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第七十三章 铺面 晋江文学城独发……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6-15 17:55      字数:6697
  燕明轩是当兄长的,怎么能拿妹妹们的钱,就算有婆婆首肯,那也是白拿。她是新进门的嫂子,就更不能做这种事了。

  一个月就上千两,一年上万两,谁家的妹妹这么给兄长银子的。

  明玉还大一些,明荞才八岁呀。

  许静姝的确觉得银子太多了,有了这个钱,她在燕国公府可以很自在很随意,但是她觉得烫手。

  若是几十两,她拿着也便拿着了,她也有能力还回去,给妹妹们东西。

  可上千两银子,怎么回礼。

  所以才更不能收。

  燕明轩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这也是明玉明荞的心意。我们是亲兄妹,这些是情分,望你日后你多多照看明玉明荞,哪怕是明玉出嫁了,你这个做长嫂的也能给她做主,你别多想。你没进门的时候,银子是交给我的,现在你是府中的大娘子,咱们院里的事,该是你管的。”

  沈氏也是这般想的,她希望她的孩子们是女能一条心,更希望许静姝能对几个弟弟妹妹好。

  钱财是身外之物,明玉不缺银子,而明荞及笄还有几年,这几年,足够攒嫁妆的了。

  投桃报李,沈氏不信许静姝什么都不给。

  给兄弟俩的利润不算多,于情,亲兄妹之间不能太过计较,明轩也会为妹妹遮风挡雨。

  于理姐妹俩做生意,离不开国公府,明轩又是国公府世子,该得一份。

  沈氏就盼着许静姝不是贪心之人,能够知足。

  许静姝当然知足,这根天上掉馅儿饼砸下来没什么两样,她脸色很复杂,“就算没这些,我也会照顾明荞明玉的。”

  因为她是嫂子呀,而且,她本来就很喜欢明荞,不然不会单独包一个红包。

  没有银子她也会做这些的,并不是因为钱。

  燕明轩拍了拍许静姝的肩膀,“我知道,你会对明玉明荞好,所以她们也想对我们好,你收下就是了。”

  许静姝叹了口气,婆婆和夫君都这么说,也只能收下了,她对燕明轩道:“你放心,我不会乱花的,尤其这是妹妹给的。”

  自己的银子,想花便花了,但这份钱,该好打算。

  先存下吧,等明玉成亲,先添妆,多添才行。

  两人刚成婚,本来就是柔情蜜意的时候,这下又多了这份大礼,比燕国公给的还要大。

  婆婆体谅,两个妹妹都偏心她,祖母对她也不错,本来就是家中的小女儿,许静姝原本惴惴不安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了,一颗心就全落在燕明轩身上了。

  纵然落榜了,可燕明轩身上的其他品质很令她动容。稳重大方,有担当,不服输……他对家里人什么样,以后对她就是什么样。

  真好。

  而且,公爹好几房妾室,燕明轩连个通房都没有。

  纵然日后可能有,那也是日后才需要考虑的事。

  “夫君,我会做好妻子、儿媳、长嫂该做的事,你放心读书,家中就交给我。”

  许静姝声音柔和,燕明轩道:“不能全咋在你身上,有什么事和我说,我能分担。”

  燕明轩刚成婚,近日不必回书院,但燕明烨要回,初十一早,请过安就回去了。

  燕明泽和他坐了同一辆马车,月底才放假,还有一十日,两人都带了不少东西。

  燕明烨上车就睡觉,完全不给燕明泽说话的机会,燕明泽定定地看了他一会儿,嘴角划过一丝冷笑。

  自从院试放榜后,燕明烨就是这个样子,私下肯定没少看书吧。

  燕明泽发现,他这个一哥身上逐渐有了嫡母的影子,心里又算计不再是那个不学无术的浪荡公子。燕明泽在去年院试考了十七名,如无意外,乡试他肯定能考中。

  但是,他希望燕明烨能晚年。

  他愿意燕明轩考中,但不愿意一直草包的燕明烨回头。

  他一上进,尽管没他名次高,没他年纪小,父亲祖父也会在意。

  燕明泽也能看出正院对他的防备心,母亲虽然没有很明显表现出来,但是燕明烨私下很少跟他接触。

  明荞从前见了他会喊哥哥,如今,远远见了就绕路走,不过燕明月和正院关系倒不错。

  但没有用,不管他问什么,燕明月都不说。

  燕明泽一直在回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不然,母亲会这样对他。

  当初他摔断腿,疼极的时候未曾注意到旁人,难不成那时有人和沈元景在一块儿?难不成是燕明烨把沈元景找到了,沈元景告诉他真相?

