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第 98 章 亲手做的情意
作者:一寸墨      更新:2023-07-24 13:40      字数:9965
  宋静姝知道谢云峥有必须回京的理由,绝对是不可能更改的,但这次他们回京不仅仅是自己家人回去,还要带走谢若兰一家三口。

  谢若兰跟谢三叔他们相聚的时间原本就不多,还端午节走,估计情感上有点难以接受。

  “我可以先走,你们过完端午节再走。”

  谢云峥看出妻子的顾虑,就算不想跟对方分别,但也不得不说出这句话。

  “会不会给组织上添麻烦?”宋静姝知道跟谢云峥一起回去是最合适的,但他们又不能对谢若兰一家负责。

  “我跟叶康时同志猜测姐夫背后的人对我有一点想法,但却不确定我的真实工作性质,我们分开离开,只会让他们把重心全部放我的身上,你们过完端午回京不会有危险,而且我会留下两个保护你们的人员,安全绝对没有问题。”

  谢云峥还是有把握的。

  对方能留守在国内的情报人员绝对不多,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重点又是他的情况下,对方不会分散力量。

  “对了,你不是说对方有一定可能是村里那些外姓人员吗?我们分开,跟在我们身边的人员会少很多,若兰姐不是更危险?”

  宋静姝眼里有着担忧。

  “你放心,明面上保护你们的人员会适当减少,但暗地里的人员会更多。”

  谢云峥知道这话说出来妻子不爱听,但也没办法。

  “你是不是早就猜到我们不会跟你一起走?”宋静姝带着火焰的目光看向谢云峥,手也毫不留情地在谢云峥腰上的软肉上狠狠拧了一圈。

  谢云峥疼,但不敢叫疼。

  解释道:“不是存心的,只是想到了这个可能,不管是全了若兰姐跟三叔一家的亲缘,还是为了保证你们的绝对安全,只要你们留下,都会这样做,当然,也有引蛇出洞的想法在里面。”

  宋静姝知道谢云峥他们只是顺势而为,但心中多少还是有点不高兴。

  “你们也可以跟我一起走,我这边是坐飞机走,一天就能到京城。”谢云峥其实更不想跟妻子分开,对于他来说,分开走他承受的压力会更大。

  宋静姝沉默,好一会后才轻声说:“你打算留下谁?”

  “刘亚军与张向北。”

  谢云峥在心里叹气,他就知道妻子最终会是这样的选择。

  “这两人在哪?”宋静姝诧异。

  “他们已经赶到了村外的驻军地,表面身份是普通战士,实际是跟张正军一样的身份。”谢云峥也是昨天晚上才收到这个消息的。

  “我知道了。”宋静姝点头,她记得刘亚军与张向北,在京城欢迎蒙泰一行人的欢迎晚会上,她见过两人,两人都是英姿飒爽的军中才俊。

  “你真不跟我一起走?”

  谢云峥舍不得妻子。

  宋静姝这会也不埋怨谢云峥了,小声解释道:“若兰姐这边不管是情感上,还是行李收拾上都需要时间,如果端午节走,当然也能走,但大家对于过端午节已经期盼了很久,很想吃顿团圆饭。”

  谢云峥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心中的遗憾多了一分。

  “还有,我跟你说,妈跟二婶年纪都不小了,也难得相聚在一起,说好有半个月的假期,二婶跟妈都已经盘算好每天干些什么,说些什么话,如果我们突然全部都走,两位老人会遗憾的。”

  宋静姝知道这些谢云峥都知道,但还是说了出来。

  “那你多留个心眼留意周边情况,有什么不对就找张向北他们。”

