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
作者:寻云者不遇      更新:2022-03-17 20:45      字数:11331
  格尔带着商队,很快进入院落中。

  奴隶们将车队收拾好,这才有气无力地挤进一间破旧的小房间。

  过了片刻,格尔和戚三提着一篮子食物走了进来。

  留在房间外的戎人守卫们霎时提高了警惕,注意起周围的风吹草动。

  将门掩上之后,戚三将东西放到桌子上,朝着“奴隶”群行了一礼,口中道:“王爷。”

  戚游擦了擦脸上的污渍,点点头走了出来。

  这一群人根本不是什么寻常的商队,而是北安王带着手下亲兵伪装而成。领头的格尔是戚游手下统领那一支戎族兵的统领,他们本身就是戎族人,因当年戎族王室的强征暴敛加入伐盛军队,被抛弃后得戚游所救,一直跟在戚游身边为他效命。

  戚游摆摆手,示意两人起身。

  随后,他询问戚三道:“你们先到了半个月,如何?如今城中将官是何许人?兵力如何?”

  戚三拱拱手,道:“属下已经打探过了,城中的军官是戎族王室左-派一个小将领。城中兵卒不多,约莫五百余人,但每个兵卒都配备着轻便的马匹,灵活性极强。”

  戚游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此处是距离封平最近的一座城池,只作望风之用。

  “守在这里的人不需要多,它们只要时刻关注的封平的情况,一有动静便回去报信即可。”

  戚三笑了一声:“戎族王室将地方打下来了,却不能妥善经营,当真是暴殄天物。”

  旁边,格尔补充道:“左-派是主张与盛朝开战的那一派,但这个城中的将领……似乎并不太排斥盛朝人。”

  戚三点点头,答道:“守城的将领是一个极端贪财而又惜命的人,早在我们到来之前,丹巴等戎商就将他‘喂饱’了。

  “是以他对着商队的事情,一直是睁只眼闭只眼。”

  思索了一阵,戚游又问:“城中……可还有盛朝人?”

  五十年前,戎族一举打下了封平以北的地盘,当时沦陷的五座城池以及附近的盛朝人村落中,并不是所有百姓都能及时撤出来。

  因为当时盛朝的无能,这些人只能在戎族的压迫下苟延残喘,沦为猪狗奴隶。

  谈起这个话题,房中气氛明显沉重些许。

  戚三想了想,如实回答道:“有。”

  摇了摇头,他叹了一口气:“但是这些盛朝人……多半已经成为了戎族人的奴隶。即使没有,也只能沦落街头乞丐。而且,五十年过去,这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盛朝人。

  “他们虽然长着盛朝人的脸,流着盛朝人的血,却只会说戎语,一直跟在戎族人身后讨生活。”

  “是吗?”戚游冷冷笑了一声。

  戚三颔首道:“王爷,属下猜测,这就是那些戎族左-派会从辽州人贩子手中,购买盛朝幼童的原因之一。

  “封平以北的盛朝人,约莫……已经不能称为盛朝人了。他们想培养探子,根本不可能从自家地盘上找。”

  戚游点了点头。

  他沉思了一会,喊来房中所有的人,吩咐道:“戚三他们已经在城中为我们筑下了能安稳落脚的地盘,我们将以此为据点,在这里停留半个月。

  “在这半个月内,第一,搞清楚此处的兵力布防具体情况,以及他们同上层联系的方式。

  “第二……从城中那些没有沦为奴隶的那盛朝人下手,试探一下他们的态度。”

  众人压低了声音,齐声答了一句:“是。”

  ——

  与此同时,康城郊外。

  一队施工队伍来到了平吉村附近,开始平整路面。

  很快,有路过的村民好奇地看着他们。

  过了一阵,终于有几个胆子大的结伴一起,上前逮着一个施工匠询问道:“小哥,你们这是要做什么?”

  这条道路是康城郊外的公共道路,沿途两旁有不少村庄。

  施工匠诚实回答道:“我们在平整路面,正准备修路呢。”

  “修路?”平吉村的村民们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互相看了看,又问道:“这……是谁让你们来修路的啊?”

