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记
作者:牛奶花卷      更新:2022-03-19 02:52      字数:3745
  第三百六十七章

  “婶子,柔妹妹,布料卖出去了,在底价上加了半层,那个布店老板还问我有没有呢,他还想收。”沈自秀觉得柔妹妹就是旺他,之前他就在想,去直隶的空车能拉点什么。

  可是一直没想到适合的。

  现在发现布料就很不错。

  张柔立马也想到了,“那我回头可以问问王老板,他是在哪进的货,让他帮忙搭个线。”

  她们收下他的货,也算帮了他一个大忙,王老板应该不会藏私。

  半层的利润很可以了,弄好了,不比生蚝差。

  “三哥,等我们问明白了货源,你可以多问问其他小城镇的布店,这样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省得跑空车,简直是浪费资源。

  “又得麻烦柔妹妹了。”沈自秀发现几日未见,柔妹妹好像又漂亮了。

  这心理桂花婶是不知道的,要不然肯定要说一句,情人眼里出西施了。

  “不麻烦的。”张柔又关心问了句沈大哥,是否报上了名。

  原来考个秀才,要提前大半年报名呢。

  还得找人做保,几人互保的,真够麻烦的。

  可万般皆下品,没有读书高,多麻烦也阻挡不了人们的热情。

  “已经报了名了,以后不让他带队了,让他在家里临时抱佛脚吧。”沈自秀开了句玩笑。

  “沈大哥学识扎实,肯定是没问题的。”张柔其实也不知道沈大哥学的如何,不过听沈自毅说过,他大哥肯定能考上的,那应该是不会差吧。

  沈自秀心里觉得大哥考秀才十拿九稳,也得谦虚一些的,“那就借柔妹妹吉言了。”

  “张婶子、柔妹妹,我接到洪管家的留言了,让我加量,以后每日多要二百斤生蚝。”沈自秀知道这加量的事情迟早会发生,却没想到会如此之快。

  “三哥,我和我娘根本吃不了那么多生蚝,以后你就顾着飞鸿居吧。”她和桂花婶现在一天都吃不了一回生蚝,都让赵嬷嬷做成生蚝干了。

  沈自秀一听柔妹妹误会了,急的汗都出来了,“不不,柔妹妹,我没这个意思。”

  “看把自秀急的。”桂花婶瞪了眼张柔,“婶子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可是你柔妹妹刚才的话也不是和你外道,是真吃不了。”

  “婶子,柔妹妹,我是琢磨着,以后这生蚝肯定会传出去的,而且价格会大大上涨,我就想着趁机囤积一批,新鲜的别想了,可是做生蚝干也是不错的。我想多买几辆牛车,多拉一些生蚝干。”他还想多给她们一些呢。

  “奇货可居!是个好主意!”张柔很是赞同。“要是生蚝普遍了,到时候可以在新开的那家铺子里卖一卖,还得搞限量销售。”

  生蚝干怎么吃呢,她很会啊,手里的菜谱不要太多。

  “我看是瞒不了太久的。”桂花婶预测道。

  她的预测还真的是有根据的,今天听李夫人那话茬,她背后的靠山是一位郡主和一位王妃。

  这生蚝最大的好处是壮阳,对男人好,那两位能不为自己的夫君要一些,效果好了,自然还有她们的兄弟呢,生蚝的作用越传越广,就会有人问这生蚝的来历,就有那无法拒绝的,这些豪门大族其实都是勾勾连连的,一个知道了,其他人也就瞒不了多久了。

  “那三哥,你动作要快啊!”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我已经交代大哥去买牛车了,有姚大哥帮忙,不怕被骗了。我要去问布店,还没法子撤下来。”沈自秀其实也挺急的,他怕那些海滩都被瓜分了,他就无法随意采了。

  其实他知道海边儿大了去了,但是太远的地方即使长着生蚝也没用,因为拉回来的时间不够,特别是天气再热一点,路上就臭了,根本没法吃,除非是快马加鞭,像八百里加急那种,但没有马车靠马又能运送多少生蚝,价格太高了,所以也就那一段海滩上的生蚝适合拉进京城。

  他要抢在那些权贵把那一段海滩据为己有之前,好好的囤积一批。

  他想挣一笔钱,不但可以还上柔妹妹的债,还能帮家里买所房子。

  甚至他想买张府附近的房子,这样两家离得近,也好互相走动、帮衬。

  可这边的房子可不便宜,不是几百两能买的下来的。

  所以他真得好好努力一把了。

  张柔很是支持沈自秀,还保证,“到时候我和我娘也能帮忙,我们厨艺不错,可以教沈大哥他们做最地道的生蚝干。”

