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留言板
作者:木南斐      更新:2023-07-08 19:43      字数:9437
  汉朝未央宫。

  刘彻身前桌案上也已经摆上了最新制作出来的纸张,除此之外,还有自资料库出现之后,最新发现制作出来的轻巧之物,还有桌案之前,许多更大件的东西,新制作出来的一些物件等,也都逐一被送到了刘彻面前。

  以及还有更多正在制作,或是没制作出来的东西。亦或是正在进行,还未见真正效果的政令和实施。

  这些新鲜事物的出现,以及新颁布政令下去的反应和影响,都让刘彻不禁心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来。

  ——这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以及奇迹。

  也不知后世在记录这一段历史时,究竟会是什么样的场面。但至少这一场别开生面的巨大变革,将会是从他这里震撼开始。是对比原来史书中更深刻和不可抹灭的记载。

  所以一想到这里,哪怕是发生在千年后,刘彻也不由得一阵心情澎湃,同时也是思绪万千。也因此,他现在这心中真可谓是豪情万丈,动力十足。

  再听那高适的《燕歌行》,尤其是最后一句,刘彻敲敲桌案,不禁心想,既然这“唐诗宋词”好多都是必背篇目,其中还可引经据典,缅怀先人……那岂不就是另一种更长久的流传于世,甚至还是被广为人知的一种方式?

  连李广的名字都能出现在这样一首千古名篇之中……还有最开始的时候,天幕也说过有关于那秦始皇的诗篇,就是那位诗仙李白所作……刘彻记得清清楚楚,到现在都没忘。

  也不知道有没有关于他的诗词文章…

  想到此,刘彻就不禁啧了一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不就是这前无古人的开创之事吗?!当谁做不到一样。

  自现在起,他也将会开创另一种别开生面的局面!到时候有关于他的诗作,那还不多多的?刘彻轻哼一声,绝不承认自己是有些发酸的。就算有,那也是“有些”而已。所以现在……咳,他还是要好好听听这唐朝诗作的发展魅力。

  接下来要讲哪位?

  【就是我们之前也提到过的——作为同样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

  【这位诗人和高适写的边塞诗风格,就可谓是大大的不同了。】

  /≈gt;【如果说高适的代表作《燕歌行》擅长讲故事,那王昌龄的边塞诗作,就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而且高适三次出塞,王昌龄这一生,也可以简单概括为,主要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在别人基本上都在忙碌考科举的时候,王昌龄选择了去嵩山当道士。】

  【不过当了几年,王昌龄就又跑去了塞外,在边塞那些时日,他当道士时被压抑的天性,一下子就释放了出来,写了很多非常有名的边塞诗篇,比如《从军行(其四)》,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写的组诗作品,都反应了复杂的边塞生活,而这第四首诗,则表现了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等,才只有短短四句,可却能品味出很多内容和意境来。】

  随着诗作越讲越多,历朝历代下,许多人也开始下意识分析起这诗作中的精彩来。

  &34;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这前两句读起来,就已然是展现出了一副壮丽的边塞之景来。&34;

  &34;不止,这孤城和遥望两个词,也展现出了边塞环境的险恶,以及在边塞生活时的孤独和艰苦。由此足可见那边塞将士们的不容易,还有后两句,黄沙百战,战争既多又惨烈,可又发出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呐喊之声,这两句的气势瞬间就上去了,让人读起来,也不禁从心底升起了一种豪情万丈来。&34;

  &34;这才短短四句,其表现出的画面和意境竟如此之多,令人赞叹。&34;

  【王昌龄的这首诗没有直接抒情,但是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由此更是凸显了边关将士们决战沙场的坚毅果敢来。】

  【而除了《从军行七首》这组诗之外,王昌龄还写了《出塞二首》。其中《出塞(其一)》更为出名,而且也同样是我国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也是短短四句,可笔触却极为雄劲,如开头前两句,就生动描绘了一副悲凉惨烈的边塞之景,表达了持续数百年的边塞战争,可却没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的哀叹与悲凉之情。】

  【而后两句的“龙城飞将”,一个是指龙城之

  战成名的卫青,一个就是号称飞将军的李广,作者借怀念这两位将军,以此来表达出了希望能出现像这两位将军一样,可保卫边疆,保护百姓,使百姓能有安定平稳生活的出色将领来。】