  施工匠又答:“我们主家是康城北安王府。”

  “王府?”他这话一出,几个村民都愣住了。

  按常理来说,修路这种事一般是地方父母官的活计,他们原以为要听到的是县令或者附近一些善人的名号,没想到施工匠开口,竟是把北安王府这么一尊大佛搬了出来。

  不过很快,便有人恍然道:“我记得,再往西边就是王爷的封地对吧?

  “那个很有名的什么山庄,不也在那边吗?”

  众人纷纷点头。

  施工匠于是笑了笑,又道:“几位大哥猜得都不错,这条路暂时只会从康城那边修往容广山庄。近期会在平吉村附近动工,如有打扰,还请多多包涵。”

  “这有什么打扰的?”听他这么说,倒是这些平吉村村民不好意思了。

  其中一个领头红着脸回道:“修路可是一件大事,虽说是王府自己修建,但毕竟……这条路修完之后,这附近的村落,要进城也方便许多,我们愁的是不知道如何帮忙一起出点力,哪里会被打扰?”

  施工匠笑了笑:“如此便好。”

  几个村民打听完消息,便退到了一边说话,不敢再耽误施工匠干活。

  很快,他们商议出一个结果,有两个人离开队伍,飞奔回村中。

  不一会儿,两人带回了另外一群村民。

  这些村民有的手上拿着各类工具,有的则提着水桶。

  这番动静很快惊动了施工队的领头,一个黑皮肤的汉子从施工队中走了出来,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些村民。

  一位上了年纪的老者站在村民们最前头。

  不等黑皮肤汉子发话,老者就先施了一礼,主动解答道:“这位壮士,老叟是平吉村的村长。你们此番要修路的事情,村中几个年轻人方才已经回去同我说了。”

  他人老,说了几句就停下来喘一喘:“我们也没什么能耐,但如今村中还有几个闲人,还请壮士让他们留下帮点小忙。

  “另外,平吉村还愿奉上一些清水供你们解渴,希望壮士们不要嫌弃。”

  黑皮肤闻言,大方地摆了摆手:“老人家不必如此。我们虽然是修路,但也是拿着工钱在干活,不必劳烦各位了。”

  老者坚持道:“左右我们也是受惠的人,如果不帮帮忙,心里头哪里能过得去?”

  见他说得真诚,黑皮肤也不要再反驳什么。

  他想了想,点点头道:“好吧,如今修路工程才刚开始,也就是些平整路面,清除顽石的活计,不需要什么手艺。如果你们愿意帮忙,当真是再好不过。”

  两方相视一笑,很快,老者身后的汉子们都分散开,加入那些正在工作的施工队员中。

  临走之前,老者拉住黑皮肤汉子,询问道:“我听他们说,此次修路是北安王府出资?可是那位天上仙人一般的北安王妃?”

  黑皮肤有些诧异:“老人家知道王妃?”

  老者咧着嘴点点头:“前些日子,我们村进城的队伍一个不慎,陷入了道路上一个大坑中,正发愁时,正是王妃的队伍路过,帮了我们一个大忙。”

  他边说,边陷入那段回忆中:“当时我以为王妃只是顺路路过,帮了我们一个小忙,哪里知道……哪里知道……”

  说到这里,老者竟是差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王妃竟然将我们记在了心中……准备修葺这一段道路。”

  黑皮肤汉子附和着笑了笑。

  他也不知道王妃是不是为了这件事准备修路,但左右修路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于是他只能劝慰道:“王妃善举数不胜数,老人家不必过于激动,保重身子才是啊。”

  “嗯嗯,老叟知道。”老者点了点头,慢慢平复下来。

  盛朝明宏十七年秋,盛朝第一条水泥道路就在这样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开启了修建的步伐。

  而在不远处的康城,另一个“第一”也正在进行着。

  彭壶被小二请上五楼时,发现楼上已经聚集着不少熟面孔。

  金贵等人本依着栏杆在说话,见他上来,抬手招呼道:“彭老弟,这边!”

