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你来,我便在
作者:花田君子      更新:2023-04-26 18:27      字数:2175
  一旁的管家也试探着开口劝:“郡主殿下,这其中恐怕有什么误会,不如等二殿下回来再说如何?”皇甫晴儿脖子一梗,上前一步,不依不饶地纠缠:“二哥哥回来,肯定又会向着这个妖女,花枝就是她害的,花枝你告诉大家到底是怎么回事!”洛晨羽眉头一挑,没有给任何机会地继续说:“郡主妹妹,你拉了个丫鬟,说被我毒哑了,现在又让她说话,你说我们是该信还是不该信?!如此一来,我的玲珑也被你打折了腿,这不,今儿一早我才帮她接好,是吧玲珑?”玲珑在身后得意地笑,然后理直气壮地回答:“是的,小姐,玲珑现在腿疼不疼,就看花枝妹妹的嗓子哑不哑呢。”四皇子在屋里也被洛晨羽气得脸红脖子粗,这个丫头如此顽劣,他好了之后,一定要好好教训她。这时候又听外面更加喧闹,隔着窗纸,他看到皇甫晴儿手里的匕首……不好,这郡主怎么说说还动刀子了!只听到她咆哮着吼:“洛晨羽,你少在我面前装出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我今天杀了你!等二哥哥回来再跟他请罪!拿命来!”“皇甫晴儿!”洛晨羽厉声喝道,吓得她举着匕首在空中僵住:“你第一次来便是要将我赶出二皇子府,手里拿着毒针要扎我,挣扎的时候自己刺到自己,若不是我念在你是定郡王唯一的女儿,当时就不该给你服下解药的机会,如今你不感恩,倒是又来无理取闹,你真的当我洛晨羽好欺吗!”“刀子在你手里,你敢刺过来,我便把命交给你!”“来啊!动手啊你!”“小姐,您……”玲珑吓得上前一步挡在洛晨羽的面前,却被洛晨羽拉了回去:“谁也别挡,让她刺,皇甫晴儿,我可以看在你无知的份上,原谅你一次两次,但我洛晨羽可没有义务一直惯着你!”“郡主殿下,奴才请您把匕首放下吧,要杀您就杀老奴吧!”管家吓得脸色惨白,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哀求。皇甫晴儿胳膊僵直,手上突然没了力气。匕首直接坠地。里面的四皇子心里也似乎松了口气。这个洛晨羽到底是何方神圣,这么任性的丫头都能被她驯服。别说二皇兄,就是他自己对待这样刁蛮任性的郡主也肯定无计可施。这洛晨羽恩威并继,果然好手段啊!“哇”的一声,郡主张开嘴巴大哭起来:“洛晨羽,你欺负我,你敢欺负我,我告诉二哥哥!”“李管家,你亲自护送郡主回府。”洛晨羽淡淡地吩咐完,转身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喂!”四皇子在里面喊了一声。洛晨羽脚步一顿,半秒之后转身,重新回到他房间门口,淡淡地对着门口说:“四殿下,洛晨羽身后背景不强硬,但也从来不会倚仗什么,若你还想报仇,尽管放马过来,你来,我便在!”一口气生生的被堵在胸口。四皇子似乎从小到大都没有过如此的心境。他想解释,刚刚只是想跟她开个玩笑。是因为从二皇兄嘴里听到太多关于她的事。她会跳舞,会做饭,会治病,甚至还会杀人……他不信世界上会有如此女子。好奇加上戏谑,当然更多的是试探,才有了早起在她门口的那一幕。没有想到果然如此。她有着一般女子所不能及的机敏跟冷静。有仇必报,性格刚烈,却能在最后关头保持着冷静。她那纤细的身躯里到底藏着怎样的一个灵魂。他真的疑惑了。听着她远去的脚步声,他把身子靠在水桶上,捂着狂热跳的胸口——那张娇俏完美的小脸一直在眼前晃!这是怎么回事?四皇子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都在思索着这个问题。直到夕阳西坠,他才把门开了一条缝,接过管家递进来的衣服:“四殿下,这是晨羽小姐让奴才准备的,她说药效大概过了,您可以出来了。”又是一阵脸红!四皇子接过沉甸甸的衣服,半晌回不过神来。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是她准备的。思虑周全,果然奇女子!换好衣服出来的时候,二皇子已经回来了,他中午有事耽搁了,晚上特意提前回来。看到四皇子,上下打量一通,嘴角带笑:“四皇弟,可有感触?”四皇子面露尴尬之色,还没来得及回答,洛晨羽便淡笑着走了过来:“两位殿下安好,晚膳已经备好,请用膳吧。”她的语气平淡,就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早晨在她房门口的那件事。四皇子看着她身着软料子的淡蓝色罗裙,走路温柔多姿,却步步斩钉截铁,心中不由感慨。等到他们两人坐好之后,洛晨羽方才入座,举起面前的酒杯,对着四皇子诚恳地说:“晨羽之前有冒犯四殿下的地方,还请多多原谅,为表诚意,先干为敬。”说完,洛晨羽举杯自己喝完,朝着他亮亮杯子底。二皇子这时候笑着劝:“四皇弟,晨羽妹妹很少说软话的,既然如此诚意,你就多多担待啊。”四皇子轻轻叹气,看着面前的酒杯嘴角一扯,什么时候他一个大男人都不如小女子来的大方了……也罢,喝酒为上。他端起酒杯也一口饮尽。“好,既如此,日后你二人便该相扶相衬,一起帮我打理这府中琐事。”此刻正是夕阳晚照的时候,背光之下,洛晨羽周身似乎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整个人都柔和得不可思议。四皇子不敢抬头,感觉呼吸越来越紧张。而二皇子一时之间都怔住了,没有想到世间还有这么美的景象。但洛晨羽倒是落落大方地继续说:“二殿下,晨羽已经在府上住了有些日子,原来是觉得府上或许需要帮忙,可现在四殿下来了,所以,我想明日便先回将军府……”“不行!”“不可!”兄弟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虽然说法不同,但意思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