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第 163 章
作者:痒痒鼠      更新:2022-03-19 10:29      字数:4948
  ()此刻此刻的甲板上,寂静无声。

  皇上和四爷是觉得弘晙阿哥的心气儿已经顺畅了,可以去用晚膳了;张廷玉大人等一干文臣武将都还在呆愣中,类似国子监的武学院,皇上——就这么答应了?

  说好的“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那?

  滚滚隆隆的电闪雷鸣,沉闷压抑地在众人的头顶上响起,楼倒树断……还有一道道闪电劈在众人的眼前,劈得他们的全变成黑炭。

  文臣们不敢相信。

  武将们也不敢相信。

  咳咳,当然他们的“不敢相信”,是不一样的。

  一方多么无法接受,一方就是多么的惊喜。

  还有那什么琴棋书画学院,明明都是文人雅趣,读书人有空闲有能力的时候学一学,这也要正式办学院?

  他们都认为,那什么法兰西的路易国王,堂堂一国之君扮做芭蕾演员,还什么舞剧中的“大太阳王”就有他来扮演,实在是不成体统。

  不光他自己没有国王的样子,还带坏我们的小四阿哥!

  一时间,反应过来的众人都要开口。

  皇上和四爷是担心弘晙饿着,张廷玉等人是想要直言进谏。

  可他们都还没开口,就见小四阿哥瞪大眼睛,先开口了。

  “玛法、阿玛,还有一件大事。”

  …………

  小四阿哥,小祖宗嗷,你还有什么大事?

  这是所有人的想法。

  实在是扛不住了。

  但是小四阿哥·小弘晙,板着胖脸蛋儿,理不直“气”壮,一字一句清晰有力。

  “玛法、阿玛,我们办这些多学院,最缺的是银钱,书本,笔墨纸砚,还有老师。”

  “我们要在大清国办几所学院,专门教导那些将来愿意做老师的读书人,教导他们怎么做一个好老师,那种因材施教,教化无类的好老师。

  弘晙在扬州书院认识的杭世骏,他就说,立志做一名老师,教书育人,但是他考科举非常困难……”

  皇上……

  四爷……

  所有人……

  包括甲板靠近船舱一端的四福晋……

  天了噜,小四阿哥这是要翻天啊。

  好嘛!

  墨家要兴起,他们勉为其难地接受了,技艺现在大放光芒,其他各学科都不敢望其项背。

  商者能赚银子,他们也捏鼻子忍了,大清国现在“百废待兴”,到处都要银子。

  现在小四阿哥叭叭叭一张嘴,武者也有正式学院了,琴棋书画也有独立的学院了,读书人还能干嘛,只负责考科举做官?

  不是!

  弘晙阿哥的大论一出,孔子、孟子、朱子……你们既然都是老师出身,那么儒家人都去做老师吧。

  听听,瞧瞧,弘晙阿哥还给“老师”正名了,即使是蒙学,也不再是私人学院或者私塾的老夫子了,而是正式学院出来的,名正言顺的专业“老师”了。

  张廷玉大人的眼泪哗啦啦就出来了。

  在场的读书人,那都是眼泪哗啦啦。

  就是其他人也都觉得,这……太那啥了,太不好意思了。

  太爽了有没有嗷!

  儒家的读书人,道家的道士,佛家的和尚,都该干嘛干嘛去,治理国家,需要真正有才华的人,有出众能力的人,不是会读书的,所谓“读书人”。

  四爷极力保持镇定,心里却是浪潮汹涌。

  他还没要实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儿子就要把天下的读书人——一窝掀了。

  皇上倒是还好。

  皇上知道乖孙孙以前就想要开“工商科举”,以后的官员来源,还是读书人,却是读了百家文化,精通一方面学问的人,比如工部就有专门墨家出身的人担任。

  弘晙阿哥环视一圈儿,看到“张老师”等人的眼泪,也敏锐地察觉到众人的情绪变化。

  但是弘晙阿哥满脸倔强,就是要这么办。

  瞧瞧这个“横眉怒目”的小样儿?皇上和四爷都是小小的无奈。

  皇上慢悠悠地说道:“弘晙的提议很好。”

  “轰隆”一声,天上一道雷电势不可挡地迎头劈下,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要把“儒家读书人”都劈成两半儿……

