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
作者:木南斐      更新:2023-04-26 17:48      字数:3402
  杨广要吓疯了,连忙爬起来磕头求饶。

  “父皇饶命!父皇饶命啊!!!”

  “儿臣发誓以后绝对不会去做这些事,真的不会去做——”

  杨坚面无表情看着,闭了闭眼:“捂住嘴。”

  “父皇!唔——”

  “拉下去。”

  发泄大笑过后,杨坚的声音带着极力压抑的颤抖和平静,同时更加威严厚重,一字一顿道:“即刻处斩!不得耽误!”

  “陛下——”

  独孤伽罗原本就一直泛红的眼眶,霎时落下泪来。

  “传朕旨意,罪人当诛,死后除名,昭告天下,以安民心!”

  杨坚没有回应独孤伽罗,也没有转头去看,而是有条不紊的继续下发着指令。

  在听到后面四个字时,独孤伽罗身体颤抖了一下,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杨勇则一直盯着杨广被拉下去,眼底有复杂之意,但更多的是解决掉心腹大患的畅快之意——只要一想到杨广会踩着他当上太子,还会在登上帝位之后,对他的儿子斩尽杀绝,他就恨不得把杨广五马分尸,大卸八块!!

  否则真是难消他心头之恨!

  幸而父皇圣明,现在除了杨广,以后他

  “杨勇,废太子之位”

  “什么?!”

  杨勇猛地回过头,面露震惊与仓惶,有心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位于其上的帝王正面无表情看着他。

  也审视着他

  “父父皇”

  杨勇身体不禁颤抖起来——

  为什么为什么啊?

  不是已经知道那隋二世不是他了吗?为什么还要废立他

  可杨勇想争辩,却说不出话来。

  “德不配位,恐伤国本”

  杨坚坐在高位上,放眼望去,群臣跪拜,叩首俯身,一个个姿态压得极低,仿若惶恐至极,而身前的杨勇更是惶恐不安,颤抖不已,勉力望着他的目光中,透着恳切的哀求。

  废立太子,谁可当立?

  一时间,杨坚竟有些迷茫怅惘。

  这时,一只手覆盖在了他的手上,杨坚转头看去,只见独孤伽罗红着眼眶目光坚定,轻轻低声道:“陛下,还不晚。”

  是啊,还不晚还不晚!!

  “储君之位再议,但众卿当以天幕为鉴!自省己身!”

  杨坚最后将目光定在杨勇身上,声音越发低沉威严:“天幕之言,犹如前车之鉴立于眼前,若今后不引以为戒,不三思而行,则今日晋王之责便是明日己身之下场!”

  “是——陛下!”

  随着众臣响应,杨勇也骇然低下了头:“是陛下。”

  【守业更比创业难,可能有人想要说隋炀帝并非完全无功无德,或许也还想要为其争辩二三句。】

  【但隋朝之下的劳苦庶民们,之所以饥不饱食,甚至到了人皆相食的地步,却很难说不是因为隋炀帝的原因吧?】

  【和秦朝相比,隋炀帝接下的隋朝,最起码经过了隋文帝的缓冲,可看看他都干了什么,连最根本的民心都守不住,不,应该说是完全都没想去守,甚至还将隋文帝收拢的民心,毫无心理负担的一点点,一次次的全都衰败了出去!】

  【隋朝,本该是可以继续朝前的局势。】

  【结果到杨广手里,却无谓也无惧民心,最终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那么又何谈文治武功,以及守业功绩!】

  【所以他哪里是有情可原,分明是罪有应得!!】

  【所以这昏君暴君之名,可真不算冤枉了他,理应他蒙之受之!!】

  秦王宫。

  嬴政思及秦朝之处境,不禁在心底叹息一声——

  眼下这民心与民意,该如何守啊。

  果然守业更比创业难,又是二世而亡,难道历来大一统后的朝代,守业都如此结局吗?

  嬴政立即在心中给了否定的答案。

  必然不是如此。

  但真正的守业之君又是如何呢?

  汉朝未央宫。

  刘彻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

  自高祖建立汉朝以来,大汉并非未经过动荡,再有匈奴之祸也一直未平这守业该如何守?

  而这守业之能又该当如何?

  高祖创业,那汉朝以来,谁又有资格来当这个守业之君?

  【其实纵观历史长河,确实昏君暴君不少有,但也绝对不缺继始皇之后,可堪千古一帝的创业及守业之君。】

  【比如秦皇汉武——汉武帝刘彻。】

  秦皇汉武

  汉武帝刘彻!!!

