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趣谈:名人外号9 刘彻:八八外号占我……
作者:无字惊鸿      更新:2023-05-30 11:49      字数:7181
  经过客服的解释,刘彻了解到,司马迁这件事之所以流传那么广,和谣言是有点关系的。

  客服回忆了一下:历史课本上介绍说司马迁遭受宫刑还依然坚持完成了《史记》这一历史著作,令人敬佩。

  刘彻:“所以呢?”

  客服:所以传着传着消息就变了,变成司马迁遭受宫刑后被你关进牢狱。但他依然身残志坚,在牢里写完了一整本《史记》。

  刘彻:…………

  这群人能不能动动脑子,写史书不需要参考大量史料,就愣坐在牢里现编的是吧?还是说他汉朝的牢房比较特殊,建成了一个图书馆?

  刘彻觉得自己的逻辑需要捋一捋。

  过了片刻之后,他认真请教:

  “司马迁犯了什么事,朕要给他宫刑还把他关起来?”

  虽然他最近已经领略到了司马迁这人有多能得罪人,但他并不觉得自己会因为这点小小的原因就给人治罪。

  客服:原因和李陵有关。起先是李陵带兵和匈奴单于打仗的时候,援军还没到、匈奴士兵却越来越多,弹尽粮绝之后他选择了投降。

  刘彻眸色冷凝,却没有轻易下结论。

  援兵是耽误了没有到,还是敌军来得太快他们没等到援兵,各种情况都有可能。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还需要更多的细节补充。

  客服:援兵将领是路博德,他觉得自己做过伏波将军,再给李陵当后备丢人,就故意上奏折想推后战事。但是你看了奏折之后误以为是之前主动请战的李陵出尔反尔不想打了,非常生气,勒令他尽快开战。

  刘彻:……草!朕竟然这么好忽悠的吗?!

  客服:总之后来李陵直到粮草耗尽也没等来援兵,不知道是路博德故意拖延还是后方调度有问题。毕竟自从卫青去世之后,汉武一朝对外征战就开始败多胜少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统筹调度不行。

  这是个大问题,然而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刘彻拿去和卫青一说,卫青便表示会努力培养接班人。

  但接班人也没那么容易培养,还需要不少时间。

  说回司马迁的事情。

  客服: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朝野都在声讨他的罪责。司马迁却觉得不妥,为李陵辩驳了几句,说他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另有打算。

  客服:但是不久之后去迎接李陵的公叔敖无功而返,他谎称李陵在为匈奴练兵,你就杀了李陵全家。还给司马迁定了罪,不过司马迁自己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因为他史记写到一半,还没写完,不能死。

  以上记载少部分出自《史记》,大部分出自《汉书》。

  如果说前者还有可能包含司马迁的个人偏向,那么班固所写的后者就完全不存在这方面问题了。

  因为《汉书》很明显地喜欢用李陵来衬托苏武,没有偏向李陵的意思。虽然也没故意丑化对方吧,但他搞了拉踩啊,各种觉得李陵不如苏武有气节。

  所以,这段记载可信度还是挺高的。

  刘彻听完窒息了:

  “朕身边这群人……”

  他祖宗的一个个说谎不眨眼,偏偏他居然还都信了。

  刘彻这个人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对某些人的话过于信任。被方士骗、被大臣骗、被宦官骗,他回回都能上当。

  不过上当的时候倾尽所有,发现被骗之后,骗子的下场往往更加惨烈。然而总有人冒着灭九族的风险跑来尝试,就是因为他真的太好骗了。

  客服同情地说道:武帝,下回听到什么消息的时候,多派点人去探查一下真假吧。

  总不能所有人都是一伙的,合在一起说谎。如果真有,那也只能认栽,再反省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客服:总之司马迁在牢里写史记的故事传得实在是太广了,大家钦佩他就会顺道提起把他宫了的你,然后你就成割鸟皇帝了。

  刘彻已经没力气生气了,他闷闷不乐地去找卫青要安慰。

  卫青并不想安慰他,只说:

  “陛下,天幕上开始讲唐朝的外号了,您不是要抢唐高祖的名额?”

