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
作者:人生若初      更新:2023-03-02 06:22      字数:3612
  “排好队,不要挤!”

  城门口摆开足足十个灶头,上头架着一口口大铁锅。

  米粥的香味蔓延开来,立刻引发了一阵骚扰。

  有难民控制不住的哭起来:“娘啊,你要是再多活两天,就能喝到粥了。”

  听得周围的人也是一阵低落,蒋氏搂住三个孩子:“幸好我们都活下来了。”

  顾佳年抬着头:“娘,我们以后会越过越好,大家都能吃饱肚子。”

  前头的难民听见这话,回头看了眼:“这孩子说话喜庆,讨人喜欢。”

  顾老爹摸了摸儿子的脑袋,问:“大哥,你怎么称呼?”

  “叫我老李就成了。”

  “李哥,这是不是每人都能分到粥?”

  “都能喝到,不过你要是排在最后,只能喝点米汤。”老李显然在这儿好多天了。

  说着还比了比手中竹牌子:“你们家要是有人实在起不来,可以拿着竹牌子代领。”

  顾老爹心底微安,他们来的不算晚,正在队伍的中间。

  蓦的,顾延年一声惊叫。

  “瞎叫唤什么?”顾老爹拍了下儿子。

  顾延年苦着脸说:“我们家没碗,待会儿用什么喝粥?”

  他看了看老李手中的碗。

  一听这话,六个人都傻了。

  顾家跟族人失散的时候,行李丢了大半,只剩下一个破陶罐。

  程老头就更别提了,光头一个啥都没有。

  “我去想想办法。”顾老爹咬牙道。

  老李拉住他:“别急,你们是刚到青州府吧,没有碗也不用担心,官府会发。”

  这下顾老爹惊讶不已:“官府还能给发碗?”

  一只碗不值什么钱,可这么多的难民,没人一只就不是小数目了。

  老李点头道:“待会儿你就知道了。”

  队伍飞快的往前,顾家人很快就明白他的意思。

  只见熬粥的大铁锅旁边,堆着小山一样的竹筒,毛竹又粗又长,砍下来清洗一下,不用加工就能当做碗来用。

  程老头啧啧道:“负责施粥的人想得周全,心思也灵巧。”

  “真的有粥。”顾延年可不管这些,眼巴巴的看着那一口大铁锅。

  老李打了粥就走,轮到了顾家五口。

  “牌子。”负责施粥的是个小年轻。

  顾老爹将保存好竹牌子递过去,小年轻往上头划了一道记号才还给他。

  “有碗吗?”

  “没有。”

  小年轻拿给他们竹筒,一人一个。

  热腾腾的清粥倒入竹筒,顾家四口人不约而同的咽了咽口水。

  轮到顾佳年,他抱着自己的那个竹筒高高举起来。

  小年轻忍不住多看他一眼,逃难的人不少,但能走到德州的基本都是青壮,老弱是第一批死在路上的。

  这般大小的孩子,难民中不多见,难得长得很是可人。

  他手一晃,锅底下的米粒被搅动,打出来的清粥满满当当。

  “多谢小哥。”蒋氏连忙拉着儿子道谢。

  “竹筒能反复使用,不要浪费。”小年轻笑着提醒了一句。

  离开队伍,顾延年就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好烫,米粥原来这么好喝。”

  不少难民分到清粥,第一时间就往嘴巴里头倒。

  顾老爹脸上也有笑意:“这里人多,小心撞到。我们回去吃吧。”

  “也对,撞到我没关系,撞翻竹筒就糟了。”

  等他们离开队伍,顾喜年忽然回头看了眼,奇怪的说:“秦寡妇怎么就一个人排队领粥。”

  “也许他们还有吃的,不稀罕喝粥。”顾延年一边走,一边低头去吸溜清粥,确保一滴都不浪费。

  路过隔壁的时候,顾家几人果然瞧见了秦玉成。

  他正施施然坐在门口休息,看见他们还和颜悦色的抬头打了招呼。

  顾家压根没工夫搭理他。

  出锅滚烫的白粥,路上已经凉了一些,入口滑润,滋味非凡。

  抿一口里头的熬烂的白米,软绵绵,谷香浓郁。

  顾延年一口气喝了半桶,喊道:“这是我喝过最好的白米粥。”

  没有人反对这句话,热乎乎的白粥下肚,整个人都舒坦起来。

  顾佳年的那一桶白粥更加浓稠,一小桶白粥,倒是有一半都是白米。

  他人小肚子也小,很快就饱了:“爹,娘,我吃饱了。”

  说着便站起身,将剩下的分爹娘一些,伯伯一些,兄姐也有一些。

  蒋氏不肯:“爹娘也饱了,宝儿你自己吃,多吃一些。”

  “我真的已经吃饱了,想给爹娘吃。”顾佳年坚持道。

  程老头笑着开口:“孩子有孝心,你们就该受着,再者施粥又不是只一日,明日定然还有。”

  也是。

  顾老爹做主,将顾佳年剩下的部分分了分。

  顾延年笑嘻嘻道:“我家宝儿就是讨人喜欢,这粥都比旁人的稠。”

  一桶粥大家伙儿都吃的满足,要不是竹筒不适合舔,估计桶底都被舔干净。

  吃完了粥,顾老爹出去转了一圈。

  回来的时候,顾老爹神色却不轻松。

  “刚才排在在咱前头的老李,就住前头那茅屋,他是个热心人,跟我说了许多。”

  “青城府将难民登记造册,但没说怎么安顿,每日只有一顿施粥,吃完这顿就得等明天。”

  顾延年惊叫:“什么,一日才一次?”

