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汉武帝刘彻直播
作者:春满也时      更新:2023-04-12 08:34      字数:3698
  【赵信和苏建沿用卫青的战术,此战法经过多次运动,以一敌十丝毫不怵,于是他们深信自己即使遇到左贤王的主力也丝毫不慌。】

  ?什么战术?

  “安静安静!”一些武将维持现场的秩序,竖着耳朵眼巴巴的等着时昼接下去讲述卫青的战术。李蔡那张保持着和善微笑的脸也出现了一丝期待。

  【然而伊稚斜早已布好包围圈等待着他们跳进翁中。】

  一些人埋怨道:“怎么不讲战术啊喂!”

  另一个人幸灾乐祸道:“嘿嘿,讲了岂不是叫你这个小人听了去,顶替卫将军的位置。”

  那个回嘴道:“你骂谁小人呢?我就是单纯的想知道罢了。”

  另一人又说道:“哼,你心思单不单纯,你自己清楚。”

  刘彻被这些大臣的你一言我一句吵得头疼,终于下场维持秩序,“行了行了,安静,都安静!”

  一个附和道:“就是,认真听着,别吵吵了。我感觉他们俩个要全军覆没。”

  另一个反驳:“那到不一定,狭路相逢勇者胜,说不定他们能莽成功呢?”

  第一个反驳道:“莽成功也要有谋略啊,我看他们俩不像是有谋略的样子。”

  刘彻:“……你们两个也给朕安静!”

  【而且伊稚斜在左地生活了数十年,十分熟悉左地地形,赵信和苏建选择和伊稚斜在左地开战,约等于送死。双方在左地厮杀了一日,赵信投降……】

  听闻此句,全场哗然,“什么!投降!”

  “我就说吧,匈奴人不能用,这些野人哪懂什么效忠?!”

  “真是灾难啊,真不知道卫青当初为什么要让赵信这个匈奴人当这个将军!”

  “因为他熟悉地形啊。”

  “可他是个匈奴人!”

  “可他熟悉地形!”

  几个人又你一言我一语的吵起来了,刘彻难搞的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一旁的臣子见了,说道:“你们别吵了,吵得皇上都头疼了。”

  “就是,本来就喝了酒,现在又听你们几个一直在那吵吵,我头都快裂开了。”

  刘彻说道:“都能少说几句就少说几句吧。那个出去的宫女回来没有?”

  “还没呢,皇上。”

  【苏建逃回了卫青大本营。他们俩的后队在听到两个将军一个投降一个逃走后,如同五雷轰顶一般。苏建部倒还好,都是汉人,既然首领逃了那咱们也撤了呗。但是赵信部匈奴降将居多,听到赵信降了他们也要降。还好有个叫孟已的士兵,斩杀了领头出走的匈奴人,镇住了全场,将人马带回了营地。】

  一个道:“呵,我就说,匈奴人不能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有异动,跑得比谁都快。”

  另一个道:“你说得对,但是请问除了匈奴人之外还有谁能给我汉军指路呢?你吗?”

  【很可惜,在赵信投降后,他麾下各有人逃往匈奴。】

  一个道:“你看看,你看看,这匈奴人,怎么用!一有异动,军心都涣散了!”

  另一个道:“你说得对,但是请问除了匈奴人之外,还有谁能给我汉军指路呢?你吗?”

  【伊稚斜重用赵信,将他封为王,还把他姐嫁给了赵信。赵信建议伊稚斜将兵力从漠南撤回。他熟悉汉军的战术,也知道汉武帝的野心,他建议伊稚斜引汉军朝着沙漠深入,再一举击之。】

  一个道:“你看看!匈奴人把我大汉的战术都透露出去了!要我说,就不应该用匈奴人!?卫青用匈奴人这一举动,做得不对!”

  另一个道:“你说的对,但是请问除了匈奴人之外,还有谁能给我汉军指路呢?你吗”

  那个道:“周大人!你怎么回事?!你怎么老是跟我作对?”

  周大人道:“田大人,我哪里跟你做对了?我只是合理的发出我的疑问。”

  田大人道:“怎么没有!我每次说不该用匈奴人你就说谁给我汉军指路,我每次说不该用匈奴人你就说谁给我汉军指路!”

  周大人道:“那请问田大人,下官说的是不是真话实话,战场上一定要考虑的情况?!”

  田大人道:“那卫青也应该找个人看着赵信,而不是让他独自一人率一部众。”

  周大人又道:“看着,田大人说得简单,谁来看?你来看?怎么看?现在你是知道赵信叛变回匈奴了,但当初谁也不知道赵信会叛变,要是找个人看着赵信,会不会让他心中对我汉朝有抵触的情绪从而将我汉军引到埋伏里去呢?”

  “你……”

  【伊稚斜认同了赵信的战术,于是举兵撤回漠北,河套地区归属汉朝。苏建逃回大营后自知罪过,于是削爵为平民,拿钱赎罪,得以生还。】

  有个人道:“不过如此啊,要不是伊稚斜认同了赵信的话,此战恐怕要打得狠呢。”

  【但其实汉武帝对漠南之战的成果还是有点满意的,虽然没有给卫青继续封侯,但也赏了千金。】

  另一个笑了几声,呛声道:“哈哈哈哈,王大人,不过如此啊。你不如去跟皇上辨辨此战打得好不好?”