  刘彻委屈巴巴:

  “没意思,懒得抢,你都不关心朕被人骗。”

  卫青:“真的不抢吗?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刘彻:“……那还是抢一抢吧。”

  李渊的外号非常好猜,就是诸如“最水的开国皇帝”“躺赢专家”这种。

  刘彻嘴上说自己懒得抢,真抢起来凶得不行。

  因为之前他居然没抢到嬴异人的名额!要不是抢答了一个有额外奖励的题目,可以自选名额,他就不能给始皇当爸爸了!

  刘彻深刻地反省了一下自己,决定在大唐这一趴吸取教训。

  于是,抢——没抢到。

  刘彻:???

  刘彻看着去天幕上答题的始皇,怀疑自己的手速。

  不应当,他以前总能抢到的啊?

  始皇:抢得多有什么用,关键时候能抢到需要的才是能耐。

  至今为止始皇想抢的基本都到手了,而他刘猪猪,走量不走质。也不知道是不是之前用光了好运气,这次才没抢过别人。

  刘彻更伤心了:

  “仲卿——”

  卫青往旁边挪了挪:

  “还有机会,您赶紧抢,不要说话浪费时间。”

  刘彻:“哦。好叭。”

  刘彻委委屈屈地抢到了第二个答题机会,虽然不是李渊的,而且是李世民他儿子李治的,但好歹这道题给额外名额不是?

  抢不到李渊的题目,那就用额外名额换。

  不过刘彻发誓他肯定不去扮演李治,他没有再给李世民当一次儿子的爱好!

  对了,还要感谢之前看的小说,让他刘彻知道了什么叫“黑莲花”。不然碰到李治的题目,他还不一定能答对呢。

  啧啧啧,李世民这个儿子真的是……

  李治微笑:黑莲花就黑莲花,你祖父还是大汉白莲花呢。

  四舍五入他和刘彻祖父一个水平。

  刘彻嫌弃李治是李世民儿子,朱棣不嫌弃啊,他还是朱元璋儿子呢。给人当儿子咋啦,那可是大唐全民偶像唉!

  所以李治的第二道题朱棣毫不犹豫就抢了。

  这道题很好猜,说书人给出提示,表示和水果有关。简直送分题,荔枝、李治,读音都一样的。

  哪怕因为给了提示的缘故,奖励减少了,朱棣也不在意,高高兴兴地盘算起来要选哪些人。

  李渊肯定要选,到时候先进去体会一把跟着李世民躺赢的感受。然后再体验一把和李世民并肩作战的感受,最后试试能不能带飞李世民。

  嘿嘿嘿。

  体验完了李渊,还能体验李建成。

  说实话他还挺好奇自己和李世民正面对决的话,谁输谁赢。毕竟赢了血赚,输了也不丢人。

  李世民自己则在抢魏征的题目。

  他悄悄和长孙皇后说:

  “等我扮演魏征的时候,我就学他到处喷人。”

  既能体验喷人的快乐,又能帮魏征拉仇恨,一举两得。而且顶着魏征的壳子不用在意形象,心情不好了就进游戏喷几个人发泄一下,别人又看不到。

  可惜不能顶着魏征的壳子喷魏征,用他自己的壳子,他又张不开嘴,老想维护形象。

  所以说书人能不能多提供几个喷子的外号,让他有选择?到时候谁惹他不高兴,他就换另一人的壳子去喷那个家伙。

  长孙皇后沉默了片刻,包容地夸道:

  “是个好主意。”

  然后开始帮丈夫想魏征会有什么外号。

  她沉吟片刻,悄悄去问客服,后世人都是怎么形容那种爱挑刺的人的。

  客服毫无防备:杠精?或者喷子?