  【这首诗表现出的场景之宏大,思想之深刻,使之成为了王昌龄的代表作,而且在当时七绝诗里

  堪称排名第一。】

  &34;舅舅!也有你!&34;

  霍去病将后面两句念了好几遍:“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是七绝诗里的第一,

  这首诗当真是叫人感慨万千,而且到底怎么做到才四句话,就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场景和思想意境来?&34;

  &34;所以这位王昌龄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34;

  卫青也是不由得被这短短四句所吸引,然后又不由得感慨道:“那唐朝诗作当真不愧是耀眼和闻名于后世。&34;

  一路听到这里,连他都不禁有种想要学着作一作诗的冲动了。

  毕竟这诗听起来,意境当真是太美了。

  【人生第一阶段,王昌龄又在边塞待了几年,一看自己都三十岁了,于是赶紧回去参加科举,然后一下就考中了进士。】

  历朝历代下,参加科举考试的大多数人:&34;……&34;不能比不能比,否则得将自己气死。

  【考中了进士之后,王昌龄被任为了秘书省校书郎,通俗来讲,就是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

  【现在对大家来说,可能是个清闲又非常好的职位,但王昌龄当时可不怎么安分,在官位上才待了没几年,就因为说话太直而得罪了当朝权贵,于是开启了一路被贬之路——先是被贬到了南京,而后又被贬到了广东,越来越往南。】

  【然后王昌龄自然是不怎么舒心,甚至有点抑郁,于是朋友来看望他时,他又写出了一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也是王昌龄的组诗作品,即《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江南偏僻,有好久没见的朋友来到洛阳,王昌龄对其的热切思念之意,其中“冰心玉壶”的典故,出自南北朝诗人

  鲍照的诗——】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咳咳,指的是晶莹的玉壶里装着剔透的冰块,比喻了作者直得不能再直,纯得不能再纯,且清得不能再清的意思。】

  【而后这个典故,便因为王昌龄这句诗而广为流传。】

  秦王宫。

  嬴政正一边听着天幕讲述,一边处理政事,就见李斯和扶苏来报先前吩咐事情的进度。政令的颁布,和事情的进展,比想象的还要顺利太多。嬴政不禁满意点头,刚想说话,所有人耳边便骤然又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叮叮——叮叮——叮叮——]

  这次竟是连响了三下!就像是要将历朝历代之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给吸引过去一样。而这次小屏幕上所展现的内容也确实是如此!

  初看清楚内容后,李斯便骤然瞪大了眼睛:“陛下……”就只见那小屏幕上展示的是——[朝代成就新功能开启。][现已检测到秦朝相关变化,开启朝代成就及荣誉显示功能。]

  小屏幕最上面便滚动播放着这几句话,而下面关于秦朝的功能名单上,那代表着上升符号的“小绿标”后面,竟又出现了几个不同样式的符号类别,点开去看,分别表示着“学校”,&34;科研工坊”,&34;农科院&34;等好几个字眼的标识。

  何止是李斯,其他朝代众人看了,也是震惊连连。

  而且还不止是如此——

  [新权限功能开启。]

  [(注:目前仅限于秦朝之下可用。)]

  [——资料库相关模块下,开放留言板功能,可花费功德值在相关著作和作者下进行留言,经天幕评估和审核内容之后,可展现于留言板之上,若相关作者回复留言,经天幕评估和审核其内容答案,可获得相应提供的功德值。]

  [(注:只有达成朝代成就及荣誉相关,才可使用和查看留言板及相关回答内容。)]

  恭喜秦始皇嬴政成为第一个开启留言板功能的推动者。现开放免费留言十天,奖励总功德值共xxx,感谢使用,请再接再厉。]

  后面这几句又是在小屏幕上方滚动播放。看完之后,历朝历代下所有人:&34;!!&34;

  秦始皇赢政!

  汉

  朝未央宫。

  刘彻面露复杂之意,随即不由得啧了一声:“又是被抢先了一步。”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也是不禁叹息感慨,能先人一步,可见这手腕和魄力,的确不愧为千古一帝啊。这秦王当如是,他也不能落下才是。

  秦王宫。

  待嬴政看完这新权限功能后,也是不禁叫了一声好,脸上神色几乎掩盖不住。又如何能掩盖,毕竟当下,他可是这第一人!