  彭壶谢过小二,只身朝那边走去。

  今日,丰登楼原本一向紧闭的第五层向外人敞开了它的真面目,盖因一场“拍卖会”正准备于此处举行。

  拍卖会还没开始,金贵等人都聚集到五楼的回廊边上,享受着从康城最高楼俯瞰众生的快-感。

  彭壶来到众人身边,抬手一揖:“众位老哥,小弟来晚了。”

  “不算晚,不算晚,是我们太心急了,来得太早。”金贵连忙把他扶了起来。

  众人微微移动,给他让出一个位置。金贵便将他揽到自己身边:“来来来,还没有在这么高的位置上看过康城吧?嘿,你看西边那个,是不是就是那观星楼?”

  观星楼是丰登楼建起来之前,康城中最高的建筑,足有三层高。

  但是丰登楼完工之后,它便不够看了。

  五层楼摆在现代或许不算什么,但在如今,确实是实打实的高楼。

  康城中没有其他更高的建筑,站在丰登楼五楼往下一望,可以轻松将整个康城收入眼底。

  高空的风一吹,彭壶整个人只觉无比舒畅。

  他点点头,道:“是啊……之前我还登过观星楼呢,如今在丰登楼一看,只觉这观星楼……哈哈,着实差点意思!”

  众人闻言,“哈哈”笑开,对他此番言论十分赞同。

  闲聊完,话题不可避免地转到正事上。

  “彭老弟,知道你消息灵通,怎么样,此次这个什么什么‘拍卖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啊?”金贵靠近他,低声地询问道。

  彭壶看了他一眼,摇摇头无奈道:“金老哥,我得到的消息也同你们一样,就说‘拍卖会’是竞价买卖的交易会。要拍卖的大部分东西,是丰登楼一二楼的商铺租赁合同,其他的……再多的我也不了解了。”

  金贵递给他一个“你别瞒着老哥们”的眼神,又逼问道:“你能不知道?之前大家都不看好丰登楼的时候,不是你小子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就搞了个大的。”

  说起这件事,金贵还有些窘迫,毕竟丰登楼开业第一天,他还领头嘲笑过彭壶租下店铺这个举动。

  彭壶叹了口气:“您还不知道?小弟当时就是想着凑个热闹,谁知道……谁知道啊,嘿嘿!”

  如今,丰登楼一二层的商铺在这些生意人眼中,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聚宝盆”。

  原本彭壶等人认为,丰登楼就是鼓吹一个“康城最高楼”的噱头,热度很快就会过去。

  哪里知道丰登楼当真不凡,其独一无二的菜式吸引了大批客人络绎前来,预定的位置都排到三个月以后去了。

  而且,这种吸引力并不只是针对当地人,许许多多并非康城本地的人,也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要知道,能在丰登楼消费的,那都是有钱的主。大家开开心心地吃完饭,临走前吧还觉得有点舍不得。

  舍不得那怎么办呢?又不能把酒楼的菜带走!

  于是大部分人,就把目光放到了一二楼的商铺中。

  就跟要留个什么念想一般,大部分人为了存些“到丰登楼一游”的证据,都会顺手在楼下的商铺买些东西带回去。如今一二楼的商铺不多,仅有的几间简直差点被他们搬空。

  那一天中午,彭壶还在家中等着开膳,就听到丰登楼玉石铺掌柜求见的消息。

  他原本以为是丰登楼这家店出了什么篓子,一听才知道是店铺里的东西快卖完了,掌柜等不到月末结算,紧急过来朝他要求调货。

  初始,彭壶也不敢相信这种事情是真的!

  他这几天夜里偶尔还为着丰登楼的租金发愁,怀疑自己真是看走眼了。哪里想到几天过去,事情来了这样一个大转变!

  如今,丰登楼的这一家彭记玉石铺,已经成了他名下最赚钱的铺子,即使扣除了店租人工等等成本,每日里的进账依旧令人吃惊。

  金贵有些不高兴地看了他一眼:“嘁!不说就不说吧,我们都懂。”

  他嘟着嘴,只最后问了一句:“你就跟老哥透个底,这店铺,该不该租?”