  谢云峥见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烤螃蟹上,干脆利用胳膊的遮挡,牵住了媳妇的手。

  这虽然不是两人光天化日下第一次牵手,但绝对是牵得最嚣张的一次,毕竟不远处就是一群欢闹的孩子。

  两人的手握在一起,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淡淡的不舍。

  宋静姝对谢云峥的理智才少了一分埋怨。

  “回去后,我会直接把若兰姐安排到大杂院居住,也会适当隐瞒你的身份。”宋静姝对与谢云峥的分开也是难舍的。

  一趟谢家村之行,两人的心好不容易毫无保留贴近,正是蜜里调油时,她对于突然与谢云峥分开,从情感上来说,也是不愿意的。

  但人活在现实中,就不得不考虑更多的现实问题。

  “大杂院那边,我的工作是公开的研究院研究员,是军人身份,这点跟我在村里说的情况一样,我相信若兰姐这一方不会出问题。”

  谢云峥跟妻子小声说话,手指却抚摸着宋静姝的小手。

  “我们搬到军区大院,大杂院里的人都知道,只是他们并不知道你已经活着回来了。”宋静姝跟谢云峥交换信息。

  “没事,他们知道也无所谓,上次西北之行,研究院不止我一人搬到军区大院,军区大院那边控制得很严,不会有人乱说。”

  谢云峥知道妻子在担心什么。

  宋静姝却没这么天真,脑海里闪过一个人影。

  何山师长家的何丽丽,也不知道这人现在被下放到了哪里,人是否老实了。

  对方虽然不知道谢云峥具体从事什么工作,但谢云峥被保护的场景却被对方亲眼看到,也不知道这人会不会多心多想,又或者怀恨在心。

  那样的人品,还真不太让放心。

  宋静姝想到这,干脆就把何丽丽说了出来。

  “这个问题组织上早就考虑到,她被下放到控制得最严的农场劳改,里面的人都是身份可能有问题的可疑人员,整个农场武=装看守,不仅偏远,还严,没有人能从那样的地方传递出任何消息。”

  谢云峥用拇指按压妻子的手心。

  细=腻的触感让他爱不释手,但嘴里却说着最正经的话。

  宋静姝松了一口气,她这才知道国家早就防范于未然。

  “你一个人回去要按时吃饭,别忙起来就不顾身体。”宋静姝说着分别前的离别话语。

  虽然离谢云峥离开还有好几天,但她就是觉得有很多话说不完。

  “嗯。”谢云峥用心记住妻子说的每一句话,一点都没有觉得妻子唠叨,反而很喜欢这样的妻子。

  这代表他在媳妇的心目中地位越来越重。

  虎子这群孩子并没有玩多久的烧烤,几只螃蟹烤出来根本就花不了多少时间,十几个孩子,一人勉强也就分到一只螃蟹腿。

  但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嫌弃,大家嘻嘻哈哈吃完螃蟹,才用泥巴把火堆扑灭。

  这么一顿忙碌下来,一个个不仅成了花猫,还热得满头大汗。

  但与开心比起来,孩子们一点都没觉得折腾。

  到了这个时间点,朵朵是再也坚持不住,倒在宋静姝的怀里呼呼睡了过去,虎子这群孩子一看朵朵睡着,他们也没麻烦谢云峥再次领他们去河里洗澡,而是活力十足跑回村拿了背篓去打猪草。

  打猪草是轻省活,干起来不费劲,就是有点费时间。

  而孩子们恰巧不缺的就是时间,打猪草对于他们来说跟玩一样。

  农村的猪是舍不得喂粮食的,平时除了割些红薯藤喂,然后就是打各种猪草。

  不少野生植物的叶子,根茎,都能成为猪草。

  这样的猪草打回去煮一煮,猪很爱吃,一年养下来,一个个都能被养得肥头大耳。

  孩子们打猪草的地方离村与河都不远,谢云峥与宋静姝也没有回家,而是抱着熟睡后的朵朵坐在了河岸边。

  这样一来,他们既能得到休息,也能照看着远处的孩子们。

  “静姝,你靠我身上休息一会。”

