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第 106 章
作者:荔箫      更新:2022-03-18 00:57      字数:4392
  八月十五中秋节, 因为皇帝和太子都不在宫中而少了些团圆的喜气。

  但这些节日在宫中一贯分量很重, 无论如何都还是要贺的,那份喜气众人便是装也要装出来。

  宜春殿中, 赵瑾月为晚上的家宴梳着妆,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里颇觉得有些讽刺。

  ——皇帝不在、太子不在、五个孩子里有两个不在, 就连当奶奶的舒皇贵妃也随驾去了园子, 这中秋节到底有什么可过的。

  她们留下的这一干女眷算什么呢?坐在一起,无非是衬得大家个个都不得宠罢了。

  楚侧妃当下应该会很得意吧。往年太子都要去与皇帝一道过节, 还要去皇后和舒皇贵妃那里见礼, 回到东宫亦难免要到女眷们的宫宴上意思意思。几次去园子里过节时, 她这个太子妃和同样有孩子的云良娣还都在。

  这一回, 饶是太子仍旧要去向长辈们问安,也必是有大把的时间陪着她和她的孩子了。

  一个罪臣之女,如今真是春风得意。

  但是……罢了。

  赵瑾月疲惫地摇了摇头。

  她是愈发地忍不住对侧妃的嫉妒, 但若真要认真地嫉妒, 那是嫉妒不完的。

  她时常会逼着自己往好里想一想, 想自己虽然过得不如侧妃,但至少也比东宫余下的人都幸运。

  徐氏、廖氏、史氏……她们算是什么都没了, 就连云良娣也只有一个女儿。而她,老天好歹还算待她不薄,让她一举儿女双全, 让她有了嫡长子。

  日后就算楚氏一直能长宠不衰, 又能如何呢?

  嫡长子放在这里, 楚氏便是一直得宠到沈晰离世也只能是妾、是太妃。

  楚氏得对她磕一辈子的头。

  就是死后,也别想与沈晰一起长眠地下!

  ——这个念头忽而使得赵瑾月一颤,她抬起眼,便看到镜中的发髻上流苏摇曳,正为继续为她理着头发的白蕊有些迟疑地看着她。

  她摇了摇头,口道没事,心中仍是一阵子的慌乱难抑。

  她似乎这才发现自己究竟有多恨楚氏。

  不是简单的嫉妒,是恨。

  她不想跟楚氏争宠,但她想看楚氏失意、看楚氏不痛快。

  与太子一起长眠地下的事她明明并不在意,她心知自己并无太子与楚氏那样的情分,可想到楚氏得不到,她就觉得无比畅快。

  这是为什么?赵瑾月一时也茫然不解。

  大概,是想让楚氏尝尝她现在的感觉吧,那种憋闷的、意难平的感觉。

  她是不是慢慢变成一个刻薄恶毒的女人了?

  可她又不想那样。

  赵瑾月深吸了口气,摒开了这个念头,抬眸问白蕊:“柔凌来了么?”

  白蕊欠了欠身:“前头来人说公主功课还未写完,一会儿过来,开席之前准定到。”

  总是功课没写完。

  赵瑾月笑了笑,心说她倒是刻苦。

  这大约是跟太子学的吧,太子也一贯努力上进。即便宠楚氏宠成了那个样子,也从未为她耽搁半分正事。

  如果他亲自带的是沈济就好了。

  沈济才需要这样上进。柔凌一个女孩子,如此扎在功课里又有什么用?还是能安于相夫教子更好一些。

  前宅的院子里,柔凌其实早就写完功课了,中秋后要学的新诗也已经埋头读了好几遍,但就是磨磨蹭蹭地不想出门。

  直到乳母过来催她说再不走要赶不及了,她才放下书,对着镜子自己理了理早已换好的礼服袄裙,带着宫人一并往外走。

  她到宜春殿的时候,大多女眷都已经到了。门口的宦官扬声通禀了一声“安和公主到——”,柔凌便大大方方地进了殿们。

  席上一众女眷都停下了交谈,目光投向门口。众人论起来都是她的长辈,可她到底身份尊贵,于是众人虽不必离席正经见礼,也都朝她颔首欠了欠身。

  柔凌径直走上前去,在主位前,朝母亲福了福:“母妃。”