  长孙皇后点点头,转身对李世民道:

  “二郎,问出来了,后世有两词叫杠精和喷子,应该比较适配魏玄成。”

  客服:……可恶,我被套路了!

  正好天幕问到魏征的外号,李世民抓住机会,上去就答了个“杠精”“喷子”,成功获得奖励。

  始皇疑惑:

  “喷子是何意?唐朝创造的词汇吗?”

  每个位面的客服都是独立存在的,一般一个朝代会有数百个。名人这边视情况分配,百姓那里则是一个客服负责很多人。

  所以始皇这边的客服不清楚大唐位面发生了什么,它想了想,唐朝好像没这个词。

  客服:应该不是,可能是太宗之前从别的地方听说了。

  始皇若有所思。

  片刻后状似无意地问道:

  “那种获得全民崇拜的人,一般被称为什么?”

  客服认真想了想:男神?女神?全民白月光?国民朱砂痣?

  始皇:t

  于是等李世民的题目一出来,始皇再次抢答:

  “大唐男神,大唐白月光,大唐朱砂痣。”

  李世民:……

  这一排的好称号放出来,还挺有冲击力的。但是李世民怎么感觉那么别扭呢?没有被夸了的开心,反而觉得鸡皮疙瘩要起来了。

  可能是因为始皇的语气太过冷静了吧。

  李世民对媳妇吐槽:

  “被始皇学去了,他脑子转得真快。”

  长孙皇后轻笑着无奈摇头。

  你们这群皇帝隔空斗法也是有趣。

  汉武位面。

  刘彻:?

  刘彻一脸迷茫:

  “他们怎么都知道这些奇奇怪怪的词语?就朕不知道?”

  是他刚刚沉迷于挽回卫青,错过了什么剧情吗?

  卫青推开趁机靠近自己撒娇的陛下:

  “您不是也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黑莲花吗?彼此彼此。”

  刘彻释然了:

  “也对,他们肯定和朕一样,从小说里看到了这些稀奇古怪的词语,活学活用了。”

  始皇一个人弄到了20个额外名额,但他其实用不了那么多。毕竟很多大唐的名人他没有扮演的兴趣,就和客服讨价还价,想换成其他更靠后的朝代。

  客服:那不行,没有这个规矩。

  始皇:“只是换个名额。”

  客服:……

  要开放权限就得所有人都开放,不能一个人独享。而且说书人之前说好是在本朝代内选择的,没有说可以随便选。

  思来想去,系统方决定折中一下。

  客服:这样,您可以选其他朝代,但是不能选宋明这些已经出过题目的。

  其实剩下的朝代就是不重要的朝代杂糅了,包括南北朝、隋元清之类的。这些朝代得罪了也不要紧,反正它们也没什么话语权。

  其他朝代:?

  始皇很满意:

  “可以,那就这么办。”

  他打算选几个跨越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人,这样四舍五入也是选到明朝了。

  【接下来是大唐的最后一道题,这是一道选择题。】

  因为始皇手里的名额多,根本没关注剩下的题目。等他和客服商讨好的时候,唐朝环节都已经快结束了。

  【请问,以下哪位不是后世常见的门神?

  甲:尉迟恭。乙:苏定方。丙:魏征。丁:秦叔宝。戊:李药师。】

  四人:…………

  魏征觉得自己混在一堆武将里格格不入,而且别人的选项都是三个字,就他两个字。

  秦琼、李靖等明明和他一样是二字名,但说书人愣是用了他的表字,凑成了三个字。

  这还不够明显的吗?

  答案肯定就是他魏征!

  可是魏征没抢到答题机会,被苏定方抢去了。

  “肯定是魏征啊!他一个文官从来不打仗的,当什么门神?”

  虽然这年头文人大多文武双全吧,但在门神这个职位上,还是术业有专攻的。

  苏定方对此非常自信。

  结果却是:

  【回答错误。】

  苏定方:?