  树荫下,谢云峥没有跟宋静姝争着抱朵朵,小姑娘在宋静姝的怀里睡熟了,这会换人抱,孩子会醒,醒来估计会哼哼唧唧闹瞌睡。

  最好的办法就是宋静姝接着抱,但可以把身子靠在谢云峥的身上休息。

  宋静姝看了一眼身后离自己不远的柳树干,最终选择靠在谢云峥的身上休息。

  树干虽然也可以靠,但也有可能会有蚂蚁。

  不想蚂蚁上身,靠在谢云峥的身上是最好的选择。

  头搭在谢云峥的肩膀上,河边吹来微风,听着朵朵均匀的熟睡声,宋静姝不知不觉闭上了眼睛,这个季节还没有蝉鸣,但天气已经让人无比的犯困。

  谢云峥没有搂住妻子的腰,光天化日下不方便,所以他握住了妻子的手。

  柔弱无骨的手他可以玩半天。

  因为怀里抱着孩子,正规夫妻,就算有人看到,也不会乱传瞎话。

  闻着妻子头发的清香,谢云峥的内心非常平静。

  时间眨眼就过了大半个小时,宋静姝先朵朵一步醒来。

  “抱歉,睡着了。”宋静姝能感觉到谢云峥的肩膀在自己睡着后就没动过,心疼起来,对方的肩膀昨天挑笋肿了,虽然因为上过药消肿不少,但早上看的时候还有点红。

  她换了一只手抱朵朵,然后伸手给谢云峥揉肩膀,宋静姝没太用力揉,力道很轻那种。

  “没事,不疼。”

  谢云峥也心疼宋静姝一直抱着朵朵。

  孩子别看还小,但一直抱,手还是会酸的,抱着孩子还要照顾自己的肩膀,他是真的不想妻子这么辛苦。

  “肩膀肯定酸麻了,是不是?”

  宋静姝早就从自己捏谢云峥肩膀时对方的细微表情中猜到了某种可能。

  谢云峥看着妻子明亮的大眼,不得不点头。

  确实,一直保持一个姿势被压,血液很容易造成不畅通,此时的他不仅是肩膀有点麻,就与这边肩膀相连的手指尖都有点麻。

  酥麻酥麻的。

  跟亲吻妻子时的感觉一样。

  “云峥,肩膀到底麻没麻?”宋静姝见谢云峥没有回答,就当作没看到对方的点头,故意逗人开口,谢云峥话少,她却很喜欢听对方说话。

  “麻了。”

  谢云峥回答完,接着说了一句,“手指也麻了。”

  宋静姝差点笑出声,但也知道谢云峥为什么说这样的话,手顺着对方的肩膀缓慢捏到手指尖。

  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肯定不能细致地揉捏,但简单揉捏一下还是可以的。

  谢云峥却在宋静姝这样的揉捏中半边身子都软了。

  酥麻就像小针一样轻微扎着身体,能忍受,却又难耐。

  好一会,谢云峥才缓过劲来,要不是在野外,他都想狠狠亲一亲妻子。

  谢云峥的视线太实质化,宋静姝停下给对方揉捏的手,视线也转移向一边,“你站起来走几步,活动活动身子,让血液流动起来。”

  “好。”

  谢云峥知道不会再有福利,起身溜达,步伐不快,但身型挺拔。

  这年代的军人,不管是作战人员,还是研究人员,都特别讲究身姿,站或者是坐,身形都非常板正。

  宋静姝瞬间对谢云峥的背影着迷了。

  “妈妈。”

  睡了不少时间的朵朵恰好在此时醒来。

  “乖宝醒了。”孩子的动静吸引了两个大人的注意力,宋静姝低头看小姑娘,稍微活动了一下身体的谢云峥也走了过来。

  刚刚醒来的朵朵还有点迷糊。

  迷糊的她先看了看宋静姝与谢云峥,又转头看向四周,不仅能看到河流稻田,还能看到远处在笑闹着打猪草的一群小孩。

  “我们没有回家。”

