,竟然一直拖延到了现在。

  上面没说要收,下面自然也不会主动给。

  她立刻站起来,“是我的失误,我这就回去催一催。”

  明月霜点头,又对李雍容说,“咱们也得从方县运一批蔬菜过来。”

  粮食方县也缺,倒是蔬菜,现在新鲜的、晒干的、腌制的,数量多得吃不完,完全可以拿出一些来交易,留下一部分粮食自己吃。

  李雍容转身,也去安排了。

  明月霜目送她离开,心中不无感慨。

  其实一开始,她还想过,要不要把穆桂英换过来。但想到每次打仗都是让穆桂英上,多少有点对不起老将军,也让李雍容少了锻炼的机会,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用她。

  正好方县那边还要继续练兵,应对开春之后可能出现的战事,穆桂英也走不开。

  不过很快明月霜就发现,李雍容其实相当适合在山林间作战。一来她的射术十分出众,在山里更有发挥的余地。二来,她本人也是少数民族出身,与山民们交流也更方便。

  譬如借兵给阿衣部这个主意,就是李雍容想出来的。

  明月霜同样陷入惯性思维之中,可想不到这样的办法。

  阿衣部的情况估计很不好,在明月霜答应交易之后,她们很快就定下了时间地点,表现得颇为迫切。

  交易的事,明月霜同样交给了李雍容,也是让她提前跟阿衣部的人接触一下,为接下来的并肩作战打下基础。

  而李雍容干得很不赖。

  虽然阿衣部的首领没来,但派来了自己的亲妹妹。在两方都有意亲近的情况下,李雍容成功地跟对方交上了朋友,歃血为盟了的那种。

  要不是听到李雍容说,明月霜都快忘了,这是个很流行认亲戚的时代,从朝堂到地方,认干爹干儿子的多了去了,认个兄弟姐妹,那都不是事儿。

  这种时候,明月霜尤其能感受到“风俗”两个字的力量。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呀!

  非但不能移风易俗,一开始还得入乡随俗呢。

  是的,明月霜已经做好了自己也有可能跟阿衣部的首领结拜,在这个时代多一个姐妹的准备。

  本来呢,她是觉得这事多少有那么一点离谱的,但是转念想想,只是认个姐妹而已,总比被潜在的敌人求婚要好一些。

  一切都很顺利。

  交易一共进行了三次,规模一次比一次更大,之后,阿衣部就正式提出借兵的要求了。

  李雍容带着一千女兵进了山。

  这个数字,也是斟酌之后的结果。

  阿笠部总共就不到两千人,数量是五个部族之中最少的,推算一下,其他部族最多也就是五千人,不会超过太多,否则,阿笠部保不住手中的财富。

  山民当然不能以山外的情况来推算,很多少数民族因为人口基数小,都是全民皆兵的。

  除去老幼病弱,两三千的战士,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

  既然是借兵,人数总不可能比阿衣部自己的兵还多,容易让人感觉到威胁。但要是太少,万一阿衣部突然翻脸,女兵们很有可能无法自保。综合考虑之后,定下了一千人的数字。

  临走之前,明月霜郑重地交给了她一张地图。

  李雍容展开一看,顿时吃惊不已,“主公,这是哪里来的?”

  “我这段时间出门闲逛,总不能白逛。”明月霜说。

  交易开始之后,阿衣部对她们的戒备就没有那么严密了,明月霜趁此机会,带着一支亲卫队进山,画出了这张地图。

  虽然靠近阿衣部的那边比较粗糙,但是靠近阿笠部这边,就画得相当详尽了。明月霜几乎是将系统地图一比一复制了过来,恐怕比阿衣部自己的地图还要更详细、更清晰,而且跟照片一样一目了然。

  有了它,李雍容就不用担心退路了。

  而明月霜这边留了两千人,也在随时准备接应她们。

  “主公放心。”李雍容记下明月霜说的识图要领,郑重地叠起地图,贴身揣好,“属下必不负所托!”

