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投资
作者:牛奶花卷      更新:2022-03-19 02:57      字数:3276
  第四百六十五章

  夫妻俩商量的差不多了,也就下了楼。

  桂花婶少不得要问两句,毕竟沈老四派了家仆那么大老远过来。

  “是有些事。”张柔将信递给振宁,“振宁,你给姥姥念念。”

  这两年家里的事情,如果不是那种特别需要保密的,她们都不隐瞒振宁的。

  这也是张柔和三哥一致的决定,意在锻炼他。

  她们敢这样,也知道振宁是个心里有数的,懂得什么该说不该说。

  这样做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到两年振宁算数、看账都会了,人情世故也懂得更多了。

  再过个三四年,也许巡铺子也能做了。

  振宁接过信,坐在桂花婶旁边,小声的读了出来。

  原来肉包又睡了,他怕吵到妹妹。

  “那你们是怎么琢磨的?”桂花婶没想到还是好事。

  她最初以为是借钱呢。

  “明日一早三哥去趟武县,有些事还得当面问问。”张柔回答道。

  “是得问问。山东的田地还是很肥沃的。”桂花婶就不再多说了。“肉包睡了,我回去了。振宁,晚上吃什么,姥姥给你做。”

  “想吃菊花鱼,让我娘做就好了。”振宁哪里敢让姥姥动手,再累着她。

  桂花婶一点不服老,“你娘的刀工还差些火候,自打…也没练过,现在也就糊弄糊弄外行了。”

  张柔赶紧认错,“是是是,现在手都生了。”小小孩,老小孩,人老了就得像孩子一样哄着。

  桂花婶一副“她没说错”的表情。

  “娘,到时候刀工你来,剩下的我来,除了刀工,其他的我还是不错的。”张柔这么说,可不是要挽尊,她怕老太太累着。

  这病才好几天啊。

  桂花婶还有些不愿意。

  振宁一锤定音了,“就这么定了。”

  张柔就知道外孙的话比她这个做女儿的好使多了。

  “姥姥,我去送您。”振宁颠颠的搀扶着桂花婶出了门。

  张柔开始翻箱倒柜,先把今日戴的那套贵重头面放回去。

  她的梳妆台上也有五层的首饰匣子,但是里头的首饰都是轻便小巧的。

  这种整套、贵重的头面,多是放到更安全的地方的。

  放好头面,她又把要送礼的步摇、玉佩找出来。

  至于笔墨纸砚,其实是个泛称,她总不能送些纸张的。

  所以要送的是砚台。

  她砚台真心不少,大部分还是从国公府带出来的。

  后来振宁、沛沛、莹莹她们上学,她偶尔也会买好几个,送给她们。

  将十几个砚台摆放在桌子上,考虑送哪个更好。

  振宁回屋看到了,直接扑过来了,“娘,你怎么有这么多这么好看的砚台。”

  “早年收藏的。”张柔很是敷衍的回答了句。

  “那你怎么不给我用,看你给我买的,多丑!”很是愤愤。

  “不会啊。”她审美还是不错的。

  虽然当时故意买的大众款,毕竟是小孩子,她也不想振宁他们从小就学攀比,但是也有挑选的,绝对不会丑,这点她很是肯定。

  “不管不管,我要挑一个。”振宁抓着张柔的手臂不依。

  沈自秀咳嗽了一声,那意思是让振宁适可而止,不许做这种痴态。

  “挑吧。”张柔却是揉揉儿子的小脑袋,答应了,“也不白给你,这次年底考试必须各科都是甲等才行,要是达不到,月例削减一半,敢答应不?”

  张柔激将。

  沈自秀也饶有兴趣的看着儿子,等他回答。

  振宁性格并不冲动,闻言却是拧眉思考了起来,“算数、骑马、射箭、文学、绘画、书法都没问题,就是音乐差了些,只要我再努力努力,甲等也不难。”

  遂点头,“我答应了。我要挑了。”

  张柔做了个“请随意”的手势。

  振宁喜滋滋的开始挑选了。

  “对了,明日你爹要去武县,要走礼,也要送个砚台,你顺便给挑出来吧。”张柔又给他安排了一个活儿。

  “那我要先挑。”振宁倒是没护着不让送。

  这几年,虽然没见过四叔,但是逢年过节,四叔都有给他准备礼物。

  并没有什么生疏感。

  “随便你。”张柔也不再管。

  而是开始找盒子,将之前的步摇、玉佩放起来。

  毕竟是做礼物的,包装还是要有的。

  “娘,我挑好了。”振宁动作并不慢。

  张柔挑了挑眉,她以为儿子且要比较呢,没想到这么干脆。

  挑的那个砚台也有些出乎她的意料。

  这是个带着盖子的紫檀砚台,雕刻的很是精美,但它有瑕疵,有一处镂空雕碎了。

  张柔怕儿子没发现,特意指了出来,“这处摔断了。”

  这并不是她摔的,应该是赦少爷摔的,然后这个珍品砚台就不得他欢心了,被赏赐了出来。

  振宁点头,“娘,我看到了,盒盖上一点问题没有,就侧角有个这么点的瑕疵,不仔细看都看不到。”

  张柔随手又指了两个特别漂亮的砚台,一个是玉石的,一个是不知种类绿色石头的,她虽然不是特别懂,但一看就知道价格不菲的,“我觉得这两款砚台更好,你怎么没有选?”