  彭壶矜持地点了点头:“金老哥,我这么与你说吧。这丰登楼背后的老板不是什么普通人,他的生意眼光比我们高明不知多少。

  “此次公开竞价,商铺的租金必定会比一开始略有上涨,但店铺的租金即使翻个三番……依旧有争抢的价值。”

  金贵惊讶得嘴巴都合不上了:“三倍?你这话当真?”

  彭壶严肃地点了点头。

  金贵咬着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这关头,有人提醒道:“时辰差不多了,拍卖会要开始了,我们先进去吧。”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点点头朝楼内走去。

  行到半路,他们突然被几个小二拦下。

  小二不好意思地朝彭壶等人解释道:“客官请稍待,前面的路暂时不能通行。”

  彭壶和金贵等人面面相觑。

  金贵皱着眉:“这是什么道理?你们酒楼开门营业,怎么还不让走了?”

  小二连连道歉,但提及原因时,却是完全不肯开口了。

  彭壶拉住金贵,示意他往前看。

  对面那个路口,同样有人被小二们拦住了,那些人与他们不一样,是康城有名的几个世家子弟。

  这些世家不光是有钱这么简单,他们还有权。

  丰登楼此番竟然敢将所有人都拦下,便证明他们确实是有足够的底气,即使是得罪了那些世家贵胄也在所不惜。

  金贵等人被他这么一提醒,很快反应过来,都把嘴巴闭上,安静下来。

  约莫几息之后,他们听到旁边楼梯处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在他们看不到的拍卖会大厅门口,几道人影一闪而过。

  金贵朝彭壶挑了挑眉,眼中的疑问分明是在询问彭壶是否知道来人是谁?

  彭壶抿着唇,摇了摇头。

  那些人影消失在门口之后,小二们又得到了消息,重新将彭壶等人请了进去。

  经过这一番,也不知道众人都在想些什么,总之,气氛是有些低迷了。

  拍卖会的大厅中,摆放着几十套高级的桌椅,但是四周又另有一些小厢房。

  彭壶注意到,那些世家子弟被请进了小厢房,而像他们这样的商贾,居然只能坐在档次最低的大厅桌椅中。

  但此时,倒是完全没有人敢抱怨这回事。

  众人坐定之后,拍卖会便开始了。

  拍卖台旁边的一个小厢房内,王府家三个小公子正好奇地四处探索着。

  戚然倒是来过五楼一次,但戚瑞和戚安还是第一次踏足这里,他们好奇之余,还有一点兴奋。

  曹觅指着小二们端上来的精致糕点,询问他们道:“要尝尝吗?”

  老三戚然热烈地响应了她,其他两个孩子则有些兴致缺缺。

  厢房中开了一个小窗户,正对着拍卖台那边。窗户的角度经过设计,站在窗户边,可以清晰看到拍卖台和场下参与买卖的人,但站在场下,却根本发现不了窗户的存在。

  戚瑞和戚安就坐在窗前的高凳上,目不转睛地看着拍卖台那边。

  拍卖已经开始了,西岭穿着经过专门设计的衣服,站在台上为所有人陈述着丰登楼近来的情况。

  他身后的“大字报”上,清晰写上了酒楼近段时间的客流量和未来发展的预计潜力。

  这种商业报表的形势在这个时代还未出现过,台下即使经商经验丰富如彭壶、金贵等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最后,当西岭将酒楼的月盈利数据公布出来时,戚瑞和戚安只听到满厅惊叹的声音。

  金贵咽了一口口水,与坐在自己旁边的彭壶道:“……这,这比我原先预料的,竟还要多出两三倍。”

  彭壶点了点头:“是我们都低估此处了。”

  让所有人了解丰登酒楼的价值之后,西岭道:“那现在,我们开始拍卖第一件东西——丰登楼二楼西南角的一家商铺,租赁期一年,起拍价二百两银子,每次加价不得低于五两。

  “报价时,请您高举您手中的号码牌。”

  最先拍卖的东西,往往都是价值最低的。

  西岭此时拿出来的商铺,可以说是目前丰登酒楼中位置最差的一个店铺点。

  但由于拍卖的底价低于原本的价格,依旧有人开始举牌,准备占个便宜——毕竟,只要低于原本的价格,那就算是赚了。

  金贵一个是想观望观望,另一个也确实看不上这个相对最差的位置。

  他正在思索,偶然间见到自己旁边的彭壶举了牌。

  “彭老弟,你怎么回事?”金贵瞪大了眼睛,“你都有一个了?还跟我们抢?”