  ……

  白城。

  李国言往功德箱里捐了一块大概有二两重的碎银子,知客的女尼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容。

  她们这家庵堂地方偏僻,平日里往来的香客很少,多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妇女,捐的功德都是牙缝里省下来的一文两文,这样大方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虽然有一位贵客每个月都会来见法师,也会捐几两碎银,但功德嘛,自然是多多益善。

  她很想留下这位大方的香客,所以一听李国言说想求见住持法师,便满口答应,引着人往后面的静室走。

  只是到了地方,才发现住持竟然有客,知客的女尼连忙向李国言道歉,请她稍候。

  其实这时候,应该把人请到别的静室,奉上香茗素食,奈何这家水仙庵地方太小,总共两进的地方,前面是供奉菩萨的观音殿和两个配殿,后面就是女尼们日常起居之处,待客都是在住持所住的方丈之中,并无别的客室。

  “无妨。”李国言的视线掠过不远处门窗洞开的方丈,见自己要找的人就在房中,跪坐在住持法师对面,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了一些,“说不定这也是菩萨对我的考验。”

  女尼忙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李国言就跟她搭起话来,问她的法号,问庵里的诸事,因为都不是什么隐秘之事,女尼自然无所不言。

  这庵里一共就四个人,住持法号愿真,是一位佛法精深、又有德行的法师。剩下三人则都是遇到了难事,住持法师慈悲为怀,收容她们在此,住得久了,受佛法熏陶,便也相继剃度出家。

  水仙庵没什么名声,也就是附近几个村子会有人过来请法师看病抓药。

  听到愿真法师懂得药理,李国言眸光微闪,“想来法师一定精通医术,否则也不会有那样的贵人求上门来。”

  名叫慎言的女尼显然并不太谨慎,闻言笑道,“并非如此,张夫人之所以常到庵里布施,是因为她与法师有旧,听说法师出家之前便认得了。”

  “原来是这样。”李国言点头。

  此时,那边方丈里的客人正好站起身,她就说,“那位客人似乎要走了,我们也过去吧。”

  慎言没来得及把人拦下,只好跟了上去。

  李国言脚步很快,正好迎面碰上了走出来的客人,她手里自然地拎着一个布包,擦肩而过时,李国言闻到了药味,不由回头看了一眼。

  既然愿真法师知道药理,客人向她求药也很很正常,但……

  她只看了一眼就收回视线,没有引起对方的警觉。

  愿真法师看到她,似乎有些吃惊,因为庵里很少来陌生的客人。慎言连忙上前,低声解释了几句,愿真法师面上的疑惑才收了起来,但李国言能够感觉到,她并没有放松,仍旧保持着警惕。

  她只当什么都没发现,拿出自己手抄的经书,对愿真法师道,“我想找一处安静的地方供奉这两本佛经,最好早晚能聆听经声梵唱。那些大的寺庙鱼龙混杂,叫人不放心,打听得这里有一处水仙庵,便唐突前来,还望见谅。”

  “菩萨不会拒绝有诚心的人。”愿真法师念了一句佛,说,“施主既然能找到此处,便是有缘,这佛经可供奉在菩萨座前。”

  这是很郑重的供奉方式了,李国言连忙行礼致谢。

  又寒暄了几句,李国言便主动告辞。

  愿真法师明显松了一口气,亲自把人送出门。

  李国言到山下时,张夫人的马车已经离开了。她也不着急,依旧按照自己的步调进城,直奔城西某个传承了数代的医馆,果然在门口看到了张夫人的马车。

  到了这里,李国言就没有再跟下去了,而是选择先回去。

  她们的住处是白城这边安排的,就在刺史府附近。

  李国言一进门,就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连忙抓着一个守门的女兵问,“是不是窦娥姑娘回来了?”