  蒋氏心底也是一沉,安慰儿子:“我们还带着山药,左右能支应一段时间。”

  顾老爹点头,又说:“我们得赶紧想办法进城。”

  “等进了城,咱们有手有脚,就能找活儿干,有饭吃。”

  “老李哥可说了怎么样才能进城?”

  顾老爹摇头:“他自己也没门路,要不然早走了。”

  程老头开口提议:“这些问难民没用,就算知道,大伙儿也掖着藏着。”

  “不如你找外头的那些军爷问问,他们肯定有门路。”

  顾老爹一想也是。

  “光着手去不成。”

  顾家人面面相觑,很是发愁。

  他们身上值钱的东西,早就换成了吃的,如今穷得叮当响。

  顾佳年倒是有一块玉佩,可那是程老头给的,不可能拿去送人。

  就在这时候,隔壁的秦玉成忽然插嘴道:“顾大伯,你们是想去打探消息吗?”

  顾佳年小脸紧绷,下意识的拉住亲爹。

  顾老爹捏了捏他的小手心,对秦玉成倒是客气:“正是,如今到了青城府下,总是想进去的。”

  秦玉成笑了一声:“我倒是打听到一个消息。”

  “青城府也要人,但只要识字、有手艺、或者是自卖其身,有人家愿意买的。”

  秦寡妇正捧着竹筒回来,拧眉道:“儿子,这可是咱们掏空家底才得来的消息,你怎么就告诉了他们。”

  顾老爹一时讪讪。

  秦玉成却说:“娘,大家都是旧相识,总要相互照顾的。”

  他话说得极为漂亮,倒是让顾家人有些不自在。

  秦寡妇冷哼一声,自己喝了口清粥,才慢悠悠说:“不过你告诉他家也没用。”

  “儿子你是读书人,早晚都能进城的,可他们有啥本事,人家青城府能要?”

  说完这话,竟是瞥了顾家一眼:“倒是可以卖了那小丫头,全家还能有一条活路。”

  顾喜年吓得躲到蒋氏身后。

  蒋氏怒道:“你这婆子说话太不讲究,我们好歹是良民,绝不会卖儿卖女。”

  秦寡妇撇了撇嘴:“不过是一个女儿,等活不下去了,看你们卖不卖。”

  话不投机半句多,顾老爹直接关上门,不搭理她。

  秦寡妇气得大骂:“儿子你看,你好心好意告诉他们消息,结果他们呢,真是没良心的白眼狼。”

  “我就说别搭理他们,如今到了青城府,咱早晚能进城,再不用怕饿肚子。”

  “儿子,你要喝粥吗?”

  “你自己喝吧。”

  秦玉成被她吵吵的头疼,转过身不想理会。

  【系统,好感值有增加吗?】

  【好感值依旧为0。】

  秦玉成低咒了一句,他娘没说错,顾家都是不知道感恩的,他帮了那么多忙,竟是一点都不感激。

  【看来做两手准备是对的。】秦玉成叹气,顾家无情,就休怪他狠心。

  茅草棚根本没有隔音效果,秦寡妇的骂骂咧咧,顾家人听得清清楚楚。

  顾老爹皱了皱眉,制止蒋氏骂回去。

  “将山药收拾收拾,待会儿送一些给秦家小子。”

  顾延年不干了:“凭什么?”

  顾老爹教训道:“秦寡妇说话难听,但秦家小子确实是又帮了我们一次。”

  顾延年不说话了,走到旁边搂住弟弟,在他耳边说:“那小子鬼精鬼精的,肯定没憋什么好屁。”

  顾佳年扑哧一笑。

  顾延年捏了捏弟弟的脸颊,心情好了许多。

  蒋氏果然将山药收拾好,分出两人一餐的分量,端着送到了隔壁。

  “秦家小子,多亏你告诉我们这消息,这些山药你收下吃。”

  秦玉成连忙推辞:“不过是举手之劳,婶子不必客气。”

  “山药?”秦寡妇却已经伸手接过来,“这可是好东西,你们还真能藏。”

  秦玉成脸色一冷:“娘,还回去。”

  秦寡妇脸色一僵。

  蒋氏趁势将东西塞进她手中:“都是不值钱的,你们就收下了吧。”

  说完也不给他们拒绝的机会,转身回屋了。

  秦寡妇讪讪道:“这,这可是她硬塞给我的,不是我要的。”

  秦玉成捏了捏眉心,拉着她到旁边:“扔了,不许带回去。”

  秦寡妇耷拉着脸,显然舍不得,不等她说什么,秦玉成却已经转身进屋了。

  看着嫩生生的山药,秦寡妇咽了咽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