  彭壶一点也不心虚地回应道:“金老哥,我在丰登楼有一家玉石铺,但我名下,还有四五种不同的东西可以开店呢。”

  金贵拧着眉。

  他心中原本是想着看情况拍下一个,但见彭壶似乎准备“大展身手”,连这个“开胃菜”都不打算放过,心下便有些打鼓了。

  结合起方才西岭给出的“财报”,他深觉自己还是没从之前的思维中跳脱出来。

  咬了咬牙,他也跟着举起了手中的报价牌。

  ……

  戚安靠在窗边,看到外面的盛况,回头兴奋地对着曹觅道:“娘亲,他们报价得好激烈啊!”

  曹觅来到他身边,让他坐好,笑道:“商人逐利,你别看现在租赁的价格高,实则他们之后能获得的利润更大。

  “只要意识到这一点的人,都不会轻易放弃。”

  戚安旁边,老大戚瑞眨了眨眼,又问:“方才西岭只说了酒楼的财务状况,并没有证据显示一二层的铺子能获得多少利润……那些铺子,真的能赚得了那么多钱吗?”

  曹觅想起楼下自家的四方书坊分店,以及据说已经赚得盆满钵满的戚游的店铺。

  她指了指场中一个人,提醒道:“你们看那个人。”

  戚安好奇地看过去:“咦……那是管家身边的小管事?”

  曹觅笑了笑,点点头道:“你们父亲在楼中已经占据了三家位置最好的店铺,依然派了人来,你们觉得,这些铺子,能赚钱吗?”

  戚瑞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很快,第一章租赁合同被拍卖了出去。

  由于是第一轮,大多数人还处于观望的状态,场中近半数的人还未下场。

  金贵朝着身边的彭壶恭喜了一句:“恭喜彭老板,开门红啊!”

  彭壶谦虚地笑道:“哪里哪里,老弟这是有自知之明,想来之后太好的位置,也轮不到我了。”

  金贵听他这样说,不喜反忧,眼神不住往场中几个厢房瞥去。

  以此为开端,拍卖会上气氛逐渐火热起来,下场竞逐的人越来越多。

  一个时辰后,位置最好的一个商铺位置,成交的价格竟是起拍价的五倍!

  金贵脑门上布满了薄薄一层冷汗,十分庆幸自己在中场时候,就在彭壶的鼓励下咬牙坚持住了,好歹是得到了一个名额。

  彭壶在旁边与他贺喜,金贵“呵呵”笑了两声,喃喃道:“只望此番没有白费才好。”

  此时,最后一个名额竞拍完,正当众人以为拍卖会已经结束时,西岭勾了勾唇,放出了最后一个大杀招。

  “接下来,是本次拍卖会最后一件,也是最为特殊的一件东西。”他扬声说道。

  他用眼神朝旁边示意,很快,一个小二端着一个木盘走进了场中,将木盘放在了台子中央那个特制的案几上。

  木盘看着平平无奇,只上面放了一小堆黄色的种子。

  这是本次拍卖会上,唯一一个出现了实体的东西。

  所有人的注意力,此时都被那个小小的木盘吸引住。

  西岭故意不开口,等众人疑惑的情绪升到了最顶点,这才说道:“最后一件拍卖品——丰登楼内专供红笼果,即‘辣椒’,的种子。”

