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宴
作者:鱼一条      更新:2023-03-21 21:37      字数:3097
  妾侍连忙应了一声儿,将下人已经压好了香的香炉放到身前。

  她熟练地置篆,从瓷罐里挖出半勺香料,开始填香。

  谢含辞虽然看不懂,但也觉得这名女子应该是真行家。不仅是为了讨好男人才精于此道,应该是真的喜欢。

  她在填香时,有风拂过,几缕发丝被吹到了眼前,她也没有理会,依旧全神贯注,一点点将香填好。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她长舒了一口气,脸上也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将香炉先是捧到了老郡王的面前,又依次围着众人转了一圈,到了谢含辞面前时,她明显愣了一下。

  谢含辞身子微微前倾,香炉里是一朵莲花,颇有佛性。

  人人都看过后,她将香点上,丝丝缕缕的药草的香气立刻从香炉中溢出,在凌霄阁中弥漫开来。

  “此香唤作灵犀香,是一味合香,由鸡舌丁,甘松,灵香草,藿香等香料制成,香气灵动持久。此香还有个有趣的来历,一位女子日日思念亡夫,最终选择了投湖自尽,神人观之,心生怜惜,便将此香的执法传授给了这位女子。”

  李奕欢听到这忍不住小声嘟囔:“怎么?点了这个香她亡夫就能回来了?”

  妾侍原本垂目盯着香炉,闻言缓缓将头抬起:“燃香,自然是不可能起死回生。只是传说中这灵犀香能助人沟通鬼神。”

  “汪汪汪——”一只瘦得可怜的猎犬,跑到众人眼前,冲着李明尘连叫了几声。

  “哥哥,这狗是你带回来的吗?他怎么这么瘦?你平时都不喂它吗?”

  李明尘说道:“是我在刑部养的细犬,我办案时带着他,今日没来得及送回去,就先带回家中了。”

  “阿细,怎么了?”

  安昌郡王看着自己儿子跟狗说话忍不住嘲讽。

  “啧啧,做了两年官,不愿意回家跟你爹说话,天天住在官僚里和狗说话。还怎么了?你指望它站起来回答你吗?”

  阿细似乎想证明自己真的听懂了,扭头跑出了凌霄阁,就在众人以为它走了的时候,又飞奔着回来,嘴里叼着一只绣鞋,跑到李明尘脚下,将鞋吐了出来,又冲他叫了两声。

  “汪汪——”

  李明尘捏着帕子捡起了那只绣鞋,谢含辞一眼认出,那只鞋的样式跟今早王管家从池塘里捞起来的那只一模一样,不过这是只左脚,早晨见的那只是右脚。

  阿细围着李明尘原地转了两圈后,往凌霄阁外的方向跑了两步,又回头看向站在原地的李明尘。

  这下连谢含辞这个没养过狗的人都看懂了,这是让李明尘跟着它。

  阿细将众人带到了锦园最深处,这里有一堵矮墙。现在正是月季盛开的季节,月季的枝叶顺着墙壁攀岩向上,爬得老高,叶子的边缘呈锯齿状,娇嫩的月季花正是从这些齿状的叶片中钻出来的。

  要想得到美艳的鲜花,就要冒着手指被刺破的风险,而这样的道理又不仅仅适用于花。

  阿细冲着墙角叫了一声,用两只前爪扒拉着地上的泥土,李明尘折了一根榕树枝,挑开遮盖在地上的树叶枝桠,下面立刻露出了半截女人的小腿。

  这是一条左腿,她的五个脚指甲上都用凤仙花的汁液染成了红色,更显得那脚发白浮肿,她剩下的身子还在土里,四周的土地松软,应该是被埋进去不久。

  李明尘招呼王管家去拿铲子,王管家却一脸的为难。“还是让老奴先去禀报郡王和郡王妃吧。”

  李明尘一把揪住了他的衣领:“我不管平时父亲多荒唐,府邸里藏了多少污糟事,但这可是一条人命!你若不去拿,我就自己去找,找不到我就用手挖。”

  王管家只好应了下来,小跑着去拿工具。

  谢含辞蹲在地上细看那只鞋,这是一只暗红色的绣花鞋,上面用明黄色的细线绣了双鱼戏珠的图案,这个花样和绣工在蜀地都只能算中上,估计在这里更是平平无常了。

  谢含辞想着便站起了身,对李奕欢说道:“这绣鞋上看不出什么,只能等王管家给尸体挖出来了。”

  一旁的李明尘却附身捡起了那没鞋子,他这次没有再拿出帕子,而是直接上了手,将鞋垫抽了出来,一段一指长的小刀片立刻掉在了地上。

  “她鞋里怎么会藏着刀片?”李奕欢皱着眉问道:“她是不是刺客!”

  谢含辞虽不知道她为何要将刀片藏进鞋里,但是这样的“凶器”只怕自保都难,如何用它来刺杀?

