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宁选妻
作者:牛奶花卷      更新:2022-03-19 02:58      字数:2218
  第四百八十八章

  张柔刚从临涛院出来,翻新工作已经弄的七七八八了。

  这是给振宁准备的新房,因为有处活水,所以里头有鱼塘彩莲。

  每到莲花盛开的时候,也是如斯美景。

  之前振宁住的院子太小了些。

  要不是因为他实在喜欢里头的松柏,也不会选那里。

  以前自己住倒是够用,不过等结婚有了夫人,自然就得换院子了。

  这处临涛院应该是梅园最好的院子之一了。

  张柔回了宝馨院,刚坐下,就吩咐红宝把册子拿过来。

  她这册子类似于笔记,为了翻新临涛院特意记的。

  她就是怕记性不好,再给忘事了。

  “墙面、窗户都粉刷了,再等两天就可以放家具了,主屋的家具新娘子会带嫁妆来,咱们不用管,摆放其他屋子的。”至于婚前新房没床,还让振宁住原来的院子就是了。

  新房完事,还有彩礼要核对。

  哎!娶个新媳妇可真累。

  不过心下却有些满足。

  将册子一扔,张柔躺到摇椅上,准备歇息一会。

  红宝走上前,“我给夫人捏捏。”

  张柔摆摆手,“给我去拿份热牛奶,看有没有牛肉,做个麻辣牛肉丝。没有的话,你看的办。”

  红宝应声退下。

  张柔脑子里快速回忆着这三个多月的事情。

  当时三哥要对付那位齐郡王,可没想到汉王比他们动作更快。

  合两家之力,那位郡王已经成了县公了,不足为惧。

  之后三哥和那位汉王接触过几次,她作为枕边人,自然发现了三哥从抵触到接受的过程。

  虽然三哥现在还没答应,其实心里已经松动了,早晚的事。

  张柔也越发的佩服她那位老乡,她可是知道三哥有多执拗的。

  所以她就加快脚步,给女儿准备嫁妆。

  嫁给亲王,嫁妆自然不能太薄。

  她可是打听过,勤王妃可是一百八十八抬。

  楚王妃是一百八十六抬。

  菲菲即使不能超过她们,也不能太少的。

  好在她准备多年,倒是不会抓瞎。

  其他的还好说,那个紫檀的百子千孙拔步床必须得做了。

  这张床工期最少也得两年。

  毕竟大师傅都是慢工出细活的。

  她最近有些累是因为不但要给女儿四处琢磨嫁妆,还得管儿子娶媳妇。

  好在当年她优生优育,就这么两个,答对完了她就彻底清静了。

  给振宁挑选的未婚妻是工部张尚书的嫡孙女,今年十七岁。

  年纪这么大是因为这姑娘有大师批命,早嫁不宜。

  养到十六岁,终于可以说亲了,结果祖母没了,又守孝一年。

  张家属于几代的官宦之家,也是大族。

  本来长孙女就是重点培养,可惜命格特殊,要不然进宫做娘娘也使得。

  所以她家也算占了便宜。

  当然对方允嫁,也和沈家两个书院还有振宁自身优秀分不开。

  关于儿媳妇,张柔真心没独断专行。

  而是拿着册子,全家一起研究的。

  菲菲因为图册上的建议,就是汉王写的不建议娶什么的,还好奇的追问过是谁写的呢。

  他们用的是排除法,最后是振宁自己选的。

  选之前,她和儿子说,好好选,选完就别后悔。

  自己选的娘子,以后就是哭也得好好对她。

  选定了人,她也没着急,而是通过人脉仔细的打听了下这姑娘的风评。

  事关儿子的终身大事,张柔也很能舍得下脸,又去求老乡,将张家仔细的查了个遍。

  张家也不是满家的精英,也有混饭吃的,但是因为家教严格,倒没有纨绔子弟。

  这就很不错了。

  至于这位张姑娘被教导的很是端庄、大气、贤惠懂礼,人也很清丽,是位小美人。

  张柔觉得人家妥妥的宗妇料子,放到她家可惜了了。

  因为她们沈家早早分家,人太少了,估计发挥不了所学。

  之后就是托了大理寺卿夫人保媒,对方三推之后就答应了。

  现在已经到了问名阶段,两人的八字是少有的天作之合。

  虽然张柔对这方面总是抱有谨慎态度,但是听到这个占卜也是高兴的。

  等到振宁休沐,就可以纳吉了。

  纳吉礼她都准备好了。

  一个赤金镶宝大雁,六对金镯子、六对金戒指、六对金钗子。

  这些可不是彩礼,彩礼是纳征时才送的。

  因为振宁和张姑娘年纪都已经不小了。

  所以程序走的稍微有些快。

  但要全部走完,差不多也要半年。

  桂花婶的意思是过年之前务必要把新娘子娶进门。

  张柔也隐晦的和张家夫人通过气,对方也有这个意思。

  毕竟过了年,女方就十八岁了,在熙朝都要称一句老姑娘了。

  之前她以为娶媳妇挺容易,毕竟她有钱有仆人。

  可是真来一回,才知道很多事情得亲力亲为。

  就是交给外人也不放心。

  好在她还能压榨女儿。

  她当然是不让女儿帮儿子弄结婚的事情,但是可以把家务交给女儿。

  红宝端了吃的进来,张柔少不得补充一波营养。

  晚上张柔和三哥在商量彩礼。

  “之前我请人打听过张家姑姑嫁人的时候可是八十八抬。”张柔打听这个,并不是对女方嫁妆有想法。

  而是这个关系她送多少彩礼。

  通常的惯例是女方嫁妆是彩礼的二到三倍。

  打个比方,女方准备五万两的嫁妆,那么男方送彩礼就不能太寒碜,最少也要上万两。

  八十八抬嫁妆不算压箱底,怎么也得有四五万两了。

  因为以张家的家事,准备的嫁妆绝对不会差。

  “张夫人不是说了么,彩礼全部带回。那就多些也无妨,全是给振宁长脸了。”沈自秀建议道。

  “那行,那我就照四万两准备。”张柔又把册子拿出来了。

  里头有彩礼单子,是她之前采买的,也有一部分是从库房拿的。

  总价值达到了两万两。

  现在三哥说让多两万两,还调制什么呢。

  要不然添加一些名人古董、字画吧。

  要不都是各色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的,会不会太俗气了。

  张柔忍不住叹口气,娶媳妇、嫁女儿都好费钱。

  儿女都是债啊!

  她的首饰匣子又要瘦身了。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