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创造者 承乾宫日子
作者:女焱      更新:2023-05-05 14:15      字数:3532
  晴天的田野里,一个小姑娘穿着汉家衣裙,在田间路上小跑着。

  远远的站着一位穿素蓝色衣裳的少妇,同样是汉家上衣下裳的打扮,头上只带着银簪,如寻常人家的女子。她笑着伸手,等着拿着油菜花的小姑娘跑进她的怀中。

  “额娘!”瑚图里扑了满怀。

  元夕差点被撞得胸口一疼,去年年末刚过十岁生日的瑚图里已经很高了,又因为勤于骑马射箭,身体也很结实,不似寻常日益白嫩的满族格格,风风火火地跑过来,像一只健壮的小豹子。。故而她笑着摸上瑚图里的额头,很想点点她的小脑袋瓜子:“额娘都快被你撞摔了。若是你汗阿玛看见,估计又要训你了。”

  她撇撇嘴:“汗阿玛老是喜欢挑我的毛病,明明我已经常在外读书,又常在庄子上学知识,见皇额娘的机会本就少,偏生汗阿玛还不允许我和您一起睡,说什么不合规矩。”

  “你汗阿玛还不是嫌你冲撞,天天都本蹦蹦跳跳的。我们瑚图里还是孩子,跳跑怎么了?”元夕替她打抱不平。

  “就是!”皇额娘从来不会拦着她爬树,只要注意安全就行,不似汗阿玛,老是说什么“当权者不立于危墙之下”。她其实也隐隐能明白汗阿玛的意思,见识多了,就知道汗阿玛在领着她走一条难以想象的艰辛道路,其中苦楚不足为外人道也。

  只有额娘,只有见着她才觉得心里放松宁静。

  汗阿玛恨不得她一日能有一大半的时间都用在磨砺上,只有额娘,总是想法子让她从繁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喘口气。否则,她真的怀疑自己会被逼疯。

  据她所看,她学的东西比大阿哥弘皙都更难。或许是因为,她要走的路更艰辛吧。

  大姐姐宜尔哈的路确实很轻松惬意,不过她也确实不愿过那样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内宅生活,她宁愿如此辛劳,辛劳但不同。

  自然,瑚图里没有任何瞧不起内宅生活的心思,因为她素来就知道,困在后宫中,日子比内宅更低调的皇额娘,同样愿意如她一样繁忙。那些选择内宅生活的人,多是无法选择外头的日子。

  元夕一直希望她好好读书,努力去完成胤礽规划好的任务,不是为其他,只是为了给她选择的机会。她可以选择内宅生活,而不是只能选择后宅日子。

  “你刚才和那位老伯说什么呢?”元夕也不嫌弃瑚图里身上的草屑和泥土,原本她确实是喜洁,可这样的痕迹又是才像是活着。

  “老丈说如今日子比往年好过多了,有了肥料,收成大增,赋税也没那么重。集市上的东西也日渐便宜,巴掌大的小玻璃镜都能给刚入门的儿媳妇做贺礼……”

  元夕听着这些细碎的事,嘴角噙着笑,心里也觉得好。这样细碎的生活点滴,才能看出如今生活的好,如今当真是盛世啊。

  虽然这只是京城郊区的一处村子,反应不了其余省份农人的生活,可到底是好多了。

  “接下来你还想去做什么?”方才瑚图里是耕作了两个时辰的,元夕也不忍再逼她。她希望瑚图里能吃苦,懂得民生疾苦,不要做一个何不食肉糜之人,却不是要逼得她受罪。

  “额娘,我想去摸鱼,他们说这边的小溪流里有些土生土长的小鱼儿很不错,鲜得紧,我们也去试试吧。”

  “好。”元夕报之以假笑,“你自己去摸鱼吧,额娘瞧着。”

  就是这荒郊野岭的,也不知泉水边是否有着水蛇等爬虫。

  这样的猜测,在瑚图里真的抓了一条黑黝黝的小蛇跑回来后得到了验证。

  “快让她拿走!”

  这遭过后,瑚图里半晌没得到元夕一个好脸。

  母女俩一路说笑着,身后远远地缀着宫人,二人走进皇庄里瑚图里居住的院落,瞧见胤礽正坐在园子里喝茶。

  刚登基前几年的胤礽自然是没有这样的闲暇时光的,除了为了皇庄上的一些研究,否则他根本无暇去各处园子、庄子游玩,尤其他那老父还在,恐康熙趁他不在再行揽权之事,他硬是让蒙古亲王来京城游猎。直到如今帝位稳固,原来康熙的老人知道他夺权无望,都淡了心思避开,胤礽也能有闲情逸致到庄子里度日。

  见到胤礽,瑚图里下意识屏息,刚露出笑容,便感受到皇额娘握着她的右手微微收紧,然后放手,笑着迎上去:“万岁爷怎么来了?”