  宋静姝笑着伸手摸朵朵的脖子,没摸到什么汗就放心了。

  “妈,我想去跟虎子哥他们玩。”朵朵彻底清醒后就待不住了,她还没打过猪草。

  “那你可得小心一点,别伤到手。”

  宋静姝没有阻止孩子,来了农村,孩子可以什么都尝试一下。

  “知道了,妈妈。”

  恢复元气的朵朵跑跑跳跳往虎子他们跑去。

  两地距离看着有点远,但真要跑起来,一会的功夫就能跑到。

  面对朵朵的加入,虎子这群小孩不可能真的让小姑娘伸手去摘树叶,一个小孩把手里的小镰刀递给了朵朵,同时教朵朵怎么用镰刀才能不伤别人,也不伤自己。

  朵朵对于新鲜的事物好奇得很,学习得很认真,这让远处的谢云峥与宋静姝都放了心。

  “回去吧。”

  谢云峥知道孩子们下午不会再下河,也不打算一直照看着。

  “好。”

  宋静姝已经很放心虎子这群小孩照看朵朵,留意到孩子玩得开心,就跟谢云峥回了村,两个成年人,不可能真的一点事都没有。

  进村后,夫妻二人就分开了。

  谢云峥回家忙自己的工作,宋静姝则去了大厨房帮忙。

  厨房里还煮着粽子,离不开人。

  宋静姝到大厨房时,厨房里没什么人,只有咕嘟的一大锅粽子,但厨房不远的广场上人数不少,不少老人午休后都再次回来了。

  这时已经是下午点多,又得准备晚上的晚饭,老人们也都帮着择菜又或者是剥蒜,清理小葱。

  “云峥婶婶,这,来这坐。”

  谢红英对着宋静姝热情招手,她身边已经围坐着好几个小媳妇,谢若兰也在。

  宋静姝看到谢若兰的身影,见大家都对自己招手,就走过去坐下,大家这会在整理刚从地里割回来的韭菜,她也顺手拿起来清理。

  “婶婶,据说京城特别特别大,住好多的人,比我们这的省城还要大好多倍,那么多人,是不是每天都得消耗无数的物资?”

  谢红英好奇地看着宋静姝,一脸向往的神情。

  宋静姝知道对方跟谢若兰一样,也是带着女婿孩子在村里住,笑着回答了一句,“京城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城市大,人口多,这是正常的。”

  “也对,主席也住京城里。”

  旁边有人接了一句。

  “等以后有机会,我肯定要去京城看一看主席。”谢红英信誓旦旦跟大家说出自己的决心。

  “红英,主席非常忙,可不是我们想看就能看到的。”谢若兰有点震惊地看着谢红英,她虽然只比谢红英大几岁,但辈分上她是姑姑。

  叫谢红英的名字再正常不过。

  宋静姝一直暗中留意着谢红英,这人的丈夫是潘强,当初叔家给谢若兰分家产时,潘强说的那番话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潘强那番话合情合理,还展现了个人风骨。

  她对对方的印象不错。

  但也因为姐夫杜旭的事,宋静姝对这些留在村里的外姓人更加留意,谢红英作为潘强的家属,也在宋静姝留意的名单上。

  谢红英关于京城的话题她听清楚了,只是她不知道对方有没有什么目的,顺着谢若兰的话,说了一句,“其实去京城看主席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真的吗?”

  这下,小媳妇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宋静姝的脸上。

  宋静姝自信点头,“若兰姐的话说得很对,主席非常忙,要想看到真人,会很难,但可以看□□城楼上的画像,画像是根据主席的容貌画出来的,一模一样。”

  “对,若兰姑,我想说的就是去京城看主席的画像,我当然知道主席很忙,日理万机,我可不敢奢求能看到真人,一般人哪里能看到主席。”

  谢红英笑了起来,看上去一脸的淳朴。

  “看来红英特别崇拜主席,才想着有机会去京城看主席像。”宋静姝不动声色试探。

  “当然崇拜啊,我们所有人都崇拜主席,我家还有建国初期生产的主席像章,我家潘强对这枚像章可宝贝,平时别说佩戴了,就连摸都不让家里的孩子摸一摸。”

