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第 92 章 羡慕嫉妒
作者:一寸墨      更新:2023-07-18 13:57      字数:9832
  谢云遥与谢云文听到谢若兰的话下意识就松了一口气,他们家的负担终于轻了很多。

  只有谢三婶家三个媳妇的脸色变得有点难看,她们之前确实是想贪谢云峥家的便宜,但也只是想让沈氏一家适当帮谢若兰。

  但当知道谢若兰要跟沈氏一家去京城,她们三人还是嫉妒了。

  在谢家村生活与去京城可是两个概念。

  这年代谁不想成为能吃城市粮食的居民户口,为了能吃上城市口粮,无数人挤破了脑袋在努力,可谢若兰一家偏偏什么多不用干就不费吹灰之力得了让人羡慕的结果。

  “若兰,你是说你跟孩子都要跟大嫂去京城?”

  谢三婶吃惊又意外的声音响起,因为她怎么想都没想明白大嫂为什么要带走死了丈夫的大闺女一家,这不是太过于负担了吗?

  “娘,我身子骨不好,农活做不了多少,留在村里也得靠大家帮衬,京城教育资源更好,我想去那边,今后子明跟美美上学也方便点。”

  谢若兰把自己想去京城的原因说明。

  “大……大嫂,可以吗?”

  谢三婶紧紧握住沈氏的手,她眼里有泪花闪过,其实她比谁都清楚大闺女要是去了京城能得到的好处到底有多少。

  “婉云,若兰去了京城不是享福,得她自己立起来,我们只能帮一时,帮不了一世,两个孩子也是,只有他们能读书才能在京城站稳脚跟,不然早晚也还是要回到村里。”

  沈氏知道村民都看着她,直接就把情况说明。

  俗话说帮人也得看被帮的人自己能不能立起来,要是立不起来,填再多的情谊在里面都没有用,她干脆当众把话说清楚。

  “大嫂,你这话说得对,确实得若兰自己立起来,立不起来给再多的帮忙都没用,这点你放心,我家若兰你别看着她柔弱,但性格绝对坚强,能自立起来。”

  谢三婶瞬间化作王婆,自卖自夸。

  “婉云,我知道若兰是个坚强的孩子,要不是如此,我们也不会带她离开。”沈氏也是看好谢若兰才同意谢若兰一家跟随的。

  不然那就是天大的麻烦。

  “大伯娘,我姐到了京城会跟你们一起生活吗?”谢云洛确实很关心谢若兰,问的问题也更关键。

  宋静姝时候这时候该自己出面了,解释道:“我跟云峥都是军人身份,我们住军区大院,军区大院只有军人直系家属能住进去,若兰姐是堂姐,不能一起住。”

  “那……那我姐住哪?”

  谢云洛由激动到冷静。

  “我们在王府井大街有国家分配的一套房,不大,但也是两个卧室加一间小客厅,这套房目前空着,若兰姐去了以后可以领着孩子住这套房,我们互相不干涉彼此的生活。”

  宋静姝不知道现在的人有没有喜欢自由的生活,反正她是不太喜欢家里有外人。

  就算是亲戚她也不太喜欢。

  要不是谢云峥的身份特殊,必须有警卫员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她也不太能接受家里随时都有两个外人的。

  “单独住一套房子,我的天,若兰这是去享福啊。”

  有村民惊呼起来。

  这可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事,谁不想摆脱农村的生活,农村生活是真的又苦又累,一年四季都有干不完的活,忙不完的事。

  听到村民的惊呼,沙慧云还算是稳得住,另两个妯娌的脸上都是快控制不住的嫉妒。

  甚至在心里埋怨起宋静姝一家。

  都沾着血缘,为什么帮一个外嫁女,要帮不更应该帮他们几家吗!

  宋静姝早就知道人性的复杂,从来不高估,对众人接着说道:“要不是姐夫死后若兰姐在村里连家都没有,我们也不会带若兰姐去京城。”

  “是啊,若兰也是命苦,不过现在好了,苦尽甘来,去了京城,以后就能吃城里粮食,好好照顾两个孩子,等孩子成年,就完美了。”

  “是这么个理,女人不怕没了丈夫,只要孩子在,家就在,以后两个孩子出息,若兰的生活只会越过越好。”

  “京城的教育肯定比我们这好,子明跟美美肯定都是有出息的孩子。”

  “这么好的条件,两个孩子要是不好好读书,那可真是白费了云峥一家的费心帮忙,子明这两个孩子得感恩,一定要好好读书。”