  “快来,坐吧。”太子妃慈爱地向她招手,柔凌走上前,坐在了太子妃左边。

  这样的宴席上都是长方的桌子,一人一张,座次按位份来排,在殿中规整有序地围上大半圈。不过小孩子们都还随母亲坐,沈济身为嫡长子坐在了太子妃右首,柔凌便坐去了左首。

  两个孩子都乖乖地吃了一会儿,很快就吃饱了。但他们对殿中的歌舞没有兴趣,大人们的交谈他们更听得不明不白,沈济便揪了揪母亲的衣袖:“我吃饱了,能出去玩吗!”

  太子妃宽和地笑笑:“去吧,让你的姐姐妹妹一道去。”

  柔凌很开心,她还是喜欢弟弟的,也喜欢欢宜,只有点可惜月恒和小沈沂不在。

  三个孩子便聚在一起要一道去殿外,他们的陪读也上了前,柔凌这才注意到张栖也在。

  “你怎么没回家?”她打量着张栖问得脆生生的。

  张栖跟她和欢宜月恒的伴读不一样,她们的伴读暂且都用的小宫女,张栖却是父王身边侍卫家的孩子,这种节日应该是会回家的。

  乳母早些时候劝柔凌赶紧过来时还拿张栖说事呢,说张栖回了家,沈济今天必定闲得无聊,让她赶紧过来跟沈济一道玩。

  张栖听言却没答话,下意识地扫了眼旁边几步外这微笑着看歌舞的太子妃,沈济也同样往那边扫了一下,太子妃没注意,但柔凌当然是看懂了。

  柔凌皱起眉头,先生和乳母们都说过,中秋节是团圆节。她们身边的宫女宦官不回去是因为宫规,而且大多数人的家也不在京,张栖却是明明能回去也改回去,但母妃不让他回?

  柔凌便道:“你想回家就回吧,待两天再回来也不要紧!你不要把功课落下就是了,不然先生要不高兴的!”

  小孩子说话不会小声说,她没说完,太子妃便循声看了过去。

  太子妃皱着眉,大有些不满,也有些诧异:“柔凌?”

  她朝柔凌招手,待得柔凌走到她面前,她肃然问她:“你怎么自己做这个主呢?”

  咦?

  柔凌和她对视了一下,心道我不能吗?

  类似这样的事有过两三回,头一回是她身边的小宫女病了,来跟她的乳母告假。碰巧父王当时正在屋里陪着她,就跟宫人们说,以后这类事情直接问公主。

  她当时懵了一下,父王回过头来便她说:“你不要慌,这种小事你可以自己拿主意,慢慢来。如果想错了,父王日后再教你,没关系。”

  看她没底气,父王又跟她说她的两个妹妹都是这样做的。她们身边的人她们说了算,父王母妃顶多帮她们把把关。

  柔凌就尝试着来了。过了一阵子,有一天她去找父王时碰上一个宦官跟她前后脚进院,那宦官一瘸一拐的,柔凌身边的乳母就随口问了句:“你这是怎么了?”

  那宦官说是骑马出去办差的时候为了避路上的小孩,从马上摔了下来。当下要去跟张公公告假,养一养再当差。

  柔凌听到就回过头,看看他就说:“那你去休息吧,没关系,我来跟张公公说!”

  乳母和那宦官当时都有点紧张,柔凌外头看看他们,说:“没有关系呀……他摔伤了,本来也不能做事情。而且又是怕伤到人才这样的,父王和张公公都不会生气!”

  后来父王听说了这件事,还夸了她半天呢。说她懂事,有长姐的样子也有公主的样子,她那天特别开心!

  现下母妃一这样问她,她短暂地懵了懵,接着心里便不高兴起来。

  ——眼前她就觉得在宜春殿里不开心,现下她做的是父王教她的事,为什么母妃还要说她,还要让她不开心?

  柔凌被这种不快弄得一下子没了好脾气,张口就说:“父王让我做主的!”

  赵瑾月显然一滞,离得近的几个女眷也看过来,脸上带着好奇和讶异。

  太子妃锁起眉头,小声喝她:“别胡说!你父王说你能对你弟弟的人做主了?”

