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第 43 章 开饭馆
作者:月半弯      更新:2023-04-14 15:52      字数:10493
  一大早,时家就来了个不速之客。时宗义打开门,却是提着大包小包的赵洺岐。顿时吓了一跳:

  “洺岐你咋来的这么早?还带了这么多东西?”

  “呵呵,时叔,您在家呢,婶子和国安呢?”随着政策越来越松动,赵洺岐的自由度也越来越高。这一年多来,时不时就会跑到时家来,指导十里铺的农业生产之外,还会和时樱一起在时家小院和自留地忙来忙去。

  说起来到现在赵洺岐都不懂,咋时家小院就那么不一样呢?明明是一样的种子,一拿到这里种,味道和产量什么的就会往上翻一番不止。不对,应该说时家自留地也是一样。

  百思不得其解之下,赵洺岐把原因归为两个,那就是一则可能这两个地的土质啊,真有异常;第一吗,应该是和时樱有关。

  不得不说,这世上有些人确实是在某些领域有着旁人不可比拟的天赋的。他们家樱宝的天赋,应该就在种地上。所以才会出现,旁人种不好的庄稼,她能种好,就是种出来的味道和产量也比人家好得多这种事儿。

  自觉发现了一个好苗子,赵洺岐简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才能把这娃拐带到他自己的领域。不过目前瞧着,收效甚微——

  他算是发现了,他家樱宝脑袋瓜聪明是聪明,可就是有些懒。

  比方说每次和时珩一块儿跟苗秀秀学习,珩宝倒是认认真真,小丫头却是摸鱼的时候多,咋瞅都好像是在凑数;至于说跟他一块儿种地就更了不得,只要他来了,就跟个长工似的被使唤着做这干那。换句话说,他是干活的,小时樱则是一旁指挥的。

  偏偏对着樱宝越来越玉雪可爱的小脸,赵洺岐也开始觉得,自己真是把这个丫头拉去风里来雨里去的种地,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索性就逐渐熄了这方面的心思,倒是他自己,每回来都干的热火朝天,还不是一般的心甘情愿。

  就是时国安都不时调侃,说咋觉得赵洺岐每回来,都居心不良,像是想和他抢闺女似的。

  等到后来,种的东西打下来了,时国安要给他拿点儿粗粮或者细粮水果,他不好意思时,时宗义就会磕着烟袋锅子说:

  “咋不拿?这本来就是你种的。要是你没资格吃,谁有资格?”

  心情好了,再加上时家院子里种出来的东西不但味道绝美,还特好吃特有营养,赵洺岐身体也比原来强壮多了。

  “哈哈,哪有多少东西?”赵洺岐把手里提着的东西放下,先从里面拿出两瓶麦乳精,“这个您和婶子还有娃娃们喝……”

  随着又掏出了一包鸡蛋糕,几封点心,一包大白兔奶糖……

  “啊呀,啊呀,买怎多东西干啥?你能有几个钱?”时宗义顿时就急了——

  赵洺岐正在改造,生活过得艰难的事,他比谁都清楚。哪有钱买这个?

  “是啊,洺岐哥你干啥呢这是?”时国安也闻声从房间里出来,手里还扯着迷迷糊糊一副没睡醒样子的时樱。

  “跟你们说一个好消息,我平反了,这几天就要回去。”赵洺岐嘴角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

  “平反了?”时国安愣了一下,也是跟着开怀不已,“哎呦,那可真是大喜事。”

  “是啊,”赵洺岐点头——

  他是中都农业大学的教授,下放前手里正经有好几个项目呢,却是被迫全部中断,那些研究,也就此全部被搁置。

  一想到可以回去重新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工作,赵洺岐就又是难过又是开心——

  难过的是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开心的是,他终于等来了重拾旧业的机会。

  “那洺岐伯伯你是不是要回中都了?”时樱揉着眼睛道。

  “是啊,舍不得伯伯?”赵洺岐俯身,和时樱视线相对。

  因为心疼时樱小时候的经历,全家人可不都对时樱格外偏宠些?也因此,眼下的时樱不但褪去了之前的尖下巴,还多出了点儿婴儿肥。

  再加上皮肤白皙清透,就跟钧瓷似的,瞧着真是要多可爱有多可爱,就是这会儿脸都没洗,头发上的呆毛还吱哇乱翘,也依旧萌的不得了。

  赵洺岐觉得,时樱舍不舍得他不知道,反正他还真挺舍不得小丫头的。

  “嗯。”时樱毫不犹豫的点头,赵洺岐还没来得及感动,就听见时樱接着道,“伯伯走了,谁来给俺种地啊?”

