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寿堂
作者:牛奶花卷      更新:2022-03-19 02:44      字数:3168
  第二百零七章

  春暖挑好了书, 两人又在楼上瞎聊了好一阵子才下楼。

  “雁姐姐, 这是要退还的三本书。”今天这位雁姐姐在, 也不用她代劳了。

  这回雁姐姐到底还是理人了,轻轻点了下头, 接过三本书,翻开登记本,就开始记录。“可以了。这字是你写的?”

  春暖愣了下, 没想到雁姐姐会主动和她讲话,看了下, “是我写的, 当时书楼没人…”

  春暖稍微解释下, 要说有错, 这位雁姐姐也跑不了,上差时间人却不在。

  “这字很规整, 但却少风骨。”结果人家点评一句,就又不说话了。

  春暖翻了个白眼,“我也没有名师, 就自己瞎琢磨的,能这样就很满足了。”

  二梅也有些不服气,“明明挺好看的,跟骨头有什么关系。”

  春暖差点被口水呛了,二梅能不能不这么搞笑。

  “练字也是需要天赋的。”这位雁姐姐抬起眼皮子说了这么一句。

  春暖有些不乐意听了,什么意思,说她没天赋, 而且刚才那什么眼神,跟瞅小傻子似的。

  她和二梅一起玩,智商就低啊。

  “想必雁姐姐书法过人了,不过你我都是伺候人的奴婢,还是要把心思多用在伺候主子身上才是。”说的春暖自己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虽说现在是孝期,但雁姐姐还是把那愁苦的表情收收为好。”

  怼完了人,看到对方脸黑了,她就满意了,拿着书和二梅摆摆手,走人也。

  万一这个精神不正常的要和她肉~搏怎么办,就算瘦弱,打她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吧。