  不少村民都替谢若兰一家高兴。

  虽然大家也羡慕,但更多的替谢若兰今后的日子高兴,他们谢家村不会因为哪个村民过得好就嫉妒或者是下绊子,他们希望村里能出更多有出息的人。

  只有有出息的人越多,村里的日子才能更好过。

  这就是谢家村的底蕴,格局的底蕴让整个村一直都是方圆百里日子过得最好的村庄。

  宋静姝见村民们是真的为谢若兰高兴,想了想,还是把情况说明。

  “京城虽然繁华,但人更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事非,若兰姐到了京城不仅要适应当地的生活,也要有处理人际关系与承担一定的压力。”

  有些话她没有明说,但懂的人都懂。

  村民们都听懂了。

  这会不说全村的人都在,但也是能有个七八成村民,不少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听了宋静姝的话,立刻就明白是怎回事。

  “若兰,别怕,去了京城你又不偷不抢,关起门来好好过你自己的日子,要是有谁敢拿你是寡妇的身份说事,别惯着,该强硬就强硬。”

  “对,寡妇怎么了?又不靠人养,又不吃谁家的米,敢瞎编排胡咧咧,该骂就骂,若兰,我跟你说,人都是欺软怕硬的,你越软弱就越容易被欺负,只有你自己强硬起来,就没人敢乱说话。”

  “还有,要是被人瞎咧咧了,你也不用报公安,报公安没用,不是什么大事,公安也管不过来,要是对方死不承认背地里编排人,公安又不能真的把人抓去关,要是对方心狠一点,就能用这事讹诈人,你可不要上当。”

  “确实,这些敢在背后编排的人脸皮都非常厚,没脸没皮的,还是得自己来处理,强硬就是唯一的办法。”

  “若兰,我跟你说,要是有人敢瞎编排,你就泼辣点,该骂就骂,该打就打,下死手打,打到出血,打到对方害怕为止,只要有这么一次,他们就知道你不是好惹的,今后就没人敢再随意招惹。”

  村里的老人纷纷拉着谢若兰传授经验,她们都是寡妇,虽然有些人后来也改嫁过,但曾经都吃过寡妇的苦,知道怎么当寡妇不受欺负。

  “嗯,我知道了,谢谢,谢谢各位伯娘、婶娘。”

  谢若兰看着天上的太阳觉得此时自己的内心就跟天上的太阳一样暖和,再也不彷徨,不害怕。

  “若兰,要是有人欺负你太过,你就给我们写信,我们去京城看你,给你撑腰,看我们不撕了那些胡说八道的破嘴。”

  谢家村人还是很团结霸道的。

  “嗯,嗯。”谢若兰含泪点头。

  宋静姝在一旁看得暖心又无奈,说道:“大家放心,若兰姐在京城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肯定会关照她,真要有人敢欺负她,我肯定会出面。”

  “对啊,云峥一家都在京城,若兰,不怕,不怕啊,哈哈。”

  村民们也反应过来,一个个都笑了起来。

  “我们能帮若兰姐大面上的忙,背地里的一些闲言碎语还是需要若兰姐自己出面,她得自己强硬,就像大家说的,很多无能的人就喜欢欺软怕硬,典型的小人。”

  宋静姝这番话别有所指。

  谢若兰家的几个弟媳欺负谢若兰,可不就是上不得台面的小人伎俩。

  真要嫌弃谢若兰是累赘,家里帮衬不上,可以明着把困难说出来,这样谁都能理解,而不是暗戳戳在背后阻止谢若兰搬家。

  这样的行为不管目的是什么,都算得上小人。

  不少人都听懂了宋静姝话里暗含的意思,对谢若兰三个弟媳也不太看得上,纷纷附和着一起别有所指,这样一来,沙慧云几人臊得头都抬不起。

  事情到了这里,谢若兰分家的事可以说结束了。

  “嫂子,我姐到了京城后怎么生活?”谢云洛一直都是家里最挂念谢若兰的,提出的问题也最犀利,他知道在大城市生活没有工作就算有人帮衬也法长久。

  谢云峥赞赏地看了谢云洛一眼,“你嫂子之前在王府井百货大楼有份工作,若兰姐去了可以顶替。”

  “老三,婉云,你们都放心,静姝那份工作的工资不错,是布料展台的售货员,算是整个百货大楼最吃香的岗位。”

  沈氏要带谢若兰走,当然要让对方的父母放心,把话也说得通透。

  这些安排谢若兰是不知道的,不过她也不担心,想着京城那么大的城市总能找到一份工作,却没想到大伯娘一家早就给她安排好了。

  此时的谢若兰又吃惊又意外,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说什么的好。

  谢若兰不知道说什么,村民们听到沈氏的话却炸了锅。

  “我的天,是卖布料的售货员!”

