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六十章 回家 晋江文学城独发……
作者:将月去      更新:2023-05-31 02:17      字数:6949
  燕明玉学着沈氏的样子,道:“歪理。”

  还因为讲故事高兴,分明是藏着坏心眼儿,故意的。

  燕明荞可不管歪理不歪理的,“二姐姐,该起来了,快些起床梳洗,再不起来就晚了。”

  她可是记着呢,今日镇北侯也就是未来姐夫要来,虽然在庄子,但是待客也要懂礼数。就算在屏风后面坐着,也不能等母亲和镇北侯话都说了一会儿了再进去。

  哪儿有让客人等着的道理。

  燕明玉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了知道了,啰唆精。”

  她才不是。

  燕明荞在心里小声反驳,然后飞快地穿好衣服跳下炕,她朝外面喊了一声,“林香,我和二姐姐要梳洗。”

  很快,林香就端进热水来,热水、毛巾、牙刷、刷牙用的细盐,还有给燕明荞涂脸的雪花膏,燕明玉不用雪花膏,她的和妹妹用的不太一样。

  燕明玉梳妆的时间要比妹妹长些,镜子里的人面庞白净,眼睛是眼尾微微上挑的丹凤眼,唇红齿白,燕明玉觉得自己还挺好看的。

  她想要不要再点口脂,手都伸过去了又算了,就这样干干净净地就挺好。

  她才十四岁,可以说是年轻貌美,本来就很好看了,见一个比自己大十一岁的人还要化妆,想得美。

  这么一番收拾,姐妹俩衣着整洁地去见沈氏了。

  楚铮不在,沈氏正坐在窗前喝茶,见两个女儿进来,抬起头打量了一番,然后满意地笑了笑,“等等,一会儿再用早饭。”

  这意思应该是等楚铮,他没在。

  燕明荞问道:“母亲,小世子呢?”

  沈氏道:“一早就去骑马了,过会儿该回来了。”

  镇北侯不知会不会和她们一起用饭。

  燕国公这种闲差还要应卯呢,镇北侯回京之后应该也有公事,应该不能一日都在这边。

  一早就出去了。

  那起得可真早,这个天踏雪骑马肯定很痛快,冷风吹在脸上,逆着风,好像飞起来一样。

  只是燕明荞骑术平平,这种天她是不敢乱跑的。

  沈氏也不会让女儿去,冬天骨头脆,若是摔了,三两个月起不来。

  楚铮她就不好多管了,亲生父亲在这儿,轮不到她。

  燕明玉点了点头,坐到了沈氏旁边,笑着问:“早上吃什么?”

  沈氏白了她一眼,“光想着吃。”

  虽然是带着气的话,但还是回答里面燕明玉的问题,“让厨娘做了豆花,配了不少的卤子,咸的甜的都有。”

  燕明玉:“母亲,有辣的吗!”

  燕明荞眼睛也亮晶晶的,有辣的吗,她现在可能吃辣了!

  沈氏:“没有,也不嫌味道重。今日有客人在,尤其是明玉,要注意仪态。”

  燕明玉刚想劝劝,现在注意仪态有什么用,反正定亲了,还能因为她喜欢吃东西把亲事退了不成?

  现在装吃得少,以后到镇北侯府还能一直装?

  只是没等燕明玉开口,外面宁湘就进来禀告,“夫人,镇北侯和小世子来了。”

  沈氏:“请到偏屋,明玉明荞,随我过去。”

  沈氏姿态端正,燕明玉突然明白过来,母亲这般也是为了她,给她撑腰,为她说话。

  有外人在,能装一点还是装一点吧,无论如何都不能给母亲丢脸。

  楚堪疑和楚铮染了一身寒意,父子俩一个气质内敛,一个意气风发。

  楚铮见燕明荞进来,笑着对她道:“骑马可痛快了,我是不是还说过要教你骑马来着,明早我带你去。”

  那个时辰燕明荞现在也起不来,她干笑两声,“小世子,太冷了,我就不去了。”