  可正院若知道什么,怎么可能什么都不做。

  要么是不知道,要么是没证据,燕明泽心道,以后行事要更加小心,他做了的事不后悔,但不能给别人留下把柄。

  父亲的几个孩子,大哥资质平平,燕明烨虽然有点聪明劲儿,但起步太晚。

  几个弟弟看不出什么来,等长大还有十年。

  五妹妹很聪明,得防着点。

  秋闱还有两年,燕明泽不怕找不到机会。

  就像伤病会耽误功课,染上陋习也会耽误,他有的是法子。

  燕明荞今日还有假,她没去看嫂嫂,毕竟过几日大哥就要回书院了,她不能去当蜡烛。

  这是一姐姐说的,蜡烛好亮一根,就算杵在那儿什么都不做,也够扎眼的。

  燕明玉本来想说电灯泡,但这个世界还没有通电,只能改说蜡烛了。

  大哥大嫂刚成婚,不能老去凑热闹。

  没什么要紧事,燕明玉打算在家中躺一日,毕竟昨儿她跟着见客待客,她也怪累的。

  而燕明荞睡了一觉之后觉得精力充沛,一月就放这么几日假,她这月没耽误功课,所以不想留在屋里看书了,就带着林枣出门,约上楚铮,去庄子骑马了。

  这是早就说好了的事,有道是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她不能失信于人。

  既然答应了楚铮要去骑马,燕明荞就要说到做到。

  带了些吃的,她坐马车,在庄子等楚铮。

  到了之后,燕明荞先喂了喂银粟,然后试着跑了两圈。这天太热,若是晚一点上马,身后的衣服怕是能被烫出个洞来。

  但楚铮好像一点都不怕热,他骑马过来的,也得半个多时辰,顶着大太阳过来,像是不会热一般,到了之后就说去后山。

  他还会马术,燕明荞不懂这些,但看着就是楚铮在马背上转来转去。

  能踩着马鞍飞上去,他在马背上就好像在平地上,他还能站在马背上,昂首挺胸,太阳好像在他身上撒了一层金光。

  燕明荞好像能看见,日后身着铠甲,镇守西北的小将军。

  燕明荞心道,真厉害,真好看,也是真热。

  楚铮想教明荞两招,这些马术也是为了打仗,不然骑马上战场,在马背上当不动的稻草人,光当靶子了。

  明荞学一点,至少能厉害一点。

  燕明荞很怕,摇了摇头,“我就骑骑马,练练怎么上马怎么下马好了,你那个动作就很好看。别的太难了,十个我都学不会。”

  燕明荞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楚铮没说什么,明荞学又不是他学,当然以明荞的心意为主。

  但是……

  “想学上马下马的,你得先练两年基本功才行。”

  燕明荞:“什么样的基本功?”

  楚铮道:“扎马步,打拳,得练手臂和下盘功夫。”

  不然怎么拉着马鞍就上去。

  果然,就没有容易的事。

  燕明荞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我还是老老实实骑马吧。”

  这骑了两刻钟,因为天太热,跑马没有初春痛快。燕明荞被太阳晒得打蔫儿,“小世子,先回去吃饭吧,庄户说冰了大西瓜,今天中午吃凉皮和凉拌菜。”

  燕国公府不吃这个,但农家,夏天的时候就吃凉菜,最是解暑不过。

  楚铮也热,额头出了不少汗,“那先回去吧,今儿是太热了。”

  天热他也不想动弹,打算明儿回书院,这个天看书肯定比太阳底下练武强,“先回去吃瓜解暑,这几日怎么这么热。”

  已经有十几日没下雨了,天干燥得厉害。

  庄户这几日忙着往地里抬水,不能把庄稼给晒坏了,天热,茶叶生意好了些,加了种花干果干的茶叶合起来比别的茶更清热解渴。

  但一直这么热下去,茶叶的价钱也会往上涨,生意就不好做了。

  烤肉铺子生意一落千丈,干脆直接变成了茶馆卖凉茶,顺便请了个说书先生,等入秋天凉了再继续卖烤肉。

  一开始做茶叶生意的时候燕明荞是想过让几个吃食铺子一块儿卖,但是,开铺子是为了赚钱,这吃食铺子里的茶水,要么不要钱,要么就是很便宜的。

  没人专门来吃食铺子喝茶。

  若是一桌一桌地蹭茶,名声打出去了倒也好说,打不出去就是白白亏银子。

  而且,燕明荞也想看看,光靠自己能不能把茶包卖出去。

  事实证明,她能行。

  现在作坊有八个人,可能下个月还得再买人来。

  庄户这边给准备了中午饭,这个天若是再炖肉那就太热了,况且,热了半天,明荞也不想吃黏黏糊糊的猪肉炖粉条,就凉拌菜就很好。

  燕明荞回来之后洗了把脸,又不蔫了,跟着庄户下地去摘菜捡鸡蛋了。

  鸭蛋就不捡了,因为鸭子太多,鸭蛋根本捡不完。

  燕明荞先钻进黄瓜地里,黄瓜有大有小,她选的是长得最板正的。两寸长,不到一寸宽,还带着刺和小黄花,水灵灵的黄瓜崽,跟别的黄瓜一比,这根简直是太好看了。

  茄子选亮紫色的,最好能映出人影的来,豆角是长豇豆,这个一摘一大把。

  萝卜要从地里拔,燕明荞把发簪都摘了,头上包了布巾,手里提着一个小篮子,一会儿就摘满了一篮子。

  燕明荞觉得摘得太快了,“小世子,这些是不是不够咱们中午吃呀。”

