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拉出去,掌嘴!
作者:秋凌      更新:2022-03-18 18:22      字数:5574
  薛家, 薛宝钗跟薛蟠回到了薛家, 薛蟠没有感受到薛宝钗内心的悲凉, 却在解释他那些朋友的举动。

  “他们平日在外头习惯了那样, 难免就没控制住,妹妹莫要怪他们。”薛蟠跟薛宝钗这么说,生怕妹妹不高兴,“别不高兴了。”

  “我能不高兴什么,他们的身份摆放在那儿呢。”薛宝钗平日是一个端庄大方的人,就是在家人面前有点小脾气,不可能整日都端着。她听到兄长说这些话,内心酸涩, 一个女子的名声多重要啊,兄长怎么能这么草草了事。

  薛蟠听出薛宝钗话里的不高兴, 却也无法, “妹妹, 我们家,你又不是不知道,难啊。”

  “是挺难的。”薛宝钗点头, “你也别说这些话了, 今日的事情就这么过去。”

  “成。”薛蟠应声。

  只是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等薛蟠再次出府之后, 那些纨绔子弟就询问他薛宝钗的亲事, 还开玩笑说要是薛宝钗没有婚约, 那就嫁给他们其中一个人得了, 正好他们之中还有没有婚约的,也没有成亲的。

  那些纨绔子弟看上去是开玩笑,薛蟠跟他们一起玩久了,却知道他们说的根本就不是玩笑话。他们就是想娶了薛宝钗,再让薛宝钗带过去一大笔嫁妆。

  薛蟠没有蠢到连这一点都不明白,作为一个关心妹妹的兄长,他不大乐意让妹妹嫁给那样的纨绔子弟,因为他们时常去烟花之地,府里还有通房丫鬟,有的还没有成亲就已经有了妾室。

  这让薛蟠喜欢不起来,妹妹这样的优质女子,就应该嫁一个好人家,哪怕是那些世家子弟也配得上的。这也就薛蟠这么想,薛家是商户,薛蟠又是这副德性,那些世家子弟又怎么可能看得上薛家。

  即便薛宝钗再好,可两个人成亲还关系到两个家族,那些世家子弟见薛宝钗再好,也不可能忽略薛家的存在,忽略薛蟠。

  后来,薛蟠回到家里,就跟薛夫人说到这一点,说他的那些朋友们问妹妹有没有定了人家。

  “你如何说的?”薛夫人微微皱眉。

  “这有没有定亲,他们一查就查到了。”薛蟠回答,“妹妹去年还参选来着,总不能说妹妹早前就有婚约了吧。”

  薛夫人不舍得女儿随便嫁人,那些纨绔子弟有什么好,一个个都贪财好色。作为母亲,她不认为儿子好色有什么不好,可她却不愿意女儿嫁给这样的人。

  “他们家里都不错。”薛蟠又道,这是他的那些朋友们说的,“有的也算是皇亲国戚了。”

  即便不是皇帝面前当红的皇亲国戚,但也算是有些关系的。要是这些人能好好待他妹妹,他妹妹日后也能成为官夫人。不错,那些纨绔子弟还有人捐了官的,只是没有实职而已。

  “有钱的也捐了官,同五品知州。”薛蟠听到那些朋友说他们的家境时,还觉得他们的家境确实非常不错,比薛家好太多,“妹妹若是嫁过去,他们家里也能护着我们家的生意。”

  薛夫人听到这话,不知道该说什么,原来他们薛家已经落魄到这等地步了吗?那些人既然已经说了这些话,就可能真的上门提亲,要是她拒绝那些人,保不准他们就不再跟薛蟠来往,还影响薛家的生意。