  胤礽伸手握上元夕的手,让她坐在身边,对着瑚图里笑:“朕不来看看我们瑚图里,都不知道你多久没做任务了,张廷玉告诉我,你已经差了一次策论,朕若不来,你打算差几次再补上呢。”

  瑚图里撇撇嘴,走过来,坐在胤礽对面:“汗阿玛真是的,我不就松快一日吗?”

  “该收心了,你知道你的路。”

  这句话让瑚图里不敢再争,只道:“那汗阿玛打算这次在庄子里陪我多久,我们好久未曾一家三口过松快日子了。”

  元夕一直在给胤礽灌输“一家三口”的概念,毕竟虽然他做到了登基四年以来未曾选秀,但身为帝王,身边诱惑太多,她也会日渐年老色衰。她可以不在意什么恩宠,但瑚图里不行,才她成长之前,她不能失宠。

  自然,她当初也没想到,患得患失的居然一直都是皇帝。

  或许她一直都没藏住自己想逃离的念头。

  元夕是真的想过的逃去哪座城池的,首先富庶之地去不得,对她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去不得,所以最好是掷骰子,交给老天决定,简直完全无法预测。实在不行就去陕北,一个在未来充满红色的地方,迟早打倒这批封建分子。

  不过,她自己都知道,那不过是痴心妄想,当真让她出去的话,她反而会迷茫,只觉甚至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她已经快十年没正式下厨了,曾经安身立命的资本都逐渐被自己淡忘,她还能靠什么呢?

  对于所谓自由的未来,她反而很恐惧。

  “多待几日吧,你皇额娘喜欢外头的日子。”胤礽转头看向元夕,“我还记得当初我还是太子时,我俩曾在园子里一起烤红薯的日子。”

  元夕失笑:“那这次尝试烤土豆吧,应该也是很香的。”

  “头上沾着草屑了。”胤礽伸手替元夕摘,元夕脑袋微微朝他一倾,方便他取下。

  瑚图里看着从自己头顶落到肩上的草屑:“……”罢了,左右她也是不被看见的,便自己退了下去。

  走到院落门口,看见皇额娘伸出右手绾上耳边散落的碎发,宽大的衣袖滑落,露出素白腕子上的一条金链,上面挂着一把流光溢彩的红宝石小锁。

  瑚图里不知道为什么额娘要看着她写东西,总觉得有些别扭。

  明明额娘也没有很认真,房间里只她俩人,可额娘眼神落在她身上的功夫,还没有落在手上的银链玉锁上的时间多。

  她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孩子了,不会被大人的一句“我喜欢”被忽悠过去。明明额娘喜欢各种各样的珠宝,头面首饰常随着衣裳和场合而变,只有右手,永远是不同材质的锁链和锁。那样的链条,她只在囚犯的身上见过,却永远挂在额娘的手腕上。

  明明是受尽荣宠的皇贵妃,体面荣誉甚至偶尔胜过皇后娘娘,说句不当讲的,若是皇额娘去了,她的额娘一定会被封后。可是这样体面的皇贵妃,却永远戴着一条锁链。

  瑚图里能猜到为什么。

  因为她的额娘一直都拥有向往自由的灵魂。

  她阿玛锁不住一个自由的灵魂,就只能锁住她的身体。

  “额娘,为什么你在食记里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瑚图里翻到此页正觉得奇怪,史书记载的是有功绩之人,诗文歌颂的是伟大之人,怜悯无辜民众,但赞美百姓,她好像没有这样的记忆。

  问道此句,元夕也没办法用最标准的话来概述,就是说出自己记得的和这些年思考过的东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说到底,再伟大的人也要先吃饭活着才能做出伟大的事情,而你目之所及,眼前名贵的木材来自人民,你吃的米面来自人民,你用的纸笔来自人民,穿戴的衣裳首饰来自人民。每一处伟大的、有开拓性意义的举措,说到底也是需要人民大众来实现,就像粮种,红薯再好,没有大量的民众去种,去将它的产量、价值具象化,谁能证明红薯真的有用呢。”

  元夕自己都发现,她已经不会讲什么道理了,她的脑子开始变得枯竭乏味,缺少生活的积累。

  “可是没有汗阿玛去寻,怎么会有人发现红薯呢?”

  “你阿玛是亲自去寻的吗?”

  “……”

  “是他的手下人去寻的,一群人去了,为首者被记下名字,封了官,那么其他没有留下名字的人呢?就不存在了吗?”

  “诗文中盛赞的盛世情景,有无数的劳动人民;你读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杜甫看到了苦难,将苦难写进诗篇,人民的过往成为他阅历中的精神财富,不是吗?”

  “瑚图里,额娘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希望你自己去看去发现。”

  元夕发现,自己说出这句话时是如此的坦然,她已经落后于这个时代了。尽管已经开始大量发行官报,尽管女性的地位已经开始随着工业的发展、女性经济能力的提升而逐步得到发展,明明沿海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日益进步,可是她已经落后了。

  一个来自三百年后的灵魂,日益与这座腐朽的皇宫同化。

  “只一点,莫与你皇父谈论,明白吗?”

  “在他面前,记住只说一点,历史来自于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