  振宁捧着自己选好的砚台,“玉石的不行,我害怕到了书院被他们不小心给我弄碎了,到时候还不心疼死。至于这款石头荷叶连鱼砚台,是漂亮,我也喜欢,但是它太好了,我准备以后再用。反正早晚都是我的。”

  张柔听的非常明白,大儿子选了个初级款,准备以后再用升级款,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接下来,振宁又给四叔选了个石头砚台。

  虽然不如绿色那个惊艳,但也是不错的。

  张柔稍微有些浮夸的将振宁搂在怀里,“儿子长大了,能替娘做那么多事情了。”

  小孩子做事一定要夸,否则会没有积极性的。

  振宁小脸粉红,虽有点羞赧,但还是把头扎进他娘的怀里,两只手臂紧紧抱着他娘的腰。

  沈自秀却觉得儿子有些碍眼了,“你想去山东武县么?”

  “不行!三哥,振宁还小呢。”张柔不同意。“他还得上课呢,不能耽误那么多天的课程。”

  她大儿子才六岁,身上还有奶香味呢。

  就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也是以后。

  要是上辈子,她不会这么坚决。

  但是熙朝的运输条件太差了。

  振宁眨眨眼,有些心动,“爹,你要去几天?”

  张柔截过话头,“你爹没准,他不是到了武县就回,要办事呢。你别忘了,咱们刚才还打赌,科科甲等呢。”

  沈自秀被柔妹妹瞪了,也不敢说,她刚才还说儿子长大了呢。

  振宁知道去不了,有点丧气,“我还是想出去开开眼界的。”

  “京城是咱们国家的首都,一国之荟萃,你先把京城逛明白再说。”张柔点点儿子的脑门。

  不过以后有机会,走水路去江南游玩一圈也不是不行,陆路就算了吧。

  但绝对不是现在,两个孩子这么大点,哪里能带着上路。

  振宁还真在考虑,“我们绘画老师也说让我们多赏,咱家可没几幅画,那下次放假,我出去逛逛书画铺子。”

  对于儿子的决定,张柔举双手赞成,“好啊,看到喜欢的,娘可以给你提供特殊资金,五百两,不过一年就这么一次,你可要慎重。我不懂书画,可也知道里头水深着呢,假货特别多。”

  沈自秀也没插话,因为字画他也是不懂的。

  振宁高兴的连连点头,也暂时把不出门的念头抛下了。“我轻易不会出手的,而且五百两太多了。”

  张柔对于儿子这么有分寸很是高兴。

  不过她也知道,一些字画价格高昂,五百两也许连一幅名画也买不下来。

  倒是可以买当代名人的,几代人以后说不定就是古董了。

  张柔又开脑洞了,现在投资一些字画还真的是有必要呢。

  以后女儿出嫁,她总不能都送金银吧,到时候书籍、字画肯定要有的,这是撑脸面的。

  不过她和三哥都不行,恐怕还得找个掌眼的才行。

  沈自秀到底看不惯,儿子这么长了还这么亲近娘,“振宁,帮你娘把桌子上的砚台放回去。”

  “好嘞!”振宁干劲充足,“娘,我弄好了,能不能让我看看那些珠宝啊。”

  “你个男孩子怎么那么喜欢珠宝呢。”张柔掐了把儿子的小嫩脸,“看吧,看吧,顺便替娘做做保养,我去厨房。”

  振宁要是有尾巴,肯定摇成电风扇了,“娘,你去吧,我保证把所有的首饰都保养一遍。”

  张柔一要走,沈自秀也跟着起了身,“柔儿,我陪你。”

  两人出了屋,沈自秀又问,“时候还早,现在就做菊花鱼么?”

  张柔知道三哥误会了,“我去厨房看看食材,我想给你准备一些路上吃的。”

  沈自秀这回不酸了,“做些烤饼就是了,不用太麻烦,黄云脚程快,不到两天就到了。”

  “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客栈,三哥,你要不要把帐篷、睡袋带着。”以防万一啊。

  “不用,京城到山东商队繁多,客栈自然不会少。”其实吃食也不会少,他也不是差那么口吃的,只是喜欢这份关心罢了。

  张柔自然不知道他的心理,要不然该评价他:口嫌体正直。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