  场下霎时一片哗然。

  ——

  丰登楼开张至今,众人也回过味来了,楼中最大的招牌菜系,其精髓就在于其中添加的红笼果。

  红笼果在盛朝罕见,但并不是没有,很多舍得花钱的人,散了点财便弄了盆红笼果回来。

  但是很快,这些人就发现,这些用来观赏的红笼果不仅个头小,辣味也并不纯正,跟丰登楼中的那些,根本没法比。

  他们哪里知道,曹觅山庄内栽种出来的辣椒,用的是经过了数百年驯化之后,才被广泛接受的高品质食用辣椒,跟如今的“红笼果”完全不是同一种品种。

  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些人,靠着丰登楼红火的这阵东风,给没有在酒楼中订到位置的人提供了加了“红笼果”的菜肴。

  彭壶和金贵就曾经跟风去尝过。

  但是他们是真正品尝过丰登楼辣椒的人,东西一入口就发现了不对劲。

  几次过后,众人都不得不承认,丰登楼中的辣系菜色,是无可复制的。

  如今,丰登楼竟然将他们的独门秘方——辣椒种子拿了出来,这便让众人不得不惊讶了。

  见场中反应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效果,西岭笑了笑,接着解释道:“此番辣椒种子的拍卖,却不是单纯的钱货两清的交易。

  “丰登楼此次会给出三份辣椒种子,赠与出价最高的三个贵客。但是种子送出去后,要求拍卖到的人依照我们的指导进行种植。种植过后,第一年的收成,有七成必须还与丰登楼。第二年,给五成。第三年,给三成。

  “三年之后,丰登楼会按市场价进行收购,拍得的人除非自用,否则需得优先将辣椒卖给丰登楼。”

  他解释完了拍卖“种子”的要求,场下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曹觅将辣椒种子拿出来,并附赠那么多规则,其实有自己的考量。

  如今,大家发现丰登楼的辣椒有古怪之后,已经开始动用各方力量追查了。不少势力庞大的人已经摸到了容广山庄那边去,也大概知道北安王府是这一切背后的主人。

  约莫是碍于北安王府的势力,这些人在知道情况之后,便暂时停止了试探,不想冲撞了王府。

  但还有一小部分人,则转明为暗,开始布置起来。

  容广山庄范围极广,曹觅毫不怀疑,他们弄到山庄内真正的辣椒种子,只是时间问题。

  但辣椒并不是曹觅关注的重点,她的心神一直牵挂在那些能让人吃饱的主粮身上。

  发现这一点后,她便干脆想着直接将辣椒种子抛出来,转移世人的注意力,保护好她接下来准备大力扩种的红薯和玉米等作物。

  于是,她便将辣椒种子作为此次拍卖的最后主角。

  而做出后面的一系列规定,也是出于对市场的考量。

  曹觅相信,一旦辣椒种子被她送出去,很快就会散播开,最多三年之后,辣椒的产量多起来之后,相应的价格便会下来。

  到时候,即使酒楼需要对外采购辣椒,也花费不了太多钱。

  台上,西岭说完了规则,已经开始拍卖了。

  他道:“起拍价:十两银子。”

  因为曹觅贪图的并不是这点拍卖价格,所以并没有将底价设置得太高。

  但是很快,场中激烈的叫价让她都愣住了。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是笨人,多多少少也猜测到了曹觅的打算,但仅仅凭借能自留的四成辣椒,也能让他们在第一年获得巨大的利益。

  所以场中有意于用辣椒获益的,此时叫起价来都毫不手软。

  很快,这个价格超过了一百两,甚至以极快的速度开始往两百两冲刺。

  两刻钟后,场上尘埃落定,辣椒种子最后由三个在辽州拥有大片土地的大地主拍下。

  曹觅对几人都有些印象,知道这三家绝对能帮她吸引走大部分的注意力,便也轻轻舒了一口气。

  旁边,老三戚然双眼发着光与她说道:“娘亲,这一趟,你赚了好多钱哦!”

  曹觅捏了捏他的脸:“是啊,戚然很开心?”

  戚然点了点头:“嗯!有了钱,就可以买好多好吃的吖!”

  “除了买吃的之外呢?”曹觅捏了捏他的脸蛋:“钱还可以用来作什么?”

  她总觉得自家三儿子不该这么“傻”,虽说比不上前头两个妖孽一般的哥哥吧,但是不该总是惦念着吃的啊!