  这哪里是开玩笑说说,分明就是在威胁他们。薛夫人倍感无奈,她能去求谁,荣国府是不成了,便只能去找她兄长王子腾,让她的兄长给女儿看亲事。

  要是有她兄长王子腾做媒,那些纨绔子弟必定不敢有其他举动。

  “明日,我带你妹妹去见见你们舅舅。”薛夫人还算是关心薛宝钗,没有被利益冲昏头脑,没想着在这时候牺牲女儿。

  薛夫人费心把薛宝钗培养得那么好,哪里省得让女儿随便嫁人。她也期望王子腾能给薛宝钗找一门好亲事,能帮一帮薛家。

  乡下,贾惜春正给村里的那些人诊脉,给他们看一看身体。

  那些村民一开始因为贾惜春的身份不敢上前,后来村子里一名年轻的媳妇说泰安郡主曾经给其他村的人看过,他们这才上前。

  在那些村民的眼里,诊脉看病,那都要银钱的。要是身体有问题,得喝药,就得消耗更多的银钱。

  “现在看一看,早发现,日后也能省些银钱。”贾惜春身边的丫鬟跟村民解释,那些丫鬟也有懂得医术的,也有给那些村民看一看。

  那些村民听到能省银钱,便又想反正这一次诊脉又不需要消耗他们的银钱,那就看一看。

  大多数的人身体都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太过劳累。这些人不劳累不行,家里需要银钱,只能拼命做。是药三分毒,贾惜春没有给他们开药,这些人的身体也不适合大补,就用弄了一些温性的补药让他们喝一点就是了。

  至于那些身体真的不好的,贾惜春开的就是普通一些的药草,尽量避免用珍贵的药材。还给那些人送了几副药,要是那些药有用,他们再用着,若是这山上有那些药草,他们也能自己采摘药草。

  谢长云站在贾惜春身边,看着她为那些村民诊脉,他发现她诊脉的时候特别认真,不似平常的嬉笑。

  到了半中间,有一名上了年纪的妇女在那里闹腾,说这也疼,那也疼的,说想要一些补药补补。

  “人参须什么的,来一点吧。”那名妇人不肯走,想着其他人身体不大好的,还给喝几口补汤,身体不好的还能拿几副药,而自己呢,什么都没捞着。她在村里本身就跟泼皮差不多,平日里也是要占尽好处。

  她瞧见这些贵人那么好说话,就想着占便宜,想要捞好处。

  “我啊,当年月子没坐好。”那名妇人唠唠叨叨的,就是说她的身份不好,想要一些补药补一补。还说家里多穷,买不起药,现在这边送药,就给她一点吧。

  贾惜春哪里可能听这名妇人胡说八道,当即冷下脸,“拉出去!掌嘴!”

  谢嬷嬷随即就让人把那名妇人拉出去,不打一打,如何让这些人明白郡主没有那么软弱可欺,郡主给他们诊脉给他们药材,那已经极为不错,别蹬鼻子上脸。

  谢长云原本打算出手,见嬷嬷那么快就动手了,他只能干站在旁边。不禁想自己就不应该等那人说完那些话,他见小泰安要听,便没有动手。结果呢,小泰安这么快就动手了。

  “谁还要人参的?”贾惜春开口询问。

  那些村民见到那名妇人被掌嘴,哪里敢有其他的话,人参不人参的,那就不是他们能用的东西,还是别去惦记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了。

  掌嘴啊,普通人不能随便掌其他人嘴巴的吧。那些村民越发小心翼翼起来,一个个都不敢多说话。

  贾惜春见这些村民安静下来,也就安心了。她又不是冤大头,不可能给这些人那么多药材。要是他们身体真有那么多毛病,给也就给了,关键是他们的身体好好的,要什么人参啊,以防万一也不行。

  要是开了这个口子,以后谁都跟她说以防万一,还说她不给,多么恶毒什么的,那就不好办了。

  不管是哪个时空,总有那么一些认为别人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认为你给了别人,怎么就不给我。别人的身体好好的,你都给了,我的身体不好,你怎么就没给。

  所以别假善良,这种的不叫善良,反而会带坏人。别人从你这边拿了东西,以后就会想从其他富贵人家里拿这些东西。还理直气壮地说你瞧某某某的身份那么高,都给我们这些东西了,你怎么能不给呢。

