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必背
作者:木南斐      更新:2023-07-08 19:43      字数:3382
  先前也不是没听天幕提起过这段历史——

  北方汉人几乎亡族灭种,衣冠南渡……单是简短的几句话,都能意识到那时究竟有多乱。那几次提起的内容,不得不说,都很是让人心情沉重。只是究竟是怎么个朝代变更,刘彻倒还是不怎么清楚。【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乱不休。】

  【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出现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最主要的政权。

  简而言之,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各地平叛官员借机起势,于是军阀四起,天下逐渐大乱。】【其中军阀势力最终发展壮大起来的,就是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政权。】军阀四起,天下大乱…

  刘彻光是听着,都是心惊一片。

  【曹操先后击败吕布,袁术,袁绍等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汉朝丞相曹丕迫使汉献帝禅让帝位,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标志着汉朝时代的正式结束。】

  【221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三国之后,就是西晋的司马家篡权统一天下。】

  司马家…

  还有那刘备的蜀汉,是汉朝政权的延续吗?刘彻不禁啧了一声。

  但是谁又能想到,最终再次统一这天下的,竟不是三国政权的任何一方,倒也是讽刺。

  【曹魏后期的实权逐渐被司马懿所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则蜀汉灭亡。】

  【266年2月8日,魏国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元帝禅让帝位,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这标志着三国时代正式结束,晋朝时代正式开始。】

  【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统—全国。】【至此,三家归晋,天下一统。】

  天幕说的倒是简单概括,可是这简短几句话中总结和透露出来的信息,却是叫人五味杂陈。

  不止是汉朝这边,这一番话下来,尤其对各个“当事人”而言,更是难以言喻的复杂和惊异,还有其他各种翻涌的思

  绪想法和情绪滋味……毕竟总听着“魏晋南北朝”,可究竟是如何更迭,也是现在才总算了解。

  不过等等——

  魏、晋、可是还没说到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晋朝结束三国时代,更确切的说,应当是西晋结束了三国时代。】【而后西晋统一天下才五十一年的时间,这天下又是开始崩盘了。】

  【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晋朝皇族出身世族,其家族经过长期发展,早就形成庞大的/□□,政风黑暗,贪赃枉法,贿赂风行,为西晋亡国和五胡十六国埋下伏笔。】

  【加上晋武帝司马炎非要传位给自己的傻子儿子司马衷,西晋的灭亡实际从司马炎选择司马衷做皇帝开始就注定了!】

  【这之后的八王之乱,使得西晋元气大伤,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最终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史称“衣冠南渡”,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怎一个混乱能说得。】

  【西晋变东晋,再加上五胡十六国,当然,实则政权的数目其实远逾十六个,在这之后的南朝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为都,北朝则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之后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则取代西魏,最终北周灭北齐。】

  【三国鼎立,西晋统一,东晋五胡十六国,再到南北朝,笼统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是这四个阶段的合称。】

  【一共389年,这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复杂,最乱套,也是最混乱,老百姓生活最惨烈的389年。】

  &34;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34;刘彻闭了闭眼睛,总算是知道汉朝覆灭之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天下。

  那果真是乱世,也果真是混乱。

  难怪天幕会说这一时期的历史相当丰富。可不就是相当丰富,而且还相当复杂和惨烈!五胡乱华,衣冠南渡

  哪怕天幕说起这些时还是寥寥数语,也是笼统言之和简单概括,可389年,竟将近四百年啊。

  这将近四百年间,所发生的事情和战乱,又岂止是这些话能简单概括的,只要延伸去细想一下,那简短几句话透露出的信息以及意思,就已经足

  够令人心惊胆寒,并且尤其不是滋味。

  想到这里,刘彻不禁攥了攥拳,这样的历史,决不能再次发生!

  【好了,这里简单给大家说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以及朝代更迭情况,接下来让我们再次回归正题——关于古诗词在这一期的发展和演变,又究竟是演变出了什么样的两个极端来。】

  【简单知晓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怎么一个&34;混乱&34;之后,那么大家就应该清楚,当时背景下,国破家亡,国仇家恨,政权混乱,烽烟四起,战乱频繁……这些显然是那个时期最“习以为常”的生动写照。】

  【于是在这样混乱的时代背景下,除了争权夺利,轮番上台的门阀世家外,文人百姓自然也是受到了影响。】

  【乱世里救国救难,这是必然会生出的想法,有人就觉得这个时候必然要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于是要怎么将自己的志向和想法宣扬出去呢?那就像屈原一样,将内心想要宣泄出来的口号和志向等,写成诗作,以此寄托情感意志等等。】

  【而大概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诗就开始逐渐脱离于音乐。文人们所写的诗,也就开始更加偏向于表达自己的意志想法等等,毕竟乱世之中,想要给诗配乐,倒也是个难事,加上也不合时宜,所以这古诗词的发展,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也就变得更加独立起来,而所表达的情感也是更加强烈。】

  【那像这种将情感意志,以及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情怀等,寄托到诗中的发展现象,大致就是自东汉建安年间开始,即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也是汉朝最后的年号,于是这一时期的诗词文学,就叫做“建安文学”。】

  【其中主要代表人物就是三曹,即曹操,以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还有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这七位文学家的合称,与曹氏父子三人,对于当时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秦王宫,

  嬴政也是没想到汉朝之后,会是那样的变局发展。

  而此时听到这里,更是让嬴政认知到,其实很多东西的发展变化,都是时代变迁下的产物。诗的发展是这样,人也是。

  只不过有的是主动影响,引导转变。有的则是随波逐流,潜移默化,而身处其中,往往更多是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以及演变等

  那

  现下,自天幕出现之后,再有了这资料库,秦朝从上自下的发展及改变,也不知道又会带来什么奇妙的作用和影响。

  但最起码,只要这发展及改变的大致方向是好的,那么带来的作用及影响等,也必然是朝着不错的方向进展。

  赢政想着,便是不禁笑着叹息一声。

  这出自他手的转变及变化,也不知道他还能一直看到什么程度。

  【这是诗在当时的一个发展方向,表达想要建功立业的情感和意志等,但有的人愿意力争上游,逆流而行,有的人却愿意偏居一隅,安稳度日,亦或是说,对当时官场不满,于是果断远离,然后就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

  【而区别于“建安文学”,这些将情感寄托于山水之间的文人,他们的诗作就一般是写山水风光,或是田园生活了。】

  【那这些诗就合称为“山水田园诗”。】

  【所谓的“山水田园诗”,便是源于晋代的陶渊明,以及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其中陶渊明以田园诗见长,是田园诗的开山鼻祖,而谢灵运则以山水诗见长,是山水诗的开山鼻祖。】

  【其实田园诗和山水诗在当时完全是两个派别,一直到盛唐时期,二者殊途同归,才合二为一,统称为“山水田园诗”。】

  【这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古诗词在这一时期发展的“两个极端”。】

  【其实都是从不同方面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境况,一方面是想要建功立业,结束乱世,一方面是非暴力不合作,同样渴望安稳平静的生活,但就像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将对现实的不满和抗拒,寄托在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中。】

  [叮叮——]

  资料库中语文相关模块开启了诗词文章栏目。其中就有天幕话语中讲到过的相关人名,能够看到其发表过的诗作和文章等。

  而且这竟然是免费的。

  不过有些诗作文章后面,那个[必背]标识是什么意思?

  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