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4 章 胤禛:我能见见我这位儿子吗?
作者:小雪狮      更新:2023-10-09 16:24      字数:7114
  季驰光:“不得不说,乾隆皇帝毕竟还是在锦绣堆里长起来的帝王,大概是因为从小到大都没有经历过什么风波,所以,一旦受了指责,他便格外的愤怒。”

  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受到风吹雨淋,就很容易凋零。

  “为了及时查出这封奏折背后的真凶,乾隆不仅在明面上命人大肆寻找,同时暗地里也派出了不少使者寻访,几乎将全国上下都翻了个底朝天。”

  “只可惜,他的这番努力,非但没有成功抓到背后的真凶,反而让全国百姓被他折腾得鸡犬不宁,很多人甚至借此机会开始铲除异己,将假奏折的真凶的身份安插到自己的政敌身上,制造了一起又一起冤假错案。”

  难得皇帝发疯,大家看见了这么一个好机会,怎么可能不多多利用呢?

  这么多人一起造谣甩锅,只要好好操作,浑水摸鱼成功的概率很高。

  就算事后会被查出来,那起码政敌也死了,怎么说都值回本了。

  观众们无语。

  看这人先前的表现,大家还觉得他挺标新立异的,说不上英明神武,但勉强算是个开明的皇帝……现在发现,这可真是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居然还有脸说自己跟亲爹不一样呢……是啊,是挺不一样的,你亲爹一个案子,顶多折腾三个人的九族,你一个案子,那是要把全国上下都折腾个遍啊!

  杀伤力直接以一当十了。

  季驰光:“其中,单单只是据我所知的,就至少有两件灭门案子的凶险程度不输给雍正时期的文字狱大案了。”

  “这个案子的波及范围之广,超过了雍正和康熙两个人联手的水平——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生冤案,又不断的出现翻案,循环往复,像是陷入了一个莫比乌斯环一样。”

  “但是,哪怕最终能犯案,哪怕最后证明了那些人其实是清白无辜的,可人家也已经人头落地了,如果在这个时候将他们的清白公之于天下,那岂不是直接打了皇帝的嘴巴?”

  要知道乾隆可是一直标榜明君的,明君怎么能乱杀人呢?明君怎么能制造冤假错案呢?

  这些冤案一出,那乾隆身上的明君滤镜岂不是要碎一地?

  季驰光无奈的摊了摊手:“于是,为了保护皇帝的名声,朝廷推出了两个替罪羊——千总卢鲁生和守备刘时达,让这些人承担了百姓和官吏的怒火,而皇帝则是清清白白的置身事外。”

  “只能说,乾隆真是一个大大的明君。”

  也就是说,这件事情在历史上一直都没得到答案,所谓的幕后真凶……也只是两个被推出来的倒霉蛋罢了。

  谁叫皇帝的阵仗闹得太大,要是一直都找不到真凶,那皇帝这副鸡飞蛋打的模样怕是要成为笑柄。

  再加上这一路查下去,出的乱子实在太多了,总得来一个凶手平息民愤。

  于是,两个替罪羊横空出世。

  于是,乾隆顺理成章的保住了自己明君的人设。

  感觉

  仿佛无形之中被人抽了两个大逼兜子的乾隆:“……()”

  l≈dash;≈dash;

  ≈dash;≈dash;l

  l

  :≈ldo;≈hellip;≈hellip;?()_[(()”

  他觉得自己可委屈了。

  你看看,他早年难道给文人吃什么苦头了吗?

  没有啊!

  他不仅没有让他们承受牢狱之灾,反而对一些有才之人加官进爵,让他们受尽了荣华富贵,这难道不是仁德明君吗?

  之所以后来会变成那个样子,纯粹是因为有一部分人不知道领受他这个皇帝的好意,非但不感激,反倒是在背后说三道四,动摇他的统治……这哪个皇帝能忍得了?

  反正乾隆觉得自己是不行的。

  唉,这些人可真难伺候。

  好好对他们的时候,这些人不肯好好过日子,非得折腾出点事情。

  他后面严肃起来了,一切行为向他阿玛看齐了,这帮人又开始说他不仁德。

  到底他是皇帝还是他们是皇帝?

  怎么一个个架子比他还大?!