  戚然眨着眼睛,疑惑地想了想,又道:“可以存起来,建大山庄,把那些流民都招进来。”

  他说着,开心地拍了拍手:“有很多钱真是太好了!”

  曹觅有些恍惚。

  她一直知道戚然单纯善良,没想到他居然会存着这样大善的念头。

  不过小胖墩并不是什么积极的人,除了对吃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可以顺其自然的东西。

  曹觅在心中默记下他这个愿望,想着以后如果有需要,可以帮着推一把。

  接着,她转头与另外两个孩子闲聊道:“你们呢?如果戚瑞和戚安有好多钱,你们想做什么?”

  戚瑞闻言,攥着小拳头,道:“招募兵卒,购买良马,进攻戎族,收复失地!”

  戚安站在他旁边,神色激动地附和道:“对,跟着哥哥!进攻戎族,收复失地!”

  曹觅有些好笑地摇摇头。

  如今,影响他们政治立场的两件重大事情还未发生,在这两个孩子心中,戎族依旧是他们心中唯一的“仇敌”。

  收复失地是每个盛朝子民的愿望,曹觅欣慰于他们的志向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安危担忧。

  想了想,她只能说道:“收复失地谈何容易?你们……嗯,总之,将来就算有机会,你们也一定要准备妥当,才可以行动。”

  戚瑞和戚安看着她,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拍卖场中,随着辣椒种子竞拍结束,拍卖会也落下了帷幕。

  西岭道:“感谢各位贵客今日不远前来,接下来,是丰登酒楼为各位奉上的一点薄礼,也是我们接下来即将推出的新菜式,还请各位慢慢享用。”

  他拍了拍手,早在外面准备的小二们便排着队列进入。

  场中桌子上原本的果盘糕点被撤下,换上了一个个大铁锅。

  这些铁锅样式有些奇怪,其内被分成了两半,一半盛着飘着辣椒的红汤,另一半盛着乳白色的白汤。

  没见过这种东西的人都有些发愣。

  这种铁锅名唤鸳鸯锅,是曹觅从怀通定制来的。

  许久之前,戚游与她讨要过高温窑的建造之法和改良冶铁的方子。经过这段时间,那边的试验似乎已经卓有成效。

  北安王那边到底做到了哪一步曹觅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提出要这种鸳鸯锅时,戚游直接答应了下来。

  前段时间,这批铁锅便从怀通那边被送了过来。

  曹觅眼见时机成熟,便选择在这个时候,正式推出火锅。

  场中许多人都自认见多识广,这会儿功夫,已经收起了惊讶的神色,安静下来,在小二的伺候下,品尝起美味的火锅。

  曹觅对这种在现代,虏获了亿万人喜爱的食物的威力非常自信。果不其然,场中众人很快发出了惊叹赞扬的声音。

  她带着三个孩子,在厢房中,也吃得十分尽兴!

  今天的拍卖会比她想象中的更加成功,曹觅胃口大开,甚至比平常多吃了两碗肉!