  “你个小没良心的,还真把我当长工了。”赵洺岐笑着点了点时樱的鼻子。

  一旁的时国安也是哭笑不得——

  之前不懂,还以为赵洺岐就是个下放的老师呢,还是林樾和他说起,才知道赵洺岐没下放时,可是国际上都有名的农业专家。

  也就他家樱宝,才会毫无心理负担的拿赵哥当长工使唤。

  “洺岐哥平反这可是大好事,今儿个怎么也得庆祝一下,”时国安兴致勃勃道。

  “伯伯你别太想我们了,说不定我们很快就能去看你了喔……”时樱再次从时国安怀里探出头来,“我跟你说一件大事哦,我妈要考大学了,也要考中都的大学呢。”

  “樱宝……”一旁的苗秀秀就有些不好意思——看来她要更加努力呢,可不能让女儿的期待落空。

  “是吗?那今天真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啊。”赵洺岐也是意外至极,想了想又建议,“这距离高考也不剩多少时间了,秀秀你不然就把学校的工作给辞了吧,去县里找个高中,专心备考。”

  “我也是这么说她。”时国安笑呵呵道——

  时国安的原则一向是不干就不干,干的话,就要干好。

  就是苗秀秀自己还没有拿定主意。毕竟谁知道自己考不得考得上啊,她都这么大年纪了,真就和年轻人凑这个热闹?教师的位置真是辞了,那就真没有半点儿后路了。

  “教师都不当了?”旁边的尹招娣也失声道,“哎呦,那多可惜啊!叫我说,还是继续干着吧,那大学,那是一般人能考得上的?听说一百个人里都不见得能拔出来一个……”

  这几天知青点儿那里也是吵吵反了,大家张口闭口,全都在说着高考这件事。尹招娣和他们一起干活时,也是听了一嘴的。

  听他们的意思,全国要参加高考的多了去了。人家都还没结婚,精力足着呢,大嫂却是不一样。家里可是两个娃了。咋能和人家比?

  要是这教师的位置说不干就不干了,以后想要后悔都来不及了。

  苗秀秀无疑也是这么想的。

  只时国安和时樱坚持,再加上时樱口口声声想要和妈妈一起读书的诱惑——

  时樱和时珩还有时婷都读初中了。

  因为他们村只有小学的缘故,三个人这会儿都在县城读书。他们读书的学校是个既有初中又有高中的完中。

  因为时珩的特殊情况,并不适合住校,时国安就去央了校长,在学校对门处租了房子,让三个娃住。

  一则耐不住女儿的缠磨,一则在时国安的鼓励下,苗秀秀也越发坚定了决心,到最后,终是去学校里,把老师的位置给辞了。

  “真不干了?”听苗秀秀说了心里的打算,刘青峰也很是吃惊。

  “嗯。家里行李都打包好了,待会儿我就和樱宝珩宝他们进县了。事发突然,也没能提前说,真是太对不起学校了。”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去拼一拼。

  “既然下定了决心,我也不拦你。”同事这一两年,刘青峰对苗秀秀不是一般的欣赏。别看是民办教师,业务能力却是强得很,对孩子们还有耐心,正经是个当老师的好材料。

  只他也知道,苗秀秀下乡之前是中都人,会存着回城的心思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哪个城里人,会甘心在农村一辈子啊。倒是很佩服时国安的大气——

  这段时间因为大批知识青年返城,不知已经散了多少家庭。也就时国安有这份气概,不但不阻止老婆高考,还大力支持。

  听说苗秀秀要就读的高中,也是时国安帮着找人情跑下来的。

  还准备在老婆读书这段时间,去县上陪读,说是他把洗衣做饭和照顾娃之类的活的全都给包了,让苗秀秀啥事都不用管,只管安心读书就好。

  “……就是考不上也没事儿,你空出来的这个位置,我就先不找人了,你的课我们几个先给你分了,等两个月后高考成绩出来,再决定要不要找人。”