  乾隆深沉的叹了口气。

  这年头,皇帝不好当啊。

  ……

  季驰光:“以此为转折,乾隆整个人朝着一个极端的方向狂奔而去,清朝的文字狱在他的手中发展到了高峰期。”

  多可笑啊。

  一个刚刚登基的时候宣扬言论自由、仁德慈爱的皇帝,到最后,反而成了这一项制度的第一反对者。

  文字狱可是在乾隆手里发扬光大的。

  季驰光:“乾隆那个时候的情况……嘿,那真是路过的小猫都要被他踹两脚。”

  “不管有没有问题,先砍了再说。”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案子。”

  “例如这一件事——乾隆四十五年,一位老秀才忧国忧民,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向地方官递上了自己的一些治国建议。”

  “结果,当地的地方官看到他送上来的这些东西,第一反应并不是感动于这位老秀才的爱国之心,而是雷霆大怒——天啦噜,这个老秀才的建言书里面,居然没有避讳皇帝的姓名呢!居然有两个弘扬的弘字!严惩!这必须要严惩!”

  观众:“……”

  弹幕:“……”

  【花好月圆人寿

  ()  :……我知道清朝的文字狱离谱,有的时候一首诗里面带个清字都要被诛九族,可我愣是没有想过它能够离谱到这个地步!就撞了个字啊……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把皇帝的全名写上去了你急什么?这是一个个的都有毛病吧?】

  【雨翊凌澜:最关键的是这一份建言书居然还真的非常言之有物,不像一般的秀才喜欢掉书袋,这位老秀才写的非常有理有据,而且还是根据当地的情况物价来的,但凡需要论证的地方全部都精确到了数字——结果人家就被绑了,那位地方官看完之后非但没有感动,第一反应就是把这家伙拿下,这真是……这种事情,脑子没点大病的人做不出来。】

  【行八行四的福气:他真的,我哭死。据说当时这位地方官还去询问他是为什么包藏祸心的交了这么一份东西的时候,他的说法是——我年纪大了,眼看着就不行了,想着自己的这一身才干怎么着也要报效一下祖国,于是就趁着自己还活着,赶紧写了这么一份东西交上来……这是什么一生奉献为祖国的精神?】

  【祖宗庇佑的福泽:最关键的难道不是,这个人刚把东西交上去,就因为这种无厘头的罪名被抓了吗?真的很打击人的啊!】

  季驰光:“我本来以为只是这个地方官可能是脑子有问题,结果没想到,等他高高兴兴的把这么一件‘大案’报给他的上司之后,他的上司居然能比他更疯——人家直接把老秀才家的几十口老小全抓起来了。”

  季驰光说到这里,都要怀疑人生了。

  这种一看就有点病的事情,真的是一个智力健全的地方官员能做出来的吗?

  季驰光:“他甚至把每个人都认认真真的严刑拷打了一番,最终确认了一件事情——”

  “嗯,老秀才干的事情不是出于别人的挑唆,确实是他自己想要报国的。”

  观众们:“……”

  你这不是在说废话吗?

  要不然人家能把这么一份言之有物的东西给你递上来?

  你这真的纯属没事找事行为了。

  同样生活在清朝的阿哥们也多少有点汗颜。

  说真的,他们虽然也挺在乎避讳这件事情的,但是……倒也不至于如此敏感吧?

  不就一两个错别字吗?说不定是人家眼睛昏花没注意就写上去了……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

  再说了,毕竟是来给意见的,而且还是非常难得的有可行价值的,结果非但不接受,还把人给抓了……这多打击人啊,这件事情要是传开了,那以后谁还肯为大清的发展献言献策?

  十三阿哥更是委婉道:“虽然那件假奏折的事情确实挺伤人心的……但是也不必如此矫枉过正,长此以往,怕是会伤了读书人的心。”

  就别说什么收买人心了,弘历这骚操作,他不把自己的名声折腾得和明武宗一样猫嫌狗憎就不错了。

  胤禟咂咂嘴:“说不定只是地方官员的问题,我们那个大侄子指不定还有点理智,再说了,那地方上的审讯结果不是出来了吗?都

  说了这个老秀才是一心为国的忠臣,一时半会儿l没注意到,才写了那两笔错字。有这份结果在,应该也不会判的太重。”

  就看看他们那个受了刺激的大侄子怎么判吧。

  不过,乾隆四十五年和乾隆十六年隔了快二十年了,就算阴影再怎么深重,这会儿l也散得差不多了吧?

  乾隆怎么判的?

  好问题,他当然是非常“仁慈”

  的判了。

  季驰光:“原本当地巡抚给出的判决建议是,秀才本人凌迟处死,家里成年的男丁全部斩立决,剩下的女眷和幼童,全部发配到功臣之家为奴为婢。”

  “不过,我们乾隆皇帝是一位多么善良仁慈的帝王啊,怎么忍心看到这样一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家破人亡呢?于是,在他跟大臣们商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之后(主播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点小事要商量这么久),终于给出了批复——”

  “老人呢,还是凌迟处死,女人和孩子们照样为奴,中间那条改改,老秀才家的成年男丁不用斩立决,改秋后处决吧。”

  换句话说,就是不用立刻死了,给判了个缓刑,不过死还是要死的。

  观众们:“……”

  仁慈,太仁慈了,这怎么能不说是一位仁慈的皇帝呢?

