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诗人C.2
作者:乘酒兴      更新:2023-04-11 04:05      字数:3328
  李贺年少成名,既不仰仗祖上功绩,也不依赖父母兄弟,他靠的是自己的才华,合该在大唐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不该被这样的小人之言所打击。

  韩愈找了学生皇甫湜,邀他与自己一同进京去见李贺一面。

  皇甫湜师从韩愈多年,从前便见过李贺,天幕的事情整个大唐的百姓人尽皆知,他自然是不会错过。

  他知道韩愈担心的是什么。

  李贺年少时便以天才之名冠绝天下,这样的少年天才身上不可能全然没有傲气,韩愈以一人之力力保他参加科考,到了京城却被通知犯了忌讳,这无疑是在让李贺多了难受的理由。

  天幕上说的话,他全都听到了,那不知何处传来的声音虽然告知了诗人李贺是“倒霉诗人”,但是他用了“历史”二字。

  历史历史,不可逆不可改,那道声音传递出来的信息并不少,他清楚的知道这些信息,无疑证明了一件事——李贺没有被遗忘!

  这是无数文人墨客毕生所求,而李贺他做到了。

  皇甫湜能够想到这一层,他觉得李贺也不会想不到,只是以他的性子,一时半会儿也不见得能够走得出来。

  想必老师特地找自己也是为了这事。

  皇甫湜去见了韩愈,两个人见了面之后,韩愈便在院中摆起了酒,二人并没多说什么题外话,直接就看着天空的方向,聊起了天幕的事。

  韩愈叹气道:“为师怕长吉想不开。”

  此时,消失了几天的声音重新又出现了:【钱锺书先生评价李贺道‘其于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怆低徊,长言永叹。’李贺当真是当得起诗鬼这一称呼的。】

  韩愈与皇甫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光,但是他们都没言语,因为天幕中的声音继续传了出来。

  【李贺的诗凄艳诡谲也与他一生仕途不顺有关,接下来我再带大家看一首。】

  天幕上展示的是李贺那首《苦昼短》。

  苦昼短

  【唐】李贺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

  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食熊则肥,食蛙则瘦。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

  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

  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这首词我第一次读的时候便觉得十分惊艳。】那男声继续道,【用网上很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我十辈子也写不出来这样的文字。】

  他顿了顿,文字的第二行下面出现了一条横线,大家都好奇这条线是怎么平白无故出现的时候,和先前一样的小字又一次出现了。

  【不愧是诗鬼,读他的诗总让我觉得有股鬼魅之气,只可惜以那么荒唐的理由失去了考试资格,心疼我贺】

  【李贺他当年写的可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啊,555一整个大心疼住,这到底是得多难过啊,才从那样意气风发的少年到了现在写《苦昼短》的李贺啊,他比我年纪都小,一整个哭死】

  【这个“煎”字用的,怎么说呢,就一下子击中我了,继屈原、李白之后的又一浪漫主义诗人,一整个狠狠爱住了好嘛】

  【一整个感叹李贺生不逢时,确实是倒霉的很,想穿越回去抱抱他了。】

  韩愈与皇甫湜看着这些小字,一时之间都没了言语,他们都认识李贺,也知道他所经历的是什么。

  “这些人都是对长吉有些了解的人?”韩愈问出了口。

  只见皇甫湜缓缓点头:“虽然有些难以置信,但事实应该如此,老师,你怎么看?”

  “后世之人。”韩愈笃定道,“持正,他既然称我大唐为史,足以得见,他是我大唐之后世的子孙。”

  说完之后,韩愈叹了口气:“为师倒是不知这样的神迹对于长吉来说算是什么了,预先告知了他早逝的命运,但是同时,也让我们都知道,哪怕是在大唐之后,长吉这个名字依旧有人知道。”

  “是幸事。”皇甫湜说,“从此人的语气不难听出,他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依我所见,他绝对不是在装神弄鬼,他只是用平时说话讨论的语气在说罢了,何况前几日天幕还提到了老师。”

  皇甫湜认真思索片刻,同韩愈道:“如此一来,对于长吉确实不算是坏事,这世上,谁又不想名垂青史呢,正如长吉诗中所写,既然无人真正能够长命百岁,能够让后世之人喜欢着实也是幸运之事。”

