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柳嫔去世
作者:秋凌      更新:2022-03-18 18:27      字数:5599
  一门双侯成为了过去, 史湘云心里到底没有她料想的那么开心。她本身就对别人对她的态度比较敏感, 又处于怀孕的阶段,难免就想府上的人是不是没有那么敬重她, 是不是想她现在不是侯门千金了。

  可是她的父亲在世的时候,没有被贬啊。不管史湘云的父亲有没有被贬,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下。

  就是史湘云的叔叔们还是侯爷,那也是落魄的侯爷, 不过情况确实会比现在好很多。以后, 史湘云出去, 别人必定会说这一件事情,她得罪的人太多了。

  好在她嫁入阮家,那些人还得看史湘云背后的阮家,当然就不可能对她太差。

  阮老夫人得知史湘云已经知道那些事情后, 就让人多照顾史湘云,反正府上已经请了稳婆、大夫等人坐镇, 就怕史湘云到时候提早发动,也怕她半中间不高兴了,一不高兴就容易出事。

  “二弟妹那边还算妥当。”阮大夫人道,她不去计较这府上为什么是二房继承, 而不是大房。

  武将家本来就是谁厉害谁上去的,她的夫君武功没有那么厉害, 身子骨也没有那么好, 没有必要当这个家。

  阮大夫人也不跟史湘云争夺什么, 自认为没有什么利益牵扯,正如她夫君所说的,只有自己赚来的才是最实在的。至于祖辈传下来的,要是自己不够能耐,那也不可能一直用下去。

  因此,阮大夫人当初放中馈的掌管权放的很快,后来史湘云去了西北,她才又管起来。等史湘云回来之后,又因为对方怀孕,阮大夫人还得继续管着,但也多关注史湘云那边,没有短了吃喝。

  “你呀,少去看顾这些。”阮老夫人拉着阮大夫人的手,“她的脾性不大好,难免说你。”

  “自家人,还是得多顾着一些。”阮大夫人不担心史湘云说她的不是,老太太怕她们妯娌有矛盾,才不想她多看顾。可是老太太年纪也大了,她该看顾的还是得多看顾一些,顶多就是被史湘云嘲讽几句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阮老夫人就喜欢阮大夫人这样的,即使不是名门千金,但处事风格好,也没有处处找人麻烦,也懂得看顾家里。

  想到这儿,阮老夫人又觉得儿子就不应该找史湘云这样的,找已经找了,就等着到时候养好孙子。

  等到五月份的时候,史湘云发动了,生下了一个男婴。只不过男婴有点弱,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好生养一养就行了。

  阮老夫人让乳母多看顾一些,不能指望史湘云。先等孩子养好一些,再抱到她身边。

  孩子洗三的时候,荣国府的人过去了,别想着史湘云的叔叔婶婶们来,他们还在外地做事,哪里可能为了她赶回来。又因为史家被削了侯爵之位,家里的孩子说亲就没有之前那么容易,他们就更没有时间去管史湘云的事情了,顶多就是派人送一点东西过来。

  阮老夫人没有大办孩子的满月宴,就是亲戚聚一聚。孩子还小,没有必要闹得那么大。

  有人在史湘云的面前说阮老夫人不够重视孩子,史湘云想着自己的娘家变得那么落魄,难免也就那么认为。

  “哥儿以后就待在我这边。”当史湘云跑到阮老夫人的面前说这些话的时候,阮老夫人直接道,她本来想打算寻着一个机会说的,没想到对方这么快就送上门。

  史湘云睁大眼睛,不可置信地看着阮老夫人,“他是……”

  “他是我们将军府的继承人。”阮老夫人道,“得培养进来,而你,你觉得你能培养他吗?还是让他跟你一样,就只知道说自己可怜?”