  秋后问斩……感觉还不如斩立决呢。

  斩立决的话,好歹一刀下去,很快就没有痛苦了,你这是要让人在等待死亡的痛苦中再活上几个月啊——感觉这样更难受。

  【雨翊凌澜:……我现在就已经有点受不住了,要不咱们组团一起拼个时光机?我们这就穿越回清朝把乾隆揍一顿吧!这崽种也太欠揍了吧!】

  【老虎爱吃绿豆糕:如果你要去的话,请务必带上我,我非得把乾隆打得雍正都认不出来!】

  看到这条弹幕的乾隆下意识的抖了抖。

  和敬公主把点心放到嘴里咬着,好奇的看着自己厉害的汗阿玛:“汗阿玛,你的腿怎么在抖啊?”

  乾隆故作镇定:“没有的事情,和敬你看错了。”

  他可能害怕文字的威胁吗?

  不可能的,万万不可能的。

  反正文字们也不可能真对他怎么样,除非他们把他爹送过来。

  ……

  季驰光:“以上这件事情,只是乾隆时期的文字狱中的无数案例中的一项,相关的悲惨事迹还有很多,我们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们只需要知道,为了加强对人思想方面的控制,乾隆做了很多,文字狱仅仅只是其中一项而已。”

  “另外还让人诟病的,就是他的焚书之事。”

  “别看历朝历代提起焚书两个字,第一反应就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但实际上,历史上参与了焚书事件的人不在少数,只不过没被大家重视而已。”

  像梁元帝等人,就因为国破家亡之际,不愿意让自己的藏书和百姓家中的图书落入敌军之手,所以进行了大肆的焚书活动,这种案例数见不鲜。

  只不过,这些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焚书行动并不坚决彻底,规模也不算大。所以,历史上最出名的、影响最大的还是得是秦始皇和乾隆帝。

  季驰光:“乾隆年间,《四库全书》诞生了,这件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吧,或者说,即使不知道,但至少应该也听说过这本书吧。”

  《四库全书》可以说的上是清朝的《永乐大典》,甚至在历史成就上,它还超过了《永乐大典》,说是人类文学史上的明珠也不为过。

  弹幕们纷纷附和。

  【二凤:这个肯定是知道的,据说是纪晓岚主编的!】

  【修竹:据说是因为《永乐大典》当中丢失的部分比较多,乾隆皇帝他们有感于《永乐大典》的散失,所以就编了这么一本《四库全书》,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著作,当时可是立志要超过《永乐大典》的存在。】

  【精忠报国:感觉不太像一个系列的……《永乐大典》走的是短小精悍的路子,编好之后,永乐帝又派人删减浓缩了好几次。而《四库全书》……它的字数是《红楼梦》一千多倍!】

  季驰光淡淡道:“那大家肯定不知道,《四库全书》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的读书人的血泪。”

  嗯?

  这和读书人有什么关系?

  多了一本珍贵的历史典籍,难道文人们不该高兴欢呼吗?

  阿哥们沉默了一会儿l,然后兄弟们当中还是脑子转得最快的胤禟先发出了一声惊呼。

  “该不会是……”

  见自己的兄弟父亲都看过来了,胤禟连忙解释道“汗阿玛您想,主播刚才是怎么说的来着?她拿咱们的《四库全书》和明朝的《永乐大典》比,那想必两者肯定是有相似之处。”

  “明朝的《永乐大典》之所以能被人津津乐道,不外乎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东西实在繁多,天文地理、星象占卜,无所不有,那咱们的《四库全书》应该也差不多,要不然,这两个又怎么相提并论——更何况,文字们明确提到了,《四库全书》的字数极多!”

  “这么大的知识储备量,可不是景阳宫里那几本藏书能比的——尤其是,咱们那大侄子,恐怕是一门心思想要超过《永乐大典》的。”

  对于乾隆的性格,在座的阿哥们已经摸得很清楚了。

  这个人,怎么说呢……也有一部分明君的特质在,但更多的是自负傲慢以及……不甘屈居人下。

  这从他刚当上皇帝,就开始迫不及待的摆脱老四给他带来的阴影的这一点就可以看出。

  这样的一个人,要是不编书还好,可如果一动手,那他就一定会要求自己做到最好。

  明朝最有名的书是《永乐大典》,那他就要编一本清朝最有名的书,并且一定要把《永乐大典》压下去。

  乾隆可不是愿意屈居别人的阴影之下的人,这样的情绪,也蔓延到了他的书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家内廷的藏书储量是远远不能够满足他的需求的。