  贞观群臣也来了兴致,不信邪地挨个上去抢答。虽然不是所有人都抢到了,但那几个选项确实被轮番说了一遍。

  最后苏定方和李药师二选一的时候,终于被人选中了正确答案苏定方。

  苏定方:???!!!

  不是,大家都是武将同僚,他们都成门神了,就他自己被个文官挤下去了?

  【后世的门神有很多种的,文武都有。魏征上榜是因为《西游记》里写了一段故事,说魏征斩了泾河老龙王之后,对方的魂魄夜夜跑来找李世民索命。

  但是正门有秦叔宝和尉迟恭守着,他进不来,得走后门。于是魏征亲自持着诛龙宝剑守着后门,老龙王就进不来了。】

  魏征:……

  李世民:……

  李世民怀疑人生:

  “朕造了什么孽,老龙王不找魏征报仇,非要来找朕?”

  客服小声:这个,要问《西游记》的作者吧?

  李世民想不起作者是谁了,便问了一嘴。

  客服:是明朝人吴承恩。

  李世民:懂了,该记仇明朝了。

  但是说书人还没讲完故事:

  【这个故事的后续是李世民觉得夜夜都让他们守着太辛苦,于是命人画了他们的画像贴在门上。后来这三人就成了门神,只不过秦叔宝和尉迟恭是贴在前门的,魏征要贴在后门。】

  魏征:……我就配贴个后门?

  李靖听了半天发现没有自己:

  “那老夫呢?老夫又是怎么成为门神的?”

  【李靖成为门神很正常啊,贞观年间好多武将都不知道为什么成了门神。不过李靖这人还有个单独的故事,可能和他成为门神有点关系。】

  李靖愿闻其详。

  【宋朝时期宋太宗让人写了一本《太平广记》,里头编了个唐朝的卫国公李靖和龙女的故事,说李靖“代龙王行雨而致灾”。】

  李靖:?

  宋太宗你有事吗?闲得无聊给别人扣什么黑锅?

  说书人补充:

  【对了,《太平广记》是个纪实类的小说作品。】

  李靖:??

  就这?就这还纪实?它哪里纪实了?他都编出神话故事了!

  呸,老夫和宋太宗不共戴天!

  说书人继续道:

  【之后类似的文学创作就一发不可收拾,最后李靖成了商朝陈塘关的将领,生了个儿子叫哪吒,把东海搅得天翻地覆。】

  李靖:好家伙,把老夫所处朝代都改了。

  【这还没完,他们还结合了佛教中的武财神“财宝天王”的形象进行编撰。于是李靖后来成了天上的神仙,叫托塔李天王,会用宝塔镇压邪魔。听着就很适合当门神对不对?】

  李靖:6

  除了喊666,不知道该说什么。

  听了半天的苏定方发出了抗议:

  “所以贞观时期的武将很多都成了门神,为什么就我没有?”

  客服:因为你名气不够大,百姓不认识你,你也没有相关的神话传说。

  苏定方:扎心了……

  【好了,接下来是一些其他朝代的漏网之鱼。依然是一张试卷,大家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对象答题。】

  【奖励和之前的三国时期一样,不过没有两个版本可选。所以这次考卷不评分,只有答对每个选项的前三名获得扮演资格。】

  说着又发来一张试卷,这次的试卷内容明显少了很多。

  明明糅杂了很多朝代,结果还不如三国时期的外号多。

  罗贯中:我反思!我已经开始反思了!

  清朝皇帝们等很久了,就想看看自己被编排了什么外号。

  打开一看——

  判断题:

  康熙的外号叫清麻宗。

  雍正是否因为删除史料被称为清夹总?

  乾隆除了清章宗外还被称为牛皮癣。

  三人:……

  选择题:

  bug、麻宝、草包分别是谁的外号?