  “身体好好的,要是真想这疼那疼的,本郡主不介意成全他!”贾惜春冷着脸,气势十足。

  “扔去挖矿算了。”谢长云开口,“别浪费。”

  “嗯。”贾惜春听到这话后,点点头,“好主意。”

  因为出了事,后面的人就乖巧许多,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有几个懂医术的人一块儿诊脉,村子里本就没有很多,速度倒也快。村里有人怀孕了,贾惜春也给她们开了安胎药。

  这些怀孕的妇女有的还要劳作,身体营养跟不上,怀孕五六个月了,肚子看上去还不是很明显。因着孕妇少,贾惜春又让奴仆给他们装几斤白面。

  在古代的乡村,白面这种东西对于农村人,就是已经比较珍贵的东西。贾惜春没有多给银钱,别前脚给了银钱,后脚就有人想去他们家里偷银钱,反而害了人,不能多给银钱,那就给一些吃食。

  白面对农村人虽然精贵一些,却也没有几个人想着去偷。这种东西吃的也快,就算去偷,也很难偷到,都进了人家的肚子里。

  贾惜春回庄子的时候,还让人买了一些鸡蛋,也省得他们去镇上卖鸡蛋。

  谢长云当了很长时间的背景板,见贾惜春准备回去之后,这才笑着走在她的身边。

  “准备这几餐都吃鸡蛋?”谢长云开玩笑道。

  “堂嫂快生孩子了,送一些鸡蛋给她,府里的谨哥儿也小,能吃几口。”贾惜春不可能一直吃鸡蛋,容易腻味,“你也可以带一些走,给长公主,给你弟弟,都可以。”

  “府里不缺鸡蛋。”谢长云道,“不过你说了,那就给他们带一带。”

  “别嫌弃就成。”贾惜春认为古代的鸡蛋很不错,不是吃饲料长大的母亲生的蛋。

  又一天过去,薛夫人带着薛宝钗去王家,不能再拖延下去,就怕薛蟠的那些狐朋狗友真的上门提亲。人家都是有些身份的人,不像是薛家本家没有什么厉害之处,就只能靠亲戚。

  薛夫人亲自找的王子腾,没跟王子腾夫人说这些话。

  “也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能护住宝钗的。”话是这么说,可薛夫人也希望王子腾能给薛宝钗找一个官宦人家的公子,还希望对方家里能有一些权力,而不是白丁。

  薛夫人没有说什么要求,王子腾却明白她这个妹妹的想法。薛家当初送薛宝钗去参加小选过,必定不想让薛宝钗随便嫁一个人。

  妹妹没求他别的事情,例如给薛蟠谋差事之类的,只求给薛宝钗找一个合适的人选,这也不是不行。

  “我手下正好有一个百户,为人忠义,武艺也不错。”王子腾道,“二十岁左右,至今还未娶妻。他本人跟他父亲一样从武,他兄长是翰林院供奉,也算是殷实之家。”

  王子腾不认为薛宝钗是他的外甥女,就能嫁给多好的人家。决定薛宝钗身份的又不是他,而是薛宝钗的亲生父亲。就是他说的这个人家,别人人家家里没有薛家那么多银钱,可人家一家子也有出息,就是娶小官之女也是娶得的。

  薛夫人听见对方只是一个百户,又是一个武将,心里不大乐意。自己的女儿怎么能嫁给一个莽汉,怎么能琴瑟和鸣。

  “可有其他的人选?”薛夫人不死心,又再询问。

  王子腾听到薛夫人的话,皱起了眉头,“薛家是商户,即便是皇商,那也是商户。”

  不是王子腾要把话说得这么难听,他也没有贬低薛家的意思,而是这就是现实,他给人做媒,也得考虑到这一个问题。别让人觉得他用权势压迫人娶薛宝钗,这种权势压迫也很难让薛宝钗获得幸福。

  薛夫人随即就明白了,她的兄长不愿意再多说其他的。

  “我问问宝钗吧。”按理说,薛夫人是薛宝钗的生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便能直接做主。