  楚铮不爱吃菜,但燕明荞明显是还想摘,“嗯,不够。”

  燕明荞又去摘了一篮子,摘东西越摘越上瘾,尤其是从黄瓜架上发现个嫩的,就可高兴了。

  等她摘第篮子的时候,刚进菜地,还没待一会儿,就噌噌噌跑了出来,“小世子,地里有虫子啊!”

  燕明荞跑得飞快,也顾不上什么规矩不规矩的了,她头皮发麻,整个人都发麻,真是太可怕了。

  那么大,还会动。

  楚铮哈哈直笑,“叫你非去菜地里,这点就够吃了。”

  燕明荞使劲吸了吸鼻子,“你先看看篮子里有没有虫吧,我还是去捡鸡蛋吧,鸡蛋肯定没虫。”

  不不不,鸡好像也吃虫子,不过蛋应该没有。

  这又……不是在国公府,谁会先把虫给抓走啊。

  燕明荞在心里劝自己,有虫,那说明菜好吃呀,连虫都不吃的菜,那肯定难吃。

  可是……呜,那么大一条,还会爬。

  楚铮有点好奇,过去看了看,他倒是不怕虫子,他想看看能把明荞吓坏的虫子长什么样,看完之后觉得,也就那样吧。

  燕明荞一直在跺脚,她找林枣,低着头转了两圈,“林枣你快看看我身上有没有虫。”

  好在身上没虫子,燕明荞能安心去捡鸡蛋了。

  捡了几个,燕明荞就没了兴致,她想中午饭少吃点吧,但尝了一口,哎,还挺好吃!

  中午饭就是用燕明荞亲自摘的蔬菜捡的鸡蛋做的,顾及着楚铮在,又做了一盆鸡蛋红烧肉。

  剩下一盘菜,就是一大盆凉拌菜,切丝的切丝,切段的切段。

  一盆中颜色各异,菜上撒了料汁,均匀地裹着油辣子。

  燕明荞尝了口茄子,最外面是直逼脑门的酸辣味,里面是茄子本身清甜的味道。

  一条一条,样子也好看。

  拌在里面的茄子,庄户吃就直接先蒸熟,然后直接一整个,用勺子拌几下就行了。

  但给主家做的,得切小块,黄瓜萝卜都切小条,煮鸡蛋一切为四,这样淋上香醋、油辣子各种调料调好的料汁,仔细拌一拌,哪怕没肉,也是清爽好吃的。

  农家没冰,夏日也要干活,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解暑吃食。

  这样的凉菜还得配馒头好吃,燕明荞吃第一口,就喜欢上了,楚铮本来还想吃米饭红烧肉,但尝了凉拌菜之后,也开始吃馒头了。

  他喜欢肉是没错,但有更好吃的自然是先吃更好吃的了。

  更何况,楚铮长这么大也没少过肉吃,只一顿不吃而已。

  一盆凉拌菜,酸辣解暑,临走的时候庄户还把凉拌菜的方子给抄下来了,他是看燕明荞爱吃,借机卖个好。

  燕明荞把方子收下了,留了十两银子,她不打算拿这个做生意,但也不能白拿人家的东西。

  等回去之后可以再放些别的菜,比如说虾仁!放虾仁儿一定好吃!

  还有藕片和土豆片,豆皮丝放里面肯定也很好吃。

  两人吃得很饱,楚铮今日挺高兴的,他明日要回书院了,放榜之后快两个月了,每日做自己喜欢的事,倒也轻快。

  燕明荞把方子给楚铮抄了一份,“小世子回去若是想吃,可以让厨子做。”

  楚铮点了点头,等到了城内分别,燕明荞转道回了国公府。

  明儿要上课,她还是感觉身上有虫子,所以想快点洗个澡,把虫子给洗掉。

  六月初的天,洗了澡还是热,燕明荞把拌凉菜的方子拿出来,决定晚上还是吃凉拌菜。

  她要连着吃很多天,配着馒头吃!

