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孔明大才
作者:飒然起      更新:2023-04-17 19:21      字数:2095
  城卫军都头缓缓的看着,若有所思起来。

  当即,

  他便是叫了身边一人,是他的妻弟,当即开口道“你速速去禀报陛下,就说有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人来,其中为首之人自称是临晋侯杨彪!”

  “喏!”

  其妻弟飞速朝着太守府而去。

  这却是这都头想给其妻弟争取一个在陛下面前混个眼熟的机会的。

  而且,这件事不大不小,也确实正好上报一下,再加上此事可以以紧急的接口越过城卫军指挥那边,算是难得的机会了。

  你好我也好的事情,自然就是可以去通报一下的。

  但当即,这都头又是喊住了他的妻弟,悄声开口道“你就说根据你的判断,这人或许真的是临晋侯杨彪!”

  “好的!谢谢姐夫提拔!”

  “去吧!”

  其都头的妻弟,这才真正的飞速的朝着太守府的方向而去了。

  ……………

  ……………

  汝阴郡郡城太守府内。

  刘邪微微顿住,指着那朱倍儿“你不是告诉朕,这下水道能修的吗?怎么现在又不能修了?”

  朱倍儿已经快六十岁了的人了,这一瞬间是吓得噗通一下就跪在了地面。

  “陛下……陛下!地下水道的修建,需要能够支撑得起地下水道,能不影响整个城市地面的结构……这就需要很多的支柱,需要很多支柱去承重,可是,用木头的话,本身下水道常年潮湿,容易腐烂,经年累月的修整,容易导致……”

  容易导致某一天谁忘了去修整那下水道的支柱之后,说不定那哪一天一场暴雨席卷而来的时候,整个汝阴城就直接彻底天塌地陷了。

  刘邪满脸无语“木头不行的话,不能用那水塔塔柱的方式吗?”

  “陛下……砖和水泥的生产速度跟不上啊……”

  刘邪彻底顿住了。

  生产力!

  生产力!

  这个时代的掣肘,从来都是生产力,而不是人的聪明智慧。

  这个时代跟两千年后的现代化全球化的大世界相比,人们差距的只是平台,而在根本的智商和智慧之上,实际上是没有任何的区别的。

  老祖宗和新人类,是一样的智慧和聪明的生物,一样的是地球的霸主。

  而生产力,又不是一个可以快速提升的东西。

  这是需要时间去积累,而后依靠量变引发质变的东西的。

  生产力又究竟是什么呢?

  刘邪淡淡的开口道“那就有多少水泥青砖,修多长的下水道出来!”

  想着这些,刘邪转头,朝着诸葛亮看去,开口道“孔明,即刻下令,让其余六郡,也即刻开始征调民夫,开始铸造水泥和烧制青砖!在惊蛰以前!”

  “惊蛰之后,所有民夫归位,以粮食种植为根本!”

  诸葛亮点头,而后却是开口道“陛下!要不就由臣成立户部巡查,由臣担任户部巡查大都督,即刻巡查七郡,同时指导其余六郡的各项工程建设?”

  刘邪微微沉默。

  确实有这个必要,否则官场都是这样,上边的命令挺好,但一层层的传递下去之后,就很难保证原汁原味儿了。

  而无法保证原汁原味的话,不知道多少善政会被扭曲成苛政执行下去。

  但,说实话,让丞相亲自去负责这巡查工作,刘邪又觉得不是很妥当。

  可如今,看遍身边所有人,适合干这件事的人,都有各自的事情需要忙碌。

  比如,徐庶在构建大汉的情报机构巡天军和巡天使的建立,整个人忙得脚不沾地的,还天天要刘邪再想办法给他找两个助手……

  而陈香一个人承担了整个汝阴郡的各种杂务,也基本是脚不沾地。

  李典则是被刘邪派去做陈郡太守去了,那边也是百废待兴的局面……

  其余各郡都是如此。

  豫州大地,人才辈出,可是……可惜的是,豫州大地的人才,都是从颍川郡出来的。

  而颍川郡,落入了曹操的手里……

  刘邪思索了片刻,也确实是没有人可以替代诸葛亮去做这个户部巡查大都督之后,刘邪点了点头。

  紧接着,刘邪却是开口问道“那孔明,你说说你打算怎么做?”

  诸葛亮微微顿住,道“巡查,让各地可以严格按照善政的标准执行!”

  刘邪微微沉默,也不知道诸葛亮现在是在藏拙。还是不愿意抢了他这个领导的风头,还是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当即,

  刘邪开口道“自古以来,帝王都是孤家寡人……而孤家寡人,都容易犯错,犯错之后还不会有人提点……孔明,你我从微末相识相互扶持至今,你也要,让我刘邪,做那孤家寡人吗?”

  诸葛亮微微动容,长长一拜“臣……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邪摆了摆手“那有什么话,你便直说!”

  “是!”

  诸葛亮当即便是开口道“亮打算不止是巡查,而是统合,集中下达指令,根据各郡情况,因地制宜!”

  刘邪眼睛微微一亮“如何因地制宜?”

  诸葛亮走到了刘邪背后挂着的那副大汉地图边缘,而后指向了其中大概占据了十分之一不到的七郡之地。

  诸葛亮当即淡淡的开口道“南阳、汝南、義阳、弋阳临近长江,当并无多大干旱灾情出现,固,这四郡之地,以疏通水渠为辅,同时全力以赴铸造水泥以及烧制青砖!”

  “而汝阴、陈郡、谯郡三地,境内仅仅只有大河支流,有旱灾奉献,当以兴修水库蓄水防旱。”

  “亮的想法是,在汝阴、陈郡、谯郡与汝南等四郡之间的中点位置,选择质量上乘的泥土之地开挖,挖出的泥土送往汝南等四郡边缘进行青砖烧制,而泥土挖出来之后的天然大坑,则可以配合烧制完成的水泥,进行底部的防漏水处理修建,而后,以之位水库蓄水防旱!”

  “如此一来……”

  因地制宜,环环相扣,可持续,生态,环保……

  刘邪这一刻是真的服气了,心服口服了。

  以孔明的才能和智谋,就算是放到二十一世纪去,也轻轻松松就是无敌的存在啊!

  至少,刘邪自己就还真没想到,可以将就烧制青砖挖泥土的地方建立水库蓄水防洪……

  当即,

  刘邪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民夫征调,不可以徭役方式开启了!”

  。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