  苗秀秀真是个好老师,不就两个月吗,学校等得起。

  学校这边儿的事安排完,时家就又开始忙乱起来——

  之前他们是知道苗秀秀要去县城读书了,却是不清楚,时国安竟然也要跟着去陪读。

  不过一大家子向来都是把时国安当主心骨的,如今听时国安说起,时樱几个开心的差点儿蹦起来之外,其他人倒也没什么意见。

  “国安你只管去,家里有我和你娘还有国平招娣呢,就地里那点儿活,那算个啥。”时宗义烟袋锅子在鞋底上磕了磕——

  农业合作社已经解散了,如今把责任田都分给了各家。眼下冬麦已经种上了,地里的活不太多,事实上即便是秋收麦忙的时候,老爷子也觉得没啥大不了的——

  庄稼都归自己所有了,他身上这会儿可是有使不完的干劲。

  “我也不单是照顾他们娘几个,”做出陪读的决定,时国安明显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给娃几个租的那个房子我之前也过去看了,那地儿好着呢。”

  说起来房子是林樾帮着租的——

  知道两个娃要上初中了,中都的林鹤轩就提议把娃送到中都他身边读书,为此,还特意让林樾跑了一趟。

  只时家人都疼孩子,担心两个娃去中都那么远的地方念书,会不会想家;再者林鹤轩自己也是一大家子——

  林明秀倒是没和他们住在一起,林鹤轩的岳父母却在他们家住着呢。

  珩娃情况特殊,不是亲近的人,看他谁都不理的模样,说不得人家的老人就会多想……

  思来想去之下,到底谢绝了。林樾临走时,就按照林鹤轩的安排,去学校那里帮着租好了房子。

  不但就在学校对门,还是一处小院子,还有两间临街的门面房。

  一个月前,三孩子开学那会儿,尹招娣也跟着一块儿过去收拾了,当时就嘀咕,这么大的房子,就三个娃住着,不是太浪费了吗?

  只林樾已经交上了半年的租金,也不好退。

  “爸,国平,我是这样想的,到时候后面呢,就住人,前面的两间铺面,也全都用起来。”

  时家这两年依旧偷偷买酱油。因为做的够隐秘,再加上时国安坐镇,决不贪心,更不会冒险,竟是还真就没出过什么大事儿。

  眼下一放开,其他人还都因为之前的政策心有余悸,不敢放开手去干,时国安却是已经有了开铺子的打算。

  “明儿个我和国平再去卖一趟酱油,顺便告诉他们,以后咱们的酱油就不会过去卖了,他们想吃,就到县高中对面铺子里直接买……”

  “哎呦,那敢情好。”尹招娣第一个举双手赞成——

  这之前哪回去卖酱油,男人都几乎是一夜不能睡,第一天还得早早回来跟着下田。

  现在送到铺子里去卖,可不就不用受那么多罪了?

  “除了酱油外,我想着再开个早点铺子,反正这会儿是农闲,到时候国平和你婆娘你们俩都一起过去……”

  去安置几个娃的时候,时国安就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住校的学生,全都是和时婷他们这样家在农村的,县城的孩子都是不住校的。

  早上上学时,好多娃都来不及吃饭,啃着馒头就往学校跑,真是开个饭铺子,生意指定好。

  “我,我和国平也能去?”尹招娣眼睛一下瞪大——

  就是做梦,尹招娣也没想过,她还能走出十里铺,去县城开店?

  先是开心,开心之后,就是慌张:

  “成不成啊,咱做的饭卖的出去吗?人家可是城里人,乐意吃咱农村人做的饭?会不会嫌弃咱农村人脏啊……”

  “咱大哥说能成,肯定就能成。”从来都是大哥小迷弟的时国平,丝毫不怀疑时国安任何决定。

  “那,真的成?”因为丈夫的意气高涨,尹招娣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去些。

  倒是时樱,无比崇拜的看着时国安——

  怪不得上一世爸爸能走到那样的高度!这眼光也太精准了吧?