  “哎呀,现在布料售货员在哪都是最吃香的工作,又轻松工资又高,很多人拿着钱求都求不来这么一份工作。”

  “是呢,我有个远方亲戚家的闺女就是他们县城供销社的布料售货员,自从这闺女当了布料售货员,他们一家就没缺过衣服穿,还经常吃香喝辣的,日子比周边邻居好一大截,那闺女硬是因为这份工作挑三拣四相看了很多小伙子,最后找了个长相特别好的男人结婚。”

  “哇,那若兰这一去还真是享福。”

  村民再次因为沈氏这样的透底纷纷议论起来,容不得他们不议论,这一年两布料尤其难买,很多人家里已经很久没有做过新衣服了。

  谢云洛原本还担心大姐在京城的生活,听到这,又激动又忐忑,忍不住多问了一句,“大伯娘,我姐接了嫂子的工作,那嫂子呢?”

  谢云峥见谢云洛还算知恩,解释了一句,“你嫂子现在是军人,军人不能身兼两份工作。”

  “云峥哥,谢谢,太谢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我大姐她……”

  谢云洛快激动哭了。

  “要想你姐不被人欺负,靠的是你们这些亲兄弟,你们才更需要团结。”谢云峥对谢云洛这个堂弟还算是满意,指点了一句。

  “云峥哥,你放心,以后我知道怎么做了。”

  谢云洛下了保证。

  他这样的保证让袁静紧张得全身都轻颤起来,以前丈夫老实时,她觉得能随意拿捏,但当丈夫有一天不在任由她拿捏,她才开始害怕与担心。

  这年代的女人还是很害怕离婚的。

  离婚后的女儿回到娘家比寡妇被说的闲话还要多,她见过娘家有跟丈夫离了婚回娘家的女人,背地里编排的那些瞎话硬生生把刚离婚的女人逼得随便找了个男人再嫁了。

  不然真是受不起那样的恶意编排。

  这一刻的袁静心态发生了转变,一旁的纪红雁与沙慧云心里也难受万分。

  此时的她们心中还是有点后悔的。

  以前没有挤兑谢若兰时,他们家跟大伯娘一家相处得和和气气,在谢云峥一家不在村里时,她们也能跟着谢三婶占一点大房的便宜,但也不多。

  所以她们才以为谢云峥不可能太过于帮扶她们家,结果现实是打脸的。

  亲眼看到沈氏一家是怎么帮谢若兰的,沙慧云与纪红雁都后悔个半死,但也知道事情没法再挽回,看着村民的态度,她们更是不敢再表露什么小心思。

  “乡亲们,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几句。”

  村长一直照看着事态的发展,见谢三叔家几个儿媳不再闹腾,才站出来说话。

  他是村长,一开口,村民很自然就安静下来。

  “乡亲们,原本三叔家的事是家事,我们都不应该插手,但这又牵扯到了村里的外姓女婿。”村长一开口就让暂住在谢家村的十几家外姓女婿神情紧张起来。

  村长也是早一步看到这隐藏起来的危机,刚刚与谢云峥小声商量后才站出来开口的。

  “村长,你是不是要赶我们走?”

  有家女婿忍不住了,他太紧张,也因为谢若兰的遭遇很感同身受,心情很矛盾,走,不想走,留,但也怕自家出点意外,老婆孩子也落得跟谢若兰一个下场。

  村长看了一眼说话的人,微微摇头,“潘强,你们这些外姓女婿能一直留在村里生活,一是因为你们的岳父岳母体恤你们不容易,二是因为你们自己的人品足够好,所以我们村不会赶你们走。”

  潘强这十几个外姓女婿松了一口气,但心里还是有阴霾笼罩在头顶。

  “今天我要说的是,若兰家的事提醒了我,没有意外时全村都和谐,但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不出意外,所以我决定,给若兰分家。”