  ——

  而还潜伏在拒戎城的北安王,此时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

  戚三的先行部队为他们在城中铺平了一些路,但戚游这些人仍旧需要做出商队的模样,在城中做买卖。

  一日,戚游带着戚三看守着他们放在街边的货物时,偶遇到一个来讨食的小乞丐。

  小乞丐约莫十岁左右,身形极瘦,身上包着的几块破旧的戎族皮毛,但布满了泥垢的小脸上眉目清朗,俨然是一个盛朝孩子。

  他把缺了好几个角的碗伸到戚游面前时,戚游从怀里摸出一块还算完整的豆渣饼,掰出一小半,分给了他。

  小乞丐似乎并没有抱着要到食物的期待,得到豆渣饼时甚至愣了一瞬,抬头看了戚游一眼,直接一溜烟跑掉了。

  过了一阵,他带着人又回来了。

  一群小乞丐挤在街角处,对着戚游和戚三的方向叽叽喳喳说着话。

  戚游和戚三一直默默注意这他们,确认了这些人都是盛朝面孔。

  片刻后,小乞丐们似乎商量出一个章程了,他们派出队伍中两个年纪最小的孩子,又上前来讨食。

  戚游想了想,并没有拒绝,又从那豆渣饼上掰了一点下来。

  一直到他和戚三怀中的饼只剩下不到四分之一,两人便不再愿意施舍了。

  毕竟他们如今的身份还是戎族商队中的“盛朝奴隶”,即使可怜这些小乞丐,也要有个度。

  接下来,一连三四天,不管戚游和戚三出现在城中哪个角落,小乞丐们都能找到他们,然后上前要走他们怀中七成的伙食。

  戚游冷眼看着,只默默施舍,并不主动靠近。

  几天之后,小乞丐开始主动和他交流了。

  那个一开始过来讨食的孩子怯怯地看着高大的戚游和戚三,询问道:“你们,你们也是盛朝人吗?”

  这句话是盛朝的语言!

  但更令戚游在意的,是“也”这个字眼。

  要知道,在这句话中加上“也”这个字,如果不是这小孩有心机,至少证明在他们心中,更认同自己是盛朝人!

  戚游不动声色地点点头:“当然,看我们的模样就能猜出来,不是吗?”

  小乞丐笑了笑,似乎为自己正确的猜测而开心。

  他小心地看了一眼他们身后装满了东西的马车,咽了口口水:“你们,是奴隶?”

  戚游“嗯”了一声。

  小乞丐又说:“但你们不是城中原本的奴隶,你们是六天前进城的,跟着一个我们从来没看过的戎族人。”

  戚游和戚三对视一眼。

  小乞丐这番话其实暴露了很多东西,戚游觉得自己之前可能小看了他们。

  他点头,解释道:“对,那个商人就是我们的主人。”

  “他们对你们好吗?”小乞丐问。

  不等戚游回答,他又自己喃喃道:“肯定好……你们每天都有豆饼吃。”

  旁边,戚三的眼光暗了暗。

  他出声自嘲:“呵,有豆饼吃就是好的吗?只能保证饿不死罢了。”

  小乞丐抬头看他。

  从他瘦弱的小脸上,戚三恍然意识到,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饿不死”就是一种“好”了。

  小乞丐吸了吸自己的手指头,又笑着问道:“今天,还有吗?”

  戚游一边从怀里面掏豆饼,一边不着痕迹地询问道:“你们平时……讨得到东西吗?”

  小乞丐毫无心机地点点头。

  他知道戚游的意思,回答道:“总是能找到一些吃的啊……不过这几天你们来了,我们就吃得饱一点。”

  戚瑞递豆饼的手顿了顿。

  此时,拐角处突然出现一队戎人的巡逻士兵。

  他们看到公然站在街边的小乞丐,便怒吼着冲了上来。

  小乞丐吓了一跳,赶忙逃走,但因为身量小,没跑出几步就被追上。

  戎族兵卒把他教训了一顿,扔进了旁边的巷子里。回头时,还狠狠警告了戚游和戚三一顿。

  戚游抿着唇,面上看不出任何情绪。

  过了一阵,戎族兵们离开之后,他让戚三望风,自己走进了那条小巷子。

  方才被踢打了一顿的小乞丐已经坐了起来,正在舔舐着自己身上的伤口。他听见脚步声,吓了一大跳,见到来人是戚游之后,才又安定下来。

  戚游把手中一整个豆饼都递给他。

  小乞丐有些惊讶,但还是生怕戚游反悔一般,猛地直接将整个豆饼揣进了怀里。

  戚游皱着眉问了一声:“受伤了吗?”

  小乞丐睁大眼睛摇了摇头:“没事,我都习惯了。”

  他喉咙动了动,半晌又问了一句:“你们……难道就一直活在这样的威胁中?”

  小乞丐眼含疑惑地抬头看他。

  就在戚游觉得自己有些傻,这些乞丐根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那小乞丐笑了笑,道:“嗯,以前是。但是……我们马上就要逃走了!”

  戚游离开的脚步顿住,转眼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他。

  寻云者不遇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