  韩愈点了点头:“我们明日即动身前往长安去见长吉。”

  远在长安的李贺自然是不知道这些事,他大小就身体羸弱,眼下受了这样的打击更是郁郁寡欢。

  他身体不好他自己也清楚,天幕中显现出的文字属于他,那多半那人的话也不会是假的,这样的身体,早逝几乎是必然发生的事情了。

  世界上的人,生老病死、丧婚嫁娶,都被他们自己视作是重要的事。

  可世间的人数量之多,如何又能保证自己成为被看到的人。自己年少成名,风头太盛,又有韩愈力保,遭人嫉妒怨恨在所难免,可命运开的玩笑自己无力回天。

  自己有让大唐重振荣光之志,其实连自己一个人都难以生存,如何还去碰遥不可及的梦。

  这次的天幕透露出的信息不算少,但也不是太多。

  李贺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在那些文字中是很受欢迎的存在,那道声音的主人也欣赏自己。

  这已然是十分难得之事,所求之志在高处、在远方,眼下能做的却也只是让自己活着。

  大唐是那人口中的历史,无疑意味着如今的大唐也会同秦汉等前朝一样走向败亡。

  历史是无可避免,早逝是必然结局。

  可自己和作品却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很多文字表达喜欢,那些惋惜和喜欢,以及对自己的赞美都不是假的。

  这些透过文字传递出的力量全都让我感受到了,我李长吉夫复何求!

  这一刻,李贺仿佛找到了天幕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注定的结局早有人告知,能够名存千古也不枉此生为人,李贺但求无愧于己。

  皇甫湜和韩愈到了长安之后,与李贺在一家酒楼上见了面,皇甫湜和韩愈都看出了李贺脸上的倦色。

  “长吉,你受苦了。”韩愈说话间满是怒意,“世间竟还有如此小人!嫉妒你至此,当真是令天下人所不齿。”

  “我知您为我奔走,辛苦了。”李贺起身对韩愈一拜,“晚辈多谢先生恩德,自当铭记在心。”

  韩愈道:“长吉,你是大唐的天才,是后世人眼中的天才,是与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你理当振作起来。”

  “多谢韩大人和皇甫兄。”李贺认真道,“晚辈都明白的。”

  “长吉。”韩愈道,“你的文采,天下人皆知,按照天幕上的文字来看,你的作品必然是得到了后世子孙认可的,你不必为此神伤。”

  李贺端起酒壶喝了一口酒,同韩愈认真道:“我都明白的,大人。”

  韩愈见他如此,便同他说了自己幼年便失恃失怙,饶是哥哥疼爱,还是不免被旁人说是天煞孤星。

  韩愈说话间已然是满眼泪痕:“可惜哥哥受宰相元载牵连,被贬韶州刺史,他死在了任上。”

  “大人。”李贺道,“让您想去伤心的回忆了。”

  韩愈摇了摇头,继续道:“长吉,我考科考几次落第,依旧没放弃,你要向前看,你如此才华,府试中成绩出色,定会比我容易。”

  李贺看向这位前辈,眼中全是感激,他过得尚且不算顺利,却也没因为自己的不顺意,就想要别人与他一样。

  相反,韩愈爱惜人才,在文坛名声大噪,他是许多学子心中的老师,而这样的人对自己十分看重,这是许多人想求都求不来的。

  “你之后有什么打算?”韩愈道,“可惜我人微言轻,不过是个散官,长安的吏部我说不上话,长吉啊长吉,我当真为你惋惜。”

  李贺笑了笑:“事已至此,我做什么都于事无补了,不过我已经想好了。”

  韩愈和皇甫湜均是一愣:他想好什么了?

  李贺见二人的反应,便笑道:“长安既然不是可以实现抱负之处,李长吉便也不再待下去了,我想回昌谷去。”

  原本韩愈和皇甫湜都以为他心中会有不悦和愤懑,眼下李贺也不算真的放下了,但是比起那些,他眼中更多的却是豁达和清明。

  此刻,三个人心中都感慨万千。

  李贺拼搏多年,最后得到了这样的结果,他不可能全然甘心,却也愿意选择放下了。

  后辈用这样的方式让他们看到了作品和文字,为的大概只是带李贺走出人生最低谷之时刻。

  可那声音说的是盘点历史上的倒霉诗人,剩下的人,又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