  村长的话激起了千层浪。

  原本谢若兰要分家,那是谢三叔家的家事,但因为村长这句话,那就是整村外姓女婿的事,这样一来,牵扯的就不仅仅只是十几家,而是几十家。

  因为每一家的背后都牵扯着兄弟姐妹,如此一来,那就是几十家的事。

  村民们的眉头都微微皱了起来。

  不管是女婿一家占了娘家便宜,还是兄弟占了姐妹的便宜,只要事情牵扯到自己,心情都有点不好,也很难心平气和接受。

  一些脾气不太好的,忍不住看了谢若兰一眼。

  要不是谢若兰第一个闹起来,此时也不会让他们这些家庭为难。

  村长已经看出了隐患,当然也想好了解决办法。

  “大家不用紧张,谢若兰家的事是意外,她要求分家是因为杜旭在世时付出比较多,可以说,杜旭一人干活顶三人,我们村记分员保存得有多年以来的工分本,我现在说给谢若兰分家也是基于杜旭的付出。”

  “村长,这种分家该怎么分?”

  问这句话的人叫做谢刚,是潘强的大舅子,事情牵扯到他家的利益,他也坐不住了。

  “谢刚,你别着急,我既然说分家,那绝对会公平,保证不会让你们谁吃亏,也不会让谁寒了心。”

  村长有分寸。

  “村长,我们相信你,你说,我们都听你的。”

  谢刚率先表态,身为谢家村人,还是很明白村长的公正,也相信他们村不会像其他村有那么多阴私。

  “以家庭为单位,按照工分来分家。”

  村长在说完这句话后,接着说道:“如果真这么分,肯定是我们村的村民吃亏,毕竟外姓的女婿们来我们谢家村不仅享受了娘家的住房,还享受了我们村的福利。”

  “村长说得对,是这个理。”

  所有人都点头,就连外姓女婿也不得不认可村长的话。

  谢家村之所以比周边村庄过得好,除了村里自己的粮食物资产出,还有很多在外工作的谢家村人每年会寄些钱、粮票回村,这才是谢家村比周边村庄过得好的根本原因。

  “村长,我之所以带着妻儿来娘家生活,是因为我们当地实在是太干旱,在地里忙一年,也不够家里吃,没有办法,我们才来的谢家村,对于我来说,我非常感谢妻子娘家所有人对我们的接纳,感谢大家没有排挤我们,跟感谢村长,一视同仁让我们在谢家村凭劳力吃饭,谢谢,我非常感谢大家。”

  潘强还是知道自己到底占了谢家村多少便宜,话也说得明白。

  村长点头。

  谢刚一家看向潘强一家的目光也不再那么警惕。

  他们能听出潘强是个感恩的人,只要知道感恩,就不会是个白眼狼,也不枉费他们帮衬这一家子。

  “村长,各位,我有自知之明,我知道要是没有谢家村对我们一家的接纳帮助,我们可能早就皮包骨,又或者有孩子养不活。”

  潘强在谢家村住的这几年跟老家是有联系的,知道他们当地的情况,因为气候不好,粮食产出低,村里是损失了一些小孩的。

  “小妹夫,你能明白事理就不枉费我们帮衬你们,你也别多心,我们相信村长一定会公平公正地分家。”谢刚见妹夫难受,心情也不好。

  要怪就怪天气不好,不然大家那么勤劳,哪里不够粮食吃饭。

  “姐夫,有些话我从来没说过,今天趁大家都在,也因为若兰姑姑的事,我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潘强开了口就想把话全部说完。

  “你说,我们都听着。”

  村长允许潘强说话。

  潘强的脸更红了,他平时话很少,但今天,现在,他确实有话要说:“村长,各位,我潘强是知道感恩的人,劳作从不偷奸耍滑,都是老老实实的干活。”

  “这点我能证明。”谢刚给妹夫作证。

  “我也能给潘强作证。”

  “我也能。”

  站出来给潘强作证的人都是谢家村人,可见潘强的人品确实不错。

  “谢谢,谢谢大家。”潘强感激地向大家作揖,然后才接着说道:“我从来没想过要跟岳父母家分家,我知道,我没有这个资格。”

  其他十几家外姓女婿听到潘强的话,都很肯定地点头。

  他们确实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跟岳父母分家,就算他们在岳父母家劳作,所有的劳动所得都入公账,他们也没想过要分家。

  与他们的得到相比,他们的付出是应该的。

  但他们现在担心意外让自己一家落得谢若兰一样的下场。

  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要不是谢若兰几个弟媳欺人太甚,谢若兰也不会说分家。

  “村长,各位乡亲,今天我为若兰姑姑说句公道话,也是为了我们这些外姓女婿要是出意外后的以后。”潘强终于说到了关键。

  村民们都点了点头。

  “我知道若兰姑姑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提出分家,能提出分家,就是她已经进入了绝境。”潘强看待事物还是非常清晰的,“是,我知道有人会说若兰姑姑都要去京城享福了,怎么就入了绝境?”