  王子腾见薛夫人没有直接确定是否可以,便知道他这个妹妹不大满意他说的这个人。她们就商量商量吧,时间不等人,男子二十岁未娶,又不是什么大事情,还是有女子愿意嫁给他们。

  薛夫人没有等回府问薛宝钗,而是在王家寻了无人偏厅,单独询问薛宝钗的意思。若是没选择这一个百户,那就是薛蟠的那些朋友了,其实也不是不能找其他人,关键是他们找不到那么好的。

  “妈妈。”薛宝钗从来没有想过,她有一天会落到如此地步。她幻想过自己成为后宫妃嫔的日子,也想过自己嫁给一个读书人,想着夫君科考有功名,就没有想过嫁给一个武夫。

  一个可能没有读过多少字的武夫,她跟那样的人很难拥有共同语言,也不知道怎么相处。为什么不是这名武夫的兄长呢,那位翰林院供奉,想来他的兄长一定早早成亲了,哪里轮得到她。

  薛宝钗不甘心,若是是一名读书人,还能扶持夫君科考。一名武夫的话,她要怎么做?百户虽然有品阶,可百户还是一名武夫啊。

  薛夫人看出女儿的心酸,把人搂在怀里。

  “妈妈,就是他吧。”薛宝钗不甘心归不甘心,却也明白没有比这个更好的选择。既然这名百户入了舅舅的眼,就说明对方不错,一名武夫就武夫吧,人家至少是官身。

  “你……”薛夫人张张嘴,又没有说其他的话。她就怕女儿不甘心,怕女儿到时候没有好好过日子。

  因为当初在荣国府住过一段时间,所以薛夫人知道贾元春曾经就是不甘心嫁给礼部侍郎的儿子,还闹腾过一阵子,弄得刘家颇为不喜欢她。要不是因为贾元春是荣国府出去的,又是皇后赐婚,刘家还算慈善,后来,才磨合好的。

  就是那时候,贾元春的夫君还纳了一个妾,虽然说那个妾已经被送走了。可是要是贾元春的背景不够硬,刘家又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妥协。

  王夫人放印子钱的事情败露之后,贾元春的名声也受到了影响。好在贾元春当时已经生下一双儿女,跟她夫君的关系也好很多,否则日子就更加难过,不可能过得那么好。

  薛夫人就担心女儿跟贾元春当年一样,贾元春是官宦之女,也算有身份的贵女,还能稍微折腾一下。而薛宝钗这边就不好那么折腾了,即使有一个王子腾舅舅,却也没有那么有用。

  在薛夫人看来,她的兄长明显很看好那个百户。要是女儿不满意闹腾的话,估计王子腾也不是站在他的外甥女这边,而是站在他的下属那边。

  王子腾本身就是一个更在乎名利场的人,怎么可能多关心一个女人过得好不好。再说了,要是薛宝钗不甘心,不好好过日子,那就是薛宝钗的错。大多数男人都会那么想,想着给你找了一个好人家,你还那么挑剔,要是不喜欢的话,早说啊。

  所以薛夫人必须让薛宝钗自己选择,别勉强,得自己看得开,得知晓怎么过日子。

  “舅舅看中的人,必定不差。”薛宝钗不想嫁给薛蟠的那些狐朋狗友,她哥哥到时候还会跟他们一块儿出去玩耍,到时候要让自己怎么说。夫君回来还说是大舅子带着他去玩的,薛宝钗有苦说不出,自己亲哥带的,只能受着。

  “可想好了?”薛夫人再一次询问。

  “妈妈,女儿既然决定,便会好好过日子,不可能多想。”多想什么,想自己能不能嫁给贾宝玉吗?薛宝钗暗自笑自己,自己就那么一个身份,想那么多做什么,百户也好,自己嫁过去就算是官夫人。

  既然那个人是舅舅的下属,必定不敢对自己不好,自己嫁过去的话,小日子还能过起来。

  薛宝钗告诉自己,这样已经很好了,别去想那么多,不能因为人家是武夫就歧视人家,兴许人家认为她是商户之女,还不喜欢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