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
作者:牛奶花卷      更新:2022-03-19 02:42      字数:2775
  第一百五十八章

  这分家直接分了一天一夜,才算彻底完事。

  主要是国公府家大业大,财产太多了。

  之后大厨房这边也没什么动静,主要是后天就是大年夜。

  估计主子们还要在一起过年的,毕竟过年代表着团聚,何况国公爷病重,也不一定能过几个团圆年了。

  现在全国公府的丫鬟都在谈论这次分家。

  春暖和桂花婶也不例外。

  这次她们能更随意一些,因为是在自己屋里。

  两人边泡脚边聊天。

  “干娘,有什么消息不?”春暖知道桂花婶去拜访过王嚒嚒。

  年根底下,绝大部分主管都会在府里住的,方便随时处理事物。

  “王嚒嚒说了,这次分家是分产不分家,所以让我不用担心,又说即使往外分人,也是直接主管的事,她那边可能帮不上忙。”桂花婶又往盆里倒些热水,“估计她也在发愁呢,她手下人是不少,可是两个心腹都有些偏,袁师傅只会做面食,陆师傅只爱做河鲜,所以她肯定要留做菜的,还有世子夫人安插的赵师傅,能不能趁这个机会送走,又不得罪人,她现在比咱们还烦呢。”

  桂花婶想到昨晚,她去打听消息,最后却是被拉着好一顿诉苦,也是挺无奈的。

  “我也让她隐晦的问了下,分家以后各位主子会不会建小厨房,她很是忌讳,给含混过去了。我今天想了一天,有点想明白了。”桂花婶神色有些紧张,往春暖那边探了探身子,声音更是小了两分,“只要…”桂花婶伸手往上指了指,“那位还在,就不可能。”

  春暖明白,桂花婶说的是国公爷。

  “干娘,你说那位提前分家,是不是也怕他没了,他两个庶出儿子被少分财产,受欺负啊。”春暖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

  “估计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吧。”桂花婶也同意这个猜测。

  春暖拿起棉布擦脚,泡的脚丫逗红通通了,可以了,“如果我是老夫人,我也愿意多花点钱把麻烦送走,眼不见心不烦。”要不成天看着老公的儿子却不是自己亲生的,还得好吃好喝供着,这心里能不别扭。

  不过她也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代入老夫人,毕竟老夫人是土生土长的熙朝人,三观和她就不一样,人家就是接受三妻四妾教育长大的,很有可能觉得这很正常,就像人要吃饭、喝水一样。

  所以古代出个“妒妇”都能流传百世,房玄龄老婆卢氏被李世民逼喝毒、药(醋),也不允许丈夫纳妾,还留下了吃醋的典故,还有河东狮吼这个故事,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稀缺啊。

  其实春暖倒是觉得这样不错,因为这样的女性才能在这种封建社会活的自在一些。

  如果换成她,怕是肝要气炸了。

  然后就是两条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所以穿越者在异界最大的坎不只生存,还有心理。

  这也是她对在熙朝嫁人没抱希望的原因。

  男尊女卑的世界对女性太不友好了。

  桂花婶想到她那个风流的秀才丈夫了,为了让他能好好过日子,也为了让她安心下来读书,她婆婆和亲娘都劝她,给纳个美妾,拴住他的心,这样他就不会再往青、楼跑了。

  她没答应,当时她可能就和春暖一样的想法,她可不想将麻烦放到眼前,在外头随那个男人玩去,她不打听也不理,还能带着孩子过日子。

  结果换来的是亲人的不理解和责难。

  不想了,想到那个男人就心烦,“快去睡吧,明天就过年了,今年倒是消停。”

