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
作者:可爱的炸鱿鱼      更新:2023-04-26 17:21      字数:3273
  “我哪有强迫你劳动的意思啊,我只是想向你请教罢了!”宋涟耸了耸肩膀,一脸无辜。“毕竟要论专业知识,还是你比我更在行。你应该有那个……数据库什么的吧?这位霍教授一看就不好惹,要是我被他刁难了,记得找资料帮我啊!”【请教?】系统有些迷惑地哼了一声,好像是没料到宋涟的要求这么简单。他把这个词汇反复咀嚼了两遍,心情突然就好了起来。【呵呵,宿主平时铁口直断,对自己信心满满的,没想到你也有说请教的时候啊!】【无所不能的系统当然不会见死不救了,宿主假如每次都这样恳求我,那我越过规则帮你一下,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宋涟:……好真实啊,系统是真的很不经夸,一夸他就飘了!霍教授对她的态度挺满意,把王教授给当场撂下了,就直接带宋涟去看他的研究室。“有件事情你还没听说吧,就在两天前,梁王地宫里出土了三件龙纹素纱衣!”霍教授一走进研究室,整个人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浑身刺挠。他兴奋地抓了抓乱糟糟的头发,口中滔滔不绝。“这可是全国首次发现这么完整,这么纤薄的汉代纱衣!多亏了是在干燥的枸杞县,又是被密封在地宫中,品相才能如此完美!”“假如不出意外,这个地宫肯定是今年的考古界十大发现之一。啊呀,你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随便蒙了一个地点,居然地宫就真的回应你而出现了……”“我不是随便蒙的。”宋涟随口道,“是根据史料推测。”“得了吧,历代梁王的墓葬到底在哪儿,史学家都猜过四五个地点了,就没一个准的!”霍教授挥了挥手,呵呵一笑,显然没把宋涟的话当回事。从他的视角看,宋涟的实力是有一些,可是她能这么快找到地宫,道理就类似于走到树下,然后等苹果掉下来。逻辑上面,错是没错,可真的碰上了,那还是凑巧的成分更多。“不管怎么说,三件衣服之中,有一件被送到我这儿来了。”霍教授很快就放弃了探讨那个地宫,直接转变了话题。他走到同样乱糟糟的实验室角落,扒拉出了一个长箱子,放在桌面上拿起子撬开。宋涟凑过去一看,里面的东西还真就是一件薄薄的丝质衣服,淡黄色的底,暗红色的龙纹。整件衣服,都被严丝合缝地封在了塑料纸里,旁边还细心地放了一些干燥剂之类的小包。“怎么样,它看起来确实很美吧!”霍教授的呼吸都急促了起来,说话的语气,更是刻意压低了不少,好像是怕惊吓到了这件衣服似的。“如此细腻的纹理,如此透明的质感!这种文物能流传到现在,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四星级文物。然而,宋涟却不觉得多么兴奋,只是暗暗叹了口气。可惜,它已经在保护状态了,不能拿来换取系统奖励!现在这个阶段,能够让宋涟惊喜快乐的,四星级已经算不得什么大件儿了。毕竟,整个地宫都是她发掘保护的,里面的东西,宋涟自然不会一件件刻意去关注。说起来,系统还欠她一份特殊奖励呢。宋涟没去兑换,都不知道梁王地宫这个大发现,又给自己带来了什么神秘小卡片……一旁的霍教授虎视眈眈,就等着她来发表意见。空气中宁静了一瞬间,宋涟突然反应过来,马上点了点头。“确实很不可思议!”“要不是您说,我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件现代的汉服,它看起来实在太精美细致了,难以想象是两千年前的古人制作出来的。”“跨越科技水平的感觉对吧?这就是属于传统手工艺的魅力。”霍教授这才满意,继续道:“我给你的问题就在这儿了,这件衣服极度轻薄柔软,全重只有70克。同等面积大小的织物,要追求透明度和重量,就连现代工业都无法复制出这样的纱衣。”“你来说说看,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以现代的工艺水准,机器代替了人工,反而会比不上两千年前的古人吗?”第93章 一更听到了霍教授的问题, 宋涟不但没有被吓住,反而是眼神微微一亮。