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各国发展 【大家慢慢讨论了,今天……
作者:一条咸鱼0      更新:2023-06-27 16:42      字数:3782
  【大家慢慢讨论了,今天咱们就说到这儿,主播下去准备资料了哦,明天见。】

  随着天幕暗下去,今天大家的讨论依旧没有停止。

  【始皇嬴政:看来大清已经有了外邦人进来。】

  【汉武帝刘彻:他们人怎么样?】

  【唐高宗李治:其实大唐也有外邦人来。

  他们非常的崇拜咱们的文化,外邦盛产宝石那些,如果贸易的话,利润非常之大!】

  【则天女帝武曌:外邦在前期的发展应该跟我们相差不多,可能还更为落后。

  他们迅速发展起来,应该就是天幕所说的工业革命时候。】

  【康熙玄烨:蒸汽机应该就是热流能量,就是不知道如何运用。】

  【汉光武帝刘秀:朕倒是对天幕所说的火车比较好奇。

  火车是什么车?

  着火的车?

  这能坐人?】

  【始皇嬴政:明天就知道了。

  今日没什么好讨论的了,大家觉得呢?】

  【汉武帝刘彻:暂时没什么好问的。

  历史这方面,基本都差不多了。

  其他方面天幕送来的东西,已经足够咱们发展的了。

  事情要一步一步来,步子迈的太快,容易跌跟头。】

  【隋文帝杨坚:说的极是。】

  大清

  “皇阿玛,就刚才天幕所说的情况来看,儿臣觉得不如让叶赫那拉氏远迁京城!”既然祸根的源头出在叶赫那拉家,那就趁现在早早的解决。

  “大哥,你这样说可不对,出问题的以后的叶赫那拉家,你让皇阿玛现在无缘无故将他们打压下去,这样可难以服众啊。”如今大清才稳定了不久,要是皇阿玛如此做,容易给大清多生事端。

  且叶赫那拉家也并不是什么小门小户。

  “太子,你怎么看?”康熙听了胤禔和胤祉的话,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慈禧好解决,但是大清后续如何发展确实关键!

  要将贸易口打开,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

  西方如今是否安分?

  海上贸易风险极大,但同样利润也极大,这该交给谁负责?

  还有太子和胤禛,要让康熙放弃哪一个,康熙都挺不愿意的。

  在太子身上,康熙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

  “皇阿玛决定就好。”颓废了许久的太子,如今整个人都变得恹恹的,不争不抢变成了他如今的态度。

  他不想被圈禁,也不想努力了!

  放松下来的这段日子,胤礽觉得是他这么多年最轻松的日子。

  不用去考虑什么兄友弟恭,不用在皇阿玛面前表现自己,更不用在其他兄弟面前压抑自己的本性。

  左右他这个太子,这些年也做的越来越无趣了。

  就如天幕所说的,当皇帝天天有处理不完的政务,当个闲散王爷不好吗?

  长命百岁多好!

  康熙看着如今太子的模样,在心里叹了口气,太子这是自暴自弃了?

  也是,二废二立什么的,给太子的打击的确有点大。

  “老四,你怎么看?”康熙转头看向另一边一直沉默的胤禛。

  被点名的胤禛先是看了眼皇阿玛,最后不知怎么的又抬头朝着太子看了眼,见太子那副模样,胤禛本来平直的唇,不由得抿的更紧了:“儿臣同太子一样。”

  要说如今的胤禛,对皇位没有想法,那肯定是假话。

  在天幕出现之前,也许胤禛是从来没想过太子会被废的,但如今他知道了历史的发展,知道自己可能会上位,心里深处还是隐隐有些激动的。

  毕竟做皇帝嘛,谁不愿意呢!

  但是,今天的胤禛知道了自己的结局后,心里那份期盼反而没了。

  他喜欢处理政事,跟他有处理不完的政事是两码事!

  他的确关心大清的发展,但是吧,登基十多年从来没有出过紫禁城!

  这就不行了!

  康熙看着如今一个二个推脱的儿子,心里就止不住的来气。

  “行了行了,你们都走!”

  “朕现在不想看到你们!”

  “儿臣告退!”

  大秦

  “如何?”

  “最近的进展如何?”看着来人,嬴政便将眼前的天幕关上了。

  来人正是前段时间被嬴政惩罚了的李斯。

  如今的他,对比半个月前,整个人瘦了不止一圈,本来就不甚健壮的他,这会儿瘦的仿佛风大一点就能把他吹走。

  但面对这样的李斯,嬴政的面色却没有丝毫的动容。

  毕竟尸体被放在鲍鱼之中什么的,给嬴政的冲击实在有点大!

  没像赵高那般,一剑了结了李斯,那都是看在他以前的功劳上。

  再加上如今大秦缺人,李斯也算是物尽其用。

  要是换做是后期的大秦,他绝对不会上李斯好过!

  “臣参见陛下!”暴瘦的李斯,这会儿却战战兢兢的,一点儿也没有以前的风发意气。

  他如今不得陛下的心,万不能再犯错了,不然这条命可就保不住了!

