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作者:寻云者不遇      更新:2022-03-17 20:43      字数:6795
  一口不能吃成个胖子,曹觅先将种子的事情放下。

  她在新王府中坐镇了几天,解决了一些需要她亲自主持的内务,便带着已经赶制出几种基础农具的刘格,准备往容广山庄走一趟。

  三个孩子本来想跟着,但考虑到山庄那边还是刚起步,脏乱差的环境对孩子的健康很有威胁,曹觅还是咬咬牙拒绝了。

  路上,她边与刘格交流,边张望着四处的风景。

  马车出了康城一路往东走,行了大半个时辰,如今已经踏上属于北安王府的土地。

  身旁,刘格向曹觅介绍道:“最紧要的耕犁与耖具我们都已经摸索到了制作方法。这些东西做起来不难,但在府中无法量产。小人准备在山庄中逗留几天,指导那些人当场再制作一批。”

  曹觅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还是刘匠考虑得周到,只是这样一来,就要辛苦刘匠了。山庄不比府中,条件更艰苦些,我待会给你留个小厮吧。”

  刘格赶忙摇摇头:“多谢王妃关心,小人此次已经带了两个学徒,有他们照顾小人就足够了,不敢劳动王妃的人。”

  曹觅笑了笑,知道他喜欢清静,于是不再坚持。

  谈完了农具的事,她指了指马车外一处引起她注意的地方,问道:“刘匠,你见多识广,可知道那些是什么东西?”

  刘格凑前一看,恭敬回道:“回王妃,那丘陵离我们有些远,小人看不太清楚。但小人猜测,那应该是姜石。”

  “姜石?”曹觅恍然大悟。

  姜石是一种民间称呼,这种石头,其实就是石灰石。

  曹觅记得那个地方也在戚游的封地之内,不禁暗自嘀咕道:“若那一片都是姜石,倒是一笔大财富……得想办法利用起来……”

  没办法,她现在有点缺钱。

  收拢那么多流民显然在她的计划之外,在那些流民真给她做出点贡献之前,曹觅必须一直花钱养着他们。

  再加上种地除了有人有地还不够,农具,肥料,水利,哪一样不是得紧着安排上?

  也就是原身姐姐能干,死后给原身留下了一大笔财富,而王府中各项开支又都有戚游顶着,曹觅才能直接大手一挥,将千余人都留下来。

  她最近也在琢磨来钱的法子,而且是来钱快的法子,好让自己度过这段只进不出的日子。

  突然,她灵光一现,突然想到什么,又问刘格:“刘匠,你说这辽州境内,能找到粘土吗?”

  刘格似乎有些奇怪她为什么会这么问,但仍旧认真回答道:“回王妃,必定是有的。辽城这边粘土丰富,本朝太-祖时期,威慑四方,北面戎族不敢来犯,辽州也太平。

  “在那个时候,正是因为辽州粘土多,甚至在北边的暨乐城,还设置过一处官窑。”

  他说完,叹了一口气,似乎在惋惜辽州昔日的富足安宁。

  曹觅点点头。

  她没有心思和刘格一样为过去的辉煌感慨,她看到的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有了石灰,又有了粘土,那她来钱的路子就有了啊!

  水泥!

  早在古代,勤劳而聪明的中国人民就会煅烧石灰石用于建筑房屋了,但现代常用的硅酸盐水泥,却是要到19世纪,才被一个英国人发明。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粘土。

  将石灰石和粘土按比例混合后送进窑中烧制,之后再研磨成粉,就能制成相当好用的水泥了。当然,现代的水泥制品中还含有其他一些添加剂,但是并不重要。

  想到这个点子,曹觅眼睛发亮地继续询问刘格:“没想到刘匠对矿石粘土一类也有了解?”

  刘格忙谦虚道:“小人以前在兵器库任职,木、铁、矿的东西都知道一些,但却都不精深。”

  “刘匠何必妄自菲薄。”曹觅笑道:“专才有专才的长处,通才也有通才的优点。府中专才不少,但通才却只有刘匠一个,能得刘匠,是我的幸运。”

  刘格不好意思地摆摆手。

  曹觅便也不与他客套,直接说道:“山庄的事如果不急,你让府中其他匠人去做。我近来有个想法,过两日你得了空闲,回王府来找我,我对你另有别的安排。”

  刘格愣了愣,点头道:“是,小人知道了。”