  “不,不是。”史湘云当然不希望儿子跟自己这样,可是那是她生的儿子。

  “我儿过一段时间就回来,你们大可以再生一个,这个哥儿就养在我这边。”阮老夫人不管史湘云答应不答应,就做了决定,“你还是别耽误哥儿了。”

  “……”史湘云张张嘴,却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果然啊,自己的娘家靠不住,夫家也是靠不住的,史湘云心想。

  而史湘云的日子也就是如此了,阮将军回来,两个人睡一睡,大儿子养在老太太那边,等生了其他孩子,要是史湘云养好还好,一没养好,老太太就又抱过去。

  老太太不想孙子孙女离心,也不想他们有人被教导坏了,还是想好好教导他们,想让他们成才。

  史湘云的事情不算特殊,京城里的那些人也没有去关注她过得如何,荣国府的人也没有关注她过得如何。史湘云又不是荣国府的姑奶奶,荣国府的人又怎么能总去关注她呢。

  入秋后,贾老夫人的身体不大好,就病了。

  贾老夫人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像她这样的人,在古代算是高寿的了。她一病,荣国府上下都得多注意,该请御医的请御医。

  至于史湘云,王熙凤倒是不敢让她去见贾老夫人,史湘云这人管不住嘴巴,又总喜欢说一些不大好的话,只怕会惹老太太伤心。就是史湘云过来了,王熙凤还得盯着。

  好在史湘云到底没有跟老太太瞎说话,也就是看一看就走了。史湘云现在更多的想的是她自己的孩子,贾老夫人又不大可能再帮她,她看到老太太病了,内心心酸,却也做不了什么。

  当贾惜春来荣国府看贾老夫人的时候,正好遇见史湘云。她发现史湘云的性子没有以前那么傲气,说话也没有那么难听,许是因为娘家衰落了吧,没有那么硬气了。

  “给姑祖母看看吧。”史湘云看着贾惜春,“你的医术那么好,总有方法医治的。”

  “我不是神。”贾惜春回答,她不可能用修为去延长贾老夫人的性命,只是按照人界的方法和现有的药草去医治人。

  贾老夫人的身份高,要是贾惜春一下子就让她活蹦乱跳,那么其他人就该有想法了,认为她的医术是不是强大到能起死回生,延长寿命。

  所以还是得看那些御医怎么做,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贾惜春不能表现出过高的医术,不能救了一个人,害了更多的人。

  “也是。”史湘云听到贾惜春的话后,心想确实也是如此,御医已经来看过了。那些御医的医术不弱,而贾惜春学医的念头还没有那些御医多。

  史湘云很快就离开荣国府,没有跟贾惜春多说。要是按照她以往的性子,估计就该说贾惜春医术那么高,怎么就治不了,不是还有佛珠手串么。而现在,她却没有说那样的话。

  王熙凤见史湘云就那么走了,松了一口气。

  “入秋了,天气多变,老祖宗这才受了凉。”王熙凤道,“老人家生病,没有那么容易好,却也没有那么严重。”

  御医没有说要给老太太准备身后事,就是说老太太这样的年纪得多注意,别随随便便就生病,比不得以前了。这一次病愈之后,老太太的身体就没有以前那边好。

  王熙凤想想也觉得是那样,生病伤身,就是年轻人生病,也得慢慢恢复,更别说老人家。像老太太这样的人,平时身体还算健朗,现在生了病,御医已经开了药方熬药喝着,想来到时候也能好的。

  “御医的说法倒是还好。”王熙凤没想着让人以为老太太是重病。

  “多多注意就是。”贾惜春边走边道,随着王熙凤一块儿到荣庆堂这边。

  贾老夫人已经病了几日,现在喝了药之后,好多了,脸色没有那么憔悴。她瞧见贾惜春来了之后,便朝着她招招手。

  “不是大病,过些日子就好。”贾老夫人笑着道,“就是那些药比较苦,没有药丸子。”

  贾老夫人想那些药丸子简单,直接吃了就行,一下子就吞下去,在嘴里停留的时间短,也就没有那么苦。她不大喜欢喝那些苦药,就算加了蜜饯,那也是苦的,一碗药,那也有不少了,喝到后面就不想喝下去。