  可见先前他所做之事,所做之决定等等,并不是错误之事,他得到了天幕的认可!

  而话又说回来,天幕竟然能检测到他们所做之事!

  欣悦过后,嬴政又快速平复下心情,神色也有几分郑重:“李斯。”“臣在。”李斯更深的垂首躬身,格外恭敬。

  赢政又叫了声扶苏。

  扶苏也是目光灼灼看过去,眼底有着更深的决心和意志。若说过往他走到了岔路上,那现在,他已经找到了真正的方向。

  “你二人必然要将这些事情真正落实到位。”

  嬴政看着那些新鲜出炉的小标识,不由得又满意点了点头:“就用天幕给出的这些称谓吧,倒是也形容得更加贴切。&34;

  &34;是,陛下。&34;

  “是,父亲。”

  等两人下去之后,嬴政不禁又将那小屏幕上的内容看了又看,真是怎么看怎么满意,又是当今第一人,真的不愧是他。

  不过这只是朝代荣誉成就,在其他很多相关领域上,还是太落后了。所以还是要抓紧落实才行。

  嬴政又暗自点了点头,又给自己找了不少事情做。

  殊不知,单是这出现的朝代成就,而且暂时只对秦朝开放的功能和权限,就已经足够历朝历代太多人心情复杂了。

  与此同时,也更是给了历朝历代下许多人“会心一击”——再不抓紧,往后可能开启的更多功能和权限,大概还是没他们的份!所以真的要赶快行动起来!

  对比于其他朝代的着急和紧迫,嬴政思虑完之后,倒是还有心情再继续听天幕讲述——

  【人生第二阶段就是一路被贬,之后王昌龄的人生第三阶段,就是被贬的时光虽然惨淡,但这期间,他遇到了两个

  人,也算是王昌龄得遇知己的开心时光,那这两个人是谁呢?】

  【——他们就是孟浩然以及李白。】

  【不过高兴是高兴,相见甚欢也是真的,但是王昌龄先去拜访孟浩然之时,孟浩然背上长了毒疮,医治将愈,可因为和王昌龄相见甚欢,两人纵情宴饮,结果孟浩然食用了医生不让吃的东西,结果就疾病复发病逝了】

  王昌龄:&34;……&34;

  孟浩然:&34;……&34;

  记下来!记下来!

  【然后王昌龄又遇到了当时同样不怎么高兴的李白,但两人相遇后很开心,引为知己,并且一起游玩许久,还成了至交好友,后来当王昌龄再一次被贬到湖南龙标的时候,李白还写了一首诗来安慰王昌龄——】

  【这首诗就是中学生必背古诗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大家耳熟吧,都还记得吧?】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李白,多么温暖一人。】

  【而也就是这样,王昌龄和李白的这段感情,也由此成为了诗人中的佳话。】

  【之后王昌龄因为在官场上一直混得不行,后来索性直接辞官回了老家,但日子却也没有安生,因为王昌龄有一次出门路过安徽,结果被濠州刺史闾丘晓嫉妒其才能,于是竟将王昌龄杀害,由此王昌龄就这样子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王昌龄:&34;……&34;

  记下来!!

  【总的来说,王昌龄的边塞诗,当真是完美的展现了当时盛唐边塞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美景和思乡,也有战争的惨烈和胜利之景。

  还有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氛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对中晚唐诗歌的发展影响也很是深远。】

  【那除了高适和王昌龄,还有一位诗人,也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那么他是谁呢?】

  【和高适以及王昌龄一样的有名气,但是写诗的风格就又不一

  样。

  这位诗人的边塞诗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雄奇瑰丽,即雄伟奇特,奇特绚丽的意思。】

  【简而言之,就是想象力真的很大,所以这位诗人,就是将边塞风光描写得非常奇特壮观的——岑参。】

  【岑参祖上非常显赫,出过三个宰相,但后来还是家道中落。

  不过想也知道能成为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岑参必然是聪明和有天赋的,与此同时他也很勤奋,5岁开始读书,9岁就能写诗,这位岑参后来写下那么多著名诗篇,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终于深刻明白什么是人比人气死人。

  好在如今有这资料库,他们能寻到更多发展以及出路。

  尤其看着新鲜出炉的权限功能,那留言板功能,先不说要花费多少功德值,能被请教询问,于当事人而言也是一种荣誉和证明,这谁不想拥有?谁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于其上?

