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第 113 章
作者:荔箫      更新:2022-03-18 00:57      字数:3901
  事后想想, 沈晰稍稍有那么一点点挫败——因为他想到那个封号的时候真的很满意,沾沾自喜地觉得她肯定也会喜欢,都告诉礼部了!

  从前的礼部尚书是三弟的党羽, 已经被他换了下去,如今的尚书是从东宫官中调任过来的。乍闻这个封号时尚书还愣了一下, 然后迟疑着跟他说晰曦同音, 恐怕不太好,得避讳一下。

  他跟礼部尚书说:“贵妃与朕之间没什么可避讳的。”

  结果没想到楚怡不喜欢qaq……

  于是第二天, 沈晰不得不再把礼部的人叫来,跟他们说:“贵妃不喜欢那个封号,再议吧。”

  礼部:“……”

  皇上这是让贵妃给……驳了?没听说过嫔妃敢驳封号的!这个封号还“恰好”和皇上的名字同音, 个中深意耐人寻味,贵妃这都敢说不要,胆子很大啊!

  但总之, 贵妃说了不要,那就不要。

  又过几日,新君办了登基大典, 给已故的母亲、先帝的元后追尊了谥号。又尊还在世的先帝继后为母后皇太后, 养母舒皇贵妃为圣母皇太后,其余一众庶母也各有尊位, 搬去宁寿宫,腾出后宫。

  紧跟着便是大封六宫的事, 封号的问题再拖是不行了。是以沈晰在登基大典当晚, 拉着楚怡加班加点地讨论了起来。

  楚怡:“……你先睡觉好吧!”她悲悯地看着沈晰的黑眼圈, 一看就知道登基大典很累人,“这事不急,我没有封号也成!要不就用曦,仔细想想这字也挺好的,你那个‘沈晰的贵妃’的寓意我喜欢!”

  但沈晰一边哈欠连天一边搂着她说:“不行,别凑合,这一定下来旁人都要这么叫你,非选个你喜欢的不可。”

  楚怡:“……”

  沈晰强打精神:“‘丽’好不好?夸你生得美……”刚说完自己又摇头,“算了,俗。”

  楚怡:“……”

  他又道:“‘华’呢?光彩照人。”

  楚怡:“……”

  熹、丽、华……他是不是也看过她想的那个宫斗剧?!

  好在他自己又摇了头:“也不好,仔细想来跟你气质不符。”说着又陷入沉思。

  这次他沉思的时间稍稍长了一点儿,而后眼睛一亮:“‘珍’呢?珍珠的珍,珍而重之。”

  楚怡心里打了个哆嗦,心道这是要被扔井里的命啊!

  然后她神情复杂地打量了他好几眼,心想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平行宇宙让一切都有了定数,无形中固化了大家的思维模式,各种封号都必须在各个宇宙中出现一遍才行?!

  不然他咋想来想去,都是这些在另一个世界颇有“典故”的呢。

  她便沉吟了一下:“那用‘婉’怎么样?温婉的那个婉。”

  沈晰:“?”

  楚怡神情很严肃,她历史学得不行,但她出于好奇查过一下乾隆皇帝禅位后都有哪些嫔妃还活着。

  其中这位婉贵妃寿数最长,活了九十二岁!别说在古代,就是在二十一世纪这都算高寿!

  寿数长、位份高,再加上有孩子,那在宫里基本就是手握“颐养天年s卡”了。

  再说蹭一下隔壁宇宙乾隆皇帝的热度寓意也好——乾隆皇帝自己也命很长啊!她希望沈晰也命长!

  楚怡一边觉得自己封建迷信得没边儿了,一边觉得这一套逻辑十分严密,自己机智过人。

  然而沈晰咂着嘴打量了她几眼:“爱妃啊……”

  “嗯?”

  “不是朕不给你面子,但你觉得自己温婉,可实在有点不要脸了啊……”

  “……哼!”楚怡美目一瞪,裹住被子一翻身不理他了!

  背后传来笑声,她只当没听见。过了会儿,他开始扒她的被子:“别生气别生气,给我盖一点。”

  “脚边不是还有一床!”她气鼓鼓。

  他置若罔闻,继续扒她裹在身上的。

  在他的锲而不舍之下,她终于被逗笑了,翻回去把被子展开匀给他一半,两个人一起暖暖和和地睡觉。

  两日后,新帝大封六宫的圣旨颁布。封太子妃赵氏为皇后、侧妃楚氏为婉贵妃;良娣云氏为和妃、良娣徐氏为静嫔;宝林廖氏为恪嫔、宝林史氏为欣嫔。

  往下,原本和廖氏史氏一样同为太子宝林且资历更老的黄氏和罗氏只封了贵人。最晚进东宫的一批中,祝氏也封了贵人,朱氏、郑氏封的常在。

  另外还有先前托关系求到楚怡面前的妾侍白氏,也封了常在。

  旨意一下,宫中众人津津乐道:“拔高了封的,好像都是和贵妃娘娘走得近的。”

  “可不,就连只去永寿宫求了几句的白氏都封了常在了。”

  但除此之外,还有件事更耐人寻味。

  ——与祝贵人、朱常在、郑常在一并进宫的孙氏,就是杭州孙家出来的那一位,只封了答应。

  从东宫跟出来的“老人儿”只封个答应,从开国算到今天都是少见的,她又是那样的门楣,新帝的这个举动引得满朝哗然。

  人人都说,皇上这是要动孙家了。

  东宫之中,从上到下都在风风火火地忙着搬家。这次册封,大家失意也好、得意也罢,封的位份总算都还说得过去。像黄氏罗氏这样的虽然觉得在从前位份相同的史氏廖氏面前有点抬不起头,但毕竟失宠这么多年,能封个贵人也算还可以。

  在众人的衬托之下,孙氏那边显得格外寂寥。

  答应的位份实在是太低了,连先前正经名分都没有的白氏都比不过。宫中的传言更令孙氏忐忑不安,她甚至在想,自己先前散出的那些对贵妃不利的传言,皇上是不是知道了?

