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基础知识
作者:星云流水      更新:2023-04-26 18:51      字数:1962
  苏秦回到酒店中,跟几个人打过招呼说是累了再房间里休息,不让任何人打扰到他,甚至晚饭也不出去吃了,就想让青黛好好讲讲关于修真的一些东西。而青黛从腕珠里面出来,漂浮在半空中像是老师一样,开始告诉苏秦修真界的基础知识。修真分为四个等级: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只有突破到元婴期后才能飞升成仙。在青黛的那个世界因为灵气浓郁,很多孩子在娘胎里面就吸收灵气,到了出生后就是炼气期的境界了。而因为在地球上灵气太过于稀薄,需要通过淬炼身体先后天,先天境界之后才能到达炼气期,苏秦听到了是羡慕不已。这四个等级都分为初、中、高三个境界。虽然很简单,但是想要达到却是非常难得事情。炼气期:将灵气引入到身体里面炼化,在丹田内形成气虚就是苏秦现在的状态。筑基期:灵气形成液体在丹田里面,储存的灵气越来越多。可以使用的技能也越来越多。金丹期:液体凝固成为金丹,不需要修炼就可以随时随地吸收灵气。可以凭借身体在空中飞行。元婴期:身体里面的灵魂形成第二个自己,就算身体被毁,元神不死也能复活。到这个时候,苏秦才知道原来想要达到能靠身体在空中飞的时候,要达到金丹期的境界。自己乱说的那个老者,想要会飞最少要金丹期境界。而在苏秦体内的那个功德葫芦,现在也发现了很大的变化,按照境界分为是青、红、紫、金四种颜色。原本的苏秦只是非常淡的青色,不是很明显。但是现在是已经变成了青色了,不过只占功德葫芦体积的三分之一大小的位置。从这上面就可以看出,苏秦现在只是炼器初期的境界,到了中医是占三分之二,到了后期则是全满。然后红色对应筑基境界,紫色代表的是金丹境界,而金色则是代表元婴期的境界。这东西青黛足足讲了有半宿的时间,才只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苏秦感觉到这修真实在是太博大精深了,自己差的实在是太远了。他才刚刚进入到修真一途要走的路还是太长了,苏秦原本想要快点修炼的,但是青黛说苏秦的基础不牢固,先稳定基础再说。而且在这之前好学会控制自己提内的灵气,苏秦在功法传承里面找到了名为控灵诀的功法,开始修炼如何控制灵气,如何修炼。世间人常将福德作功德,就象当年梁武帝一样,追求修庙建寺院、度人出家等“轰动效应”,享受其过程的快乐和荣耀,岂不知,这时的所作,除福德外,已毫无功德。功德是内在的;福德是五欲六尘,对外的。贪着、炫耀,即使像梁武帝一样建造了四百八十多个寺庙,度人出家十几万,也如达摩祖师所说:“并无功德”。也许是词面好解,词义难懂吧,虽然是我们很多时候能记得住“功德”的解释,但实行起来还是时常混淆于福德。其实,“功德”与“福德”是有很多差异的,大体有四点:一是本性不同。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修养升华成一种力量去帮助别人,称之为功德。福,指幸福美好之意,是把自己的幸福美好寄托于德行而实现的,称之为福德。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福德是利己的;功德是精神层面的,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无为而为的智慧;福德是物质层面的,是摸得到看得见的实惠。二是发心不同。发心为己,图有所报,得到的只是福德;发心为他,不求图报,其果报是功德。福德是基于自己的行为造作,所完成而得到的一种结果,也可以说,福德是为自己享用的;功德,其行为也是自己造作,但它是对别人的一种帮助。简言之,福德是对己而言;功德是对人而言,造作的对象不同。上圆下空禅师开示:“一切为众生,为善,功德备;一切为自己,为恶,业障现。”三是操守不同。持戒不持戒是区别功德、福德的一个重要标志。持戒表明心地清净,不持戒说明这个人心地还不够清净,修行的境界不同,果报也就不同。所以,若求功德,必须持戒,同样的善行,如能持戒则功德无量;若不能持戒,功德全无或微不足道,得到的是些许福报。如放生、布施、本来是善举,可有的人今天刚刚放完生,事后就大开杀戒,杀鱼宰鸭,涂害生灵。有的人今天布施了一万,明天又去发不义之财,骗走人家一百万,这种做法何来功德!四是时效的不同。福德以积善而得,修养福德能获得善报,使物质条件优厚,精神欢畅,可是不能避免福报的享尽。福德如储蓄,那点储蓄用光了,福报也就随之没有了。而修养功德渐成正觉,才是功德效益的最好作为。有了功德就有了智慧,在了智慧就可以超凡成圣,了生脱死。因此说,功德是永恒的,福德是暂时的。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者,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在经过了青黛的讲解后,苏秦进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让他感觉到了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非常的好奇。从此苏秦正式成为了一名修真界,踏上了修真的慢慢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