  桂花婶说的消停是今年府里没找戏班子,也没到处张灯结彩(也有红灯笼,没往年多)。

  大年初二,国公府挂起了白帆,国公爷在过年当天就不行了,陷入了昏迷,这回医术再好的御医也是束手无策。

  到底没挺过第二天。

  国公府人人穿白。

  不是不过正白,是黄白色的麻布。

  春暖看着这层白布,心里撇嘴,这些东西针线房肯定早就准备了,要不然怎么一下子能拿出来这么多。

  她分到的外套有些大了,有些碍事。

  不过也只能先这么糊弄着,回头晚上自己再改改。

  本来以为过了年就能轻松点了,没想到遇到这样的事儿。

  熙朝的丧葬规矩太繁多了。

  对她们穿着、佩戴、鞋子都有要求,这也就算了。

  她们还得不停的做菜,因为前院不但有灵堂,还有百桌宴席,虽然找了外边酒店,她们的活也不少。

  另外外院还有伴丧的戏班子,很是热闹。

  好嘛,过年没请戏班子,现在补回来了。

  这宴席是答谢亲戚和来祭奠的人们的。

  这就是熙朝的“随份子”。

  亲厚者或直接拿金银或拿棉帛,关系不好的如果来了,通常会用空名列公轴,送给丧家悬挂,称为“送轴”。

  以上都是桂花婶讲给她的。

  当然公侯之家的习俗肯定会比普通百姓的多,但大体上还是相同的。

  比如国公府宴席一下子开了三十桌,普通的百姓也许就几桌,老百姓也没钱请伴丧的戏班子。

  不过百姓也有亲戚,也有交好的朋友,也是有折祭(随份子)的,只不过是以文为单位的。

  普通百姓宴请完祭奠的客人,将人下葬,过了头七撤了灵堂这白事就算完了。

  可是国公府显然才是个开始,在丧葬第三天,国公府请来大批僧侣作佛事,来超度。

  听说要做满七七四十九天。

  而且还是两班倒,日夜不停歇。

  春暖在内院也能影影抄抄的听到声音。

  好在国公府够大,要是院子小点,那别想睡了。

  荣国公毕竟是朝廷重臣,皇帝也下了圣旨,具体的春暖当然是不知道的,反正就是夸奖了一番老国公,然后把国公爷的位置传给了世子。

  以后国公府的主人就正式换人了。

  不过他这个国公爷即使上位了,也要守孝的。

  熙朝以孝治国,所以子孙都要守孝的,儿子要守孝三年,孙子辈是一年。

  而且国公老家是在金陵,所以新上任的国公爷还得扶棺送去金陵,让老国公进祖坟,入土为安,之后才能安静的在府里守孝。

  等到新国公爷带着两位公子都去金陵了,国公府才算消停下来。

  “都传遍了,说咱们国公府这次丧事办的很是体面,二十多家公府、侯府、伯府都设了路祭,还请了鼓乐优人做杂剧,听说半个京城的老百姓都跑来看热闹呢。”香环这话里也带着两分骄傲。

  春暖是知道路祭的,就是关系亲近的府邸在发丧的路上设祭棚,陈列玩器,招戏子演剧,还会摆酒,这酒是给孝子喝的。

  也不知道喝了这么多家,新上任的国公爷和两位公子醉没醉。

  春暖不仅恶趣味了下,而且在心里吐槽,香环姐也学会夸张了,还半个京城的老百姓都被吸引了,那么多人放得下么。

  “香环姐,你不发愁了?”之前因为分家分奴婢的事情,这位颇有些茶不思饭不想的。

  香环眼神有些躲闪,“我想明白了,这又不是我能决定的,听天由命吧。”

  春暖也没盯着她脸看,自然也没发现她的不自然,还是劝道,“其实不用担心,留在国公府有好处,分出去也未必差。”

  这就像留在总公司,当然不错,但如果去了分公司,发展未必没有前途,还是要看个人的。

  香环点点头,“我知道。只是…怕离开你们,有些舍不得。”

  “香环姐,你又不一定被分出去,咱们还会长长久久在一起的。”春暖说这话,心也有些虚,主要是她个桂花婶正在操作去老夫人的小厨房。

  程嚒嚒那边已经答应帮忙了。

  不过得等国公爷他们回府之后。网,网,大家记得收藏或牢记,报错章求书找书和书友聊书:647377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