  “要教导学生,首先要有老师。扬州书院的老师们,很好,学子们也很好。

  世人常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师范之功,昭于内外’,‘恭德慎行,为世师范’……我们既要大量培养‘堪为人师而模范之’的人,不若——就叫师范学院。”

  “咔嚓”“窟窿”的一声声巨响,眼前雷电交加,雷声轰鸣伴随狂风暴雨,儒家读书人俱是眼冒金星,感觉真要“天塌地陷”“山崩地裂”。

  然而弘晙阿哥非常、非常高兴,然而皇上还没说完。

  “老师……诸子百家都要学习,尤其是给蒙童们打基础的老师们……这‘师范学院’的学子们……

  不光四书五经,其他各学科都要学习。当然,高等教学里面,可以专精一个科目……师范学院也要分两三个等级?”

  皇上边说边琢磨着,这个“师范学院”的学子们,也要根据后面做老师的不同,分为蒙童老师和高等老师……就听四爷说道:“儿臣认为有道理。”

  “蒙童阶段虽然学业不深,但打基础要牢靠,为人师者责任重大。”

  四爷的语气也是不急不缓,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张廷玉大人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快速说道:“臣有奏。师范学院主要分为三部分。”

  “培养蒙童阶段的老师,这个阶段功课简单,但需要老师有亲切耐心,各科全通。

  大量培养普通人才的老师,这个阶段看似不重要,但是朝廷选拔人才主要就从这里。

  培养顶尖学子的各科大家……”

  其他的读书人反应过来,一起眼泪花花地看向张廷玉大人。

  虽然是拉着其他科目一起下水了,可怎么都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张廷玉大人……板着脸,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

  当然不对劲儿,可你们有更好的法子?

  武将们……极力克制自己不笑出来。

  好吧,也不能对儒家人逼得太紧。毕竟……那啥儒家这千百年来,既有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皇上和四爷将众人的反应看在眼里,对视一眼,努力绷住不让自己笑出来。

  唯有小四阿哥,看看他玛法,看看他阿玛,看看他的“张老师”……好像明白,又好像不明白其中的“暗潮汹涌”,懵懵懂懂地好奇。

  皇上看一眼安静等待的四儿媳妇,担心乖孙孙要饿了,清清嗓子,从善如流地说道:“衡臣的提议非常好,暂时分成三部分。”

  “此事重大。事关大清国的未来,事关各家学科。你们这两天有空都写一个章程来,我们集思广益,看怎么操办为最好。”

  “臣等遵旨。”

  …………

  这三件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事关船上每一个人的“未来”,每一个人的家里人,晚辈们的未来,自然是好好思考。

  弘晙阿哥望着系统里的改革进度条挪动的那“一咪咪”,眉开眼笑,和他玛法一起用晚膳,小模样也是喜笑颜开。

  浑身上下,每一根眉毛都是乐滋滋的,明晃晃地洋溢着其本人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欢喜。

  在皇上看来,读书人十年寒窗一朝高中,打马游街,也就乖孙孙这个小样儿。

  瞧瞧那双大眼睛,乌溜溜的发光,对着他喊一声“玛法”,喊得他一颗心都化了。

  清脆的小嗓门透着无尽的快乐,就和皇上手中的萨其马一样酥软香甜。

  皇上有点受不住乖孙孙的撒娇,直接问道:“这下子气顺了吧?”

  “弘晙可不能再闹腾了。你看看你张老师今天的样子……”皇上丝毫不怀疑,张廷玉等人如果不是出来一趟思想有了变化,今儿真能当场来个集体“死谏”。

  弘晙刚要点小脑袋……反应过来,“委屈巴巴”地看一眼玛法。

  亲玛法……乖孙孙嘴里含着一口鸡肉,手上还抓着一只鸡腿,吃得腮帮子一鼓一股的小仓鼠一样,还能及时阻止自己“点头”……

  好吧,乖孙孙就是聪明。

  “玛法这先一步离开,也是无可奈何啊。玛法也不想和弘晙分开不是?你看弘晙这出来一趟就开始换牙了,玛法再见到弘晙的时候,弘晙估计又长一头高了……”