  朝代对标朝代,帝王对标帝王,同样是文人,他们自然也想对标那些流传于世的名人文豪。

  但此路不通,自当也可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路。

  而有这资料库繁多内容,又何惧不知前路在何方。

  【一直到岑参20岁的时候,他去到了长安,想被举荐做官,结果失败了,然后就又去北方出游,但是也没啥收获,于是乎,岑参选择了——出塞,而且还是两次出塞。】

  看吧,人生总要多尝试,没准哪条路就适合你了。

  听着这些诗人的经历,到也让历朝历代下众人有不少启发。

  【第一次出塞,岑参到了新疆,跟了当时的名将高仙芝,不过岑参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前途可言,于是就开始思乡了。】

  【对,岑参的这一思乡,就写下了又一篇中学生必背古诗词——《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之后待了不到两年,岑参就回到了长安,遇到了很多合得来的朋友,如李白,高适,还有杜甫。】

  秦王宫。

  又听到熟悉的名字,嬴政不由得挑眉,怎么感觉这些诗人都绕不开一个圈子一样?

  【在长安过了许久的太平日子,岑参又觉得没意思,于是他又开

  始怀念边塞生活,比如岑参写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车》,其中最后一句“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就表达了想要去边塞建功立业的心情。】

  【然后岑参又第二次跑去了边塞,这次他去的是西北,跟的是另一个名将封常清,对方也是他的朋友。】

  【所以说,跟着朋友混,岑参的日子过得很不错,于是这期间,足够他有心情脑洞大开,写下了一篇又一篇雄奇瑰丽的诗作,比如我们高中课本学过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不仅将边塞风光描写得雄奇壮丽,还写出了军中生活的艰苦恶劣,以及最终战斗的胜利。】

  【而且这首诗虽然是叙述征战,却又以叙述寒冷为主,由此暗示了对冒雪征战的赞叹之意,同时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并且动人,加上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足可谓是别具一格。】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又召集了尉迟恭等人谈事,又听一首边塞诗派,不由得叹息一声:&34;对于边关将士的艰苦描写,倒真是鞭辟入里,而且这些描写边关之景的诗作,还有反映边关将士作战生活的内容……&34;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世民不禁顿了又顿。当那些边关境况,化作诗篇,被如此描写出来后,真是让人不由得心生感慨。

  所以李世民才将尉迟恭等人召集过来——这资料库中有军事方面的相关内容,在注重发展国内诸多事项的同时,边境边关那边的发展和革新等,必然也不能落下滞后,也因此,李世民才要嘱咐尉迟恭等人好好研究一番。

  &34;朕希望以后的边塞诗派,也能涌现出许多安定,甚至是想要去赞叹赞扬的诗篇来。&34;

  “是!陛下!臣等自当竭力而为!”

  【如果说《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诗,将边塞风光描写得很雄奇壮丽,那还有一首诗,就更是想象

  力奇特,这首诗大家肯定也更加熟悉,就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也是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之一,描写了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也抒写了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还表现出了离愁和乡思之意,可整首诗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以及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而且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是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句,也更是成为了描写雪景,并被千古传诵的名句。】

  汉朝未央宫。

  刘彻细细品味着这首诗,尤其是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由得连连点头赞叹。

  这诗当真对他的喜好!

  真是可惜无缘得见这位诗人,不过……若是也能开启留言板权限,也许可以通过此交流一二?刘彻不禁搓了搓手,他可真是更迫不及待想要开启了。

  【写诗写的好,但也要想办法当官,只是就在岑参打算回长安做官的时候,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了。】

  【与高适相反的是,安史之乱带给岑参的,是一贬再贬——在经由好友杜甫的推荐后,岑参到皇帝身边当了个提意见的小官,结果还当真是性子直得去提了意见,于是就这样被踢出了长安。】

  【先是被贬到了河南,然后又被贬到了四川,就这样一贬再贬,弄得抑郁,最后岑参便客死异乡,死在了四川成都。】

  现在还在边塞的岑参:&34;……&34;