  “良药苦口。”贾惜春坐到丫鬟搬来的椅子上,“有对症的好药,还是该喝药,那些药丸子只是普通的药,方便用药。”

  特别是那些士兵,还有那些乡下的人,那些人熬药多有不便,请大夫也不大方便,有药丸子在,就能及时一点,成活率也就高一些。不至于小病拖成大病,又或者是急病来不及到镇上找大夫。

  贾惜春认为贾老夫人这样的还是喝御医开的药比较好,毕竟没有那么急,老人家喝药,也容易吸收,见效也快一些。

  “您的身体还好,听御医的嘱咐,没问题。”贾惜春一看贾老夫人的脸色,就知道御医的医术还不错。

  那些御医求稳,也不会随便用虎狼之药。老人家吃药还是得吃温和一点的,不该吃药性太过强烈的,要是太强的,反而容易伤身。

  贾惜春的医术确实不错,但她在外面治疗的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要是换成别的大夫也能治疗。个别疑难杂症,她已经把那些医书上交朝廷,也就不需要她操心这些事情。

  她现在偶尔外出帮衬一些那些穷苦的百姓,却也没有总去。

  皇帝有时候也会派御医出去义诊,估计是皇帝看到了新的赚声望的方法。既然如此,贾惜春当然是退出,让那些御医上。

  作为上位者,皇帝就喜欢贾惜春这样的知趣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而不是去跟皇家争。

  “听你说这些话,我就安心很多。”老人家心里就想要个安慰,贾老夫人认为贾惜春带佛珠手串出生的,对方说的话也比较可信,不会忽悠她,故意往好的方面说。

  “没有大灾大难,您就放宽心。”贾惜春道,在原著里,贾老夫人的身体一直都不错,要不是荣国府出了事情,贾老夫人还能活着呢。

  而现在,王夫人放印子钱流放,那是早前,也没有牵累到府里的人蹲大牢,也没有让府里的人丢了性命。贾宝玉在西北,好歹也保全了性命,还定了亲事,估计差不多也成亲了吧。

  西北离京城远,贾宝玉成亲也是写信回来告知他们是哪一天。

  因为贾惜春成亲了,贾宝玉写信给她的次数更少了。虽然两个人是堂兄妹,到底男女有别,又隔了那么多代,还是得避嫌。因此,贾宝玉也就不多写信给她,反而写信给谢长云。

  让贾惜春感慨,这就是性别歧视啊。

  “堂兄那边是不是也该成亲了。”贾惜春轻笑,“西北那边,到底是远些,消息不方便。”

  “下一个月就成亲了。”贾老夫人想到贾宝玉的事情,便觉得府上的人和事也都不用她操心了,这些人都能独当一面,也没有那么多破事情。

  她以前最担心的就是府上会因为废太子的时候而被牵累,现在也没有必要去操心这些。

  贾老夫人的心情确实轻松很多,没有那么沉重,“就是离得远,不能看一看。他这样的,也不能随意回京。”

  “那您就多照顾好自己,活得长久一点。”贾惜春道,要是贾老夫人出了事情,虽然贾宝玉是孙子,不是儿子,但也得守孝,就是时间没有那么长而已。贾老夫人绝对不愿意贾宝玉现在为她守孝,那么贾老夫人就一定会努力养好身体。

  “是,是,是。”贾老夫人连声说‘是’,为了日后能见着贾宝玉这个儿子,可不就得活得长久一点。

  出了荣国府之后,贾惜春就去了威烈将军府,正好隔壁,当然也得看看亲娘。

  张老夫人得知女儿去隔壁府看了贾老夫人,她也知道那位婶婶生病了,可她自己年纪也大,到底不大好过去,就让尤氏过去瞧了。尤氏回来说没有什么要紧,她便也没有多关注。

  “有点……胖了。”张老夫人本来想说女儿瘦了,但是左看右看,都不觉得女儿瘦了,女儿上的肉还是多了一些。

  “果然是胖了吧。”贾惜春叹息,“小哥哥他还说我吃的太少。”