  根本是随随便便往外一走,就能发现商机。

  旁人不清楚,她这个从后世来的可最是明白,自来不管哪个城市,小吃店最红火的就是大学城附近。

  作为他们县的最高学府,高中门前开个小吃店,不但行,那可太行了——

  后世那会儿,大学城附近根本小吃店林立,还能赚钱呢,更别说现在可是头一份儿。

  一家人计议停当,当天下午,就由时国安和苗秀秀带着三个娃返校,时国平则和尹招娣负责把家安置好后,再去县城帮忙。

  不得不说林樾的眼光很好,那处院子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和学校大门几乎是正对着。

  之前的主人家境也不错,就一个儿子,在省城工作,房子修得相当敞亮。之所以会租出去,一则老两口嫌弃学校门口太过吵闹,天天一大早都跟菜市场似的不消停。

  一则儿媳妇刚生了娃,要老两口赶紧去帮忙。只这么大的院子,一时半会儿想要租出去无疑难度不小,谁想正好碰见林樾——

  别看林樾是家中独子,却是个爱照顾人的。雅不愿弟弟妹妹受什么委屈,可不是一眼就看中了这个院子?再有林鹤轩在经济方面的大力支持,可不说租就给租下来了?

  那老两口也是讲究人,房子本就维护的不错。时婷和时樱时珩的房间早就打扫好了,时国安拎着水,把主卧擦洗了一遍,就直接让苗秀秀领着几个娃看书,剩下的活,他则全包了。

  先是把时国平两口子要住的房间打扫出来。又去院子压井里压了一大桶水——

  说起来这个压井,时国安是真看上了。老家想要吃水的话,要跑大老远挑水。他和弟弟在家时就算了,每天一大早,兄弟几个不拘是谁,就会把水缸打满。

  如今真是都出来了,家里就剩老两口,时国安可不放心让时宗义去挑水。这往后天寒地冻的,真是滑到摔哪儿,可不是玩的。当下就打定主意,等下回回家,就找人过去也给家里把压井给按上。

  正提着水往前面去时,时国蓉也推着孩子过来了——

  去年上时国蓉又生了个女儿。

  虽然李家老两口的意思,要是一胎也是个儿子会更好,时国蓉自己却很开心。

  自打三个娃在这里住下来,时国蓉可不是隔三差五就会跑过来,或者帮着把三个娃的衣服洗了,或者给三个娃做顿好吃的。

  今儿个会过来,也是正好今日休息,想着侄子侄女们要来了,就先过来看看。

  怎么也没有想到,时国安竟然也在这里。顿时惊喜不已:

  “大哥——”

  “哎。”时国安接过去,俯身抱起跟在时国蓉旁边跑的小外甥,往上面抛了抛,“哎呦,我们海潮又胖了。”

  把个小家伙高兴的,抱住时国安的脖子就不撒手了。

  “我还想着过来看看珩宝他们呢,没想到大哥你竟然在这儿。对了大哥你们吃饭没?我去给你们做点儿饭吧?”

  “都啥时候了,早吃过了,你甭忙活了。”时国安忙摆手,“对了,我和你大嫂还有你一哥一嫂以后都会过来这边住。”

  时国蓉明显就是一愣:

  “都过来住?是家里出啥事了?”

  “不是。是你大嫂要考大学,我已经跟校长说好了,让她插班到毕业班里跟大家伙一块儿学习……”

  “至于说我和你一哥一嫂,这不是正好这房子有两间铺面吗,我准备和你一哥一嫂一边卖酱油,一边开个饭铺子……”

  “哎呦,那不是说,我以后就能经常见到大哥大嫂你们了?”都是两个娃的妈了,时国蓉却依旧开心的差点儿跳起来。正好摇车里的女儿也睡着了,时国蓉就也挽起袖子,跟着时国安一起收拾起来。

  下半晌时,就把两间门面房擦得窗明几亮。

  “这会儿还早,我正好去买些米面粮油什么的。”