  沈自秀再次谢过柔妹妹。

  柔妹妹就是这么贴心。

  沈自秀走后三天,张柔和桂花婶拿到了王家布店的租房协议。

  这协议是和房东签署的,签了五年,交了一年的租金。

  布店里的布匹都被运送回张府了。

  家里和沈家会留一批,大部分还是要卖掉的。

  不过也不着急,等等沈三哥的消息再说。

  她们也问到了王老板进货的地方,还不是一个地方。

  丝绸是在一个江南老板那进的,对方做的就是南绸北卖,身价丰厚。

  其他的布料就是京城的作坊进的。

  具体的张柔都记下来了,就等三哥回来交给他。

  既然铺子到手了,装修工作就提上日程了。

  这家铺子的名字张柔已经想好了,就叫张记骨头馆。

  主卖大骨,这是她深思熟虑的结果。

  因为这道菜最主要就是调料,她和桂花婶最擅长的就是调料。

  所以做出这个选择,也不算太出乎意料。

  至于其他的,还会照卖。

  甚至还会引进几道炖菜,比如说铁锅炖大鹅、铁锅炖鱼。

  炒菜就算了。

  增加这么多项目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这是两层楼的饭馆。

  话说远了,现在饭馆还没装修,离菜单的确定还有段时间,所以最终如何,怕是张柔也说不准的。

  计划哪有变化快。

  说回装修,铺子一拿到手,张柔就把姚忠抽调出来了,让他帮忙跑装修。

  之前她就未雨绸缪打听了一些木匠的消息。

  现在正好就用到了。

  她要求做的东西并不复杂,桌子、凳子、椅子还有木头隔间,所以也不要求对方是大师傅,她只要求结实耐用,再兼要一些美感。

  因为东西较多,所以她给三家木匠作坊下了订单。

  以他们的速度,大概七天就能做完。

  姚忠要不定时的监工,还要去找工匠在铺子里隔厨房搭建灶台,也包括挖那个变形的挂炉。

  张柔把这些事情交给姚忠,人手不够,他可以直接在新买的两家那抽人。

  之所以让他全程参与到装修之中,就是因为之后他会是这间铺子的掌柜的。

  只有亲身参与,以后才能敝帚自珍。

  张柔和桂花婶也没歇着,她们要做一些半截门帘。

  不过这个比较简单,十二个包间门帘,赵嬷嬷和她们一起做,一天不到就做完了,家里有现成的布,都不需要再买。

  她也不给包间起雅号,直接写数,当然不是阿拉伯数字,是大写的壹贰叁。

  期间沈自秀回来了一回,把剩下的布匹都带走了。

  也把各种进布渠道拿走了,只不过这次没时间了,只能等下回了。

  这次他会去各个布店问清楚需要的布料,然后下次他就不去直隶了,将布料进到手,可以让二哥或者老四那两个车队给带过去。

  总之,不管沈家还是张家,过的都很忙碌。

  这人一忙起来了,时间就过的格外快。

  一晃眼,张记的牌子就挂上了,铺子开业进入倒计时。

  张柔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她的检查也非常粗糙,就是让姚忠他们各司其职,然后做出她点的菜来。

  今天可不只她一个人,她把沈家四兄弟都请来了。

  还有她和桂花婶、赵师傅、赵嬷嬷和琉璃。

  为了让赵师傅他们不拘谨,张柔让她们一家三口单独一桌。

  剩下的六人其实一张桌子坐的下的,不过现在和包场也差不多,所以张柔就直接让拼桌了。

  两个桌子拼在一起,空间自然就大了。

  姚掌柜笑容可掬的拱拱手,“今天小店刚刚开业,多谢几位捧场,今天有招牌菜酱骨,还有卤肉、挂炉烤五花肉、大丰收…主食有…不知几位要吃点什么?”

  “说好了,一人点一个菜啊,娘,您先来。”张柔让桂花婶先点,她可是长辈。

  桂花婶刚参观完铺子,很是满意,“来份大的酱骨吧。”

  招牌菜当然要点了。

  这么多人,肯定要大份的。

  “沈大哥。”张柔让沈大哥接着点,来者是客嘛。

  沈大哥想了想,“还六屉灌汤包,我就爱吃那个。”

  “大哥,这是我想点的。”沈自毅很是不满。

  沈二哥瞪了老四一眼,“大哥点了,你不也能吃。我要一盘炖鱼。”

  姚掌柜点头,“沈二公子,炖鱼锅可以贴饼子的,有玉米面的、杂面的,也有精白面的,要不要来份尝尝?”

  沈二哥愣了下,“要。”那个灌汤包肯定不够吃,“要白面的。”

  柔妹妹和张婶子估计更爱□□面。

  张柔不知道他这心理,要不然肯定会告诉他,她更爱杂面的。

  接下来是沈自秀,点了那个大丰收,他还真没吃过,觉得这菜名有些意思。

  沈自毅挠头,好一会,点了卤肉。

  “给我烤双份排骨。”张柔是最后一个。

  现在店里只能烤五花肉和排骨,鸡的话和这两样需要的时间不一样,张柔综合考虑之后就给删了,以后加不加还两说。

  上菜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各种形状的盘碗很快摆满了桌子。

  色香两项还是很合格的。

  张柔张罗着,“大家吃菜,然后给点意见啊。”

  沈自毅突然出声,“这么高兴的时候,不喝点酒啊!”

  就被沈二哥一大巴掌拍回去了,“毛没长齐就惦记喝酒了。”

  张柔赶紧出声,毛长没长齐这个话题还是不要讨论了,“先吃菜,后来再喝酒。”

  要不然喝了酒,味觉下降,怎么帮她品菜。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