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
作者:木南斐      更新:2023-04-26 17:48      字数:3634
  完全能和胡亥相提并论?

  刘彻直接嘶了一声:“还有能和那秦二世相提并论的帝王?”

  那得是什么样的啊。

  秦王宫。

  嬴政也收了收心思,凝神准备细听。

  开局要比秦朝好太多,可是有和胡亥那不孝子能相提并论的后代,这之后是否也是走向灭亡的结局?

  或许他能从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

  隋朝。

  之前在天幕还未出声的时候,隋朝上下便已经陷入一片凝重之中——

  杨坚准备废太子。

  朝堂之上,独孤伽罗破例也在,因为她那问题的回答就是“证据”。

  杨广垂眸站立,看不清表情,杨勇则一直跪着,声泪俱下为自己申辩,让杨坚不要轻易相信后世之言,其余大臣则各有说辞,争论不休,直到天幕出声之后——

  【其后的继任者,却完全能和胡亥相提并论。】

  再看独孤伽罗问题的回答——“能和胡亥比的人不算多,隋二世可是实实在在榜上有名。”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是呼吸一窒,直直盯向天幕。

  杨坚和独孤伽罗更是复杂万分。

  一来是心有所感,大概能猜得到接下来将要说的是谁。

  二来是想听又不忍听,想知道隋二世究竟都做了什么,可终究这隋二世是他们儿子啊

  这时候,哪怕有后世回答和天幕所言,两次提及能和胡亥相提并论,可在杨坚和独孤伽罗看来,未曾真正了解到隋二世上位后都做了什么,可能也就没有产生多强烈的真情实感。

  所以进行到现在,他们也就是想废除杨勇的太子之位,在杨勇的哭诉下,还显得有那么点不太坚定。

  可此刻,天幕出声了。

  杨广都忍不住抬起头,眼底闪烁的期待神色几乎要遮掩不住——

  只要天幕再放出更多有力的证据,那岂不是

  若不是拼命压抑着,杨广几乎要笑出声。

  【我说的这个朝代,就是隋朝,而提起隋朝,想必你们也知道我要说的是谁了——】

  【那就是隋炀帝。】

  杨坚瞬间面色一变:“隋炀炀!”

  谥号为“炀”!那是恶谥!

  贪女好色,违反道德,虐待民众,背逆天理!

  谥号竟然是炀

  即使已有所感,亦有所准备,可真听天幕说出“隋朝”二字的时候,朝堂上下还是一片复杂和震惊之意,尤其在听到“隋炀帝”这个谥号之后,目光都忍不住投向了跪着的杨勇身上。

  而杨勇的脸色更是瞬间都白了。

  【先说下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在位时,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如修善刑律和制度,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上将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还曾多次减税,轻徭薄赋以解民困,减轻了民众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

  【再说对于周边各族的政策,军事上采取了防御政策,而政治上则是招抚政策,有效处理了各族之间的矛盾。】

  【由此,隋文帝杨坚被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圣人可汗”。】

  【可以说,隋文帝杨坚在位期间励精图治,改革措施锐意进取,其政绩功绩也是卓著显然,其疆域辽阔,民生稳定,开创了足以令人称道的“开皇之治”,而当时隋朝的总人口户数,一度达到了八百多万户!】

  【要知道继春秋战国之后第二大乱世——魏晋南北朝时期,整整三百多年,尤其是五胡乱华之后,华北地区,即北方的汉族死亡人数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几乎亡族灭种,而剩下的汉族人口也只剩下约600万人,大多集中于南方。】

  【而这之后,若按户口算,在隋文帝即位之前,总人口户数,才四百万户左右。】

  【隋文帝在位期间,再加上之后的大业五年,隋朝的总人口户数,可以说是几乎增长了一倍之多。】

  等等等等

  天幕你这信息给的也太多了!!

  刘彻简直震惊难言——

  什么继春秋战国之后第二大乱世?!

  什么魏晋南北朝时期?

  还有什么是五胡乱华?!

  北方汉族几乎亡族灭种?!

  刘彻喘了口气,只觉得胸口憋闷,这听着,怎么像汉之后

  秦王宫。

  嬴政也是听得一脸震惊——

  继春秋战国之后的第二大乱世,五胡乱华

  他是踏着战乱走过来的人,自然也最懂这乱世之景究竟是如何残酷竟然还会发生吗?

  不过这隋文帝竟然能将人口发展至此,可见隋朝时期的百姓生活——

  【不过也就到此为止了。】

  什么?什么意思?