  “父王说我懂是非,又是大姐姐,要教好弟弟妹妹们!”柔凌扬着小脸跟她顶,伸手一指张栖,“团圆节他就该回去!二弟的伴读才三岁多,都不懂团圆什么意思都回去了!那天楚母妃让人把他送回东宫交给他爹,我看见了!”

  小公主说话奶声奶气,但很有气势。这种气势却弄得大家一时都不知该如何反应,连殿里的舞姬们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乐曲也安静下来。

  女眷们面面相觑,一贯和柔凌最亲近的廖氏忙打圆场:“公主来吃点心,今儿过节呢,别为这种小事惹你母妃不高兴。”

  柔凌扭过头,清脆地反问她:“张栖也过节,不是吗?”

  她说完没再看母亲,嘴巴因为赌气而鼓了鼓,提步走到张栖面前:“你回家去吧,没人会怪你的!如果我错了,父王会说我,但我不会怪你的!”

  “柔凌!”太子妃拍了桌子,“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母妃!”

  “我不喜欢你!”柔凌倔强道,太子妃一下子震住了。

  “你什么都不让我做,很多事父王都说我可以做!父王还说我不用照顾弟弟!我要找父王去!”她软而细的声音里火气冲极了,说完就拉着乳母的手要往外走。

  太子妃面色铁青,示意身边的宦官去挡。宦官上前,却被柔凌拽住了。

  柔凌攥着他的胳膊说:“那你去问我父王,我能不能去找他!父王让我有事情随时差人问他的!”

  “……”宦官为难的看向太子妃。

  他不敢违太子妃的令,可现下,是太子的令压了过来。

  赵瑾月惊异极了,若不是有脂粉盖着,众人一定都会看出她的面色惨白。

  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亲生女儿这样直言不讳地喊“我不喜欢你”。

  她才六岁……上个月才刚满六岁!

  为什么会这样?

  她百思不得其解。

  这件事,她甚至没有办法往楚氏身上想,因为是太子在亲自教导柔凌。

  是太子让柔凌不喜欢她的?这也不可能,太子不可能这样做。

  她怎么会这样让女儿厌恶……

  赵瑾月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燕云园设宴的大殿中,一片死寂。

  一众嫔妃、皇子,连带有幸前来参宴的宗亲们都跪在地上,无人敢发出一丁点声响,每个人都一身冷汗。

  “不孝子!”皇帝的怒语在殿中回荡。

  “朕还没有病入膏肓!”他被火气窜得在殿中来回踱步,指着跪在几步外的儿子又骂,“你结党营私,你当朕不知道吗!”

  “朕不曾责你,是念在你几年来也算勤勉,办差亦算尽心尽力!”

  “朕体谅你年轻气盛急于建功!”

  “可你当你做的那些有失体统的事情,朕当真不知吗!”

  “孙家是怎么回事!钦天监观出的天象是怎么回事!”

  “东宫的闹鬼之说是谁在推波助澜!”

  “年初时朝臣们又为何指摘太子失职,你当朕不清楚吗!”

  皇帝气得面色涨红,睦亲王连连叩首,却不敢说话。

  皇后身为睦亲王的母亲早已面无血色,跪坐在地,浑身发软。

  “如今你还敢说要为朕分忧、要为兄弟们做表率的话。你究竟是何意,你当朕听不出来?朕还没有老糊涂!”

  睦亲王战栗如筛,听到此处,终于鼓起勇气为自己辩了一句:“父皇息怒!儿臣……儿臣实在没有那个意思……”

  “你没有那个意思。”皇帝生硬冷笑,“你大哥是长子,你二哥是太子,轮得着你来说为兄弟们做表率!”

  皇帝重重地缓了口气:“朕给你这亲王之位,是论功行赏。但你既不知足,这亲王你便不要做了!”

  “……父皇!”睦亲王瞠目结舌,一众皇子亦大感震惊。

  而沈晰,悄无声息地松了口气。

  此前数月,他因越来越摸不清父皇的心思而焦灼不安。但此时此刻,他却无比清楚父皇不过是借机发挥,早已想惩戒三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