  她跟着燕明玉对楚堪疑行了个礼,喊的是侯爷。

  没成亲,姐夫跟着二姐姐喊喊没事,在外不行。

  楚堪疑点了点头,“那天暖和些再去,现在的确不该乱跑。若觉得干待着无趣,侯府小厮精通射箭,五姑娘若想学,可以趁在庄子学两日。”

  燕明荞感觉到了一种名为讨好的意味,镇北侯讨好她,定是因为二姐姐,“多谢侯爷。”

  楚堪疑又看了眼燕明玉,他不知道该说什么,看了一会儿,他谨慎地收回目光,沈氏也在这个时候开口,“侯爷和世子骑马也该饿了,不如留下一块用个早饭?”

  楚堪疑从善如流,“一会儿还要进宫,那便叨饶了。”

  五个人,桌子也够坐。

  饭菜不及在国公府的精致,但楚堪疑行军打仗,什么没吃过,这些对他来说挺丰盛的。

  楚铮坐在了楚堪疑旁边,他和沈氏最熟悉不过,吃过许多次饭,“外祖母,你怎么知道我想吃豆花了,还有饼,都是我爱吃的!”

  沈氏笑了笑,目光带了两分慈爱,“爱吃就多吃点。”

  楚铮说话带着股憨实劲儿,沈氏就喜欢这个性子的孩子。

  燕明玉没说话,飞快地看了眼楚堪疑,他相貌更倾向于青年,虽然长得年轻,但一看就能看出不同来。

  只不过没有出现四目相对互生情愫的场面,楚堪疑正看着上来的菜呢,他根本都没注意到有人看他

  燕明玉移开目光,真没见识,有什么好看的。

  楚堪疑不再看豆花,飞快地看了眼坐在对面的燕明玉,她低着头,小心样碗里的豆花舀了两勺卤。

  楚堪疑又低下头,挑了两样卤放进去。

  两小盆白净细腻的豆花,嫩的像是水蒸蛋,舀出来的时候会晃两下。

  燕明荞看着一盆里面除了豆花没别的,另一盆里面有黄绿色的菜,闻着有些酸。

  燕明荞奇怪道:“为何两盆不一样呀?”

  宁湘解释道:“五姑娘,这一盆是加了酸菜丝,这边庄户说这样好吃,您尝尝,如果不合胃口,就吃白豆花。”

  酸菜做的用的是最嫩的酸菜芯儿,这个酸菜和做酸菜鱼的酸菜还不一样,是庄户用白菜腌的,颜色微微发黄,有股咸酸味。

  白豆花可以放蜜豆山楂片桂花蜜,做成甜口的。

  酸菜口味的就放肉沫豆皮丝,还有青椒粒,爱吃辣的放点辣椒油,配着饼吃,正正好的。

  沈氏虽说没有辣椒,但桌上还是有。

  看来还是女儿最大。

  燕明荞喜欢咸味的豆花,她以为楚铮这种大大咧咧的性子也喜欢咸的,可是楚铮吃了好几碗甜豆花。

  然后把饼里放辣椒油和豆皮丝,这样一口甜一口咸辣,吃的十分痛快。

  燕明荞觉得奇怪,又有点好奇,可心里还是觉得这样吃不会太好吃,就没吃甜豆花,她还是比较信自己,楚铮不行。

  她喜欢泡着饼吃,加了酸菜味道是不一样,酸味不重,很是清爽,比鱼汤泡饼要清淡些,但也能把饼壳弄得脆中带软,好吃的不得了。

  外人在,饭桌上说话就少了。

  楚堪疑沉默寡言,楚铮埋头吃饭,好像真就为了吃饭来的。

  燕明玉早饭用的不多,因为昨儿晚饭后又吃了东西,今日还不太饿。

  吃到后面就慢慢舀豆花喝。

  这也是规矩,客人在的时候,不能吃好就放筷子。

  楚铮吃到一半,见碗里多了块蒸饺,一看是父亲用公筷夹的。

  他打了个冷颤,吃也不是放着也不是,刚想说话,又见父亲给明玉和明荞也夹了蒸饺。

  哦。

  燕明玉愣了愣,明荞抿了下唇,看着蒸饺也不知道吃不吃。世家女面对这种情况不至于失仪,燕明荞谁也没看,坚定地把蒸饺吃到嘴里。

  给她她就吃,她吃了,二姐姐也能吃。

  燕明玉也给吃了,反正是没吃出楚堪疑夹的和自己夹的有什么区别。

  吃过饭,楚堪疑又向沈氏道了遍谢,感谢这阵子对楚铮的照顾,“我进宫还有些事,楚铮还得麻烦您。”