  【隋炀帝继位后,大业五年期间,人口的确还是增长的态势。】

  杨坚瞬间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听天幕继续说道——

  【可自那之后,到推翻隋炀帝统治,及唐朝建立之初,总人口户数只余两百多万户了。】

  【这其中,隋炀帝这个始作俑者,真可谓是“功不可没”啊。】

  “竖子尔敢!!”

  杨坚猛地站了起来,呼吸一阵急促,手指着杨勇,说不出其他话来。

  从八百多万户,到两百多万户!

  这明晃晃的数字,简直像一巴掌扇在了杨坚脸上!

  【而隋炀帝在位时间,才仅仅十四年。】

  又是一锤重击!!

  秦二世胡亥,三年造完秦朝。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人口户数从八百多万,锐减到两百多万!!

  杨勇瞬间瘫坐在了地上。

  这是他他的业障?可他都干了什么啊

  杨坚气得直喘气,独孤伽罗和杨广立即上前安慰。

  与此同时,独孤伽罗注意到杨广脸上露出的焦急和担忧,不由得暗自点头,心想她和那罗延的决定必然是正确的。

  唐朝。

  李世民摇了摇头:“隋炀帝承文帝余业,海内殷阜,天下强盛,可惜弃德穷兵,以取颠覆啊。”

  程咬金直接撇了撇嘴,以示对其的不屑之意。

  隋末有多乱,民众有多苦,他们可都是经历过的!

  汉朝未央宫。

  刘彻直接:=_=

  就无语。

  到底是干了什么,能将人口破败到两百多万户?!

  【所以,隋炀帝究竟都干了什么呢?】

  【有人说隋炀帝是暴君昏君,可也有人说隋炀帝可称一帝,因为他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两大功绩——】

  【其一就是我们先前说的科举制。】

  嬴政心思一动,科举制?

  难道是那隋炀帝——

  【可真要说起来,科举制萌发于南北朝时期,而真正成型是在其后的唐朝。】

  【隋文帝杨坚废除九品中正制,正式设立分科考试制度,而隋炀帝则是增设进士科,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这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

  嬴政又是心思浮动了起来——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

  刘彻也立即叫人:“赶快记下来!”

  “是,陛下!”

  【从这里来看,要说科举制完全归功于隋炀帝,实在有些偏颇。】

  【再说隋炀帝的另一大“功绩”——即隋朝大运河。】

  这时天幕给出了一张贯通南北的运河图,标注出的地点——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了起来,北至现在的北京,南至江浙沪地区。

  【这条运河成为了贯通南北的大通道,极大便利和促进了南北方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交流。】

  【然而隋文帝杨坚就曾于开皇四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可以看出,隋朝所开的运河,其实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河道,或是疏浚前代留下的运河。】

  【而隋炀帝所开凿的运河,其实也是利用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旧河道,并加以疏浚。】

  【所以要说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的另一大“功绩”,也实属有些牵强了些。】

  嬴政呵了一声,若这都能算隋炀帝的个人功绩,那他耻之与其为伍!

  但这运河开凿

  想到这儿,突然一顿——

  嬴政不由得皱眉,又兀自摇了摇头。

  民心民力啊

  开凿运河,岂是那么简单的事,想必这隋炀帝开凿运河之时,应该也——

  【更何况开凿运河劳民伤财,隋炀帝发动了足有几百万民工,前前后后不知累死了多少民众。】

  【并且隋炀帝下令修运河,还下令造龙舟,楼船等各种船数万艘!】

  【他是为了干什么?他是为了多次幸江都!】

  【《资治通鉴》曾记载:隋炀帝登基后,一幸江都时,龙舟四重,高四十到五十尺,长二百尺,上重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重有房一百二十间,都用金玉装饰,下重为内侍居处。】

  【所谓的疏浚运河,不过大多是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罢了!】

  【而且隋炀帝在命人建造这些龙舟以及杂船数万艘时,洛阳的官吏监督劳役严厉急迫,几乎有十分之四五的劳役民工不堪劳累而死,并且在其后游江都时,还曾率领诸王,百官,后妃,宫女等一二十万人,船队长达二百余里,所经州县,五百里内都要贡献食物,吃不完的时候就扔下船,穷奢至极,挥霍浪费的情况可谓十分严重。】

  刘彻真是忍不住吸了口气,简直是无言以对。

  而杨坚此时已经脑袋嗡鸣作响,目眦欲裂的看向瘫坐在地的杨勇——

  “竖子!!”

  “孽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