  “是。”女兵虽然站得端正笔挺,眼中却含着笑意,“也才到没多久。”顿了顿,又说,“还带来了另一位姑娘。”

  “咦?”李国言顿生好奇之心,快步往里走。

  很快她就见到了“另一位姑娘”,也明白女兵为何要单单强调她了,因为这实在是个非常惹眼的人物,不仅是因为她怀里抱着的那柄琵琶,更是因为她的气质与方县众人迥然不同。

  她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幅画,叫人不由自主地拘谨起来。

  李国言没敢靠近,贴着窦娥这边走过去,向她和阿青问好。窦娥便向她介绍道,“这位是秋月白姑娘,主公有新的命令给我们,特意派秋月白姑娘到白城来,助我等一臂之力。”

  李国言一听,也顾不上秋月白了,与她见礼之后,便兴奋地问道,“主公有新的命令,是什么?”

  窦娥说,“主公让我们设法拖延议和的时间,最好能拖到明年春天。”

  “只怕不易。”李国言皱眉道。

  窦娥笑了,“要是容易,也不用特意交代咱们了,而且还派了援军。”

  李国言便转头去看“援军”,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好奇。明月霜只派了她一个人过来,足见她的能力一定十分特殊,就像是阿青姑娘和窦娥姑娘那样,各有擅长之事。

  秋月白朝她微微一笑,垂眸拨动琴弦。

  李国言不懂乐理,更说不出“未成曲调先有情”这种话,只觉得对方随便拨弄一下,立刻就抓住了自己的耳朵,叫人不由自主地想听下去,实在厉害。

  她也猜到了秋月白的任务,“主公想送秋姑娘去某个人身边?”

  “东川节度使顾承骏。”窦娥说。

  “就这么直接把人送过去,似乎也不妥。”李国言想了想,说,“这件事,说不定我能帮得上忙。”

  “怎么说?”窦娥感兴趣地问。

  李国言道,“我不是方才从外头回来么?就是去确认了一件事。若是操作得当,说不定无需秋姑娘涉险,就能完成主公的交待。”

  这下就连秋月白都好奇了。

  李国言便将自己这段时间所做的事一一道来。

  窦娥和阿青是使者,来了白城,有许多的交际要做,被许多人的目光盯着,倒是李国言的行动自由了许多。

  她跟明月霜说,要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当真每天都到处跑,什么都想看。白城这边一开始还派人跟着她,后来发现她漫无目的,渐渐也就放松了。

  但李国言可不是真的在瞎跑,只不过,她知道自己被盯着,所以看到了什么,也不会主动上去接触,而是回来之后,报给窦娥手下的情报人员知道,让她们悄悄地去查。

  窦娥这一次也把所有人都带来了,有了上一次在巴城的经验之后,她们低调了许多,甚至进城之前就分散开来,陆续混入城中,在明面上与方县的使团没有任何关系,也不会引起注意。

  有她们在,很多事情要查起来就容易了。

  而李国言在众多引起自己关注的人物之中,选中了张夫人,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张夫人的“张”,是她丈夫的姓。张煦,白城刺史,也是顾承骏的心腹之一。

  他本来是个落魄士人,屡试不第后,便开始游学各地,谋求晋升之道。来到东川之后,他与顾承骏一见如故,便留在了对方身边。这人有一股狠劲,又颇有些小聪明,很得顾承骏看重,将东川除了治所山城之外最重要的白城托付给他。

  李国言一开始盯上他,其实只是因为她打探到,那个让顾承骏向明月霜求婚的馊主意,就是他出的。

  这不得摸清他的行踪,让阿青去套个麻袋?

  谁知这一查,反而让她们查出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

  原来这个张煦,以前有个好朋友,名叫臧荣。也正是臧荣将他引荐给了顾承骏,让他有机会平步青云。但张煦到了顾承骏身边没多久,臧荣就被卷入了一场阴谋之中,被当时的节度使,顾承骏的父亲下令处死。

  之后,张煦便成了顾承骏最信重的人,而臧荣的妻子石彤,也带着唯一的女儿改嫁给了张煦,成为了“张夫人”。

  这里面要说没什么事,李国言可不相信。

  之后她们又查到,据说张夫人和张煦的感情并不好,一直都淡淡的。而且,有情报人员从张家丢出来的垃圾里翻出了药渣,检验之后,发现是用于避孕的药物,但是从张家打探到的消息,却说是张夫人身体不好,常年喝药调理。

  由此李国言判断,张夫人或许是为了保住前夫唯一的孩子,不得不屈从张煦,却不愿意生下张煦的孩子。

  那么,张夫人是否也在怀疑前夫的死与张煦有关?

