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第 58 章 【众所周知的《……
作者:顾盼为奢      更新:2023-05-29 04:22      字数:3484
  【众所周知的《出师表》,也是诸葛先生在第一次北伐曹魏时所写的。现在扶南努力尝试着透过这短短的七百余字,还原当时真实的蜀汉,也顺便给大家讲一下为什么这第一次开局顺风顺水地北伐,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以及为什么?一向以谨慎著称的丞相,却非要在这个时候就和曹魏抗衡坚持北伐,还最终亡于第五次北伐五丈原前线。】

  夷陵之战过后,蜀国的国力迅速衰退,刘备去世于白帝城是对整个政权的稳定造成了不小的打击,更遑论还有南中之地的叛乱。

  这一切都使“益州”这个夹在曹孙两方之间的政权显得步履维艰,可以说是内忧外困。然而就算在这种情况之下,诸葛亮还是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仅仅用了五年时间,就使蜀汉再次拥有了和北方曹魏政权争夺天下的可能。

  【相信大家的学生时代都对《出师表》不陌生。“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卒,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很明显在这篇上表最开始刘备就为刘禅讲述了现在益州面临的困境,并且顺利地转折到就算是这样的存亡关头,仍然有一大批忠贞志士愿意为了蜀汉倾力相助,以此来劝告刘禅要广开言路,纳谏如流。】

  天幕之上除了苏扶南的讲述之外,背景音搭配的则是出师表的朗诵,细细听去,可谓是雄浑壮阔,微言大义。

  然而天幕上搭配的场景却并不是诸葛丞相在书写这篇奏表时呕心沥血,也不是在这篇奏表上推荐的忠臣良将。

  天幕上此时的主角只有一个,那就是蜀汉的后主刘禅。然而他一出场,苏扶南的声音就隐约有了哀叹惋惜之情。

  【大家可以看到《出师表》中凡此种种罗列的事无巨细,诸葛亮以教导者的身份告诉刘禅,应当广言纳谏,应当赏罚分明,甚至给他罗列出了忠臣良将,告诉他什么样的事物问哪个人。后面又情真意切地讲了先主刘备的大志,以及他自己殚精竭虑之处。按理来说奏表本来是臣子向帝王奏事所用的一种文体,那么为什么在这篇表文里诸葛亮的种种表现并不像一个君王的臣子,反而情真意切地好像是一个为学生操心的老师。】

  【他几乎是用接近教导的字句来劝告刘禅,而这一切除了刘备的临终委任使得诸葛亮在益州地位超然,更多的却是刘禅这个人本身实在是资质太过于平庸。这样的人如果是放在盛世,又有祖辈上留下的忠臣良将相辅,平生不做什么乱子,或许做了一个无功无过守成之君起码弄不出来什么大乱子。可惜当下是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

  天幕之下,刘备听到了这一点论断,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原本感怀脸色上都一寸寸变得僵硬。

  这,这……

  刘备突然间悲从中来不知道说什么好,他有点恍然为何天幕之前所说在他在白帝城临终之时会对诸葛先生说出那样的话。

  他并非无情之人,可叹漂泊半生,妻子却早已亡故,至今其下也无所出。

  本来天幕在谈起他这个儿子的时候,刘备是高兴,这至少证明他后继有人,就算在他这辈儿尚没有实现光复汉室的心愿,他的基业能够有所传承。

  可是这样的后继之人,恐怕也是二世而终。

  元朔六年,刘彻本在开怀庆贺,大宴群臣。

  作为一介人君,他爱丰功伟绩,也爱华服美酒,声色犬马。因此平素最喜宴饮,更何况是在如此重要庆功宴之上——年仅十七岁的霍去病。随舅舅卫青出征,结果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刘彻大喜,以其功冠全军之首下旨封爵霍去病为“冠军侯”,并且赏食邑一千六百户。

  那只是他刚刚当着群臣面前夸赞起这位大汉的少年英才就发现天幕异象再次降临。

  哦,若是他没记错的话,天幕曾说,这位后汉的帝位继位也是这般年纪,他又有如此贤臣相辅,为何最终只能成就这“平庸”二字的论断。

  刘彻原本已经将酒杯举到了唇边,但却因此反而重新放到了案上,坐于他身旁的卫子夫心有疑虑,轻唤了声:“陛下?”

  然而刘彻却饶有兴致的看向卫青,问道:“卫青,卿如何看待此事?若是卿家主导此次北伐,可有几分胜率?”