  没想到过来山庄一趟,还有这样的意外收获,曹觅的心情陡然间轻松了许多。

  又过了个半个时辰,她们来到容广山庄的大门前。

  南溪和北寺早得知她要过来的消息,已经在门口等着。

  曹觅上前,他们便一边为曹觅带路,一边为曹觅解释山庄中的情况。

  两人合作已经不是第一次,配合相当默契,曹觅听他们有条不紊地诉说,心中也渐渐有了底。

  这几天,他们先是带着流民将山庄中几处还能用的院子收拾出来,充作暂时的安身之处。之后,又按照曹觅的教导,请了大夫,同时将所有身体不适的人集中送到另一个院子照顾。

  于是曹觅到了流民聚集的地方时,看到的流民已经变了一副模样。

  他们已经为自己清洗过,不复路上的脏污,衣服也换上了南溪统一采购的粗麻,虽然样式简单,但总算能蔽体保暖。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眼中重新燃起了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大部分人在路上都见过曹觅的样子,曹觅到了后,引发了一阵小小的骚乱,所有人都跪下来给她磕头,感谢她救了他们的性命。

  曹觅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她连受人跪拜都不太适应,见状也不敢再往里走,只带着南溪他们转头离开。

  确认了那些流民的状况,她需要处理另一件重要的事。

  南溪将她带到山庄南面,指着一条横穿山庄的河流对着曹觅说道:“按照王妃的吩咐,已经找有见识的老农看过了,划出了临河一大片最适宜耕作的土地。

  “如今山庄中能耕作的成年男子有近四百人,这块地由他们操持,今秋就能产出粮食。”

  曹觅看着地上南溪他们留下的标记,满意地点点头道:“嗯,如果没问题的话,这两天就可以安排他们开始开垦了。农具这边刘匠带了小部分过来,少的让他们现场造一些。至于种子,你把粮仓收拾出来没有?商队该送过来了。”

  南溪点点头,“这几天已经有两个商队来过了。只是,奴婢依照王妃的吩咐,并没有进去清点……所以,并不知道那里面有没有种子。”

  那肯定没有啊!

  种子这方面,虽然曹觅暂时没办法把现代那些作物拿出来,但她空间中还有许多之前在京城仓库中取走的良种!

  那李家虽然在契书上做了手脚,弄了大批陈粮来糊弄,但其中也混了不少真正的好东西充门面。

  反正曹觅夜里进空间点过,那些良种,足够这批流民用来播种了。

  知道南溪没有违背自己的命令,曹觅松了一口气,“嗯,我们过去看看吧。”

  她得找个机会,趁神不知鬼不觉,将空间中的种子偷偷放进去!

  南溪见她心情似乎十分愉悦,便又说了一个好消息:“王妃仁心。那批奴隶知道王妃愿意留下他们,心中俱都十分感恩,还恳请我一定与王妃转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呢。”

  曹觅闻言脚步一顿,疑惑道:“奴隶?什么奴隶?”

  ——

  白氏醒来时,天刚蒙蒙亮。

  她看了一眼旁边还睡得沉的小儿子,轻手轻脚地下了床。

  与她同个屋的几个妇人也在差不多时间睁开了眼,几人默契地用眼神打了个无声的招呼,穿好衣物出门忙碌。

  一个时辰后,白氏端着一小碗粟米粥和几块豆渣饼回到屋内。

  她的小儿子已经醒过来,自己穿了衣服擦了脸,坐在床上等着她。

  白氏见状笑了笑,感觉忙碌了一早的疲惫都散去了不少。

  “娘。”小儿子轻唤了声,探头看她手中端的食物。

  白氏将东西放好,转头摸了摸他的头:“今日有你盼了好久的粟米粥喝。”

  听到这个好消息,小儿子面上也露出了笑意。

  两人享用起早饭。

  孩子吃得快,把粥与自己的豆饼吃完后,突然询问道:“娘,今天我们是不是要干活了?”

  “你听陈婶说的?”白氏点点头,“嗯,昨天山庄里的管事来叫人,我们从今天开始,要去开垦田地了。”

  坐在她对面的孩子年纪虽小,但早见识过农活的艰辛,得到肯定答复后兴致不高地“嗯”了声。

  白氏见状皱起眉。

  她放下吃了一半的豆饼,严肃教育道:“山庄的主人救了我们,给了我们活命的机会。以后,我们便是此处主人的奴隶。主人家要我们干什么,我们不仅不能有怨言,还要拼了命去做,知道吗?”

  那孩子嘟着嘴,“以前,爹爹不是说过,死都不能为奴吗……”

  “所以他才死了!”白氏突然激动地站起来,吓了小儿子一跳。

  她眉头紧皱,双眼却满是哀伤,“记得我们前阵还在路上乞讨的时候吗?那时我就想领着你进城卖身,寻条活路,可人家连城门都不让我们靠近!