  皇上一边用膳一边絮絮叨叨,奈何弘晙阿哥嘴上不停,却是“心硬如铁”,就是不为所动。

  小系统说了,分开就是分开,不管有什么理由,总之就是分开了。

  弘晙阿哥理直气壮地伤心,理所应当地委屈。

  弘晙阿哥“伤心、委屈”之下,和玛法散步消食,随手就塞了一颗“小药丸”到他玛法的嘴里……

  动作快得连影子也没有,其他人都没发现,皇上也是咽下去后才感知到……

  据后来皇上和雍亲王说,他当时就要训导皮孩子,这些来历不明的东西不能乱吃,可他的话还没说出口,就着急地朝更衣间跑。

  船上的人都不明白,都以为皇上在快要回程的时候,闹起来“水土不服”,太医们诊脉也没诊出来什么,只猜测是皇上肠胃不舒服,开一些补养的汤水。

  可皇上这一天下来,是实打实的“不舒服”。

  不是在更衣间,就是躺床上休息,看书写字都不行了,“累”得眼睛都睁不开。

  唯二的消遣,就是乖孙孙孝顺地捧着小杂书念书给他听,就是透过船舱里这一扇圆形小窗户,看看外面的蓝天白云。

  到了晚上好歹是能安生地睡一觉,可能因为白天的“辛苦劳累”,还睡得特别好。

  皇上这个岁数,觉少,又浅,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年轻时候的酣甜睡眠。

  一觉醒来,皇上感觉自己容光焕发,很开心地以为他今天可以“康复”了。

  可,又是一个“重复”的一天……

  皇上不由地想起,上次四儿子吃完“小药丸”后蹲了三天更衣间的事情……

  抬眼看看乖孙孙,小孩子正因为他昨天说小杂书太过无味,今天拿来一本《论语》。

  “玛法,弘晙给玛法念《论语》的《颜渊第十二》。”

  弘晙阿哥的小模样,要多乖巧有多乖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弘晙阿哥已经将一本《论语》倒背如流,文意注释也都明白,念起来当然是有声有色,语气里都可以听出来他对其中深意的理解,皇上认真听着,很是欣慰。

  颜回,字子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论语》编撰者之一。

  14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好学、仁人,极富学问,是孔子心中最能继承他一生所学的弟子。

  颜回先孔子而去世,孔子极为悲痛,仰天哀叹,“噫!天丧予!天丧予!”

  皇上安静地听完乖孙孙念完这段书,刚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又去了一趟更衣间。

  回来后,气得风度全无,捏着皮孩子的小耳朵做惩戒。

  “玛法——玛法——”弘晙阿哥赶紧讨饶,可怜巴巴,乖乖巧巧的小样儿。

  皇上气笑了。

  “孔子说,‘噫!天丧予!天丧予!’怎么理解?”

  弘晙赶紧回答。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也只收集在《论语》等书中,但他的思想,是最与孔子的思想一致的。后世尊其为‘复圣’,名副其实也。”

  “‘无施劳者,不以劳苦之事加于民也。夫劳而不恤,乃古今之通患……’与孔子的‘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一样的道理。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与孔子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一样的道理。”

  孔子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就是认为,唯有颜回,是最和他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

  皇上稍稍满意。

  不放心地嘱咐道:“孔子认为他最好的继承人去世,哀叹儒学后继无人。千百年来儒家的学问多有变化,弘晙不喜欢,那就更要好好研读《论语》,读到心里去。”

  “有人说一本《论语》足以治国,虽有夸大之意,但也是出于真心。古往今来多少儒家人为国为民?在玛法看来,儒家学问博大精深,其精神也是‘顶天立地’。弘晙不能对当世儒家人有偏见,知道吗?”

  这次弘晙乖乖点头。

  “弘晙明白,玛法。”

  “嗯,弘晙不是说要看西班牙小公爵给你的书?去看吧。把你阿玛喊来,玛法有事情和你阿玛商量。”

  弘晙……眼睛微微睁大,但却不敢多问,还是乖乖地,“轻手轻脚”地退出去,真的喊来他阿玛,也没有趴门缝偷听。

  咳咳,想听来着,李德全笑成一朵菊花拦着他。

  弘晙阿哥一边看《李尔王》,一边抓心挠肝地好奇。

  弘晙阿哥很想知道他玛法和他阿玛都说了什么,生怕他的“小药丸”暴露,但有没办法。

  小系统憋了两天,终于找到机会跳出来。

  “主人,小系统保证太医检查不出来。”

  “主人,主人的玛法给学院取名为‘师范学院’,实在是大喜事,天下文人一思,古今文人大同也。兜来转去,还是叫这个名字。”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3-1014:39:35~2020-03-1021:31: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爱上白毛狐狸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上白毛狐狸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