  偏偏她还一出院门就碰上一张正经过旁边小道的生面孔,也是宫妃装束,只能是白常在。

  孙氏一时从头尴尬到脚,屈膝福了福:“白常在万福。”

  “哎……”白氏也有点尴尬,她是真的不认识这位是谁。

  身边刚差来的宫女倒很灵巧,上前一屈膝,口道“孙答应安”,白氏释然一笑,便也颔了颔首:“孙答应。”

  双方见完礼,白氏便行色匆匆地走了。这三两日大家都会很忙,尤其是她这样沉寂已久突然晋位的,除却搬家还要面对大家的道贺。

  而孙氏,注定会清闲很多。

  后宫安顿下来后不几日,楚怡见到了楚成。楚成奉旨进了户部,沈映进了兵部历练。

  当然,虽然都是进六部,但沈映当下的官职和楚成是没法比的。不过说起此事时,楚成还是一脸欣然:“他啊,书读得不少,又是宗亲,日后官位还有得升。混出点名堂,封侯封王也都可能。”

  楚怡感觉有点微妙,因为楚成说这话的时候,神情比自己得了高官厚禄还高兴。

  楚成跟着又说:“我和沈映马上要一道去杭州办个差,皇上赦了娘和弟弟,只好劳你帮着安顿。”

  “他们要出来了?!”楚怡心头一阵喜悦。

  虽然她和这个“娘”跟“弟弟”都不算太熟,但现下,她已经对这个世界很有归属感了。有了归属感,家人团聚就成了一桩好事,感情也平添了几分。

  楚怡便立刻叫了周明进来,兄妹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吩咐了一通。等相关事宜安排妥当,楚怡又后知后觉地注意到了楚成提到的“杭州”。

  去杭州办差,而且是楚成和沈映一道去,也就是户部和兵部都去了人……

  “皇上要办孙家了?”她问。

  楚成点头:“是,其实先帝就已对孙家大有不满,只是碍于一些缘故不便动手。”

  而沈晰,一登基走了这一步,户部去只是查税还没什么,兵部跟着一道过去,大约是以备不时之需,要斩草除根了。

  “听说宫里有位孙氏,你少跟她走动。”楚成温声叮嘱她,“她背后捅过你刀子。”

  “我知道我知道!”楚怡连连点头,“皇上也跟我说过了,你放心吧,我准定没事!”

  楚成离京后不久,他们的母亲楚顾氏与弟弟楚齐便出了大牢。楚怡拿这几年的积蓄在京中给他们置了宅子和仆婢,沈晰知道后添了一笔,只叮嘱她不能跟外人说,账面上也得走她永寿宫的账。

  另外他还差了太医过去伺候,二人在大牢中关了多年,身子自都不大好,他嘱咐太医说:“养好了再让他们来见贵妃,省得贵妃难过。”

  楚怡还真有点急着想见他们,但听说这些事后就做了罢,不想辜负他的好心。

  如此过了月余,三月中旬时,宫中春暖花开。在太医进宫回过话后,楚怡便开始筹备见家人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她安排了一堆,连家宴的菜单都亲自修改了好几遍才定下,好不容易忙完了,外面却传来了哭声。

  “怎么了?”楚怡头疼地往外张望,但隔着窗纸看不太清楚,只能隐约瞧见殿门外跪着个人。

  青玉也不知是出了什么事,挑帘出去叫了个外头的宦官进来回话,那宦官禀说:“是孙答应在外头。皇上刚办了孙家,她去养心殿求情未成,就闯到了咱们这边来。”

  “糊涂东西!”青玉锁眉斥他,“养心殿容不得她闹,咱们永寿宫就随她折腾了吗?还不赶紧挡出去,这样哭哭啼啼扰得娘娘都没法休息。”

  那宦官赶忙磕头:“娘娘容禀,下奴们早就要挡,可孙答应一副若被轰出去便要撞死在永寿宫外的架势,下奴们也……担待不起啊!”

  “竟然来这套……”楚怡翻了一记白眼。

  她对这种道德绑架的行为真的生不出同情心。

  然后她扯了个懒腰,跟面前的宦官说:“走,你们帮我把她挡住。”

  说罢自己就起了身,提步往外走。

  青玉一愣:“娘娘去哪儿?”

  “她不是在养心殿闹不起来吗?”楚怡打量了青玉两眼,“那我去养心殿午睡啊!”

  青玉:“……”

  楚怡想的其实是去养心殿午睡一下,顺便陪沈晰说说话,让他放松放松。这月余来他都太累了,从先帝丧仪到孙家的事都是大事,另外还有先帝嫔妃的安置问题等一系列家事要他操心,她便总想见缝插针地劝他歇歇。

  但她实在说得太言简意赅了,宫人们当然想不到她的这些“深意”。一时之间,殿中的宫人都神情复杂地低下了头,心说您可真是愈发有宠妃的胆识!

  楚怡懒洋洋地打着哈欠走出殿门,孙氏看见她的瞬间面色一震,便要扑上来。两旁的宦官赶紧将她拉住,楚怡避了一避,径直向宫门走。

  “贵妃娘娘!”孙氏嘶声大喊,“贵妃娘娘,求您发发善心,救救臣妾的娘家吧!”

  楚怡停下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