  “学堂已经都建立起来了,只不过成效不是很好。”要知道如今的大秦正处在农忙的时候,靠地里庄稼吃饭的黔首,怎么可能让孩子去读书,白白浪费劳动力。

  “你没有张贴出读书的奖励?”嬴政面对这个情况丝毫不慌。

  “张贴了。”

  “不过相信的黔首基本没有。”六国才刚刚统一不久,黔首们的想法还停留在随时都会打仗上面,条件这么优厚的读书机会,他们怎么可能相信。

  “朕要的是结果。”

  “你要是不尽心,想必吕雉很开心能接手的。”嬴政说的也不是假话。

  能将学堂的事情交给李斯去办,证明嬴政心里信任李斯多过吕雉的。

  但要是李斯辜负了这份信任,嬴政当然也不介意吕雉接手的。

  毕竟有时候,没有根基的人反而更加的忠诚。

  “臣一定尽心尽心,请陛下再给臣些时间。”新法的推广往往开头是最难的。

  而处于最底层的黔首们,戒备心往往又是最重的。

  现在还只是在咸阳开始推广,要是换做其他地方,那才是真真的难上加难!

  他应该庆幸陛下还体谅他,没有让他一开始就在其他六国的旧址上推广。

  “李斯,能不能将功补过,就看你这一次了。”

  “是,陛下。”

  西汉

  “陛下,环首刀已经做出来了,陛下可要瞧瞧?”

  “拿上来!”刘彻一听,果然来了兴趣。

  随后,一名宦官双手端着一把寒光闪闪的长刀走了进来。

  在离陛下三丈之远的地方,就停了下来,随后由卫青亲手接了过来,朝着陛下亲自呈上。

  在刘彻刚要上手的时候,卫青朝着后面退了一小步,脸色也有些犹豫。

  “陛下,不如让臣先试试?”

  “您千金之躯,这环首刀的威力大,不如让臣先以身试法。”这环首刀比之以前的青铜剑锋利了不知多少倍,要是不小心伤着陛下就不好了。

  “卫青,在你的眼里,朕是连一把刀都耍不来的人?”刘彻自然知道卫青是怕有什么意外。

  但刘彻还是挺不高兴卫青对他的质疑。

  他堂堂大汉天子,怎么可能耍不动一把刀!

  “陛下,您知道臣的意思。”卫青无奈,抬头看向了坐着的陛下。

  “朕当然知道,不过任何质疑朕能力的话都不行!”那怕这人是小舅子,是击败匈奴的名将也不行!

  “那陛下小心。”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卫青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只有将刀递出去了。

  拿到了环首刀的刘彻,脸上敷衍着回答了一句:“知道了知道了。”

  在痛快的挥了一会儿之后,刘彻才意犹未尽的将刀递给了卫青:“这刀不错,如果将之军队全部装备上,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前面才得了许多矿山的刘彻,这会儿可是财大气粗的厉害。

  “陛下,咱们的工匠可能不够,短时间内做不出来!”卫青听后想了想,随后遗憾的摇了摇头。

  “那就下令全国的铁匠都来京都,务必在今年之内将军队所用的环首刀全部打造出来!”刘彻并不怕工匠们不来,光是这环首刀打造的技术,就能引动他们驰之若骛。

  毕竟现如今有一门吃饭的手艺,还是挺吃香的。

  “臣这就去办!”陛下能想到的事情,出身微末的卫青自然也能想到。

  “让下面的人动作快些,后面攻打匈奴可就看你了,卫青!”刘彻起身,拍了拍卫青的肩膀。

  “臣定当竭尽全力将之匈奴全部打退!”

  现代

  赵清清买完东西回来的时候,刚出电梯门就看到了正等在那里的大哥。

  她看着站的笔直的身子,脸上本来轻快的表情飞快的皱了皱,随后小步朝着那边走去。

  因为她两手都不得空,所以只能先将东西放在了地上,然后小声的喊了句:“大哥。”

  楼道里面寂静,尽管赵清清叫的小声,但闭目养神的王穆还是听到了。

  今天他好不容易下了早班,所以便来了清清这里,哪曾想一向不爱出门的清清今日居然不在家,像给她打电话,但又怕吓着小姑娘,所以他便站在这里等着。

  但王穆丝毫不知道,他人现在这里,一样的吓着人了。

  王穆飞快的略过地上袋子里面的书本,然后抬眸朝着身前的小姑娘看去:“回来了。”

  没有问她去了哪里,也没有问她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赵清清心里总算是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一个小小的笑容来:“嗯。”

  丝毫没有察觉到王穆那点隐秘的用心。

  赵清清抬手开了门,刚想转身去提地上的东西,却猛的撞到了身后大哥的怀里。

  清冽的冷香夹杂着消毒水的味道扑面而来,让赵清清微微失了神,随后耸着鼻子轻嗅了一下。

  等她回过神来自己做了什么后,脚下瞬间飞快的往后退了一步,脸色也通红的厉害。

  王穆自然察觉到了赵清清的小动作,还没来得及勾起唇角,就见她唯恐不及的退了出去,脚下还被门框绊了一下。

  要看身形不稳,王穆提着东西手不方便,便只能用手臂将她又勾进了怀里。

  “怎么这么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