  “要不是王爷王妃的车队恰好路过,我们娘俩就得和你爹,你大哥一样,得活活饿死在路边!”

  小孩被她的态度吓得一愣,回过神来后点点头,乖巧道:“娘,我知道了……”

  白氏爱怜地摸摸他的头,但出口的话还是严厉:“不,你光知道还不够!”

  她捧起儿子的脸,一字一顿嘱咐道:“不仅是要知道谁是我们的主子,更要拼尽全力去最好每一件事!我们幼儿寡母,不比隔壁床的陈婶,还有两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可以依靠。咱们没力气,开不了荒,下不了地,所以更要主动些!主动找活干,主动使尽力气,懂吗?”

  小儿子双眼含泪地点点头。

  “如今我们还没正式签下卖身契,能不能留在这里还是个未知数。”白氏心疼地将儿子揽进怀中,“有根,这里是我们唯一的活路,我们一定要留下,给王妃当农奴!”

  小儿子在她怀里点了点头,坚定道:“嗯!一定留下,给王妃当农奴!”

  白氏见他明白,笑了笑,又抓起盘中仅剩的半块豆饼:“嗯,你明白就好。来,把这个吃了,我们差不多要出门了。”

  那孩子有些渴望地看了眼豆饼,还是摇摇头,“不了,我都吃饱了!娘你自己吃。”

  白氏想了想,将饼揣进怀里,“待会肯定要干活了,你别乱跑,如果饿了,就过来找娘,娘再偷偷给你吃。”

  两人正说话间,外面传来妇人的呼唤声。白氏应和一句,收拾好餐盘,带着孩子出了屋子。

  很快,一千多个流民,除了那些还在病床上下不来的,尽数都到了河边的田地上。

  北寺将人依照计划,将人分成十组,又把他们分别带到了各自需要负责的田地前。一千人的队伍被打散成十个百人小队,更容易管理。

  白氏所在的小组被一个名叫齐山的王府小管事带领,来到了最西边的一块田地上。

  齐山先是跟众人打了个招呼,介绍自己便是接下来管理他们这一组的大队长,便说起了今后的安排。

  这些安排都是曹觅早先带着南溪和北寺定下的,他只要与众人交代清楚便可以。

  他说完后,也不知道众人听懂了没有,便问道:“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半晌,终于有人怯怯地问道:“呃,齐管事……”

  “别叫我齐管事。”齐山笑了笑,纠正道:“叫大队长。”

  “嗯……大队长。”那人咽了口唾沫,“就,就是种子啊,锄头啊这些,要怎么办?”

  “这些山庄都会置办,你们放心。”齐山回答:“你们有福气啊,我昨天看过种子和耕犁。嘿!种子是良种,耕犁那就更厉害了,听说是王妃特意吩咐做出来的,一翻,一大片土就能被翻起来,什么石块草根都是小事。”

  说完好的,他也不忘把坏消息说一下,“额……不过,这耕犁有些不够,咱们待会得派些人,跟府里的匠人一起再做一些。”

  众人点头,口中念着“王妃仁慈”。

  接着,众人又七嘴八舌,问起其他耕作的事。这其中好些是齐山一开始就说过的,但农人第一遍没听懂,再次提起,齐山便用更简洁的语言解释了一遍。

  白氏原本混在人群中,越听心中越焦急。

  终于,她逮住了一个空档,喊了一声:“我,我有问题。”

  齐山朝她看来:“你说就是。”

  白氏喊完才觉害羞,红着脸低下头,但仍开口道:“队,大队长,我方才听你说话,似乎没听到对孩子的安排。”

  大概是“孩子”这个词给了她勇气,她将自己年仅七岁的孩子往前推了推,“你别看我家孩子还小,他从小在田间混,什么事都能干一点,吃的也少。”

  解释完后,白氏带着点哀求道:“求求队长,给他找点事做,每日舍他一点豆饼就可以了。我们母子,都可以为王妃做牛做马!”

  她这番话一出,周围所有孩子便都紧随着喊道:“我们可以做活,求队长给份差事。”

  这个队伍中,像白氏这样带着年幼儿女的寡母并不多,队伍中有十几个孩子,可大都是孤儿。此时有了白氏带头,他们便都朝齐山求起恩来。

  齐山赶忙后退了两步:“这……不是,你们就算求我,我也没办法给孩子们安排活啊……”

  白氏闻言,哀求道:“队长,帮帮忙吧,求求王妃给我儿子一条生路啊!”

  “不是。”齐山见她似乎要跪下,连忙把她扶住,“不会赶走这些孩子的,王妃说了,孩子们要是愿意,那就在田里帮帮忙,但是必须是在课业之后,而且,不能劳动太久!”