  贾惜春心想不是最近吃的多,而是太轻松了,又双修,心宽体胖,就算修为也没有让她继续保持苗条。还好胖的不多,还没有达到丰满的级别,不用减肥。

  “是该多吃吃,那么瘦,走路都在飘。”张老夫人想到女儿小时候那么胖,肉嘟嘟的,等女儿长大之后,就日渐苗条。她还是觉得女儿得胖一些,有点肉,不能太过苗条。

  她有时候就想是不是女儿住在外面,就少吃了。瞧吧,女儿成亲之后,脸上倒是有点肉感。

  “也不能太胖了。”贾惜春伸手捏捏自己的脸颊,还是得多修炼,才能维持完美的身材。她宁愿当一个红颜祸水的妖孽,也不愿意清汤寡水般。

  “怕什么,长云那么喜欢你。”张老夫人道,女婿对女儿那么好,还住去了郡主府。虽然女婿还挂着宣宁侯世子的名头,但很多事情都交给谢长清了,宣宁侯最后还是得交给谢长清。

  张老夫人对这一件事情没有表示不满,只要女儿过得好,这比什么都重要。至于要不要孩子的,谢长云不想要,那就不要,要是女儿想要,女婿应该也会要的吧。

  养老的问题,这就没有必要去想,张老夫人认为这简单,权贵家,身份地位摆放在那边,那些奴仆也不敢造次。实在不行,过继族里的孩子,这都不是难事。

  “那也不行。”贾惜春故意道,“他就是想他的年纪比我大,老的快,想我胖一点,就不能招蜂引蝶。男人四十还多的人看呢,他才招蜂引蝶。”

  “你就说吧。”张老夫人轻轻地拍拍贾惜春的手,“别瞎闹腾就行。”

  夫妻间可以有一些小打小闹,但又不能太过。张老夫人是过来人,但她和贾敬的感情没有那么好,她也就没有说女儿这不能做那不能,女儿还是开开心心一点,没有必要活得那么拘束,女儿也有那个资本。

  郡主,泰安郡主,皇帝亲封的,自然就该傲气一点,得无拘无束一点。

  别像她们这些人,为了夫君高兴就各种迎合,哪里有那么好迎合的,不过就是伪装而已,把自己伪装成夫君喜欢的人,那样太累了。

  张老夫人不希望女儿要戴着面具生活,不用去隐藏自己的真性情。

  “才没有瞎闹腾。”贾惜春小声地哼了一声,“他最近也没有做什么事情,傍晚早早回来,有时候干脆就没出去。”

  “等他出去办事没回来,你就该想他了。”张老夫人笑道。

  “不想。”贾惜春道。

  张老夫人笑笑,小年轻就是如此。

  一会儿后,就有人来报,说是谢世子过来了。

  “瞧瞧,这么快就来了,还知道来这边找你。”张老夫人看看有些羞涩的女儿,就知道女儿和女婿的感情极好。

  “两府离得那么近,想想就知道了。”贾惜春脸上带着笑意。

  “你们在这边用过午饭再回去吧,正好陪陪我这个老婆子。”张老夫人道,“没有急事要赶着回去吧。”

  “没有。”贾惜春摇头,既然来了,那就多待一会儿。

  于是贾惜春跟谢长云就在威烈将军府这边用过晚饭后才回去,等他们回到府上的时候,却得知宫中的柳嫔去世了。

  不错,就是五公主和大皇子璃王的亲娘去世了。五公主原本已经定了亲事,要再成亲的,谁能想到柳嫔竟然在这个时候去世了,亲娘去世,这亲生女儿总不要急着再婚。

  五公主气急了,心想柳嫔一定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