  “因为云峥哥帮我姐是情分,却不是义务,大姐这几年生活在村里,手里一分多余的闲钱都没有,如果不分家,我姐去了京城怎么生活,难道全部要靠大伯娘他们救济吗!”

  谢云洛接过了潘强的话,他是想明白了他姐为什么要分家才同意的。

  同意时不知道大伯娘一家要带走姐姐一家,但不管是在哪里生活,单过的谢若兰都是需要钱、粮的。

  谢云洛的话让大郎、二郎终于明白自己错在哪。

  “啪。”

  谢云遥狠狠给了自己一巴掌,看着谢若兰说道:“大姐,对不起,我之前没想这么多,我就一心想着要是云峥能帮你,你就衣食无忧了。”

  谢若兰看着大弟弟,没有说话,但也没有感动。

  迟来的道歉没有任何意思。

  也许大弟弟不够聪明,但也能看出对方对她的亲情没那么深,既然如此,她也就没有必要说什么煽情的话。

  “大姐,对不起。”谢云遥满脸通红。

  谢云文看了看一脸羞愧的大哥,又看了看大姐,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不过想到多说多错,最终还是没有张口说什么。

  这让谢若兰松了一口气,她真不想演戏。

  “我听懂潘强的意思了,我今天之所以说给若兰分家,也是因为你们此时担忧的事,大家不要着急,听我把情况说清楚。”

  村长阻止更多村民发言,今天中午已经浪费了不少时间,可不能再耽搁,下午大家都还有活要干。

  村长一发话,众人的视线再次集中过来。

  “以后所有外姓女婿都能在我们谢家村分家。”村长说到这停顿一下,还算好,村民对他很信服,就算心中有疑问,也没有立刻问出来。

  “这个分家也是限度的,你们只能分你们在谢家村的劳动所得,不能分房产,田、地产,这点,我相信我说得很公道。”

  “我们支持村长。”

  潘强代表外姓女婿们发言。

  村长看了一眼所有村民,见大家还是沉得住气,更满意了,“如果单按照劳动所得分,还是我们村的人吃亏,所以在劳动所得上,外姓女婿得扣除你们一家在村里消耗的口粮,补贴娘家你们住房的费用,剩余的再拿来分,这样分,我相信没人觉得不公平。”

  “没有,一点都没有。”

  潘强他们这些外姓女婿赶紧回答,就这样分,他们都还占便宜的。

  村长点头,“这样分,就全凭你们的劳作所以,多劳就能多分,少劳,分得就少,但也不至于让你们什么都分不上。”

  “这已经很好了,就算是在我们自己家,都不一定能这样分。”潘强终于放心了。

  “至于我们村的福利,我们不需要你们用劳作来兑换,你们娶了我们谢家村的闺女,也算我们半个谢家村人,我代表村民同意你们享受。”

  村长最后下了总结。

  这样的分家法可以说双方都没有任何损失,反而让谢家村人与外来女婿的心贴得更紧,今后外姓女婿干活也会更卖力。

  一分钟后,如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大家静一静,再听我一言。”

  村长抬手让大家安静下来,才说明,“这主意是云峥出的,也是为了让我们村今后更团结,我们有能力帮衬一把亲戚就帮衬一把,要是帮衬不了,也请大家多体谅,毕竟现在谁活着都不容易。”

  “原来是云峥叔的主意,我就说我爹怎么这么睿智了。”

  谢炎惊异的声音在人群里响起。

  “你这不孝子,都几点了,还不赶紧滚去干活,不干活喝西北风吗!”村长耳聪目明,听到儿子的嘀咕,抓着竹竿就远远挥了过去。

  “爹,你来真的啊。”

  谢炎吓得拉着谢云华就往谢家老宅跑,谢云峥家的厨房还没建好,他们得接着去忙活。

  谢云华他们这一跑,其他村民就算是想对谢云峥说几句感谢话也觉得矫情,干脆也都分散了,下午的劳作早上就定好,各自都知道自己该忙什么。

  村民们散去,谢云峥也领着沈氏与宋静姝回家了。

  他们得准备准备,晚一些上山抓竹鼠,这次要玩一把大的。

  至于谢三叔一家,则在广场上当着村长的面核算了这些年来杜旭与谢若兰的工分,然后当着一家人的面把钱分得清清楚楚。

  农村人是没有粮票的。

  因为他们原本就是产粮之人,每年秋收后,按照个人人头上完粮,剩下的就是所有人的口粮,所有村民的口粮都在村里,吃饭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只分了钱。