  等到出了书楼院子,长长松口气,转而又笑了,觉得自己好从心。

  也许得给自己准备个武器什么的,哪怕壮壮胆。

  刀枪肯定不成的,但是弄个皮带什么的还是问题不大的。

  回了宝墨堂,春暖也没和桂花婶提这事。

  怼过了,心舒畅了,也没告状的心思了。

  这位雁姐姐得回在书楼上差,要不然以她的情商,得罪的人怕得排队。

  晚上没有肉菜,不过桂花婶让她蒸了鸡蛋羹,再加上辣白菜,一顿饭也吃的很满足。

  就这样,日子一晃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

  这天晚上府里还是要吃团圆饭。

  不过不像除夕那么麻烦,毕竟今天的主角是各种汤圆。

  往年她们都特别盼着元宵节,除了有好看的灯可以看,还有就是过了今天,年就过完了,就不会有再上门拜年的客人了。

  她们也能轻松一下。

  今年情况不同,花灯笼是没有的,但是春暖还是挺盼望元宵节的。

  除了元宵好吃,还有就是离开春越来越近了。

  她就这么盼着,盼着白雪融化,大地开始冒出绿草芽。

  桂花婶终于和白芷请好了假。

  不止她们娘俩有假,而是小厨房所有人都休假。

  毕竟她们整整一年没有轮休过了。

  桂花婶和春暖还好,她们就是家人,可是香棋是有家的。

  春暖挺佩服她的,居然不想家的。

  不过就是想也没办法,宝墨堂不可能让她每天进进出出的。

  当年秦婶子就是因为要回家,所以才哪里也不去,就要留守大厨房的。

  这就是有舍有得吧。

  还好的是,香棋姐嫁的是府里人。

  她们有相同的三观。

  她老公应该是以他老婆进宝墨堂为荣的。

  大概会全力支持她吧。

  春暖也是希望如此。

  因为香棋姐没有选择的权力。

  如果在现代,一位女性发现工作和家庭无法平衡了,那她会做出选择,或者是暂别工作,或者请人帮助料理一些家庭事务。

  但是到香棋姐这里,她只能听从命令,来宝墨堂上差,家里根本顾及不了,如果她的老公因为这个苛责她,而她又无力改变,结局注定好不了。

  不过春暖也只是胡乱猜测,看着香棋姐成天乐呵呵的,说不定人家小夫妻和美着呢。

  哪里用她瞎操心。

  她还是把精力放到出府上去吧。

  这可真的来之不易啊。

  晚上母女俩就开始商量,这一天怎么逛街。

  然后才发现,要做的事情有些多。

  最后还是桂花婶财大气粗表示她们包车。

  一大早她们在小厨房喝了一些粥就出发了。

  出府直奔最近的马车行。

  花了三钱银包了一个白天的带棚马车。

  春暖觉得有些贵,能吃多少斤猪肉啊。

  不过想到她要办的事情,走路怕是走断腿也办不完,也只能认掏钱。

  她们先去的药房,安寿堂,京城相当有名气的药房,而且坐诊的大夫据说还有告老的御医。

  医术、医德都是有口碑的。

  温暖真心等不及了,她必须要买生发膏。

  什么过两年会长,她等不得两年了。

  为了这点头发,她真的是操碎了心,芝麻没少吃,效果也不能说没有,但是和人家乌压压的一头黑发相比,她这头发还是细、软,黄色倒是慢慢退下去了。

  也许桂花婶看出她的决心来了,也没阻拦,还说去药房找老大夫看看也好,顺便看看她底子养没养好,用不用开点药补补。

  为什么头一个就来药房,一是怕之后人多,她们没那么多时间排队。

  另外一个中医要看气色,上午是最准确的,所以一般需要把脉的都愿意上午过来。

  这些都是桂花婶说的,也是她定下早上就去药房的。

  春暖没有异议,反正今天她们包了马车,即使开了很多包药膏,也不用她们手提着。

  “夫人,到了。到安寿堂了。”马车夫将车停下,冲着车棚子里喊话。

  桂花婶和春暖下了车,本以为来的早,应该没有什么人,结果都排到外面来了。

  得有二十多人在前面。

  春暖有些乍舌,让她联想到上辈子大医院抢专家号的盛况。“干娘?”

  桂花婶拉些人,“排着。像安寿堂这样的药房,这点人不算多。你要是冷,就进车棚,我在这排着就成了。”

  春暖哪能干出这样的事,她是那么没义气的人么,“干娘,我穿的多,一点不冷。”

  桂花婶拍拍她肩膀,“那就陪我一起站着吧,回头冷了就进去,万不可受凉。”

  她棉衣可都没脱,斗篷也穿着呢,能冷哪去。

  除了有些无聊,要是有个手机刷刷,她能排一天不烦。

  不过仍然有消遣。

  比如听周围的人聊天、吹牛逼。

  她前面的前面是两个老人家,聊的是家长里短。

  一个愁小儿子娶不到媳妇,原因的没有房子,现在房子已经住满了,实在腾不出地方给做新房。

  租房又太贵,家里负担太重了。

  另一位大娘居然劝她,直接让小儿子入赘算了,还能接济家里。而且她家里还不缺儿子,也不缺孙子,要不然大小伙子总娶不到媳妇迟早要出事的。

  之前那位大娘居然有些心动了。

  原来熙朝的儿子也不怎么受重视啊。

  要是以后桂花婶非得逼她嫁人,她大不了也找个愿意入赘的,还是她当家做主。

  没白出来,又学一招儿。

  之后劝人家卖儿子的大娘也开始述说烦恼了。

  她大媳妇没生下儿子,对她还不孝顺,可是她儿子却不同意休妻,是个有了媳妇忘了娘的。

  这当然是春暖总结的,这位大娘还说了很多事情,证明媳妇不孝顺。

  她听来,就是老太太怀着鸡蛋里挑骨头的心,总想把儿子婚姻搅黄了。

  她都想怼她两句了。

  结果没用上她,那位有心让小儿子入赘的大娘把这活干了。

  她给那位老太太算了笔帐,总结一下就是休妻容易再娶难。

  得准备彩礼,得把房子翻新一遍,这都是最基本的。

  因为有两个闺女,哪个黄花大闺女也不愿意当后娘,除非彩礼翻倍,再不就是娶小寡妇,弄不好还得替别人养娃。

  最后说没个二三十两,就别想了。

  要是有那钱,还不如带媳妇来安寿堂抓几服药吃,说不定孩子就有了呢。

  春暖迷惑不解,这么有见识的大娘怎么会起让儿子入赘的心思呢。

  后来两位大娘又说起了粮食的事,说哪个粮店更便宜。

  春暖对这个没兴趣,就开始另外找目标。

  往后看看,队伍都打弯了,好多人啊。

  这样一看,她们也算前排了。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 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