  按照时国安的打算,既然准备开小饭馆,那就宜早不宜迟。初步打算是以卖早点为主。到时候蒸几锅包子,炸点儿糖糕油条,再配上玉米碴子汤和甜咸两样豆腐脑。

  其他时国安不敢保证,豆腐脑和玉米碴子汤,却是笃定一准儿卖的出去——

  他这次带过来的玉米和豆子,除了从村里收了些外,还特意从自家那个小粮食囤里带了一些过来。

  小粮囤里装的玉米也好,豆子也罢,可全都是自家院子和自留地种出来的。因为是赵洺岐和时樱两人一块儿捣鼓的,产量那是真高,味道也是真美。就只是存的不多,时国安就准备到时候和其他掺着一块儿吃。

  可饶是这样,做出来的东西可也美味的多。

  时国安已经谋划好了,到时候自己泡豆子做豆腐脑,多出来的豆腐渣还可以用来包包子,真是再多了,就再加个香喷喷的豆腐渣豆汁儿咸汤。

  “我跟你一起收拾。”干了一下午的活,时国蓉也不觉得累,反而越发精神奕奕,就是小海潮,也变成了时国安身上的挂件似的,寸步不离的跟着大舅舅,不时帮着拿个抹布或者递个扫帚的。

  “对了大哥,你手里粮票够不够?”时国蓉又想起一点儿,“不够的话,我回家去给你拿。”

  “那倒不用,姑姑给我留了不少呢。”时国安直接拒绝——

  老太太级别够高,她又是一个人,根本吃不了那么多,手里不拘是粮票还是工业票之类的,都攒了好多,还都是全国通用的那种。前些时日林鹤轩回来时,一股脑儿全带了回来,交到了他手里。

  “那成。”虽然生了娃后,时国蓉忙得脚不沾地之下,很少回家,却也知道娘家大哥找到了亲人这件事。虽然不大清楚林明秀到底是啥级别,可从动辄就有小车去家里也知道,级别绝不会低了。当下也就没再和时国安继续客气。

  兄妹俩走到半道上,又撞见了李根生老两口。

  听时国安说打算在县城高中对面那儿开个饭铺子,老两口先是大吃一惊,继而就有些不以为然,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在儿子李全友到家后,让他去劝劝大舅哥:

  “……不说会不会赔,就说这政策,你看着现在不管了,谁知道会不会再变?得了俩遗产,不说好好守着,这会儿就抛洒出去,那不是败家子吗?”

  儿媳妇大哥找到了亲姑姑的事儿他们也听说了,据说还是个过得不错的主。可就是家庭条件再好,还能给留下一座金山银山呢?

  真是特别厉害的,就把时国安一块儿弄去当工人了,结果费劲巴拉的,就弄走了一个老三——

  说起来这件事,老两口还私下里叨咕着,想着到到时候能不能托时国安的姑姑帮着找找人,把他们家儿子的工作给磨正了。谁想还没等开口呢,他那姑姑人就没了。

  老两口一时唏嘘感慨,觉得时国安这回算是亏大了——姑姑这个靠山没了,想要再去当工人怕是不可能了。眼下他那弟弟倒是成了城里人,至于时国安自己,怕是这辈子都别想着离开农村了。

  现在瞧着,人家那姑姑也不错,应该还留了钱给时国安的。

  可就是手里有俩钱,不说赶紧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咋就想着拿来开铺子了?

  真是到时候出了事儿,说不得还会连累他们家。

  “我大舅哥要过来开铺子?”正打了一半哈欠的李全友一下愣在了那里,只他的关注点儿和老两口的关注点明显不在一个频道上,“你们没说我去干啥了吧?”

  和李根生老两口担心时国安赔了或者政策变了被抓的话连累他们家不同,李全友则更担心被大舅哥数落——

  厂子里效益不行,正式工人还没多少活干呢,更别说李全友这样的学徒工了。

  再加上李全友本就是个懒散的,可不就迷上了打牌?平日里因为这个,时国蓉没少说他,李全友一开始还听,后来就开始不耐烦。真是大舅哥来了,他可不敢像对待时国蓉似的,对待时国安。