  如果她怀疑,会想要为夫报仇吗?

  李国言觉得,如果事情真的是自己想的那样,那么张夫人石彤,或许会是明月霜想要争取的对象——就像她在巴城找到了林珑一样。所以,今天她才走进了水仙庵,尝试接触一下石彤。

  结果却得知了另一个消息:水仙庵的愿真法师,不仅是石彤的故人,还精通药理,很有可能就是她一直在秘密为石彤提供避孕的药材。

  这确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

  石彤每个月出门,会先去水仙庵拿药,回去的路上再顺路去药房抓药。这样一来,她只要在车上将药替换一下,就可以瞒天过海了。

  李国言原本的计划,是先让人去查一查那位愿真法师,弄清楚她跟张石彤以前到底是什么关系。

  “你怀疑愿真法师是她的同谋?”窦娥敏锐地问。技能带来的洞察力,让她很容易做出这样的判断。

  李国言点头,“如果能确定石彤在怀疑张煦,我们便可以尝试接触她,与她合作。”

  石彤嫁给张煦已经快十年,却始终没做什么,很显然,一个后宅妇人,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想要复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当然石彤如果只是想杀死张煦,也没有那么难,毕竟她现在是张煦的妻子,实在不行晚上睡觉的时候捅他一刀,一了百了。如果石彤只有一个人,或许就这样做了,但她和前夫臧荣还有一个孩子。

  大概因为是个女儿,张煦没有动这个孩子。但如果她做的事情暴露,那母女俩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保护女儿,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石彤不会用这种鱼死网破的招数。

  而这,也是方县与石彤合作的基础。她们可以帮她保住孩子,甚至连她本人也有机会活下来。

  与此同时,石彤也会成为她们撬动整个东川利益体系的支点。

  李国言说完,见众人都看着自己不说话,不由有些忐忑,“怎么了?是不是我哪里考虑得还不够周全?”

  “不,你做得很好!”窦娥拍了拍她的肩膀,大声称赞道,“有了这条消息,我们便可以调整计划,把事情做得更加圆融,不用担心太生硬,也不会留下太多痕迹了。”

  就说把秋月白送到顾承骏身边这件事,若是就这么直愣愣地把人送过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就落了痕迹,难免惹人猜疑。但如果是走石彤的路子,就能够撇清与她们的关系了,以后进退都更从容。

  另外,她们毕竟是外人,很多消息没那么好打听。若是石彤愿意帮忙,就会容易得多。

  而窦娥从明月霜那里学到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时候,信息会成为胜败的关键。你知道敌人不知道的消息,甚至敌人知道的消息都是你刻意透露出去的,那你不止能赢,甚至可以操纵整个局势。

  所以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窦娥实在没想到,李国言会给自己这样一个惊喜。

  这也印证了明月霜的另一个理论: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事,人才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是能听令行事,交代的事情都能做好。而更进一步,则是会主动去做事,等你需要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

  李国言无疑就是会主动做事、而且还能找到关键之处的那种,也难怪明月霜看重她。

  如果手底下都是这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事情做不到?

  这样想着,她便对李国言道,“等事情办成了,回去之后,我一定在主公面前为你请功!”

  窦娥接手之后,调动所有的力量调查愿真法师,进展自然更快,没多久就有了结果。

  当年,臧荣是因为被卷入了一桩阴谋而被杀,而这桩阴谋,牵连的当然不会只是一个臧荣,还有不少人都因此死去,算是个挺大的案子,而愿真法师,便是其中一位死者的家人。

  她和石彤,也不是慎言所说的那样意外重逢。事实上,她正是在石彤的安排下获得度牒,剃度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