  李明尘看了看那刀片,只有指甲盖那么厚,踩在脚下倒也不至于会有太大感觉。

  “我曾听同僚提起过一桩绑架案,几名书生进京科考,京城物贵,兜里的钱很快就花了个精光。不巧的是,几人还都名落孙山,这下连回家的钱都没了。”

  李奕欢听到此处插嘴道:“我知道了,他们一定是跟家里假装自己被绑架了,这样家里既会汇钱,又不会计较他们未考上功名之事,毕竟跟性命相比,能不能做上官就是小事了。”

  李明尘摇摇头:“若是这样,这件事就不会报到刑部了。”

  谢含辞开口:“他们叫了青楼女子出来相陪,但是将人迷晕后卖给了人伢子。因为常常有书生放榜后狎妓庆祝,所以也并没有惹人怀疑。”

  李明尘看向谢含辞:“你怎么会知道?那名女子身份特殊,当时并没有张榜寻人。”

  谢含辞苦笑:“因为那几名书生是蜀地的。这件丑事传回了家中,被蜀州城的先生们拿出来连说了三年,弄得后来上京的书生都被家里塞足了钱,就怕自己家的儿郎寒窗苦读那么多年,最后为着回乡的路费走上歧路。”

  李奕欢并不关心那几名书生,她追问道:“青楼女子虽都是贱籍,但是也不是不能张榜,之前名妓陈明明失踪,不是就贴了告示,还悬赏一千两呢。”

  李明尘说道:“话是这么说,但是她们常年浸在风月场里,有人私奔或是逃跑也不稀奇,老鸨不想惹麻烦,多半发现人不见了也不会报给官家,这女子要不是自己跑了出来报官,那几个混书生也不会被揪出来。”

  李明尘看了看谢含辞,那几个书生毕竟出身蜀地,算是谢含辞同乡,他还是尽量斟酌了言词。

  谢含辞却并不以为意,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这几人做错了事也并不会代表所有出身蜀地的人都会跟他们一样行事。

  “苍天有眼,让这女子逃了出来,才将那几名狂徒绳之以法。只是此事和这具女尸有何关系?”

  李明尘拾起那一小段刀片,“我同僚事后在案卷上记载,那名女子在左脚的鞋垫里藏了一小截刀片,她就是靠着这一小截刀片割断了绑住手脚的麻绳,从人伢子的车上跳了下来,所幸没有摔断腿还让她逃了回来。”

  谢含辞沉思片刻:“在鞋垫里藏刀片的举动倒是不常见,这是京城中青楼女子的习惯吗?”

  李奕欢虽总爱看些猎奇的书,但到底是闺阁女儿,哪里知道这些。二人只好把目光移到了李明尘的身上。

  李明尘的脸立刻涨得通红,半天挤出一句话:“据我所知并并没有这种习惯。”李奕欢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拉着长长的尾音。

  李明尘说道:“谢小姐分析得很对,这种习惯不常见,我这就修书一名,让同僚将当时报官的妓女名字和容貌特征从卷宗上抄写下来,跟这具尸体比对一下,说不定正是此女。”

  李奕欢看着哥哥的背影,使了个眼色。

  “我觉得他是被咱俩发现他总逛花楼,找借口逃了。也是,我爹那个样子,我哥哥平时只是逛逛,没有一个个领回家,这么一比也算正人君子了。我家的男人呀,哎!”

  谢含辞刚想为李明尘开脱两句,王管家拿着铁锨领着郡王妃风风火火地赶了过来。

  “明尘呐?”郡王妃见他不在,皱眉问道。

  谢含辞觉得有些奇怪,郡王妃毕竟不是他的亲生母亲,这么叫是不是有些过于亲昵了。若是以继母的身份,只需唤一声“明哥儿”。

  “哥哥说,他要给同僚写信,询问些和这尸体有关的事。”

  郡王妃缓了口气,又对王管家说道:“那先这么放着吧,等郡王酒醒了再定夺吧。”

  谢含辞看着天上挂着的炙热烈阳,白日纵酒,现在才刚过正午,老郡王就喝多了,这要晚上才能起来吧。

  郡王妃将王管家留下让他看守此地,又对二人说道:“这里毕竟死了人,虽然大白天倒也不至于闹鬼,但你们两个小姑娘就别待在这种地方了。“

  二人只好应承下来,跟在郡王妃的身后离开。

  平日这里很少有人经过,花木也疏于打理,郡王妃腰间别手帕被一根岔出来的桃枝刮了一下,掉在地上。

  谢含辞顺手捡了起来,拍了拍上面沾的腐叶。帕子上面画了一幅春江花夜图,又在最右面绣了一行诗。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

  这首词很有名,连谢含辞这种半个睁眼瞎都知道最后半句少了末尾的“明”字。

  是没绣完吗?

  可是这帕子又像是已经用了很久,边缘已经有些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