  沈氏道:“侯爷放心吧,楚铮和明荞能玩到一块儿去。”

  楚堪疑走得很放心,毕竟他不常在盛京,以前也没照顾过,都是楚铮自己。

  楚铮吃饱就想动,他想拉着燕明荞去骑马,燕明荞给拒绝了,“天太冷缰绳太硬,我若是摔下来,年都过不好了,小世子也该小心点。”

  楚铮:“好吧……那玩什么?”

  燕明荞想到了一个好玩的,“不如咱们看书吧,我昨儿下午就没看书。”

  楚铮:“你疯了我可没疯,我才放几日假,还要看书?我不去。我骑马去了,下午我教你射箭吧。”

  燕明荞:“那好吧,小世子可一定要带着人才能出门。”

  楚铮嫌啰嗦,挥了挥手,很快就走远了。

  燕明荞还记着看书,她带了两本书,看完了一本,剩的一本还有十几页。正好今日天气晴朗,坐在窗前看,她看了半日,把最后十几页看完,也算把该做的事做完了。

  燕明玉抱着本话本子,但好久没翻一页,她不由又想起那个蒸饺来……楚堪疑竟然还知道给人夹菜,先给楚铮,再给她夹,也给了妹妹。

  厨娘的手艺不错,这楚堪疑竟然也知道关心人,看着不像嘛。

  燕明玉心情舒畅,虽然只是一个蒸饺,但就是……挺让她开心的。

  沈氏也看见楚堪疑饭桌上的动作了,并不僭越,也合情合理,就是定亲之后两人并没有见过几次,等明玉嫁过去更是聚少离多,这就是嫁给楚堪疑的坏处。

  年纪轻轻,沈氏还是不愿意女儿嫁过去独守空闺,这跟守活寡没什么两样。

  但等到她和燕国公到了相看两厌的地步,就觉得见得少也不错。

  现在亲都定了,再说这些也无用。等女儿嫁人后,路就得自己走了。

  沈氏在庄子里无事可做,就是来歇着了,喝喝茶,四处转一转,就挺松快的。

  明荞庄子买的不错,庄户人也本分。

  楚铮真去林子里骑了一上午的马,临近中午回来,吃完饭他歇也不歇,就要教燕明荞射箭。

  楚铮为什么不累呢。

  他怎么连午觉都不睡呀。

  说实话,燕明荞对射箭的兴趣就那么一点,觉得能射中很飒爽,但她自己没想过要练成什么样,不像读书那么喜欢,射箭……学也成,不学也成。

  但楚铮好不容易要教明荞一样东西,兴奋得很,还拿出了先生的派头来。

  燕明荞追着他问:“弓是不是太大了,我能拿得动吗?”

  楚铮拍着胸口保证,“放心吧,上午就让人回府拿我刚学射箭的小弓了。”

  燕明荞道:“你考虑的真是太周全了,真是有劳小世子教导我了。对了,小世子,咱们今天要练多久啊?”

  “怎么也得学学基本功,让你把弓箭射出去。”

  那是多久啊。

  燕明荞想射出去还不简单,可当她拿到那把牛筋小弓,发现拉弓都费劲。

  这还是她练琴没偷过懒,手指有些茧子的缘故。

  最可怕的是楚铮教得很认真,搞得燕明荞稍微走个神都觉得对他不住。

  但是她真的不想学了,她想二姐姐了,她想听葫芦娃大战蛇精的故事,还没讲完呢,刚讲到爷爷被杀。

  练了半个多时辰,燕明荞试探着道:“差不多了吧,太阳快落山了。”

  楚铮:“这才哪儿到哪儿,明荞,你是不是不想学?”