  是他!!!

  刘彻瞬间站了起来,胸中激荡无比。

  “陛下——”

  卫青等众臣也面露惊喜看向刘彻。

  “是陛下!!”

  能与始皇并列,秦皇汉武!

  单这四个字,就足以说明一切!

  他们的陛下,在后世看来,竟可称为千古一帝?!这莫大的荣耀,连带着他们都与有荣焉!

  刘彻禁不住自得与胸中的激荡,脸上不由得露出志满之意。

  他就知道!

  先前所提问题完全站得住脚!

  所以天幕接下来是不是要讲他?

  刘彻甚至忍不住想要正一正衣冠,接下来历朝历代可都要听他之事,天幕——

  【不过我们下一个要重点讲的不是汉武帝刘彻。】

  【这个先放到一边。】

  等等等等!

  什么叫先放到一边?!

  为什么不重点讲他?!

  刘彻一口气差点憋在嗓子里,天幕天幕你是不是真的和朕有仇?!

  秦王宫。

  嬴政暗自轻哼一声,没想到这位汉武帝,竟真被后世和他摆在一起。

  不过既然不是要讲这位汉武帝,那又是要讲谁?

  【秦二世而亡,隋二世而亡,但也有王朝自二世起,便开启了盛世之路,扶摇而上!】

  【那就是继隋朝之后的唐朝。】

  【继唐高祖李渊之后——】

  唐朝,李渊时期。

  众臣分立二站,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以及齐王李元吉等具在。

  听着天幕继续往下讲,李建成不禁目露激动与欣喜,继父皇之后,开启大唐盛世之路的千古一帝,是——

  【唐太宗,李世民。】

  咚!

  咚咚!!

  剧烈的心跳骤然响起,仿若敲击在每个人的耳边。

  唐太宗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

  霎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太子李建成身上,又汇聚到秦王李世民身上。

  观太子身体康健,并未有恶疾之兆,怎的怎的继陛下之后,却是秦王登上帝位

  一时间,朝堂氛围寂静无声,如坠冰窟。

  唐朝,李世民时期。

  听天幕讲——【继隋朝之后的唐朝,继唐高祖李渊之后】

  李世民就放缓了呼吸。

  继始皇之后,可堪千古一帝,开启大唐盛世之路

  那是——

  【唐太宗,李世民。】

  那是他!

  李世民闭了闭眼。

  那是他!

  他在后世之人眼中,可堪千古一帝!

  后宫。

  贴身婢女不由得望向长孙皇后,激动道:“娘娘,您听到了吗!”

  长孙皇后已然笑了起来,眼眶泛红,语带叹息:“听到了。”

  同时于心中道:陛下,您也听到了吧。

  青史留名,万古长青。

  您心中那道坎,该过了吧。

  再观朝堂之上——

  随着天幕道出后面几句话,尤其真正点明“李世民”三个字,朝堂众臣的表情尽皆欣喜与激动。

  尤其当初跟随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臣子们,诸如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皆望向位于其上的帝王,那是他们跟随的明主,那是他们一直以来坚定的信念所在,如今蓦然回望过往,也无悔所行之事!

  “陛下——”

  房玄龄拱手下拜:“臣等必跟随陛下,开创这太平盛世!”

  群臣亦激动下拜:“臣等必跟随陛下——”

  “——开创这太平盛世!!”

  “好!好!”

  李世民心中同样鼓荡不已:“有众卿在,这太平盛世又何愁无所得见!”

  不过他从来不惧史笔记载这坐下帝位何来,就是不知天幕又会如何评判?

  李世民重新抬首,望向天幕——

  想必这天幕讲起他时,必然是会提起那次动荡吧。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关于他是怎么上位的,那就不得不提起玄武门之变。】

  唐朝,李渊时期。

  “玄武门之变?”

  李渊骤然变了脸色,其余臣等也是如此。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朝武德九年六月。】

  【即李世民于玄武门前,杀兄屠弟——射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现在就是武德九年六月份

  “秦王!!”

  李元吉蓦地惊恐大喊,直指李世民:“你竟然敢——”

  李建成与李元吉立在一起,霎时间与李世民拉开了距离,同一时间,欲招人前来将李世民拿下。

  而也是同一时间,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恭,以及长孙无忌等人,也尽皆站在了李世民身后。

  秦王李世民身姿不动,只目露凛然之色。

  朝堂之上,一时间剑拔弩张,气氛前所未有的骇然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