  那怎么办?只能向民间征集了。

  九阿哥道:“汗阿玛您想想,

  人活一张脸,

  树活一张皮,人生在世,不就是得混出点名头脸面的吗?我们普通人尚且这么想,更何况他们那些读书人。”

  读书人清高,可能有不喜欢荣华富贵的,但不喜欢名声的,却少之又少。

  像他三哥,就格外喜欢往各类书籍上加自己的名字,一直都致力于千古留名这项伟大的事业。

  “可是咱们也知道,这天底下的读书人这么多,能够混出头来的少之又少。可是这个时候,如果有人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途径,告诉他们只要把自己手里的书献给皇帝,那就能够换来在身边的这本图书上面留名的权利,那您说,那些人干不干?”

  康熙没有回答,但他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而这个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谁会不干呢?

  哪怕皇帝事后反悔,哪怕皇帝连留名的权利都没有给他们提供,但至少比一辈子碌碌无为出不了头强太多了!

  任何人,只要不傻,就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

  十阿哥喃喃道:“所以,他们把家里的书献出来了,交给朝廷,来编写这本注定会出名的《四库全书》……但是,看看前面那个老秀才的下场吧,一个字写错就可能彻底崩盘,不是所有书都能够那么‘完美无缺’的,那么这些被发现问题的书肯定是不能够完完整整的被退回去的,要不然也太便宜他们了……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焚书?”

  想通了这一点,几乎每个人都僵住了。

  这无疑是一场赤|裸|裸的阳谋。

  皇帝把选择的权利交到了所有人的手中,让他们选择是否上交书籍——肯定有人能猜到,自己和执政者观念不符的作品很有可能会被处理,但是大家依旧会前仆后继。

  因为,没有人不想出名,没有人不想让自己的学说被天下人知晓,所以,他们一定会选择将自己的作品送出去。

  然后,皇帝就能够顺理成章的开始一场清洗活动。

  ……

  季驰光:“……就这样,借着要编写《四库全书》的名头,乾隆皇帝收集了从全国各地送来的大量书籍,他命令手下的人对其进行翻查,一旦发现有反对朝廷的不敬之语,就全部烧毁,只有那些完全对政治没有任何影响的东西,才会被选入《四库全书》当中。”

  “借着这个机会,乾隆皇帝非常顺利的给读书人来了一场思想上的洗礼活动。”

  “这场活动持续的时间很长,将近十年,从这本书开始编纂一直到这本书彻底定稿,这些年里,焚书行为一直都存在。甚至不仅是朝廷那边,有些读书人还会进行自发的烧毁活动。”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乾隆宣布要编撰《四库全书》的那一天开始,此后八年的时间里,全国上下总共发生了24次大规模的焚书活动,在这过程中,总共烧毁了一万三千多本书,这个规模可比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规模要大多了。”

  毕竟秦

  始皇要烧书(),

  9()_[((),

  医药之类的技能书他是不烧的。而那个时候的各个流派,虽名为百家,但是实际上估计也凑不到这么多数,几十个就顶天了,百只是虚指罢了。

  而这些流派,有强有弱,代表作品数量不一。

  可是哪怕是最厉害的儒家,在当时真正能拿来用的,也就《论语》《孟子》和《荀子》。

  换句话说,每个流派的代表作拎出来,顶多凑个三本书,也就是放在那个刀刻竹册的时代,这一本书起码能够凑一担,所以看起来才算多。

  但是,这要是放到乾隆年间……那换算下来,秦始皇烧的书恐怕最多也就只有个五千本。

  哪里像乾隆,光是烧掉的图书种类就快凑够六百种了。

  季驰光:“所以,后人才会评价乾隆,说乾隆焚书,其阴骘不后于秦也——就别骂我们秦始皇了,乾隆烧的比他还多呢,都没有人批评他这个点,我们大王做错了什么?”

  乾小四都没因为这个问题挨批,凭什么针对嬴政?

  乾隆:“……”

  他困惑又不解的问:“朕维护自己的统治,难道也做错了吗?”

  主播可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她又不是当皇帝的,哪里又知道当皇帝的辛苦呢?

  他这边还在腹诽,他爹胤禛那边却已经快忍无可忍了——特么的,这小子能不能别把眼睛放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了?他倒是往外看看啊!

  整天不是政斗就是洗|脑,鼠目寸光的东西!

  胤禛抬手联系了主播:“主播,请问,我能见见我这位儿l子吗?”

  四阿哥露出一抹笑容:“我想给他一个充实而没有遗憾的童年。”

  见面第一件事情,先把不孝子打一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