  白氏没听懂他的话,呆愣着问了一句:“啊?”

  “哎呀,孩子不是我们这边负责的啊!”齐山头痛地抓了抓后脑,“孩子是南溪管事那边负责的啊。但他们不能干活,不是因为王妃不要他们,是因为他们得到学堂去识字啊!”

  “学堂?识字?”白氏终于反应过来了,“你是说,我的孩子,能去识字?”

  齐山点点头:“六岁到十三岁,都得去学。这位娘子你且放心吧,王妃不会将孩子们赶走的。”

  白氏确认完,喜不自禁地点点头。

  这一次,她直接跪下朝齐山猛磕了几个头,齐山拉都拉不起来,周围有孤儿见状,也跟着跪下。

  白氏边跪,口中边道:“多谢王妃,多谢王妃!王妃是活仙人,小妇人愿带着孩子,生生世世给王妃做农奴,为王妃种地。”

  她宣泄完心中澎湃的情绪,这才满脸泪痕地站了起来。

  齐山见她平复,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回忆起方才白氏的话,又说道:“呃……还有一点,我要跟你解释清楚。王妃说,她不是把你们弄回来当奴隶的。”

  他换了口气,在众人惊疑不定的眼神中又说道:“王妃说了,前两年没办法,山庄什么都没有,还要养着这么多人。大家只能在一处耕种,吃大锅饭。但是两年之后,表现好的人家,可以申请自己出去圈一块地,像普通佃农一样,每年交税就可以了。

  “反正就是,你们都是自由身,不是什么奴隶。”

  他这话一出,周围诡异地安静下来。

  众人连确认的话都问不出来,只呆呆地站着,艰难地消化这个消息。

  半响后,不仅是齐山这个队伍,田地上十个小队,陆陆续续爆发出惊天的哭喊与欢呼。

  ——

  南溪筹备着学堂的事,到田里时比较晚。

  她看到成年的农人已经忙开了,六岁到十三岁的孩子,则已经被北寺聚集了起来。

  与北寺打了个招呼,南溪便将孩子们点过一遍,确认无误后,带着所有孩子们离开田间,往学堂走去。

  就这样,容广山庄中第一所初级教育学院,磕磕绊绊地开学了。

  即使早在曹觅的指导下,将学堂的计划梳理过几遍,真正上手时,南溪还是发现许多棘手的问题。

  她看着端正坐在书案后,满脸乖巧,渴望着学识的孩子们,一边在心中叹了口气,一边执笔疾书,将遇到的难题都记录下来。

  三天后,这封求助信被送到了曹觅面前。

  “十岁以上的男女分席,女夫子紧缺。”曹觅皱着眉头看信,边看边念:“夫子暂时由山庄内识字的下人担任,教习字尚可,但王妃发下的新知识,这些下人也难以看懂,更……更别提教学……”

  将信看完,曹觅头痛地揉了揉额角。

  来了,人才紧缺的问题来了!

  她想了想,提笔给南溪回信。

  她写着写着,头痛地嘀咕道:“嗯……既然新知识夫子都吃不透,那就先放着吧,先教写字就行了。之后还是得找个机会,由我来给他们亲自培训。

  “哎,不就是小学数学吗?我好不容易在空间找到的小学课本,照着抄下来的,按理说没这么难吧?是一时接受不了阿拉伯符号吗?

  “女夫子?从府里再派点识字的婢女过去?不行啊,东篱前几天还跟我提过人手不足呢……嗯,这个先等等,我再想想办法,得找管家,看看戚游那边能不能再给我弄一批优秀的人才过来!东篱南溪这些就是他找来的,真是个顶个地可靠啊!”

  写完回信,曹觅又检查一遍,确认无误后便将它与另外几封信一起,交给东篱,让东篱找人给山庄送去。

  她这边刚结束工作,桃子就在外面催道:“王妃?您准备好了吗?时辰差不多了,王爷让我过来唤您,客人快上门了。”

  “嗯,我换件衣裳,马上过去!”曹觅回应道。

  近日,曹觅一家总算在康城中安顿下来。前些天,消失了一段时间的戚游回到府中,与她提起宴请辽州本地世家的事情。

  曹觅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与管家协商后,就将宴会的日子定在了今天。

  再过一会,这些辽州的地头蛇就会携着厚礼,带上些这样那样的目的,登门赴宴。

  作者有话要说:久等了~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游手好闲妞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一捧麦碎5个;彩虹屁一级专家3个;月黄昏2个;桑木无枝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俍瑄10瓶;余笛5瓶;棽然4瓶;荀望2瓶;小小蒲大侠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