  “就是,反正不管怎么样,是打下来的,还是匈奴撤退来的,河套地区都收回来了。”

  “诶,孙大人此言差矣。若咱们汉军不打,匈奴人怎么可能会撤退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汉军的英勇,我大汉才能夺回河套地区。”

  【而且这场战争也是一位年仅十八的年轻将领在第一次上战场打匈奴,但是刘彻评价他在此战中的功绩冠绝六军,所以被封为了冠军侯,他就是卫青的侄子——霍去病。这位天生将材,就此开启他短暂但是壮烈的一生。】

  一个大臣惊叹道:“什么!多少岁?十八?将领?”

  另一个道:“我三十八了还没封侯呢。”

  “皇上就在这里,要不你去求一个?人家食百户千户,你只要食你家一户就行了。”

  刘彻瞥了一眼,淡淡的说道:“你要是能安安静静的听完别吵闹,我给你食两户,一户你爹娘家,一户你岳丈家。”

  那个笑着道:“皇上,我爹娘和岳丈岳母大人可都归天命了,您还是给我食一户吧。”

  【公元前126年,张骞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回到了长安。虽然他没有说服大月氏联合抗击匈奴……】

  什么!

  这下真的是全场哗然了!!!

  张骞呆在原地,要不是他身旁的一位大人扶着他,他几乎要摔倒。

  怎么会如此?

  如果他不能联合大月氏,那么他这十三年吃的苦又算什么,他这十三年,不是白白浪费了吗?到头来竟做了一场无用功。

  刘彻皱起眉头,他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大月氏受匈奴侵略良久,怎么会不想把匈奴打败?

  【为什么?因为大月氏被匈奴打得一再迁徙,后来他们找到了一块可供休养生息的沃土,所以不愿意再打仗了。】

  刘彻冷哼一声,道:“短见。”

  只要一日不把匈奴打败,那就永远不得安宁。今日你找到沃土便不想打匈奴,明日匈奴看上你这块沃土再把你的土地给占了。

  【不过张骞此行的收获确实极大的。他从长安一路到了大月氏,再从大月氏回到长安,这一路上遇见了不少匈奴部落以及西域的国家,填补了汉朝对西域局势得空白局面,甚至还给刘彻绘制了一张详细的西域地图!】

  张骞松了一口气,只要没有白做无用功就好,只要他能够带回一些重要的情报就好。

  【我们大家都知道,行军打仗,地图是顶顶重要的,若是没有地图,那便会失了方向。

  而且,更重要的是,张骞告诉汉武帝,有个地方非常重要,这是中原去往西域的必经之路。但此地在匈奴的手中,如果汉朝能将此地放入版图,那不仅可以打通中原与西域,还能够切断匈奴人与西域诸国以及羌人的联系,让匈奴失去能够联合西域的失去战略优势。此地即是——请看地图】

  众人的目光再次回到地图上,此时的地图又换了一张,简单的标出了汉朝,羌族,西域以及匈奴的势力范围。

  而在这四个区域之间,有一个用红框框出来的区域。

  【此地即是——河西走廊。】

  【或许曾经也有人向汉武帝上书过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张骞让汉武帝彻底的意识到了河西走廊对汉朝的的必要性。】

  刘彻的手浮在河西走廊的位置之上,他严肃的想:四方通衢之地,匈奴,西域,羌族联络之地,若他大汉不能够得到此地,那么大汉永无安宁之心。此心头之患,必须除之。

  很快,眼前的地图又换了一张,换成了河西走廊的局部地形图,众人看到地形图皆是一震:这,这要怎么打啊!上边是沙漠,下边是祁连山和白雪,遥遥千里路,皑皑白雪山,漠漠风沙地。

  但是不打,这将会是汉朝永远的心头之患。匈奴很容易就能联合西域和羌族对付大汉。

  【此时的河西走廊在匈奴的掌控之中,张骞也是在这里被匈奴给掳走,好不容易才逃出生天。河西走廊这块地原先归大月氏所有,后来匈奴人把大月氏赶走了,拿到了这块地,将这块地一分为二,分别封给右贤王的两个部下:休屠王和浑耶王。】

  李蔡看着眼前的地图,想破脑袋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上面沙漠下面雪山,周边是匈奴羌族和西域,哪里是腹背受敌,分明是被包围了嘛!

  他喃喃道:“这该如何打啊?”

  【看起来很难打对不对?别担心,战神来了。】

  一人道:“战神?谁啊?卫青?”

  有人道:“有可能是刚才那个十八岁封侯的霍去病。”

  另一个道:“不可能吧,霍去病才十八岁,先别说皇上会不会让他去打这块地,就算皇上同意了,霍去病那一个小娃娃也打不下来啊,我觉得还得是卫青。”

  殿中几番讨论,觉得还是卫青的可能性更大。

  却听到:【天空一声巨响,霍去病闪亮登场。】

  “什么!霍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