  谢红英因为家里保存得有主席像章激动得脸有点红。

  “红英,你家居然有主席像章,真是太厉害了。”

  “解放初期生产的主席像章发行特别少,孩子爹当年抢破脑袋都没抢到一枚,没想到你们家居然保存得有。”

  有人羡慕又震惊地看着谢红英。

  光从这里看,可真看不出潘强家有问题,一般能保存主席像章的家庭都是铁杆的爱国主义者。

  但宋静姝也没有放松警惕。

  有的时候,出其不意的伪装才是最成功的。

  “红英,能把你家的主席像章请出来我们大家看看吗?”有人按耐不住心里的激动。

  据说解放初期的主席像章是红色底座,金色像,特别漂亮。

  “这……”

  谢红英突然后悔刚刚嘴多炫耀了,家里的主席像章丈夫特别宝贝,不仅不给孩子们摸,就连她想摸一下也是非常难的。

  面对大家的目光,她有点进退两难。

  宋静姝一眼就看出谢红英的为难,但并没有解围,说实话,她也想看看这年代的主席像章,解放初期的像章比66年以后的含金量更高,也更加的稀少,因为流通不多,后世能保存下来的完美品相非常少。

  值得一看。

  “红英,你是不是为难,要是为难,我们就不看了。”

  村里聪明人不少,宋静姝看出谢红英为难,其他人也看出了。

  “不为难,有什么好为难的,主席像章一直在家,你们要想看,我去拿来给你们看看。”要是没有人明说,谢红英估计还真不想拿出来。

  但真要有人不为难她,她反而不好意思了。

  站起身,她去水渠边洗手,然后急匆匆回了家,这会丈夫不在家,她要把像章拿出来给大家看还容易,真等丈夫回了家,再想拿像章,麻烦的程度更高。

  “红英这样,不会出事吧?”

  有人看着谢红英远去的背影有点不安。

  “不至于吧,就是一枚主席像章,再宝贵也不至于看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大不了我们不摸,就看一眼。”

  “对啊,就看看,也不摸,不至于弄损坏。”

  “但我看红英好像没有处理这枚像章的权利。”谢若兰提醒了众人一句,她这话说得还是含蓄的,不含蓄就是谢红英在家没有家庭地位。

  “不可能吧。”

  有人小声说了一句,说完还补充道:“潘强看着对红英非常好,重活、累活都抢着干,那么心疼媳妇,不至于媳妇拿主席像章看一眼的权利都没有吧。”

  “可刚刚红英的表情确实就像是在说明她也没有权利摸那枚主席像章。”

  “不就是一枚主席像章吗,再宝贵,红英作为妻子,摸一摸也没什么吧。”

  “真不好说……”

  宋静姝静静听着大家的小声议论,对潘强家里的主席像章更加的好奇,同时也好奇谢红英与潘强真正的关系。

  她不知道主席像章的事是谢红英有意透露,还是无意中顺嘴说的。

  带着好奇,宋静姝默默等待着。

  谢红英并没有回去太久,一会的功夫就回来了,不仅回来了,手里还小心翼翼拿着一张裹起来的手绢。

  看着这样的谢红英,大家顿时知道潘强家的主席像章被拿了来。

  即将见到主席像章,谢若兰她们不仅赶紧去水渠边用肥皂把手清洗干净,还整理了身上的衣服,最后虔诚地站在谢红英的面前。

  宋静姝也入乡随俗把自己打理好。

  “不能摸,就看啊。”谢红英叮嘱一句后才小心翼翼一层一层打开手里的手绢,随着手绢被打开,露出一枚大红色底座的主席像章。

  非常新。

  可以看出这枚主席像章保存得非常好,才能如此崭新。

  “真漂亮,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主席像章。”

  “对,太漂亮了,主席的眉毛都雕刻得清清楚楚。”