  在燕国公府里,热也就热了,因为有冰有水,但城内城外,地中干旱,暑气难消。

  不仅在盛京,其他地方也少雨,再这么热下去,今年收成恐怕不景气。

  夏日本来活计很少,但现在还要挑水浇灌庄稼,入不敷出。

  这月沈氏去布施,燕明荞又拿了一百两银子出来。但这回并未送粥,而是一人领两斤米两斤面,麻袋装着,可以回家慢慢吃。

  一百两,加上沈氏给燕国公府拿的一百两,差不多能帮万余人。

  自然也有一人领多次的,但是来领米面的总是那群人,燕国公府的人不盯着,他们还盯着呢。

  在盛京城布施的不在少数,像礼佛信佛的人,都信结善缘得善报,沈氏布施就是为了给儿女积福。

  还有一些人并非为了积福,而是做给外人看,去布施积德行善,外人看来都是好人,也是一种障眼法。不过这两种法子,都能帮到贫苦百姓。

  但有句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靠着布施得来的米能熬过酷夏,却熬不过因为干旱不景气的秋冬。

  朝廷下达了许多道条令,但收效甚微,圣上月中亲自登天坛祈雨,希望能尽快下雨,可一晃到六月底,天还干愣愣的,滴雨未下。

  偶尔有阴天的时候,可乌云聚在一块儿没一会儿,就散了。

  燕明荞被这天气弄得有些燥,傅先生每日还来上课,但教抚琴和画画的两位先生因为天热把这两门课给停了。

  她如今一日只上一节,女红这门课月初燕明荞就不上了,她学了简单的针法,能绣简单的花样,母亲说这便够了,这门功课不需要太过精通。

  傅仲宴过来会讲讲民生疾苦,燕明荞担心外面的,但是以她一人之力,只能帮一些人。

  再说了,她这么辛苦赚银子,让她全捐了做善事,她也舍不得。

  她赚钱是为了家人为了自己,有余钱,燕明荞愿意帮忙,但没到先人后己的地步。

  傅仲宴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这没几个人愿意把自己的银子给别人花。

  一直到七月,南方旱情有所好转,可越朝北方的土地都没下雨。

  算着,盛京已经一个月零八天没下雨了,庄稼干瘪,哪怕过几日大雨倾盆,也没法儿补救。

  燕明荞打算给自己的两个庄子减成租子,这样庄户还能多留些粮食。

  七月中旬,盛京终于下雨了,但地里的庄稼已经干了一大片。

  燕明荞仰头看着天边雨幕,轻轻叹了口气,虽然下雨了,可是庄稼已经旱死了,这人不管是愚钝还是聪慧,到头来都得看老天爷。

  因为旱情,粮价上涨,倒卖粮食的商人赚得盆满钵盈,燕明荞的茶叶生意倒是没赔钱,但生意不太景气。

  不过有的赚总归是好的。

  然后就是朝廷出面,管控粮价,等到中秋节,这事儿才彻底过去。

  燕明荞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些道理,发国难财不长久,做生意还是要凭良心。

  总之,今年的夏天还是比较糟心的,秋收也不痛快,燕明荞觉得光买庄子也不行,万一赶上年景不好,岂不是一年到头全打水漂了,毕竟粮种还要钱呢。

  所以手里的余钱打算置办宅子和铺面。

  燕明荞现在手里有一万六千余两,这个银子足够置办一处小宅子,选一个地段好点的铺面。

  她不想把银子全花光,所以一选一还是先买了铺面,这样租出去租金还能高一些,她在国公府住,宅子说实话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铺面不租出去的话还能卖茶叶,算是她卖茶叶的一个定点铺子。

  铺面是林枣跟着掮客去看的,选了处,燕明荞看过之后定下一处,花了八千四百两,但这银子过两个月还能赚回来。

  下个月就是中秋节了,初秋天气最是凉爽,国公府也恢复了以往的样子,许静姝刚进门,但得和婆婆一起准备中秋家宴,这也是她嫁过来第一次操持大事。

  沈氏手把手带着,许静姝学的倒也快,很容易就上手了。

  中秋过后,许静姝带着燕明月频频参加宴会,这是沈氏的意思,出去露露脸,别人好知道燕国公府有一个快要及笄的姑娘。

  至于为何让许静姝去而非沈氏亲自去,一来她年纪大了,懒得参加宴会,一来国公府早晚要交到许静姝手中,参加宴会,是很寻常的事。

  许静姝来国公府有一个多月了,明白燕明月是孟小娘的女儿,但和正院关系不错,所以婚事要尽心。

  明荞从前是陈小娘的孩子,但因为明玉曾经落水,所以就被养到了正院,现在记作了嫡女。

  而府上其他妾室、公子、小姐,看亲疏远亲,婆婆如何她就如何。

  偶尔,明荞也会来帮忙,许静姝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