  唯恐会被骂,赶紧回屋里换了衣裳,跑去给时国安帮忙了。

  “我们咋就养了这么个没出息的东西。”李根生气的直跺脚。

  倒是李老太太,之前还对时国安开饭铺子这事儿有点儿反感呢,这会儿又觉得,或者也不是啥坏事?比方说儿子这里,她和老头子还有儿媳妇都管不住,说不定时国安能帮着给她这不正干的儿子套上笼嘴。

  又过了两天,时国平和尹招娣果然从家里赶了过来。除了玉米碴子和一包豆子外,两人还拉来满满一大缸酱油。时宗义时老太太也一起跟着来了。

  前院后院都转了一通,时宗义那叫一个激动——

  他可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咋也没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在城里租个房子做生意。

  边四处看边小声跟老太太说:

  “将来咱儿子要能在城里站住脚,你也过来。”

  老伴儿和她不一样,年轻时也是大家小姐,结果却陪着他在农村吃了这么多年的苦。

  “又胡说了。”老太太想也没想就道,“你在哪儿我在哪儿,啥农村城里的,我就想和你待着就成。”

  听老太太这么说,时宗义老脸又开始红,连带的心里也和吃了蜜似的。看他这样,老太太也是哭笑不得——

  都老夫老妻了,咋老伴还越来越黏糊了,动不动就难为情!

  等时宗义赶着马车拉着老太太回去,时国安三人就开始忙活。

  尹招娣发面,时国平泡豆子,时国安则负责准备馅料。

  “真要发这么多面?”尹招娣揉着面,却是有些心肝颤。

  时国安的原话是,明天开业,图个吉利,就先准备十笼包子的面——

  十全十美吗。

  那笼屉尹招娣可是看了,每一笼都能做三四十个包子。

  十笼的话,就是四百多个!

  他们第一天开门做生意,就蒸这么多,要是卖不出去,那可咋弄?

  “大哥咋说就咋做呗,咋那么多话。”时国平手下不停。

  “那我就发面了?”尹招娣一咬牙——

  豁出去了,做就做。大不了赔本了以后不卖包子,专卖酱油。他们家的“甜水井”酱油可是不愁卖。

  虽然县城的人还不大清楚,县郊那边却是打响名声了。

  就刚刚,老爷子刚把酱油放下来,就有老主顾过来买了。

  虽然下手的早,三个人依旧是忙到夜里十点多。唯恐耽误苗秀秀休息,时国安又把旁边一间小屋子也收拾了出来,真是忙得晚了,他就在这里歇歇。

  也方便夜里起来看看泡的豆子。

  凌晨两三点那会儿,时国安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开始处理泡好的豆子。他这边儿忙得差不多了,时国平和尹招娣也过来了。

  看着明显已经忙了一会儿的时国安,时国平就很是不安,赶紧过来把磨豆浆的活儿给接过来。尹招娣则开始揉面。

  等苗秀秀带着几个孩子起来,时国安三人已经做好了两三笼包子,正放第四笼呢。

  “你们这么忙活,我却啥事儿都不干。”苗秀秀就有些不好意思。

  “大哥说了,你干的可是大事。”尹招娣边擦汗边笑呵呵道,“爸妈也嘱咐,说一定要让你好好念书,到时候说不定能成咱老时家第一个大学生呢。”

  “一婶你蒸的包子真香。”时樱哒哒的跑过来。

  “是吗?”说起来尹招娣对时樱是真稀罕,甚至还在对时珩的稀罕之上,这会儿听到时樱的真心赞美,顿时开心的不行,“香就多吃点儿,赶紧和你妈还有珩宝去洗手,吃了去学校。”

  又殷勤的招呼紧跟着出来的时婷:

  “婷婷你也快些,有你爱吃的豆腐渣包子,我已经给你晾着了……”

  自打差点儿被姥爷算计了婚事后,时婷就再也没去过尹家那边。就是对尹招娣这个亲妈,也一直亲热不起来。

  因为这个,尹招娣暗地里不止一次掉眼泪,却也明白,当初是她错了,不该不信女儿的话,反倒听信了娘家爹的一嘴谎言。女儿这样,分明是真的被她伤到心了。愧疚之下,越发把一颗心全都用到了时婷身上。就是说话也是小心翼翼,唯恐惹了闺女不快的样子。

  时婷眼下已经有快要十六了,女孩子发育的早,时家人又都是大高个,这会儿瞧着可不是都快赶上了时国蓉了?