  “可惜当年我家没有买到,不然肯定也会像红英姑姑一样保存起来舍不得佩戴。”

  大家兴致勃勃看着谢红英手心里的像章,一个个嘴里都是羡慕与夸赞,这让谢红英心情瞬间非常好,这像章可是她偷偷拿出来给大家看的。

  为了防止更多的人知道,她都是背对着广场,这样一来,也就只有谢若兰几人能看清她手里的东西。

  宋静姝从谢红英打开手绢那一刻,视线就一直停留在上面。

  红色的底座,金色的头像,确实是解放初期时通行的主席像章。

  “红英,能看看背面吗?”宋静姝尊重谢红英没有上手摸,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看背面?”谢红英有点诧异。

  “对,看看背面,既然正面看了,顺便也看看背面,这样的像章我们也是第一次见,当然要见全。”宋静姝解释得天衣无缝。

  “云峥婶说得有理,红英,翻过来让我们看看背面。”

  有小媳妇帮宋静姝说话,其实也是自己想看。

  谢红英见大家确实守规矩没有上手摸,在羡慕的目光中,她最终把像章翻了个面。

  像章是能别在胸口的口袋上,所有后面一定有别针。

  看着金色的别针,所有人都满足了。

  “好了,我先拿回家放好,一会就回来。”谢红英视线一直留意着周边的动静,没有见到丈夫的身影,但她还是决定赶紧把像章拿回去放好。

  最好一点痕迹都不露那种。

  “快回去放好,可别掉了。”谢若兰催促谢红英回家。

  “嗯,那我回去了。”谢红英挺直了腰板赶紧回家。

  看着谢红英远去的背影,大家坐下来再次清理起韭菜,话题也集中在谢红英的身上。

  “我看大家以后还是别议论看到红英家有主席像章的事,这明显就是红英为了不丢面子拿给我们看的,我们要是议论,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消息要是传到潘强的耳朵里,对红英不好。”

  有人小声说了一句。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管红英与潘强的关系如何,既然潘强那么宝贝主席像章,肯定就是很在意,我们不要让红英为难。”

  “我支持。”

  “我也支持。”

  大家纷纷附和,等谢红英回来,大家纷纷保证这事就在她们几人的耳朵里,不会再往外传。

  谢红英原本还很忐忑,听到大家的话,放心了,脸上恢复了开朗与笑容。

  宋静姝一直留意着事态的发展,并没有看出什么异常。

  时间一晃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大厨房里飘散出更浓郁的粽子清香,不过里面的雾气也更浓,灶火从粽子下锅后就没停止过,锅里的水也时刻加满,保证所有粽子都被开水煮着。

  甚至为了煮粽子,大厨房难得动用了煤块。

  煤是很金贵的燃料,一般农村真没几家用,在靠山吃山的地方,烧木柴才是常态。

  但烧煤有烧煤的好处。

  一块拳头大小的煤就能燃烧很久,不用一直蹲坐在厨房里添柴,持续的火力是煮粽子的关键,这也是大厨房为什么用煤的原因。

  “云峥婶婶,你家的厨房再晾几天就能上梁盖瓦,要撒米馃子吗?”

  妇人们坐在一起闲聊,话题会经常改变。

  这不,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宋静姝家厨房。

  这几天宋静姝跟村里人接触不少,大伯娘喜欢她,经常会跟她说些农村生活里的一些小常识,这会听到大家问撒不撒米馃子,就明白怎么回事。

  考虑一下,才说道:“我家厨房虽然重建,但厨房不是正房,撒米馃子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哎呀,我还以为能再次吃到米馃子。”

