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自己挖坑自己埋
作者:小胖丫丫      更新:2023-07-25 13:32      字数:3484
  一点儿确切的证据都没有

  报社领导的脸立马垮了下来,心里也是百感交集,他感觉自己特别蠢,在这一行干了十来年,自诩有着丰富的经验,无论面对什么突发状况都能游刃有余地解决。

  可到最后却被一个实习生带偏了,还在偏远的路上越走越远。

  想想就觉得怄气。

  他现在快恨死孟贞了,因此也没了好脾气,“我告诉你,你不许再发第三篇文章,不对,从今以后你不许再报道任何事情,从明天起你去行政那报道。”

  报社领导虽然想打死孟贞,甚至还想开除她,但他还保留着几分理智。

  那两篇文章虽然是孟贞出名心切,想一鸣惊人在报社快速站稳脚跟,才写出来的,但没有经过他的允许,也没办法发表出去。

  报社领导出了这事儿也不能全怪孟贞。自己也是存了侥幸心理,想着通过这事儿,把报社推到巅峰,变成比电视台更权威的机构。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他有野心,想在这行闯出一片天来,以后说不定有机会还能调到文化局工作。

  小小的报社跟文化局可没法儿比。

  结果……哎,偷鸡不成蚀把米。

  没把报社推到巅峰,差点儿给整进了低谷,他还等去安抚在报社门口闹事儿的人,更得为这两篇似是而非的报道向群众做出解释。

  如果事态进一步发展,他甚至还得因此背上处分。

  不过这些都是他咎由自取,谁让他放着正经踏实路不走,想着靠走歪门邪道成功呢

  经此一事儿,报社还能保住就已经是烧高香了,他暗下决定,若是报社能保住,他定要踏实工作,再也不干这种蠢事儿了。

  孟贞懵了懵,随即反应过来,差点儿没气死她,“什么调我去行政岗还不让我继续发表文章

  我可是正儿八经的记者,我才不去呢,谁爱去谁去。

  我好不容易写了两篇有名气的报道,这两期的报纸几乎卖光了,报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转机。

  这一切都是我孟贞做出来的业绩,你怎么能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呢。

  不干人事儿会遭天谴的。

  你吃错药了啊还是做梦做糊涂了,年纪大了有病就得抓紧去医院看,别回头耽误了成了不能治的大病。”

  报社领导气笑了,所以这才是孟贞真实的嘴脸,平时装的像是没脾气的老好人。

  结果是比谁都心黑的坏人。

  他以前可真是瞎了眼,心也被猪油糊住了。

  什么玩意儿啊。

  看来孟贞还不知道电视台报道出来的事儿,也是,宿舍又没电视,她上哪儿知道去。

  人家都把报社的脸给扒开了,她还在那儿沾沾自喜,狗屁不知呢。

  就这样的还当记者

  报社领导也不是吃素的,见孟贞丑陋的嘴脸,立马计上心来,“孟贞,你不服从安排,我有权利解雇你。”

  孟贞根本不在乎,“解雇你也太看得起自己了,是不是以为我离了报社就活不下去了

  真是笑话,报社能有今天,全靠我发表了两篇厉害的报道,报社以前啥样现在啥样,你心里没数么。

  是我成就了报社,而不是报社成就我。

  我现在郑重其事儿地告诉你,你竖起你那双招风耳听清楚,老子不干了。”

  孟贞说完,不等报社领导反应,啪地一声地挂断了电话。

  气势十足。

  她心里是不服气的。

  给报社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报社领导就应该求着她积极主动地给她转正,还得给她涨工资。

  凭啥不让她当记者,把她调任去行政岗

  行政岗的工作是轻松,几个女人每天无所事事,喝喝茶聊聊天,可工资也低啊,一个月才二十块钱,够干什么的

  说出去也被人笑话。

  同样是在办公室里待一天,记者就有六十块钱,是行政岗的三倍。

  虽然她在实习期,每个月只有四十八块钱,但也比行政岗强多了。

  那几个女人可羡慕她呢。

  当然了,羡慕也不是正经羡慕,存了嫉妒心。

  她若是就这样调过去,不得被那几个老女人笑话死么。

  孟贞没法儿接受。

  不仅是工资,还有福利待遇也不一样,包括未来的上升空间。

  行政岗干一辈子也就是个打杂的,不仅要处处看别人脸色,还要经常受气,工资还低,还不如不干呢。

  她孟贞可不是一无是处什么都不懂不会的老女人。

  好多报社争着抢着要她呢。

  孟贞当下便将东西收拾好了,打算从宿舍搬出去,还很有骨气的没用宿舍的电话。

  找了一家旅馆,用了他们的电话,给其他报社的人打了电话。

  她今天把工作联系好,明天就能入职。

  到时候也让单位领导看看,他做了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儿。

  没了她,报社就等着完蛋吧。

  到时候一张报纸也卖不出去,哭死也没人可怜他。

  只是电话打过去,先前态度还很好的领导们此刻语气都十分冷淡!