  再有女大十八变之下,整个人瞧着也秀气了不少。

  听尹招娣招呼她,点头应了声,就带着时珩时樱去压井那边洗漱了。

  几个人收拾好,时国安已经帮着把包子和汤汤水水的全都摆好——

  苗秀秀的玉米碴子粥,时珩的咸豆腐脑,时婷的甜豆腐脑,时樱小祖宗嘴最刁,时国安给她甜咸豆腐脑各盛了小半碗外,还又准备了小半碗玉米碴子。

  时樱就有些不好意思——

  她有这么难伺候吗?

  都这么忙了,爸爸还要额外照顾她。

  其他人却明显早就习以为常。甚至时珩一直的习惯都是,时樱不开始吃,他就一直等着。

  吃完饭要走时,时樱又悄悄跟父亲说了,想要多拿两个包子再装点儿玉米碴子粥的事儿——

  入学没多久,她就碰上了也在这个学校读书的周浔。

  其实早在一年多前,周正就调走了。新婚妻子和其他两个儿子也都跟着他一块儿赴任了。之所以没带周浔,主要是周正的老父亲年纪大了,人老念旧,怎么也不肯跟周正一块儿离开。

  再有就是周浔也闹着不肯跟着过去。

  索性就让他们爷孙留在了县城。

  结果要开学那会儿,周爷爷摔了一跤,下不来床了。周浔年纪小,又要上学,自然照顾不了。周正就赶紧回来,把老爷子给接走了。因为周浔转学的事儿还没完全办好,他这会儿可不依旧在这里读书?

  周正离开的时候,倒是给留下充足的粮票什么的,只周浔这个年纪,正是爱睡懒觉的,又没人一旁督促,几乎每回都是不吃饭就往学校跑。

  时樱和时珩刚来学校那会儿,因为长得特别出众,就很是扎眼。别看周浔平日里总是和周正对着干,其实内心里对周正这个公安局长还是很崇拜的。

  更是认定,像他爹周正那样的一身腱子肉,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也因此甫一瞧见时珩这个小白脸时,周浔很是嗤之以鼻——

  瞧瞧那皮肤白的,哪像个男孩子,一看就是个软脚虾。

  本来翻了个白眼想离开呢,结果就看见了和时珩形影不离的时樱——

  平生第一次见到自己那从来都是板着脸的老爹,对着个小丫头,笑得和个傻子似的,周浔印象不深才怪。

  虽然时樱个子高了,可那样精致的长相,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有的。也因此瞧见几个坏小子拦住时樱和时珩要使坏时,周浔想都没想就冲了出去——

  别看周正眼里,这个小儿子就是个不服管的刺头,其实周浔这人还挺护短。虽然因为兄妹俩瞧着一样的娇气很是不喜,可既然是爸爸朋友家的孩子,怎么也不能看着被欺负不是?

  上去三拳两脚就把那群坏小子全给撂下了。

  偏偏时樱和时珩那段时间也不知道碰见啥霉运了,三不五时就会被人拦住想要“谈心”,周浔又帮着摆平一两次后,也有些恼了,直接让小弟跟外面放话,说时樱和时珩都是他的人,谁要是再敢难为他们兄妹,就是跟他周浔过不去。

  就凭周浔一米八五的个子,别说初中的,就是高中的也怵得慌。更别说,大家还都知道,周浔的父亲之前可是公安局长。

  这年头,别说“公安局长”,单只“公安”两个字,就能唬住不少人。那之后,就再没人敢找时樱和时珩的麻烦了。

  人家帮了这么大忙,怎么也要以示感谢不是?正好家里早点铺开了,给人捎俩包子再装点儿玉米糊糊也不算啥了。

  “你周正伯伯家的小子啊?”时国安也是意外不已,顺手又多装了几个包子,“半大小子正是饭量大的时候,两个可不够,你跟他说,只管过来吃。”

  “嗯。”时樱点头。要出门时才发现,他们家早点铺最醒目的地方正贴了个红纸条,上面很是醒目的写着一行字:

  “开业前三天,包子八分一个,豆腐脑玉米碴子免费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