  大家都知道谢云峥家底厚,一听厨房上梁不撒米馃子,顿时有点遗憾。

  吃一顿米馃子不容易,她们这人人都喜欢吃米馃子。

  宋静姝看着大家脸上的遗憾,也没有答应撒米馃子,俗话说财不露白,他们家的家底早就因为蒙泰一行这次回村损失了百分之八十。

  留下的百分之二十除了自家,还要照顾谢若兰到了京城的安顿,实在是不能再奢侈。

  大家见宋静姝淡笑不语,就知道这顿米馃子真吃不上。

  “大家别为难静姝,静姝他们这次回来给村里出了不少公账,这段时间我们吃的肉、白面、大米,都是静姝家出的,修厨房是小事,撒米馃子确实于理不合,村长跟大伯他们不会同意的。”

  谢若兰见宋静姝没有解释,担心有人认为宋静姝小气,赶紧帮忙解释了一句。

  “若兰姐,我们是开玩笑的。”

  谢若兰帮忙解释,大家反而不好意思了。

  谢云峥这次回家给村里带来多少好处大家都是知道的,特别是在大厨房里干活的村民,她们更是清楚大家占了谢云峥家多少便宜。

  刚刚大家确实是因为想到宋静姝家的厨房要上梁封顶,才开了一句玩笑。

  想念米馃子是想念,但也没有谁打算道德绑架。

  “若兰姐,我早就看出大家是在开玩笑,你看我,都没有解释一句。”宋静姝知道这话题不该继续下去,立刻转移了新话题,“对了,快到端午节,我们这划龙舟吗?”

  “不划!”

  一片整齐的回答声。

  回答完,有人解释道:“以往也划龙舟的,从去年开始就没有再进行。”

  宋静姝瞬间明白什么原因了。

  去年全国有不少地方出现旱情,有旱情就代表缺水,没水,还划什么龙舟,再加上粮食减产,吃都吃不饱,划龙舟更没力气。

  “不过端午节那天我们会去河边祭祀,非常热闹。”

  谢若兰说完这句话眼里都是向往与回忆。

  宋静姝相信对方的回忆里一定有杜旭的身影,顿时知道她们跟谢云峥分开回京是必然的,不管是为了沈氏,谢二婶,还是为了谢若兰一家,她们都必须与谢云峥分开。

  内心深处无奈的叹息一声,宋静姝留心听起大家议论谢家村的端午节怎么过。

  除了龙舟不划,其他的习俗都差不多。

  一样会在门梁上悬挂艾草、青蒿,还要洗药浴,拴五色丝线,佩戴香囊。

  “香囊要自己绣?”宋静姝吃惊地看着大家。

  “简单绣几片叶子又或者是绣个字都行,很简单,花不了多少时间,实在不会绣,用缝纫机踩个香囊小包出来也是可以的。”

  大家从宋静姝的话里看出南北过端午节的差异,也肯定宋静姝从来没有绣过香囊。

  “我们那就绑五彩绳,不做香囊。”

  宋静姝大方承认自己确实没制作过香囊。

  “哎呀,云峥婶婶,那你今年可要做一个给云峥叔,香囊还有另一层意思。”有人打趣去宋静姝,这会一点晚辈的样子都没有了。

  宋静姝的脸有点红,她猜到了。

  “云峥婶,给云峥叔做香囊吧,我们绝对不会害你。”大家嘻嘻哈哈看着宋静姝笑,只有谢若兰是谢云峥的亲堂姐,在宋静姝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听清楚话语的宋静姝脸更红了,但突然就想亲手给谢云峥做个香囊。

  “我绣工还可以,你想绣什么跟我说,我教你,简单一点的,凭你的心灵手巧,保证几天就能学会,不会耽误端午你送人。”

  谢若兰看出宋静姝意动,主动请缨。在

  “嗯。”

  宋静姝内心虽然有点娇羞,但还是大大方方点了头。

  谢若兰顿时羡慕不已。

  没想到谢云峥与宋静姝都结婚好几年了还这么甜蜜,这份甜蜜中居然还带着少女的娇羞与幸福。

  真好。

  晚上,宋静姝躺在床上把潘强家里有一枚解放初期的主席像章跟谢云峥说了。

  谢云峥听完,若有所思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