  当然,还分了一些日用品票据,这些票据能全国通用。

  谢若兰知道谢云峥一家给她在京城安排在百货公司当卖布料的售货员,就没有要家里的布票。

  布票表面上的价值虽然不算高,但量少,金贵,她拿了不划算,还不如多分几块钱。

  “若兰,走,回家住,云峥他们不会留太久,你陪伴在我身边的时间也不会太长,这段时间就让我们母女俩好好相处相处。”

  分家完的谢三婶拉着谢若兰往家走。

  两个小孩也早就一个挂在谢云洛的背上,一个被谢三叔牵在手里。

  谢若兰只在内心犹豫了一秒就跟着母亲回家了。

  她看不上两个愚笨的弟弟与三个弟媳,但对父母却是没有怨言的,反正她跟孩子也不会住多久,就当是再尽一分孝心。

  “慧云,回家吧。”

  谢若兰有心为大弟媳台阶下,说起来,之前的阻拦分家,沙慧云城府最深,表面上也是第一个没有阻止自己分家的弟媳。

  她此时就当给对方一份面子,全了一家人的脸面。

  “诶,大姐,回家,我们都回家。”沙慧云没想到这种情况下谢若兰还能笑着招呼自己,内心顿时有点不得劲,但脸上却是露出最温和的笑容。

  村长看着谢三叔一家远去,背着手,指挥大厨房的人慢悠悠把移到路上晒的簸箕又搬回了广场。

  洗干净的手指翻动着已经没什么水分的笋干,村长的眼里都是担忧。

  以前晒竹笋起码得晒好几个太阳才能晒干,但今年,这才晒了不到三个太阳,笋就干得差不多,看来今年的天气跟去年一样干旱。

  “云溪,这笋再晒一会就可以收了,不然太干不好。”

  大伯娘用手扒拉了一下簸箕里的笋干,眉头也是微微皱起的。

  “也不知道今年这批稻子能不能有点收成。”

  村长小声嘀咕了一句。

  “我让人把仓库加固了,防潮防火也都做到位,今年是个什么年,那就听天由命。”大伯娘叹息一声,转头回家了。

  她年纪大了,得午休才能管晚上的晚饭。

  谢云峥跟宋静姝回去后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整理起工具。

  这是上山前的准备。

  “叔,我们也跟你去。”虎子是跟在谢云峥身后回来的,这会正蹲谢云峥身边请示,别看眼前就他一人,门外蹲着的那是一群等消息的小孩。

  这群小孩一天到晚精力旺盛得很,刚吃饱饭也不困,一听谢云峥他们要上山抓竹鼠,立刻兴冲冲跟了来。

  “可以,不过上山后得听指挥。”谢云峥没拘着孩子们,他们想跟就跟,别看孩子们年纪都不大,但干起活来还是不错的。

  “云峥叔,也带我们一个呗。”

  谢炎早就偷听到了谢云峥与虎子的对话,心痒痒不已。

  谢云峥看了过去。

  眼前的厨房已经修了快两米,再过两个小时肯定能完工,修厨房的人此时看起来有点多,毕竟几个战士也在帮忙,这么说来确实可以抽几个人出来上山。

  毕竟抓竹鼠也是体力活,需要下大力气。

  “云峥,要不,你们先上山,我们忙完就来。”谢云华还是打算把厨房彻底弄完再上山,反正前期熏打竹鼠他们也帮不上多大的忙。

  “行,你们忙完再来,我先带刘肃跟孩子们上山。”谢云峥迅速下了决定。

  “哇,太好了。”

  虎子得了准确的命令,欢呼着出了门跟小伙伴们分享。

  “不知道朵朵能不能去?”

  晚晚有点遗憾。

  朵朵还太小,吃完饭一会就困了,这会已经跟沈氏回房睡觉,也不知道他们上山时朵朵能不能及时醒来。

  “下次带朵朵也可以。”虎子还是很有魄力的。

  “嗯。”

  小朋友们齐齐点头,然后各自收拾起自己,鞋带要绑紧,要编个草帽,不然太晒了。

  孩子们这边刚准备好,谢云峥那边就带着人出门了。

  今天上山的任务量大,他并没有带宋静姝。

  当然,也不见朵朵的身影。

  “出发——”虎子扎呼呼的一声大喊,由谢云峥领头的上山队伍从谢家村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