  你才看出来呀。

  燕明荞正犹豫要怎么和楚铮说,却见楚铮大大咧咧地拍拍手。

  楚铮道:“不想学就不想学吧,等天暖和了再教你骑马。”

  又不是给他学的,这和他读书不一样,读书是因为要看兵书,燕明荞不喜欢射箭,难道还要为了哄他高兴非射箭。

  不想练就算了。

  燕明荞笑了笑,“那好,到时候学骑马。”

  今日是二十六,明儿下午就要回国公府了,到今天她才明白诗中写的“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是何意。

  明日就不能在庄子住了,燕明荞还有点舍不得。

  不过很快就过年了,今年过年会更热闹一点,静姝姐姐应该会过来,还有楚铮,她大概能多拿两份压岁钱。

  看未来姐夫给她夹蒸饺的劲头,今年压岁钱红包,应该有这么大。

  燕明荞在心里悄悄画了个大圆。

  楚铮:“行了,回去吧,手疼吗?”

  握弓拉弓手肯定磨得慌,楚铮要是因为射箭把燕明荞手弄破了,跟沈氏不好交代。

  燕明荞摇了摇头,“不疼,一点事都没有。”

  要是疼的话,她早就说了。

  燕明荞这回算是发现了,她记性好,但也不是什么都能学会,她也不要想着什么都会,就做自己喜欢的好了。

  这在庄子又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林香和流露就开始收拾两人的行李。

  被子就放在这儿,但衣裳和鞋子是要带回去的。

  还有从庄子带的黄牛筋面,庄户腌的小咸菜、酸菜,要带的东西还不少呢。

  沈氏临走前和姐妹俩说了会儿话,“回去之后就不能像在这儿一样,年前年后都要走亲戚,尤其是明玉,明年就十五了,还稳重些。”

  燕明玉不服气道:“怎么又说我!”

  沈氏瞪了她一眼,道:“不说你说谁。”

  燕明荞耷拉着脑袋,“我也该说,回去后有祖母父亲看着,我们肯定不像现在这样的。还不是和母亲在一块儿,就什么都不管了。”

  沈氏哼了一声,“行了,别油嘴滑舌了,吃过中午饭就回去。”

  这两日国公府没来人,府上想必没发生什么事。

  吃过饭,一行人坐上马车回府,楚铮到街里再分开,他要回镇北侯府。

  马车驶了大半,快到城门口时,马车突然停下了,不等问,就听宁湘的声音在车外响起,“夫人,前面有人在卖身葬父。”

  围了些人,把路给挡住了。

  宁湘看是个小姑娘,在寒天冷地中穿着孝衣跪在地上,一张脸冻得通红,看着楚楚可怜。

  卖身葬父,把自己十两银子卖出去。

  沈氏不欲管这事,国公府的丫鬟都是家生子,外面铺子买人也是从人牙子那儿挑,考察过品性才行。这雪地里救人是好,但千万别救一匹狼出来。

  只是这样说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天都暗了,沈氏不想耽误太长时间,就对外面道:“给些银子,让她快些回去,天马上黑了,一个姑娘在外面不好。”

  金乌西坠,日头余光被山峰挡住,车内前后左右都被围着,更显着黑。

  燕明荞老老实实坐着,等着这事儿解决后快点回府,谁知道马车没动,外面又想起一道声音,这声音有些耳生,夹杂着哭腔,“恩人大恩大德,小女子没齿难忘,愿做牛做马为奴为婢,回报恩人的恩情。”

  随着这道声音,还有一声扑通声,好像是使劲跪在了地上了。

  宁湘大惊,“姑娘快起来,我家夫人出手相助,不求回报。”

  “我走投无路,现在这条命就是夫人的。”

  楚铮张了张嘴,“外祖母,这人是不是骗子?”