  选项给出了夺嫡的所有皇子。

  九龙:……

  阿哥们叫来了一群奴才填上不同答案。

  现在他们不在乎拿不拿到名额,就想知道那三个外号都是谁。

  最后试出来了,bug是老八,取八阿哥的谐音。麻宝是太子,毕竟是麻子康熙的心头宝嘛。草包则是老十,因为他在后世人眼里的形象过于敦厚缺心眼。

  别的也就算了,麻宝这个真的遭不住。

  天幕还补充了一堆宝,希望他们早日接受现实。

  祖龙的龙宝扶苏、野猪的猪宝刘据、二凤的凤宝承乾,还有最近新增的八八的八宝朱标。

  明朝众人:“八八?”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重八就是八八嘛。说实话这个外号挺占便宜的,谐音像爸爸。】

  朱元璋豁然开朗:

  “对对对,咱喜欢这个外号!”

  【不过谐音也不一定是好事,比如八宝和麻宝就很像是爸宝和妈宝,恰好凑成一对。】

  朱元璋立刻改口:

  “那还是算了,咱标儿不能和半秃子凑对。”

  为了标儿他可以放弃占大家的便宜。

  刘彻:啊呸!你想占朕也不会喊的!做梦呢!你个朱老八!

  刘彻听完客服的转述吐槽了两句,吐完忽然觉得朱老八听着有点熟悉。

  他苦思冥想,没有想出来。

  这时他的好儿子刘据为父亲排忧解难:

  “父皇,我那天在天幕上看到一本《西游记》的儿童绘本,不是跟您说过里头有个角色叫猪八戒吗?”

  刘彻一拍桌子:

  “对对对!就是猪八戒!朱八戒,你看对上了两个字,就很适合他朱重八!”

  多合适啊,八戒是佛教的词语,他朱老八正好当过和尚,这就是特别的缘分呐!

  朱元璋:???

  滚。

  刘彻:“这样他儿子就是戒宝了,戒宝有什么说法吗?”

  客服:……

  客服陷入了可疑的沉默。

  戒宝没有,杰宝倒是有一个。就是比较簧,是某个部位的谐音。

  不能告诉朱元璋,不然朱元璋要气死。

  于是客服昧着良心说:没有戒宝这种说法,听着太奇怪了。

  刘彻啧了一声:

  “那就八宝吧,八宝也挺有趣的。”

  各位面说着说着就聊到其他地方去了,没有人在意被冠上难听外号的太子胤礽。

  胤礽:这个皇阿玛的心头宝不当也罢!

  胤礽决定把“麻宝”这样的外号转赠给老大。

  老大不是总想和他争皇阿玛心里的第一位吗?送他了,以后他就是皇阿玛最宠爱的儿子。

  老大胤褆:?不要的垃圾别乱丢谢谢。

  感觉自己被内涵了的康熙:……

  在各位面的闹腾中,说书人结束了名人外号的环节。

  不过今晚还剩一个历史故事的节目:

  【之前答应诸位会讲解大秦拉拉队长齐王建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得从他的祖父齐湣王说起。】

  听到自己被提起,齐湣王好奇地竖起了耳朵。他等着听自己的故事,肯定特别英明神武。

  他上一回出现在天幕里,还是滥竽充数那次。天幕说他一下子就发现了南郭先生的问题,还帮他宣传了一下他在通缉对方的事情。

  虽然至今还没把人捉回来吧,毕竟各国不是很卖他的面子,都懒得帮他抓人。

  但问题不大,他好歹是正面出场过的!看着比他父王那个被骗的铁憨憨聪明很多啊!

  然后说书人开口就是:

  【齐湣王,一个空有野心,但是被间谍苏秦忽悠惨了的倒霉蛋。】

  齐湣王:???

  【有多惨呢,最后不仅国家破灭,自己还被楚国将领淖齿活活抽筋,吊在庙堂大梁上面,死状凄惨。】

  齐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