  开皇十八年。

  同样脸色难看的还有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或许是作为开国皇帝的通病,他倒不是盼望着自己的后代有多么地成才能够开疆扩土,开创盛世,但是起码来说继承了他的社稷基业,也要有能力当一个守城之君,守住天下江山。

  以免落得一个二世而亡,被后人笑话。

  尤其是他如今的情况,本来就是北周的臣子,废帝自立的手段又不算多么光鲜。虽然开国之后也算得上是治世清明,但难保千年之后不会落得一个得位不正的口舌之争。

  更遑论现在自己的这位太子,所作所为,实在不能让他满意。

  杨坚叹气,也罢,这废长立幼谈何容易啊。

  大秦,始皇帝嬴政对此的看法却是诸葛亮如此大才,为何不生在他的大秦?

  可是无论这些人如何所想,刘禅的一生已经被呈现于天幕上。

  后主讳禅,字公嗣,先主子也。

  至于他的小名阿斗,在《三国志》上并没有记录,据说是相传为甘夫人怀孕的时候曾经梦到了仰吞北斗,而北斗也是吉星,所以才有了这个小名。

  其实在这一点上并不奇怪,古代的帝王为了加强自己的身份认同,通常都会在此做一些文章,比如说出生时霞光万丈或者母亲怀孕的时候梦见太阳月亮入怀等祥瑞。

  而刘禅幼年时期的经历也可以说是颇为曲折,他的生母为刘备的妾室甘夫人,因为刘备早年的时候所娶的多位正妻去世,所以甘夫人经常代为主持家政。又由于他是刘备的长子,再加上刘备膝下子嗣缺少,因此可以说是备受重视。

  可是他的童年却说不上多幸福,甚至是坎坷。先是在荆州,刘备突围结果把他流落在曹操的乱军之中,还好有赵云前来搭救。后来又是孙夫人回吴国,也差点把他带走,真可谓是多灾多难。

  【按照《三国志》所写,刘禅的好日子应该是开始于刘备夺取汉中,成为正式的汉中王之后,刘禅身为长子,被封为王太子。在刘备称帝之后,又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太子。很多人会觉得刘备是不是对刘禅比较疏于管教,以至于后来刘禅丝毫不同治国理政的方法,只好把朝政全权每任于诸葛丞相。但是这又怎么可能呢?】

  【按照《三国志》中所记载的册封刘禅时是这样写的“今以禅为皇太子,以承宗庙,祗肃社稷。使使持节丞相亮授印绶,敬听师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与!”前面的意思是封刘禅为太子,后面就是说刘备委派使者授予丞相诸葛亮,让刘禅一切全听从师傅的教诲,每做一件尊君敬师爱友这三种品德,要为之自勉努力。】

  在一些别的史料里,刘备还让刘禅。去广泛地学习《六韬》《左传》《管子》等典籍,甚至有让他学武的记录。

  可是这样教出来的刘禅又怎么样了呢?

  不要说将他曹魏和幼年称象的曹冲和七步成诗的曹植相比,就看他在《后主传》中的记录。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

  “七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遂克定二郡。”

  “十年,亮休士劝农于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

  【是的,大家没有看错,我在视频中所罗列的句子都出自于《三国志·后主传》,然而这一篇本应该写君王事迹的史料,我们能大篇幅的看到是臣子作为主角。无论是前期的诸葛亮,还是后来的费祎、蒋琬、姜维……似乎这样大篇幅的记录都和刘禅没有任何关系。除了这些和刘禅娶妻之外的记录,我们只能看到后主刘禅在后期任用宦官黄皓专政以及他最后投降了曹魏,并且是最终死在了的记录。】

  【“后主兴榇自缚,诣军垒门。”这句便是在《三国志》里形容刘禅投降时的场景。就是说刘禅自己把自己反绑,然后把自己装在运送棺材的车上,派遣军队将他送过去,表示自己愿意投降。然而与此对比之下,他的五子刘湛却宁愿自杀殉国,也不愿意投降。】

  投降……曹魏?投降曹魏?

  如果他的儿子接受了自己的基业还没传到三代便投降了对方阵营,他又何必苦苦支撑,想要复兴汉室呢?

  有这样的后人在如何复兴,又怎样复兴?

  刘备在心中默默念了两遍,忽然觉得怒发冲冠,险些要晕厥过去。

  “玄德公!”

  关羽赶紧上前去搀扶,诸葛亮也在心中暗道不好。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国士待我,国士报之。

  一直都是诸葛亮坚信的入仕信条,刘公对他有治愈,又是他认定的贤德之君,那么这是以后的托孤他必然是不可能不答应的。

  但是人的寿数总是有限的,他能辅佐两代君王已经能算得上是一件幸事,这身后之事应当何以为继呀!

  元朔六年,刘彻也脸色微变,看来后世他们汉室江山实在是命运多舛呀!

  想那光,刘秀已经为大汉绵延国祚,他们不应该不满足了,只是如今看来,这后汉甚为可惜。

  刚刚听到天子问话的卫青自然也起身,然而对于那个问题,他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是思量片刻,却终究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