  虽说安史之乱不会再发生,但他还是专心写诗吧……官场难混,可能不太适合他。

  岑参摸了摸鼻子,专注写诗,也许以后他这里开启留言板功能权限,没准儿还能认识下其他朝代的知己友人。

  ≈gt;【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就先讲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再看看看这盛唐的圈子里还有谁?】【不得不说,此时发展出来的,还有另外一大门派——即山水田园派。】【都是一个圈子的,山水田园派有何不同?】

  【还记得我们先前提到过的陶渊明吗,田园诗鼻祖,因为对官场失望,于是隐居田园,所以这山水田园派,简单来说,就是不想当官,当不上官,当了官又失望辞职的,然后隐居于山水田园之间,写出来的诗,就是山水田园诗了。】

  其他都好说,这当不上官…多少是有些扎心了啊。

  【然后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先前才刚说过,李白还写诗赞美过他——】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意思就是说此人品格如山,形象如花,仰望他会刺痛你的眼睛,所以快来膜拜他。】

  【李白,对朋友是多么能说会道一人。】“李太白,天幕可又在夸你呢,哈哈!”

  身旁的友人嗓门太大,李白都来不及捂住嘴。然后见周围不断有惊奇诧异的目光汇聚过来,只得拉着人快步离开。

  “我现在可还未作过这样的诗作出来。”

  李白一边说着,一边又有些好奇,这句诗……他究竟是为谁所作?又是先前天幕说过的哪位?不过未来的他竟能结识如此多的出众卓越之人,真是想想都不由得叫人欣喜跃然。【被李白如此赞叹的诗人,当然就是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孟浩然。】

  【孟浩然的人生经历可以说是很简单,大概除了隐居就是在求官,除了求官就是在游历,基本就是这三种人生状态。】

  【那我们先讲隐居,说起孟浩然的名字,是根据圣人孟子起的,&34;浩然&34;二字就是取自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话,因为孟浩然的父亲认为自己是孟子的后代,这并不稀奇,像刘备也是如此,自称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而给自己儿子起这样的名字,也表达了其父亲希望孟浩然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孟浩然也是争气,17岁的时候就在当地考试中站崭露了头角,不过这之后,总要跟个“但是”…】

  【所以这但是之后,孟浩然去离家不远的鹿门山逛了一圈后,看到那里的景色,突然就悟了。】

  【于是孟浩然在回家之后,写下了很多诗篇,其中“庞德公

  ”这个名字出现次数尤其多,因为庞德公就是东汉时期的隐士,当时他拒绝了所有出山请求,在鹿门山隐居而终,称得上是孟浩然很推崇的人。】

  【所以孟浩然也做了一个决定——他也隐居在了鹿门山,还由此写下了不少名篇诗作,同时也是由此,形成了孟浩然特有的诗作风格,即清新自然,而这写下的诗篇中,有一首我们非常耳熟能详的,也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是不是第一句第一个字出来之后,后面几句就完全能够接下去了吧。】&34;这首诗作好通俗易懂,内容也简单,竟也是小学生必背古诗词?&34;

  “虽然简单,但是浑然天成啊,而且短短四句都有不同的意思,又平易浅近,言浅意浓,当真是佳作一篇。&34;

  “倒也是,确有细细品味之处,否则也不会如此流传于后世。”

  【除了隐居,就是出门游历,比如江浙沪那一代,孟浩然就去过好多次,也由此写下了另一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大意是在异乡又想家,一想家就难过,看什么也都好难过。】

  【不过孟浩然也是性格豪爽之人,出门游历就能认识好多人,人缘特别好,这些好友中,就有我们之前提过的李白,王维和王昌龄,所以说,也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才之人必然也是吸引有才之人,都是惺惺相惜。】

  【然后我们再说孟浩然的求官之路——】

  【先前也提到过,孟浩然写给张九龄的那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也说过这求官之路,对大多数人而言,其中一条就是被举荐,另外一条就是考科举,孟浩然这两条路都走过,但大家也都知道

  了,这第一条路,孟浩然自然是没走通。】

  【而这第二条路,考科举,孟浩然也没考上,都是以失败告终。】

  【可其实,孟浩然不是不能实现当官的梦想,甚至有好几次,他离当官的机会都只有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