  他没遇见过这种事,怀疑碰上仙人跳了。

  他刚要下去,沈氏抬了抬手,车内林香立刻就把棉帘子打开了一半。

  冷风顺着帘子钻了进来,沈氏几人都看见了跪在路边的女子,看样子比燕明荞大点,穿得极其单薄,在地上跪着,人瑟瑟发抖。

  沈氏有些犹豫,国公府,多养个人也养得起,但这么个人带回府,就因为她可怜?

  施粥时见过的可怜人更多。

  这边犹豫着,沈氏不开口,没人开口。

  宁湘狠了狠心,“姑娘快回去吧,不早了……”

  这个姑娘没理会宁湘,她把目光望向燕明荞,“小娘子,我愿意给你做牛做马,求让小女子回报姑娘恩情。”

  说完,哐哐磕了两个头。

  燕明荞吓了一跳,燕明玉把人抱住了。

  燕明玉一向对这种事不敏感,就是觉得奇怪,马车里还坐着她、母亲和楚铮,为何偏偏和妹妹说。

  沈氏皱了皱眉,刚想开口,却听燕明荞道:“我们给银子是不想你太晚回去出事,而非让你报答,你快些回去吧。”

  燕明荞不缺丫鬟,她有林香她们,多个丫鬟去哪儿?

  难不成还要每月多发一份银子,再说这么小的姑娘,她能做什么呢。

  “姑娘,我走投无路……”

  燕明荞心道,我们好心给银子,你怎么还能赖上我们呢。

  “你若是真想卖身,那再卖还能赚些钱,不想光拿银子不报恩的话……那你把银子还我们吧,我不缺下人。”

  看着是燕明荞年纪最小,但其实,去求楚铮都比求燕明荞有用。

  那个姑娘愣了愣,眼泪还挂在脸上,咬了咬牙,没再说要为奴为婢的事儿,拿着银子跑了。

  燕明荞心里有些不好受,感觉自己有点过分。

  沈氏摸了摸女儿的脑袋,“一桩小事,别想了。”

  若是别人,可能心软些,求求母亲,就把人带回去了,可燕明荞不一样,她觉得给钱就算心软了,这人还想跟着回府,找一庇护之地。

  燕明荞不想帮。

  沈氏觉得女儿没做错,没必要过分的善心。

  她摸了摸女儿的脑袋,“十两银子,够她安葬她父亲了。”

  燕明荞心里有些难受,可万一她家中一群仗势欺人的亲戚,那怎么办。

  “母亲,可否让人跟去看看,看她安葬完父亲再回来。”燕明荞道,“若是银子被抢了,咱们好心反倒结怨。”

  沈氏答应了,派了个小厮跟了过去。

  傍晚,燕明荞终于到家了。

  庄子的炕暖和舒服,可是屋子里床铺更软。庄子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但她也想李嬷嬷。

  李嬷嬷这回没跟着去,可是想自家姑娘了,看着燕明荞没瘦,高高兴兴道:“姑娘可算回来了,想吃什么,奴婢让小厨房做去。”

  宁湘姑娘没传话,姑娘没说和夫人去吃,应该是要自己吃的。

  燕明荞的确想要自己吃,这阵子在庄子吃炖菜炖肉不少,她不想吃肉啦,“蒸个蛋羹吧,一碗白粥,还要炒小青菜,别的就不要了。”

  这吃得也太少了,只是屋子里向来是燕明荞自己做主,不管是吃食还是别的什么。也就是穿衣由着下面人,给什么穿什么,燕明荞这么说,李嬷嬷也不敢劝。

  吃过晚饭,燕明荞把看完的两本书放好,又找出一本新的,今年作业还是五本书,年前看两本,年后看三本,肯定能看完。

  去了一趟庄子,她心是有那么一点点飞出去,得在屋里老实坐两日。

  走亲戚用不到她,“嬷嬷,把带回来的黄色面条给三姐姐送些去。”

  四姐姐不亲近,就不必送了。

  李嬷嬷哎了一声,这就去干活了。

  二十八二十九,很快就是大年三十了。

  和去年差不多,一家人一块儿吃年夜饭,看烟花守岁。不过楚铮说了要带她去放烟花,应该和看不一样,燕明荞有点怕,怕把自己给炸了。

  有楚铮在,应该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