  尤其听说她想进报社工作时,便纷纷找借口拒绝了,什么报社目前没有合适的岗位,什么庙小容不下她这尊大佛,会耽误她的未来,让她选择条件更好的报社。

  孟贞懵了。

  握着电话听筒久久不能回神。

  她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明明今天上午的时候,这些人还是一副热情的嘴脸,恨不得把她供起来,对她各种称赞。

  这让孟贞觉得他们之所以态度会这么好,完全是自己能力强的原因。

  她想着只要自己主动开口,他们一定会十分欢迎,并且给她很好的待遇跟酬劳。

  可那么多家报社,竟然没有一家肯接纳她。

  为什么啊

  不仅如此,孟贞敏感地察觉到,这些人接电话的态度也十分敷衍不耐烦,恨不得立马把电话挂断,好像她是什么不得了的脏东西一样。

  这样的认知让孟贞觉得十分挫败。

  她可是能力强的记者,能让报社的报纸卖到脱销,怎么肯定没人愿意要

  孟贞不死心,拿着名片,打给最后一位报社领导,这家报社跟她之前上班的报社有业务冲突,因此两家也不是很对付。

  就算别的报社不愿意收她,孟贞觉得这家报社一定愿意。

  等待电话接通的过程中,孟贞的手不停地揪扯着电话线,之前十足的气势此刻也泄了大半,额头甚至还冒出一层细密的汗。

  电话接通后,对方听她说明来意,态度比出乎意料的好,还对她溜须拍马一番,恨不得把她给夸上了天。

  孟贞见对方态度很好,立马松了一口气,看吧,她就说一定会有报社接收她,正琢磨着跟对方谈谈薪酬待遇。

  不料对方话锋一转,“孟贞啊,你能力强是事实,不过我建议你去别处找找看,我们报社不行。”

  孟贞刚松的一口气立马又提了上来,她眉头拧得更深,“到底是为什么,你能告诉我原因吗我找了好几家报社了,他们像是统一了口径,像你一样对我拒之门外。

  我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明明你们之前态度还不这样!”

  对方还挺有耐心,“你还不知道呢电视台的人去加工厂参观了,还在新闻频道制作成特别节目报道出来。

  人家那加工厂正规着呢,鲫鱼罐头也是严格按着相关标准生产的,根本不存在你说的问题。

  从生产车间到食材源头,人家查了个遍,还亲自吃了刚生产出来的鲫鱼罐头,又去香满园喝了鲫鱼汤。

  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哦,对了,跟李记者一块儿去的,还有食品监督管理局的吴同志。

  反正人家都证明加工厂是正经单位。

  你之前那两篇模模糊糊的报道被电视台点名批评了,上面对此还挺重视,相关处罚很快就会下来。

  估摸着你们报社会陷入前所未有的低谷,搞不好会直接申请破产也说不定。

  孟贞啊,这一切都是拜你所赐,你能力是强,能把一个好好的报社搞破产,我们可不敢用你这样的人才,还想多过两天好日子呢。”

  说到最后,报社的人也不再掩饰。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的孟贞就跟过街老鼠似的,谁碰上了谁都得躲着走,一旦粘上了就会倒血霉的那种。

  谁敢收她啊

  原本她能写出鲫鱼罐头有问题的报道来,把报社推向一个新高度,大家都以为她掌握了确实的证据,吊着观众胃口,一点一点地往外放,把报社推向巅峰。

  人才哪里都愿意要。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知,大家才纷纷给她抛橄榄枝,企图将人挖到自己单位里来,给自己单位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

  结果,电视台揭开了事实的真相。

  快接近巅峰的报社一夜之间陷入了窘境,谁都不愿意伸手扶一把。

  当然了,也不敢扶。

  被电视台点名批评的人,粘上之后会影响自家报社的形象。

  他们这也才知道,原来孟贞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靠的全是似是而非黏黏糊糊的糊弄。

  甚至是诬陷。

  一个记者在没有查明真相的前提下,就敢胡乱发表文章,差点儿一手把县里看重的企业给毁了。

  这样的人还配当记者

  所以当孟贞打电话找工作的时候,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拒绝了。

  笑话,他们躲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主动去招惹。

  现在的孟贞可不是人人争抢的香饽饽,反而是个烫手山芋,谁碰谁倒霉,还是倒血霉的那种。

  他们宁愿发展的慢一些,也不愿意大起大落。

  跌入谷底的滋味儿并不好受。

  大伙儿也想的开,人才到处都是,报社也要稳步经营,急功冒进只会出错,像孟贞在的那家报社摊上孟贞这样的人也是真倒霉。

  孟贞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的脑袋发麻,嗓间也是一腥,竟被刺激地当场吐了一口血。

  从人人追捧的对象,一下子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唾弃且避之不及。

  这让她以后还怎么当记者

  孟贞以为事情到了这步已经够糟糕了,没想到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

  之前报社的领导仁至义尽,她不领情,还辱骂人家有病,那人心里憋火,报纸上刊登了一篇道歉声明。

  竟把所有的责任全推到了孟贞身上。

  孟贞第二天看到报纸的时候,再也忍不住了,心里又委屈又愤怒,浑身还充满了无力感。

  原本她该有大好的前途,但这一切都毁了。

  她甚至有些恐惧,觉得自己惹到了不该惹的人,那个林知瑜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连电视台的人都选择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