这个问题从一般人的眼光上看,就让人觉得非常诧异, 好像是违反了最普通的常识。科技的发展下, 制作出来的服装肯定是可以越来越精美的。能不能做到, 往往只会取决于预算有多少。那么, 这件纱衣,怎么会出现无法仿制的情况呢?看得出来, 霍教授自己也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关于这份纱衣的研究才刚刚开始,还有一大堆神秘正在等着众人探索。他望向宋涟的眼神里, 隐约地充满了期盼, 似乎是等着她给点新的思路, 又似乎根本没抱希望,只是单纯地考验她一下, 听听她的想法。宋涟绕着桌子走了一圈, 手中拿着一个放大镜,若有所思。“老师,问我之前, 你肯定咨询过纺织行业的专业人士了吧?”“那当然了。”霍教授信誓旦旦道:“我不但问过国营大厂的专家, 也问过苏绣云锦等工艺的传人,大家都觉得技术上不应该存在问题!”“那就对了。”宋涟放下了手里的放大镜, 轻快地说:“既然排除了技术问题,那我们就应该转变思维,会不会是材料上面出了问题呢?”“你说材料?那就是普通的丝线啊!还能有什么?”霍教授微微一愣,条件反射地露出了很鄙视的神情。虽然自古以来,我们先民使用的制衣材料就很多种多样,各种麻类、棉、毛和丝, 都可以找到具体的文物作为示例。不过这件纱衣的材料,不是最显而易见的么?“它是一位诸侯王的日常衣服,那当然用的是上等丝绸了!”霍教授一口咬定,非常严肃地对宋涟说道。“封建社会的统治者们能奢侈到什么地步,你根本想象不到。况且这位梁王地宫的主人,又是历史上记载过的生活奢靡。”“别说衣服了,他就连陪葬用的木俑人,都是一个个单独定制的,样貌和打扮都各自有区别。就连外面的漆,颜色也和目前出土的其他漆器对应不上,属于‘特调’的类型!”听到这里,宋涟就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了声。“你笑什么!”霍教授被她打断,顿时不爽了。学术研究是很严肃的,他还在陈述自己的观点和证据,宋涟怎么还嘻嘻哈哈的?这态度实在不够端正!“抱歉抱歉,是我不对!”宋涟见他沉下了面孔,连忙一手捂住了嘴。然而,笑意还是从眼角克制不住地流露出来。“我不是觉得您说的可笑,而是在感叹。老师,您这属于聪明反被聪明误了!”霍教授的思路,恰好就走入了一个极其明显的误区。他想象着的古人生活,完全代入了“精益求精”的境界,所以做复原研究时,肯定也是用上了最好的技术和资源。而这,恰恰就是无法复制出纱衣的最大原因!“这是怎么说?”霍教授被她的几句话,完全吊起了胃口。宋涟的意思,好像是暗示他用力过猛了一样。但要复原这件长纱衣,用上最顶尖的丝线和工匠,难道有什么问题吗?“您刚才也说了,这件纱衣的结构并不复杂,没有特别难的织法。可透明度和重量,容易达不到标准。”宋涟淡淡地说:“依我看,就是现代的蚕丝太强韧,太粗壮了!”“你是说,是丝线不对?”霍教授听到这个说法,顿时大吃一惊,头脑一阵眩晕。其实,他在请专人纺织布料前,已经下意识地,挑选出了手头最轻最细的丝线。可是,宋涟提出的这个角度,他还真没细细考虑过!“二千多年时间里,科技在进步,人类选育的桑蚕品种也在变化。现在最主要的品种,肯定都是朝着肥肥壮壮,生长快,产量大的方向培育出来的。”宋涟手里拈着一块柔滑的布料,正是霍教授制出的复制品。它入手细腻,半透明的表面还流动着光泽,已经有七八成相似了,可是,这终归是一件不完美的模仿!眼看着霍教授满脸震惊,已经陷入了新的思考。她咳嗽一声,下了自己的结论。“现代的蚕和二千年前的蚕,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回事!所以这件复制品,已经是您做到的极限了。”“从我的角度看,用来给普通人做展示就挺合适的,反正差别也很细微,非专业人士根本看不出来。”然而,出乎宋涟的意料,霍教授突然大叫了起来。“这可不行!”宋涟原本以为这次考验结束了,没想到他突然出声,顿时又头疼了起来。自己已经把思路都解释清楚了,这位霍教授,该不会是疑神疑鬼,钻了牛角尖吧?想想也有可能,毕竟,很多研究者天然就是十分偏执的性格。被学生三言两语就说服了,听起来合理,现实中可没有那么容易。假如是秦飞跃那样的人,搞不好还会因此记恨宋涟对他的否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